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来的雨中列车

发布时间:2023-08-03 23:35:43 发布人:hao168

7岁的小阳一路看着火车驶过大山,钻进隧道,绕过几个弯,跨过一条河流,又一头扎进山里……直到什么也看不清。他乘坐的K1178次列车被困在暴雨中,前面还有Z180次、K396次两趟列车,都在7月30日这天

7岁的小阳一路看着火车驶过大山,钻进隧道,绕过几个弯,跨过一条河流,又一头扎进山里……直到什么也看不清。

他乘坐的K1178次列车被困在暴雨中,前面还有Z180次、K396次两趟列车,都在7月30日这天停在了北京门头沟的丰沙线上。往后的两三天里,车上的2800多人陷入“孤岛”。

食物短缺,饮用水匮乏,信号中断……窗外大雨如注,车厢里气味混杂,旅客们渐渐焦躁不安。乘务员想尽一切办法找水、找食物,徒步数公里去村里扛回物资。

附近本已被暴雨重创的村落,承担起了安置滞留旅客的重担。村民们拿出本就不多的食物,腾出自己的房子。

“孤岛”之外,武警、消防一刻不停地向滞留旅客靠近。去的时候,背着沉甸甸的物资,出来的时候,背上变成了老人、孩子。

截至8月3日凌晨2点10分,自K396次列车停车起,历经约86小时,三趟列车上旅客全部脱困。

来北京看病的白血病孩子,没有错过输血小板的时间;小阳转运中过了生日,可以继续他“一波三折”的天安门之行;在张家口分别的小情侣,隔了三天,再次在张家口拥抱……

8月2日凌晨,在武警战士们一对一的护送下,K396次列车被困乘客徒步从落坡岭站走到斜河涧站。图源:武警北京总队 王斌 杜江 郑铭

被暴雨逼停的列车

K1178次列车7月29日下午3点55分从宁夏银川始发,到河北张家口宣化站时已经晚点了两三个小时。7月30日12点57分,它停靠在了北京门头沟区丰沙铁路沿河城站内。

此地距离北京城区只有70公里,离小阳心心念念的天安门也不过150公里。小阳刚学完小学一年级的课文《我多想去看看》,想去看看真正的天安门。他和妈妈从银川出发,小姨陈芳正在北京等着他们。

雨越下越大,车窗上的一个个点,连成一道道细线,再变成哗啦哗啦向下冲刷的一片。据北京市气象台消息,7月29日20时至30日13时,门头沟区平均降雨322.1毫米;最大降雨量出现在门头沟高山玫瑰园,为580.9毫米。

被暴雨逼停的不只K1178,还有跑在它前面的K396。这趟头天傍晚载着976名旅客从内蒙古乌海出发的列车,在最后一段路程中,尝试在暴雨中穿过隧道,缓慢行进,又在十分钟后,倒退回来。

7月30日中午12点50分,k396彻底停下。广播声也在那时响起:“受强降雨天气影响,火车暂停,发车时间等待通知。”窗外蒙蒙一片,不远处立着“落坡岭站”的牌子。

与此同时,在沿河城站和落坡岭站中间,还有一趟Z180次列车,载着913位旅客和35名铁路乘务人员被困在门头沟区的安家庄站。

“谁也没想到台风能吹到北边,更没想到北京会下这么大的雨。”k396的旅客白英带的食物不多,两桶泡面、女儿爱吃的牛肉干和几袋面包。

大多数乘客和她一样,毕竟傍晚出发的K396正常情况下第二天上午就能到京。吃食耗尽的乘客开始排队买盒饭。6号车厢的李娜排了一个半小时,才得到一份胡萝卜搭配西红柿鸡蛋的素食盒饭,她和两个女儿分着吃了,而10号车厢的白英没能买到,只买了两桶泡面应急。

白英有点后悔,列车早上在宣化站停了三个小时,耳边没有了规律的“哐当哐当”声,安静得还有些不习惯。大家照常洗漱、吃饭,车厢内不断响起“啤酒饮料矿泉水,花生瓜子八宝粥.....”的叫卖声。但几乎没人把餐车拦下,“马上下车了,没人买吃的。”当时雨也不大,没人会临时停车和暴雨联系起来。

晚点了太久,车上储备告罄,白英买到的泡面还是列车工作人员从附近村里扛回来的。他们披着塑料雨衣,走了一公里,从头到脚被雨浇透。

7月30日晚,K396次列车停售食物。只有老人和孩子才能获得一小份蛋炒粉,在更靠后的车厢,有些老人和孩子拿到的只有薄薄一层米饭配上几片青椒。车上的工作人员开始统计老人和孩子的名单,他们告诉旅客,第二天会根据名单,优先给老人孩子提供物资。

