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中,朱国治是个不简单的人,貌似还是一个“狠人”。当时朱国治弹劾吴三桂势力坐大,必然有异心;而吴三桂反举报朱国治拥兵自重,从此这梁子算是结下了。那么,朱国治能够在危机四伏让钦差哈大人化妆成马
《康熙王朝》中,朱国治是个不简单的人,貌似还是一个“狠人”。当时朱国治弹劾吴三桂势力坐大,必然有异心;而吴三桂反举报朱国治拥兵自重,从此这梁子算是结下了。
那么,朱国治能够在危机四伏让钦差哈大人化妆成马帮逃出吴三桂魔掌,报信朝廷,为何不送走一对儿女,却要亲自手刃自己的儿女呢?朱国治到底是怎样的人?他这么做,究竟是愚忠还是另有隐情?这还得从朱国治为何提着脑袋赴命云南说起。
历史电视剧《康熙王朝》中,朱国治第一次出场是康熙准备平三藩之前。朱国治原为潮州知府,后来,被康熙启用为云南巡抚,因看不惯吴三桂的横行霸道,独揽专权,朱国治果断上奏康熙,要康熙拿吴三桂是问。
吴三桂虽然悍勇,但反复无常,是个投机分子。在云贵两地一手遮天,三藩中地位最高,为了显示吴氏的实力和威严,经常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挑起事端,让人们惶恐不安。
鳌拜死后,康熙威权在握,让远在云南的吴三桂闻到了要撤藩气味。吴山桂这下再也坐不住了,找来忠于他的一些老部下商谈重新部署计划,在老部下的鼓动下,吴三桂一边肆意找朝廷要这要那,一边暗中养寇自重,网罗亡命之徒操练,为其卖命。
首辅大臣索尼在临终前嘱咐康熙“攘外必先安内”。此时,鳌拜已除,三藩问题还未解决,那么康熙要撤三藩,怎么撤呢?
所以,朱国治上奏康熙弹劾吴三桂,控诉吴三桂罪名:
首先,控诉吴三桂镇守云南十余载,偷偷在扩展势力,不思剿除匪患,私铸银钱,网罗亡命之徒,势必有异心,不治他会留后患。
其次,控诉吴三桂欺榨百姓,广募兵马,欺瞒朝廷,这是有意独立自主的表现。
第三,控诉与平南王尚可喜、镇南王耿精忠勾搭一起图谋不轨,早已有列土封疆之势,早已有不臣之心,这是结党营私,为了江山社稷,上奏查处吴三桂,裁撤三藩。
当时,吴三桂在云南已经根深蒂固,严格来说,东南半壁河山都掌握吴三桂得手里,对于吴三桂的横行霸道,大家都是打圆场,但朱国治不平而鸣,不合时宜的打破原来的平静,为此他不惜以卵击石,上奏弹劾吴三桂,这也太不把吴三桂当盘菜了。
吴三桂考虑到此时还不能与康熙撕破脸,但咬死朱国治这种小人物,对他来说绰绰有余,于是,吴三桂反手举报他拥兵自重。
谁是谁非?就看谁对朝廷的威慑大了,以索额图为首的大臣,知道现在惹不起吴三桂,再三权衡利益,建议康熙严惩朱国治。
朝堂上的大臣,多数都是受过吴三桂小恩小惠,他们一起附和,斥责朱国治诬陷,挑拨离间,请求康熙势必要严惩朱国治。
此时,康熙也不想得罪吴三桂,于是下旨治朱国治一个搬弄是非之罪,康熙这样处罚,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安抚和稳住吴三桂,给朝廷争取两年稳定的时间,等时机成熟了,再好好找他算账。另一方面,把朱国治打入狱是保护他,避免遭吴三桂的谋害。
但这老奸巨猾吴三桂才不会善罢甘休,非要康熙治朱国治的死罪,康熙看不好糊弄,无奈,只好将朱国治打入狱,等待砍头。
但康熙到狱中,对朱国治说:朕知道你并非诬陷吴三桂,只是朝廷此时惹不起吴三桂,朕知道你没有诬陷他,但待争取两年稳定的时间,迟早将他一网打尽,之后定为你昭雪。
康熙拉着朱国治的手,意味深长说:朕派你去云南牵制和监督吴三桂,看他到底有何居心,你可害怕?朱国治说自己连死都不怕,还怕吴三桂么?如此,朱国治携妻儿赴命云南,名为巡抚,实则牵制和监督吴三桂!
