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雍正二年清宫档案看瓷胎画珐琅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3-03-17 10:02:23 发布人:hao168

据清宫档案记载,清雍正四年二月初四日怡亲王交填白脱胎磁酒杯五件,内二件有暗龙。奉旨:此杯烧珐琅。钦此。(附注:于二月二十三日烧破二件。总管太监启知怡亲王,奉王谕:其余三件尔等小心烧造。遵此。于五月十八

据清宫档案记载,清雍正四年二月初四日怡亲王交填白脱胎磁酒杯五件,内二件有暗龙。奉旨:此杯烧珐琅。钦此。(附注:于二月二十三日烧破二件。总管太监启知怡亲王,奉王谕:其余三件尔等小心烧造。遵此。于五月十八日做得白瓷画珐琅杯三件。怡亲王呈进。)

雍正时期内务府造办处珐琅彩瓷器的制作,是清朝瓷器发展史上的一段辉煌篇章。它不仅继承了康熙时期的工艺,还在技艺上不断追求创新与完善。雍正皇帝对珐琅彩瓷器的喜爱与珍视使得这一艺术形式在他的统治时期得到了空前的重视与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一位在雍正皇帝心中地位举足轻重的人物,怡亲王胤祥,也就是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所说的十三爷(历史上也确实就是十三皇子)他是雍正皇帝的弟弟,与雍正皇帝关系非常好。在雍正四年(1726年)的二月初四日,怡亲王奉旨将五件填白脱胎磁酒杯交给宫廷造办处,希望他们用珐琅彩工艺进行烧制。这些酒杯中有两件有暗龙纹,甜白釉、脱胎瓷,这是永乐时期瓷器的典型特征。雍正皇帝下令宫廷造办处使用珐琅彩工艺烧制这五件瓷酒杯。

在烧制过程中,宫廷造办处很小心地对待这些珍贵的瓷器。然而,在二月二十三日,两件瓷酒杯在烧制过程中破损。这一情况被及时汇报给了怡亲王,他随即下令宫廷造办处小心翼翼地烧制剩下的三件瓷酒杯。经过将近三个月的精心制作,宫廷造办处成功烧制出三件白瓷画珐琅杯,并呈献给了怡亲王,最后由怡亲王进呈给了雍正皇帝。

值得注意的是,在雍正二年的时候,雍正皇帝还没有具体指示每件瓷胎画珐琅由什么人来画样,什么人来题字。这说明在雍正早期,瓷胎画珐琅的制作方式还是延续了康熙皇帝时期的传统。然而,随着雍正时期的发展,特别是到了雍正六年之后,由怡亲王所带领的内务府造办处成功的烧造出国产珐琅料之后,瓷胎画珐琅逐渐融入了诗书画印的元素,成为宫廷艺术品的独特表现形式,展现了清朝宫廷生活的文化气息与审美追求。

雍正时期的珐琅彩瓷器制作得到了皇帝本人的高度重视,艺术家们在瓷胎画珐琅的制作中,汇聚了诗、书、画、印等多种艺术形式,使得这些瓷器成为了当时宫廷珍品,展现了清代瓷器制作的巅峰水平。

这段历史记录表明,雍正皇帝对珐琅彩瓷器的喜爱与珍视,为这一艺术形式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推动力。在雍正皇帝的鼓励下,宫廷内的工匠们不断追求技艺上的创新与完善,使得清朝的珐琅彩瓷器制作技艺成为了世界瓷器历史上的一段辉煌篇章。

综上所述,雍正时期的宫廷珐琅彩瓷器制作是清朝瓷器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它代表了当时皇室文化的高度,反映了雍正皇帝对艺术的独特品味与高度重视。这段历史记载不仅揭示了当时宫廷生活的独特魅力,也为我们今天研究清朝瓷器制作技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