8月1日,冒雨为K1178次列车送物资的人。受访者供图

一块被分成四份的面包

晚8点,雨势大得“就像有盆水直接泼在车窗上”。列车骤然暗下,只剩下车厢内几个应急灯还亮着。

焦虑和紧张的情绪在车厢内弥漫。乘客们心照不宣地避开讨论天气,只是唠唠家常。“没事的,我们可以平安到北京。”一位乘客压低声音安慰怀里的宝宝。

这一夜,李娜几乎没睡着。还要在车上待多久,没有人能够给出准确的答案。她原计划带着两个女儿从内蒙古乌海前往北京看病,再一起到河北秦皇岛旅游,现在计划全乱了。

次日一早,广播再次响起,告知旅客列车需电力维修,开始断电。电没了,空调也不再运行,车厢逐渐闷热起来。为了节约用水,厕所几乎很少用水冲。汗臭味、厕所的异味混在车厢里,“很不好受”。

食物和饮用水一直紧张。李娜看到她对面的一位母亲,把一块面包和一根火腿肠,切成四份,分给了四个孩子。

车上仅剩的米只够熬成白稀饭,乘务组清晨5点再次冒雨徒步外出采买,他们带回了食品饮水1200余件。

餐车里焦急等待的乘客越来越多,乘务员赵阳再三叮嘱,“领取物资千万不要挤”“我也是别人家的孩子,我穿了这身衣服,就得对得起大家!”语带哽咽。

50多公里外的K1178次列车上还有电,空调还在运转,但食物一样紧张,泡面等食物被抢购一空。李欣欣记得,沿河城站工作人员将仅剩的两袋大米送上列车,列车员将它们熬成粥,发给了乘客。附近的工人又送来两袋面粉,乘客们帮忙和面,厨师做了面片汤,列车员抱着金属罐子挨个车厢送餐,每个人都分到了一小碗。

列车员还冒雨拿着热水壶去附近车站,烧好热水后,再一壶壶往车上运,“他们一整天都在接力烧水、运水。”

7月31日晚,距离K1178临时停靠已经过去了一天半,不安的情绪越积越重,有人在大声争吵,有人开始崩溃大哭,有人听说会空投物资,一直等到半夜,也没有等来。

外面依旧暴雨如注,李欣欣的情绪有点绷不住了,她曾被困在两年前的郑州暴雨中,这种时候格外想念家人。

从宣化站登上K1178次列车的李欣欣,打算从北京转车回老家河南。男朋友张皓刚做完脚部手术,在张家口休养,她来陪护了几天。

可她联系不上张皓了。手机信号中断,列车成了孤岛。人们四处询问奔走,试图抓住微弱的信号给家人报个平安;陈芳也联系不上带着小阳来北京看天安门的姐姐,开始在网上求助。陈芳打开许久未用的微博,私信一个个求助的乘客家属,互相打听消息。为了方便信息共享,她在微信建了“K1178家属群”,张皓也加入了群聊。

张皓跑到各大平台搜寻K1178次列车的信息,不停地拨打铁路局的电话,还发动所有人脉去打听情况。他得知,列车停靠在沿河城站,附近是幽州大峡谷,地势十分险要,遇到洪水会很危险。

K1178次列车乘客和铁路乘务人员用沿河城站提供的面粉,做成的面皮。受访者供图

“咱们一起渡难关”

暴雨在门头沟肆虐了两天。7月31日上午10点多,安家庄村内,70多岁的罗勇看到,一群陌生人涌入了村庄。他们排着长长的队伍,拖着行李,搀着老人,抱着孩子,看起来狼狈极了。进村后,很多人直奔村里小卖部,买卫生纸和各种食物。足足走了两个小时,队伍才见尾。

这是Z180次列车上转移下来的乘客。7月31日,列车员接到撤离通知,全员转移到两三公里外的安家庄村。

同样需要撤离的还有K396次上的乘客。列车的停靠路段,水已经没过脚踝,水流从四周山体的顶部直奔山下,水位线还在上涨,继续留在车里可能会有危险。他们需要徒步一公里,去往落坡岭社区。

李娜的小女儿害怕了,止不住地哭,正带着大家进村的落坡岭社区主任安慰她:“这么大的灾难,百年难遇,咱们一起渡难关。”