这时候,周培公出来为朱国治出谋献策,于是,朱国治提着脑袋携妻带儿赴命滇地,做康熙帝筹划撤藩大业的探路石。
后来,康熙批准了平南王尚可喜辞职归养辽东的报告,吴三桂见此,也装腔作势地恳请移藩锦州,探康熙的反应。他原以为朝廷会忌惮他手握重兵,会挽留他,谁料,康熙不吃这套,派人将撤藩令拿来。
康熙心说:你吴三桂筹划已久,撤亦反,不撤亦反。横竖都一个反,不如先下手为强。
吴三桂几次探康熙的态度和口风,目的就是想想先发制人,给康熙施压,而吴三桂要造反,也绝不会让朱国治有机会逃出去。
当时,朱国治告诉吴三桂朝廷同意他撤藩的提议,而且连时间都定好时,谁料,吴三桂翻脸比翻书还快,不但与自己兵力相向,还封锁了关卡,已经做好造反的准备。朱国治有点慌了,马上让钦差哈赤塔逃出向朝廷汇报实情,则自己和妻儿留下来。
此时,朱国治也明白此次凶多吉少,如果不投靠吴三桂,他必遭灭族,既然知道已经泥足深陷,他的妻儿为何不提前送走呢?
朱国治知道吴三桂起兵造反,早就到处安排人手盯住各个关口了,朱国治逃出去的目标太大,于是他把希望寄托钦差哈赤塔身上,用两匹骡子就帮助帮他逃出了云南,把吴三桂要造反的消息传给朝廷和康熙。
可是这时候朱国治能将钦差哈赤塔送出,为什么不将他的一双年幼儿女托人送走呢?
其实,朱国治送走钦差哈赤塔时,哈赤塔一直强调让朱国治一起走,那时候,朱国治已经做好了携带妻儿以身殉职的准备了。
朱国治叹口气,说道:我是边疆大吏,代表朝廷体面,人在疆就在,你是钦差,皇命在身,你我职责不同,你能走,我不能走,我必须以身殉职,而你必须返京复命。
如此,朱国治携妻儿逃跑的念头已经放弃,目前唯一能活命的,只能投入吴三桂,或许他和妻儿暂时可能还有生还的机会。但次念头刚刚产生,朱国治果断打消了。
记得他来的时候,信誓旦旦对康熙说,为了敲山震虎,牵制吴三桂,早就做好慨然赴死打算,既然食清君俸禄,必忠清君之事。
而且他作为封疆大吏,一是,守土有责,如果就这么弃官而逃,那么不仅当了逃兵,自己一生的名节也毁了,二是,职责所在,就算与哈大人一起逃出去,弃疆土不顾,国家体面所致,同样也会被清廷处置。
朱夫人已经声泪俱下,责怪朱国治贪图这个云南巡抚,让你称病不要来,这地方是虎狼窝,光靠你一个人怎么牵制,这下好了,赏你一个一品,就是让你为朝廷卖命。朱夫人万念俱灰,我有没有活路无所谓,但是总该给两个幼小的孩子一条活路吧?
朱国治挤出一丝笑容,谎称:事已至此,你就放心去吧,明天一早我就把两个年幼的孩子托付我的心腹送到乡下,从此隐姓埋名,以后就以种地为生吧。
朱夫人真的相信了,三尺白绫结束自己的生命,可她不知道的是,她刚走,朱国治提着剑来到孩子的卧房,亲自手刃了两个熟睡的孩子,太残忍,看着心尖都在刺疼。
有人说,朱国治都能残忍手刃一对儿女,就不能用两骡子送走俩孩子吗?即使被发现,可能也会被杀,但一起赴死一点希望都没有。
试想,那时交通工具不发达,那年代,能有坐马车和骑驴就已经不错了,坐马车太张扬,骑驴,妇孺老幼又经不起路上颠簸,也没有坚强的意志力,加上朱国治身边也就剩下那么几个衙役,既没有扎实的武功,也没有超群的智慧,如何护送两个年幼的孩子逃出魔掌?要是落入吴三桂魔掌,白白遭到残忍的欺凌不说,有可能以此要挟朱国治,万一意志力不坚定,投入吴三桂,岂不是从而坏了他忠心抱国的决心。
在朱国治心里,他受皇恩赐,又是被康熙从鬼门关救出,这次赴命云南就是牵制吴三桂的,吴三桂兵变,他也就打算带一家子以性命相报,这就是他忠臣姿态的表现!
