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灭亡后,当年那些被关在宁古塔的重犯,最后都去哪儿了?

发布时间:2023-08-04 17:23:22 发布人:hao168

在看这篇文章之前,溯古君先和大家讨论一个问题:封建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怎样的?封建的生产关系是以封建主占有生产资料和不完全占有劳动者为特征的,商品交换极不发达,在农村中几乎完全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封建

在看这篇文章之前,溯古君先和大家讨论一个问题:封建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怎样的?

封建的生产关系是以封建主占有生产资料和不完全占有劳动者为特征的,商品交换极不发达,在农村中几乎完全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封建社会积极性被压制,生产力自然会很低。

有了这个前提,对于文章的主体也不难理解。既然生产力低下,人们则成为了“稀有品”。能不斩杀就不斩杀,毕竟科学技术没有达到如今这个水平,活着还能帮忙干点手工活儿。

短时期内可以供其容身,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地方也变得一毛不拔。流放就是避免其丢失性命,但大部分犯人都落得这样的结局,自然会引起朝廷的重视。

唐宋时是最为频繁的阶段,到了明清时期,统治者就要重新腾出一块地方。奈何朱家大哥们比较懒,把这个“烂活儿”丢给了爱新觉罗氏,清朝也为世人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当然,现在的宁古塔可谓是一片沃野,今天咱们抛开现实,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做个深究。

“全家老小发配宁古塔,永生永世不能踏入关内半步”,但凡听到皇帝这句话,朝下的人几乎都是一个反应:下跪求饶、瑟瑟发抖,有的还没到这个地方,先自己解决掉了性命。

严格来讲,将犯人流放到这个地方,并不是满清统治者的想法,它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末。当时明朝最后一任兵部尚书张缙彦流放至此,这也拉开了“流放宁古塔”的序幕。

后金正是从这里起兵发家,对这里的情怀自然不言而喻,许多地方被清朝的皇帝封神。在灭掉李自成的军队后,他们以北京为首建立清朝,对于宁古塔一地,则属于“废物再利用”。

前面我们说到重犯活着为朝廷创造价值,对于朝廷来讲,活着就要榨干他们的最后一点剩余价值。至于为何选取宁古塔,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至于宁古塔为何令人如此害怕,它是多方面因素影响造成的。

且不说让你到这里从事什么工作,光路程和环境就够你喝两壶,一路3000公里。古代人将东北称之为“辽东极北”,这里冰天雪地,一旦过了盛京(今沈阳),就好像来到了“原始森林”。

这一点都不夸张,树木遮天蔽日,荒无人烟。同时还会有一些奇虫异鸟,飞来铺天盖地,蛰一下满身都是血包。有些命背的,再给你来只猛兽,小命直接说拜拜。

来到宁古塔后,只得从事两种工作:奴隶、差役。奴隶咱们就不做过多解释了,我们来谈一谈差役。很多人认为这是不是当官?想什么呢?先从奴隶熬,能熬出来才有资格当差役。

当了差役并不是说万事大吉,府衙的官兵在这里是“土皇帝”。每天给你制定各种各样的任务目标,如果完不成,就要找差役算账。心情不好的时候,直接就砍掉了头。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将都城定在南京,农业和工业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并将其推广到了全国。奈何宁古塔是个不毛之地,除了能满足个人生活外,没有任何先进的地方。

这些犯人被流放后,将先进的技术带到了宁古塔,比如手工业、商业等等。随着流放的人口越来越多,宁古塔劳动力也越来越充裕,生活甚至比某些南方的城市都要好。

1912年2月12日,溥仪被迫退位,清朝统治宣布结束,宁古塔也不再令人感到恐惧。有的人抑制不住个人的思乡之情,在当地短暂打工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一些人安分守己,在这里建造了属于他们的房屋,有了自己的后代,家族得到延续;大部分都是曾经备受摧残,落下了一身的残疾,被迫留在这里定居。

还有一部分人做了特殊的选择,在北洋军阀的威逼利诱下只能投军。他们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只是为了活命,有的或许早已丧失在战场上。

“如果去过宁古塔,十个黄泉也不怕”,短短一句话,足以见得这个地方的恐惧和封建社会的黑暗。再去想那些曾经被留在宁古塔的人,应该早已传承了好几代了吧。

不过历史终究是历史,封建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新时代的我们内心是何等的庆幸?感谢伟大的祖国,感谢祖国为我们提供这样的和平环境,感谢一路有你。

我是溯古君,感谢您的阅读。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