村民们把自家玉米、面条、白粥、大饼都拿了出来。为了给乘客们做饭,他们拿着盆和桶,踩着被洪水冲垮的道路,到山底打水,熬出一锅锅疙瘩汤。

一位上岁数的村民颤颤巍巍地走出门,抱着一个铁盆,二三十枚鸡蛋。他顾不上被淋湿,从山下接了水,烧上火,把鸡蛋煮熟后分给大家。

“落坡岭的村民照顾了我们几百号人。”李娜说。她不知道的是,接收滞留乘客的两个村子,情况都不乐观。

8月2日,安家庄站附近的铁轨路基塌陷,维修人员正在抢修。新京报记者 丛之翔 摄

落坡岭社区因为地势较高,躲过了洪水侵袭,而安家庄村里的积水最深处已接近三米,大水冲塌了村里两座便民桥,东面部分民房地基塌陷,通往村外的道路也断了。两个村子一样断水断电、信号中断、食物紧缺,而且剩下的大多是老人儿童,自身尚且难熬。

不久前,安家庄村的村干部们刚带人蹚水砸碎窗子,把东面村民从受损的房屋中解救出来。现在,他们又要完成另一项任务——接收近千名被困旅客和铁路乘务人员,保证他们有地方睡、有东西吃、不要淋雨。

他们将近千名旅客和乘务人员分为三组,其中400多人住进约80户村民家里,另外400多人被安排进村大礼堂等公共设施内,剩下的则住在村委会二楼。

同时,他们怕村民有情绪,挨家挨户敲门求助,“咱可以少吃一口,但对客人,还是要好好招待。”村民们都很支持,“来的都是客,我们不能看他们挨饿。”

有村民家中不到50平方米的房子,挤下近20位旅客,还有平时很爱干净的村民主动找村干部,“给我家安排几个人住吧,他们看着真可怜。”

村干部们还将提前预备的2.7万元食物、生活用品等应急物资发放给旅客。村里一位开小卖部的老人说,自己也把近3万元货品全部捐了出来。

到了8月1日,物资愈发捉襟见肘。有村民家里没米没面了,还有村民家里煤气罐空了,没法生火做饭,只能拾些柴火顶上。水也成了稀缺物资,村民只能接雨水、取山上的流水饮用。

所幸当天,他们就收到了空投的食物和药品。“这些物资也是紧着旅客先用。”

8月2日,救援人员正在打通落坡岭通向外界的道路。受访者供图

跨过一个个“拦路虎”

7月31日下午6点,武警北京总队机动第三支队官兵接到紧急任务——K396次列车上有近千名乘客,被困落坡岭,通讯全断,需要紧急救援。

“要趁着天亮进山。”正在房山救援的武警官兵立即赶到三家店火车站。这里是车辆能抵达的、距离落坡岭站最近的火车站。他们每人背起20多公斤的食物和水,跨上一列运货板车,直往山里去。

前4公里的路还算顺利,但到达斜河涧站后,铁道被树枝、杂物、碎石淤泥覆盖,货板车再难带着他们前往12公里外的落坡岭。

他们尝试徒步前往,刚刚穿过一个隧道,就发现行不通。漆黑的夜里,隧道里的泥水漫过腰线,裹挟着泥沙的山洪还在汩汩而下,衣裤黏在身上,鞋里灌着泥沙,扛着物资的战士们寸步难行。

不得已,他们退了回去,8月1日下午1点多,重新组织了一支40人的突击队,由5名干部带领35名战士,再次前往落坡岭。

情况更糟了。路程只行进过半,一辆抢修铁道的推土机陷入泥潭难以脱困,横跨在铁轨上,成了“拦路虎”。官兵们将纸箱装的物资拆分,用铁路工人抢修道路用的尼龙袋将水、火腿肠、面包、方便面分装,每人背上20到30公斤的东西,徒步前进。

一路上,他们途经了6个700多米长的隧道,里面漆黑一片,洪水裹挟着泥沙漫过了小腿,脚陷在淤泥里,每拔出一次,都要猛得抬腿使劲才行。其中还有两个隧道里停了货运车厢,他们只得侧身贴着隧道壁往前蹭。

更危险的一段在隧道外,铁轨枕木下的山体已经被洪水冲刷得“空心”,被架空的铁轨成了一座20多米的“桥”,距离下方结实的山体有五米多高。上去的人多了,或者走得太快,铁轨就会震动,随时可能断裂。

四个半小时后,先遣突击队终于抵达落坡岭站。除了转移到落坡岭社区的乘客,还有几百人在K396次列车上等待。

“你们可来了!”有旅客看到战士大哭起来。孩子们围着战士,有的叫哥哥,有的叫叔叔,还有的竖起大拇指说,“太帅了!”