朱国治狠心将自己一对年幼孩子手刃后,带溅着一身未干的血迹,来到吴三桂的面前,吴三桂看到他这狼狈不堪的模样,对他冷嘲热讽,朱国治告诉吴三桂,我自己手刃了两个年幼孩子了,你要挟不了我。吴三桂子惊,说:你朱国治一介书生,竟然下得了手手刃自己儿女,敬你是条汉子,你要是投入和我一起起兵,免你一死。
都知道,吴三桂是一个彻底的投机分子,一个两面三刀的小人,吴三桂因为名妓陈圆圆冲冠一怒,背明降清,当众绞死永历皇帝朱由榔,只为向大清表忠心。此时又做春秋大梦,他想推翻清廷,自己当皇帝!
听朱国治骂完后,吴三桂冷冷一笑,心说:反正你是看不到了,你一心想死就成全你!
随即将朱国治脑袋砍了,朱国治脑袋被祭旗,身体被吴三桂的士兵吃光,尸骨无存。
历史电视剧《康熙王朝》,塑造朱国治形象是一个爱国的君子,是气节浩然、慷慨赴死的忠烈人物。为了忠君,为了名节,不惜手刃了两个年幼的孩子,场面太残忍。
顺治年间,朱国治是江苏巡抚,虽有过弹劾、罢免庸劣累民的布政使陈培正的治绩,却也在江苏干过两起性质恶劣、情节严重、影响极坏的害民大案。一起是江南奏销案,另一起是才子金圣叹等斩首的哭庙案。
朱国治利用职权,搜刮无度,人称“朱白地”,是一个有辱斯文、彻头彻尾的酷吏。
朱国治一生做最对的一件事,就是吴三桂发起兵变,让他投入时,他果断拒绝。后来,吴三桂被扳倒,朱国治被列入库清朝忠臣之列,追赠户部右侍郎。雍正继位后,将朱国治入祀昭忠祠。《清史稿》也把他列入“忠义传”中,他也算是名垂千古了。
《康熙王朝》中,朱国治誓死保卫清廷,气节浩荡,宁死不降,哪怕是搭上全家性命在所不辞,自从他信誓旦旦向康熙保证忠君为国,以巡抚来到云南敲山震虎,监督吴三桂的开始,他的一家老少开弓没有回头箭了。吴三桂要造反,已经提前布了天罗地网,他一家老小已经无路可走。从朱国治对吴三桂说,他两个孩子被他亲自杀了,说明吴三桂曾用两个孩子要挟他妥协过。所以这两孩子即使被送出去,吴三桂也会派人赶尽杀绝。再者朱国治强调她留下来是他的职责所在,守土有责,为了忠君爱国,朱国治不惜搭上一家的性命。
只不过,令人惋惜的是他的一双年幼儿女,不该成为他获取忠君爱国“名节”的砝码,这个结局不符合民间伦理价值取向。
泰拉瑞亚山铜连弩怎么获得很多玩家都想了解,泰拉瑞亚中有形形色色的武器装备,跟人物机...
美团买菜自动续费怎么关?由于带口罩原因,现在很多人都选择了足不出户,包括我们生活中...
《博德之门3(Baldur s Gate 3)》中的法师职业的智力属性是游戏里非常重要的,而法...
小编为大家分享三国志战略版三仙盾阵容怎么搭配-三国志战略版三仙盾阵容玩法攻略相关内容...
为你提供哆啦A梦牧场物语自然王国与和乐家人配置要求推荐的攻略信息,哆啦A梦牧场物语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