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将犯人流放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神秘的披甲人又是什么来头?

发布时间:2023-08-01 10:00:19 发布人:hao168

宁古塔并不是塔,而是一个地区,宁古塔里也并没有塔,只是叫宁古塔,《绝域纪略》讲过它名字的由来:“相传当年曾有六人坐于阜。满呼六为宁公,坐为特,故曰宁公特。一讹为宁公台,再讹为宁古塔矣。故无台无塔也。”

宁古塔并不是塔,而是一个地区,宁古塔里也并没有塔,只是叫宁古塔,《绝域纪略》讲过它名字的由来:“相传当年曾有六人坐于阜。满呼六为宁公,坐为特,故曰宁公特。一讹为宁公台,再讹为宁古塔矣。故无台无塔也。”它位于今天的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县一带,1616年成为清朝长期管辖的领地,不过也是清朝人的噩梦。

由于在北方地区,除了驻军在那里之外,长期杳无人烟,所以被称为“苦寒之地”,至于有多苦寒——“自春初到四月中旬,大风如雷鸣电激咫尺皆迷,五月至七月阴雨接连,八月中旬即下大雪,九月初河水尽冻。雪才到地即成坚冰,一望千里皆茫茫白雪”,甚至夸张到:“人说黄泉路,若到了宁古塔,便有十个黄泉也不怕了!”

于是清朝统治者灵机一动,把它作为流放制定地点之一,用来处理一些不好直接斩杀的犯人,1660年明末清初文人张缙彦“六月被捕下狱,十一月流徙宁古塔”,成为清朝把犯人流放宁古塔作为常态的开端;直到太平天国运动结束后的1867年,清朝依然还有这项制度,当时叛将陈国瑞就被慈禧流放宁古塔,到死都没有能回去。

但流放宁古塔只要能撑到宁古塔,日子就会相对好过一些,尤其是一些原本有功名在身的文人,虽然地位的落差让他们不能心情抑郁,不过他们不用服徭役,还是会受到当地人的尊重,平时种种田、写写诗、发发牢骚,要是有点志向,还可以开馆授课,有点中医知识在的,还可以当医生,如果从事商业,还能赚个盆满钵满。

所以流放宁古塔不是最惨的,最惨的是“流放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翼王”石达开5岁儿子石志忠要是不死,那就是“牢固监禁,至十一岁时,阉割后遣关外为披甲人为奴”,清朝电视剧里有人犯了大事就常常会有一句:“发往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永世不得入关!”这也并不是杜撰,而是确有其事。那么“披甲人”是什么人?

说“披甲人”要从满清八旗制度开始说起,八旗制度是满清核心制度,是一种社会生活军事组织形式,一开始是只把满人分为了黄旗、红旗、白旗、蓝旗四个旗,大家平时当平民百姓,但打仗要上战场,不过随着对外扩张,打仗的人数显然不够,所以就把投降的各族人民和奴隶分为镶黄旗、镶红旗、镶白旗、镶蓝旗四个旗。

皇帝对八旗有最高领导权,不过八旗依然会设立一个旗主,旗主还可以在满、蒙旗的每佐领中选拔20人,然后组成骁骑营,骁骑营的士兵就被称为“马甲”,他们或是组成禁卫军,或是驻防外地,驻防外地的一般都是混合编组,而且很多可能都是投降的各族人民,清朝对他们有一个统一的称呼,就是“披甲人”。

在后四旗也出现之后,八旗制度中就有了等级,八旗兵自然也出现等级,也就是:满族旗兵>披甲人>阿哈奴隶,披甲人也成为满族常说的二等人,他们地位并不至于太低,但会被要求在经常受到冲击且环境不好的地方长年戍守,呆得久了,心中难免积郁愤懑,常常会出现一些骚乱或者动乱。

为了稳定军心,清朝就会将一些流放到宁古塔的犯人,发配给他们发泄心中的怨气,还特别下谕:“凡属免死发遣之犯,伊主便置死,不必治罪”,相当于就是把这些犯人充为奴隶,受披甲人随意指挥,甚至掌握生死,这对于他们来说或许是朝廷的一种恩赐,但对于被流放到他们那里做奴隶的人来说,却是灾难。

1658年被流放至宁古塔的文人吴兆骞,在自己的文中写下了与披甲人为奴的犯人常态,在那里他们完全没有人身自由,人身安全也得不到保障,相当于劳作的工具,譬如那些在官庄的犯人,每个人都要上交远超负荷的粮、草、猪、炭、芦,所以“一年四季,无一闲日”“五更而起,黄昏而散”“不是种田,即是打围”“皆骨瘦如柴”。

尤其是清朝1764年还重新规定了流放宁古塔的制度,特别强调:“为奴之妻子,一并给予原赏之人为奴”,也就是说不仅仅是犯人本身要被流放为奴,犯人的妻子也要一并被流放为奴,所以女性家属备受株连,甚至更为凄惨,因为女子要遭受的惨痛经历往往更多,像那种为了强占其妻女,然后将其丈夫父母杀死的事件屡见不鲜。

总之,虽然清朝制定流放这种刑罚的对外言论是“不忍刑杀,流之远方”,但与其说是“不忍刑杀,流之远方”,不如说是“眼不见为净,耳不听为清”,毕竟其本质依然是一种充满奴隶制味道的严苛酷刑,只不过对犯人施加刑罚的人,从清政府那里被转嫁到了披甲人身上,对于被迫为奴的犯人来说,转不转嫁差别不大。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