先遣队送来物资的同时,空投物资也已到位,紧接着,当晚10点55分,第一批250名增援武警到达落坡岭。

领到物资的旅客不急着走,安静地站在一旁,在战士忙碌的间隙,凑上前去说句谢谢,或给他们一个拥抱,没有人介意战士们身上的泥水。

8月1日晚,武警官兵到达落坡岭站后,有乘客激动哭了。图源:武警北京总队 王斌 杜江 郑铭

“我想冲过去拥抱她”

8月2日凌晨2点,战士们再次启程。这次他们背上的是年幼的孩子、走不动的老人、旅客的背包行李。

K396次列车上有许多来京看病的旅客,有人急着做手术,还有个患白血病的孩子,需要在8月3日前注射血小板,再晚的话恐怕会有生命危险。综合评估后,领导决定让战士们分成10个小组,一对一护送200名旅客先行转移至斜河涧站。

李娜是第二批转移的。路程将近3个小时,走到悬空铁轨段时,天已大亮,李娜不敢往下看,不断跟自己说,“加油,我能走出大山。”她身边是紧紧搀扶着她的战士,战士背上是她的小女儿。

Z180次列车的转运也开始了。路依旧难走,从安家庄村到山下汽车能行驶的路段,长约十几公里,步行需要两三小时。

8月2日下午5点多,新京报记者看到,公路上有不少于20处塌方滑坡,至少4处路段塌陷,路上有无数石块、泥浆和碎屑,中途还要经过一条500多米全黑的隧道。

离开安家庄村时,旅客们很舍不得。这是一趟从乌鲁木齐驶来的列车,一名新疆旅客无论如何要塞给村民哈密瓜和囊;有的偷偷给村民留了钱,被对方追出几十米还了回去;还有的给村民留下写着自己电话号码的纸条,“谢谢您的照顾,有机会来新疆找我们玩。”村主任李素芳被一位40多岁的旅客抱着哭,“你们村里人,怎么都这么好?”

他们留下了至少70个行李箱——返程不好带走,等日后村民帮他们寄回家。

送走了旅客,村民们还要考虑如何清理水坑、修补便民桥,如何重建倒塌的房屋、继续生活下去。村支书刘晓永说,8月3日一早,他们就会挨户走访村民,询问物资消耗量,给家里急缺物资的送去补给。

8月2日下午5点半,K1178次列车上滞留的旅客抵达北京北站。新京报记者 左琳 摄

漫长的等待后,8月2日上午,K1178次列车终于迎来了新消息。乘客被通知,带好全部物品下车。由于列车停靠的沿河城站地势高,站内地质条件较好,此前乘客一直在车厢内。

距离停车已近70小时,乘客们第一次走出车厢,也第一次直观感受到路多么难走。转移到临时列车的路程只有几百米,工作人员在淤泥上铺了木板和塑料布,但走起来,泥水依然溅得到处都是。

12点40分,一列临时列车开行,K1178次列车的滞留旅客被转移至张家口站后,再换乘京张高铁返回北京北站。

天已经放晴,久违的阳光甚至有些晃眼。旅客们分散坐在列车的阴影下,吃到了米饭和热菜。

休整过后,他们坐上了开往张家口的高铁。列车缓缓开动,一阵掌声和欢呼声响起。窗外的景色开始变换,李欣欣看到了洪水的印迹、倒下的树木、坍塌的山体。有人收到了三天来的第一条短信,随后车厢里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手机铃声。

信号逐渐恢复,张皓发的一堆信息突然涌进来,李欣欣连忙回复“来了来了”。得知转运的消息后,张皓立马让家人开车到张家口站,他拄着拐杖在车站等待。直到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他悬着的心才放下,“要不是拄着拐杖,我肯定第一时间冲进去拥抱她。”

8月2日下午5点半,K1178次列车上的滞留旅客抵达北京北站。在这等着他们的还有约400辆出租车。司机张师傅接到调度信息后赶了过来,他说,自己房山老家的路已被洪水冲断,“我们都经历了这场灾难,能帮就帮。”

8月3日凌晨2点10分,K396次、Z180次列车上最后一批滞留旅客抵达北京丰台站。至此,三趟列车共2800余名旅客全部安全转运。

陈芳接到了姐姐和小外甥,即便晚了三天三夜。她打趣地问小阳:“以后还想来北京吗?”这个7岁的胖小伙笑着答,“这么难都过来了,必须来呀。”

小阳的7岁生日恰在脱困的那天,陈芳接上他们吃了顿披萨庆祝,小阳对着小恐龙蛋糕许愿:希望能去看看北京天安门。

“K1178家属群”不停地跳出家人安全抵达的消息,他们和小阳一样,即将继续原来的旅途。

(应受访者要求,小阳、陈芳、白英、李娜、李欣欣、张皓、罗勇为化名)

新京报记者 张静姝 左琳 熊丽欣 丛之翔 吴采倩 实习生 吴依晨 宋漪静

编辑 刘倩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