民国大师发明一个字,曾被女性痛骂3年之久,如今却人人都在用

发布时间:2023-07-28 09:22:00 发布人:hao168

清末民初,是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它迎来了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个高潮,随即而来的就是新文化运动,在思想得到解放以前,人们的官方语言一直是文言文,随着近代社会的进步,文言文逐渐被摒弃,取而代之的就是白话文,

清末民初,是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它迎来了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个高潮,随即而来的就是新文化运动,在思想得到解放以前,人们的官方语言一直是文言文,随着近代社会的进步,文言文逐渐被摒弃,取而代之的就是白话文,它通俗易懂,更方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人们都开始说白话时,我国的语言学家也开始层出不穷,刘半农就是其中一个。

刘半农,原名寿彭,初字半侬,后来改为了半农,他是江苏江阴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也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无法想象,就是这么一位出色的语言学家,却发明了一个汉字,被很多女权主义者痛骂了三年之久,这个给他带来麻烦的汉字,就是指第三人称女性的"她"。

在以前,中国本无区分男女和第三人称的传统,似乎大家都觉得没有这个区分的必要,古时,第三人称往往都用"之"字代替,而当白话文兴起的时候,"他"字则代替了第三人称,即可代表男女,也可代表一切事物。

不过当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加上我国翻译的外国文学作品的增多,第三人称就用得很频繁,笼统的一个"他"字也开始不方便起来,1918年,当时还在北大任教的刘半农第一个提出用"她"来代指第三人称女性,一时间轰动了整个文学界。

当时一些女性主义学者对此持有强烈的反对意见,为此还痛骂刘半农,她们认为如今不再是封建社会,新时代的背景下男女平等,为什么还要区分男女?那女性的"她"是女字旁,男性的"他"不是应该改成"男"字旁吗?而且她们认为这个"她",是个侮辱性的字眼,例如她和娼、妓、妒,都是女字旁,所以女字旁的"她"代表的就是不好的意思。

在骂声持续了三年后,一些守旧派仍然拒绝用"她"字,但这却阻挡不了历史的进程,1932年,"她"字正式被纳入汉字的常用字当中,从此人们就开始广泛地使用"她"这个字。

一直常说中国语言博大精深,每一个字体都有它深远的意义,其中所蕴含的道理是值得每一个人去探索的,现在很多人都沉迷于网络,手机和电脑有时都让人变得懒惰,不少人会写的汉字现在可能都忘了不少,这其实是一个要值得警惕的事情,文化不能丢,汉字更不能丢。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