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沈荩:首位遇害记者,因揭露清廷卖国密约,遭慈禧密令当庭将其杖杀!

发布时间:2023-08-02 22:49:20 发布人:hao168

1903年,刚刚来到京城报馆的湖南人沈荩无意中听到某位上层官员说,不久中国就要与俄国人再次签订一项丧权秘约。身为爱国热血青年,他认为自己必须阻止清政府的卖国行径。但是,自己无权无势,该怎么办呢?沈荩出

1903年,刚刚来到京城报馆的湖南人沈荩无意中听到某位上层官员说,不久中国就要与俄国人再次签订一项丧权秘约。身为爱国热血青年,他认为自己必须阻止清政府的卖国行径。

但是,自己无权无势,该怎么办呢?

沈荩出生在现今的长沙市,小时候就立志反抗清政府,挽救国家。在变法运动中,他积极参与湖南新政,坚信湖南的变革需要先有破坏才能取得效果。

他与维新派代表谭嗣同、唐才常等人关系亲密。

改革失败后,他选择了前往日本深造。

从他的多年记者经历看,他深知舆论力量的威力。只需在签约前公开条约内容,揭露清政府的腐败和软弱,条约就肯定签不成。他的计划已经有了,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怎么拿到这份《中俄密约》。

《中俄密约》是1903年沙皇尼古拉二世在东三省及内蒙古一带提出的无理要求,迫使清政府接受的不平等条约。

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盛行瓜分中国的举动。那时的中国东北已被俄罗斯控制。虽然沙俄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对外声称对东北没有野心,"绝不要满洲寸土尺地"!

清政府,彼时由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领导,刚刚走出八国联军侵华、清廷狼狈西逃的阴影,她老迈的身体再也承受不起更多的麻烦。

因此,她希望尽快与俄国人签订《中俄密约》,对于这份丧权辱国的条约她也顾不得了。

沈荩抵达北京后,一直在报馆做记者,兼任给一家日本报纸做通讯员,以记者身份做掩护,继续他的反清活动。

那时,北京正处于八国联军的控制下,具有政治眼光和新闻敏感性的沈荩,利用自己的交际能力,很快就和部分八国联军的军官政客熟识起来。

北京的社交名流听说沈荩有很多外国朋友后,争先恐后地去巴结他。而沈荩则热情欢迎他们,与他们“把酒言欢”。这些交流,使他从这些名流中获取了不少信息。

过去积累的人脉资源现在终于派上用场了。外务部大臣王文韶的儿子恰好是沈荩的朋友之一,通过他,沈荩获得了《中俄密约》草稿的原文。

他迅速将草稿送到在天津发行的英文报纸《新闻西报》。《新闻西报》刊登了此稿,紧接着被国内外其他各大报纸转载,日本新闻界甚至特地出了一期号外。

清政府原本打算暗地里与俄国达成协议。然而,本想掩盖的秘密却成了众所周知的事实。一时间,舆论大起,长期受列强压迫的中国人民纷纷谴责清政府的卖国行为,人心激愤。

同时,这激发了全国范围内的革命运动,使其从星星之火变成燎原之势。清政府陷入了极度尴尬的境地。

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中俄密约》破灭。

平息民愤后,清政府开始寻找让他们如此丢脸的人。而此时的沈荩并不在乎清政府在找他,反而想到了一个更大胆的行动:联络李莲英,刺杀慈禧!

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他最好的朋友,庆宽和吴士钊。然而,这两位他最信任的人却因害怕被连累,急忙向清政府告发了沈荩。

1903年7月19日晚,毫无防备的沈荩在北京的住所被捕。

被捕后,沈荩知道清政府绝不会放过自己,他也没有想过活着离开,他在狱中还写了四章《绝命诗》,表达了自己对革命的奉献和英雄气概。

那时,因光绪皇帝生在六月(阴历),所以六月也被称为“万寿月”。每年这个月份都不能执行死刑,再加上慈禧太后的生辰庆典也在准备中,更不能发生杀人流血的事。

然而,任何能够威胁到慈禧的权力利益的人,她都不能忍受他们存在。因此,刑部将他们的判决改为即刻执行死刑。为了满足慈禧,刑部甚至特地制造了木杖用于执行刑罚。

7月31日(农历六月初八),刑部大堂的八个狱卒,拿着专门制作的木杖,准备执行刑罚。沈荩面对死刑并未表现出恐惧,他大声地喊道:“只求速死!”

八名狱卒轮流殴打沈荩,整个过程持续了四个小时。沈荩被打得遍体鳞伤,惨不忍睹,但他始终没有发出一声呼喊。

监狱长官误以为沈荩已经被打死,便下令停止执行刑罚。然而,他们后来发现沈荩居然承受了这么残酷的刑罚,于是下令用绳子勒死他。

沈荩在遭受了这样的残忍折磨后去世,清政府为了封锁消息,便命令刑部对外宣称沈荩是因为突发疾病死亡的。

然而,沈荩在入狱前身体健壮,结果刚到牢里住了一晚上就突然病死,这样的说辞显然不会有人相信。

不久后,《大公报》连续发布了7篇文章,揭示了沈荩在狱中惨死的真相,这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强烈的反清情绪。人们在悲痛地纪念沈荩的同时,对清政府的仇恨更加深。

革命派的报纸《中国日报》发表评论说:“沈君之死,使鬼神为之哭泣,使志士为之痛心,使各国公使为之震惊,使中西报纸为之传播。尽管沈君已经去世,但他的精神却依然在!”甚至外国的报纸也纷纷发表评论,谴责清政府的残忍行为。

沈荩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为了揭露真相而牺牲的新闻记者,他仅仅31岁。

章太炎先生为了纪念他,在当时的革命派报纸《浙江潮》上写了一首诗《狱中沈禹希见杀》:“不见沈生久,江湖知隐沦。萧萧悲壮士。今在易京门。魑魅羞争焰,文章总断魂。中阴当待我,南北几新坟。”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