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琅,康熙收复台湾的功臣,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发布时间:2023-03-17 14:05:30 发布人:hao168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这一年,中国发生一件大事,康熙皇帝决定发动统一台湾战役,清军水师剿灭已经盘踞在台湾二十多年的郑氏政权,收复澎湖、台湾,将台海局面开启一个新纪元。为庆祝统一台湾,清康熙年间的宫廷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这一年,中国发生一件大事,康熙皇帝决定发动统一台湾战役,清军水师剿灭已经盘踞在台湾二十多年的郑氏政权,收复澎湖、台湾,将台海局面开启一个新纪元。

为庆祝统一台湾,清康熙年间的宫廷画家依据历史事实,绘制了《钦定平定台湾凯旋图》。只见波涛中海岛遍布,天水相接,从台湾岛凯旋而归的战艇,在旗舰率领下,扬帆破浪,战旗飘动,刀枪林立,官兵们个个精神抖擞,指挥官气宇轩昂,端坐其中,尽显胜利者的威武。而那由近及远,列阵而行于波海之中连绵不断的战舰,显出宏大的气势,尤以那青山绿浪和远处的点点白帆,更显示了清廷水师的雄伟。

这幅图的左上端有楷书题名:《钦定平定台湾凯旋图》,左下角外有“贮紫光阁”精楷四字,证实此画当是悬于皇宫功臣阁壁上之珍品。画图的四周用宫廷绘制云纹绢装裱,观赏那峰峦之皴(cūn)法,乔松林木之葱郁,设色青绿之艳而不媚,其人物勾勒之神态,非宫中高手所不能为。又见御印数方,其中仅乾隆御印即有八方,特别是“皇四子和硕雍亲王之章”和“五福四得十全之宝”弥足珍贵,可证实这幅《钦定平定台湾凯旋图》应出自康熙朝时的宫廷画家之手,绘于1683年收复台湾以后,1722年雍正登基之前。

2010年11月28日,在北京北纬四十度大成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10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上,《钦定平定台湾凯旋图》作品以800万元起拍,最后以全场最高价4015万元成交。

在收复台湾这个大事件发生的过程当中,有两个人值得说一说。这两人的关系,有点像解放战争时期,高岗和林彪、饶漱石和粟裕的关系。当时,高岗积极剿匪,推进土改工作,千方百计建设和稳固根据地,做好东北军区数十万兵力的后勤保障工作。辽沈战役期间,东北一度形成林彪在前方指挥打仗,高岗在后方主持工作的局面。饶漱石担任华东局书记、华东军区政治委员,为华东战场做出了很好的后勤保障,尤其是他关键时刻鼓励粟裕“斗胆直臣”,改变了解放战争的走势。

第一个人就是大家都知道,来自郑成功的叛将施琅。这位老兄是福建泉州府晋江县人,他的名山事业颇有争议,夸他的人称他为大英雄,贬他的人说他就是一个喂不熟的狼。

但是不管是夸他的还是贬他的,目前从历史记载上来看,大家都要承认,如果没有施琅的话,郑家这个苟延残喘的政权不会那么轻易地被搞掉。当然,历史的发展也不是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轨迹。

施琅的这个功绩还是要承认的,但如果仅仅做到这一点,还对不起历史,因为历史讲究的是求真求实,一丁点都不能差,都不能含糊。

真的较真的话,平定台海的第一功臣,不是施琅,而是另有其人,也就是第二个人,他就是鲁迅的同乡,浙江绍兴人姚启圣。

对于姚启圣这个人,了解他的人不是特别多,很多人是从陈道明主演的电视剧《康熙王朝》中见过这个人的影视形象。

姚启圣,将他定为第一号功臣,因为,他确实在这一场重大的战略决策当中,起了一个无人可以替代的作用。可惜,姚启圣,他的历史地位和他的作用,始终没有得到如实的评价。

姚启圣的功劳,其实是被施琅这些人用非常卑鄙的手段给掩盖了,而康熙皇帝并非不知道,说什么蒙蔽圣聪,这都是给皇帝老儿开脱洗地的惯用说法。

实际上康熙皇帝之所以抬高施琅,贬斥姚启圣,是在于他权衡整个政治格局,作出的一个政治决定。

这些历史的烟云早已消散,作为后来人,就有必要讲这两人的功过是非,来说一说。

先说施琅,一定要从施琅叛变郑成功讲起。已故的明清史学者顾城先生在他著名的代表作之一的《南明史》里,曾经专门花费一节即《南明史第四节郑、施交恶和施琅降清》,讲述郑成功与施琅,他们之间失和的来龙去脉。

在这一节中,顾城的观点是批评郑成功的。书中写道:但他少年得志,性格刚毅,遇事容易冲动,往往凭一时的好恶不计后果地处理问题,缺乏作为统帅人物必需的全局观念。施琅叛逃之后,又株连到他的父亲和兄弟,很难说是明智之举。郑氏家族靠的是海上活动起家,清军不习海战,这是郑军能够长期活跃于东南沿海的重要原因。郑成功处置失当,导致施琅这样一位杰出的海军将领投入清方怀抱,使清廷能够建立一支足以同郑军相抗衡的水师,这对后来局势的发展确实是关系匪浅的。书中又指出:作为一军统帅,郑成功的弱点在于不能充分任人器使,不能容忍下级对他的不尊重。

也就是认为郑成功这个人是少年得志,他的政治手腕和心胸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足,是激变施琅的主要原因。

对施琅的评价,顾城先生的观点是这样的:施琅的一生证明他不愧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将领,虽不能说他缺乏政治主见,但他忽明忽清表明他总是以个人的立功扬名置于一姓王朝利益之上,也许可以说“士为知己者用”是他信奉的行为准则。

然而,历史并非这么简单,纵观施琅一生,正如批评他的人说他一样,这个人确实是一个喂不熟的狼——狼顾之相。

在这个人的字典里面,是没有什么底线、良知、朋友、道义。这些东西,施琅他是不会讲的。这个人最讲究的是两个字,一个是功,一个是利。

功利,施琅他的底线就是以功利为基础,在他的一生当中,他坑害过很多人,包括有恩于他的姚启圣。

在他一生当中,无所谓是恩人还是仇人,只要对他有功有利,昨天破口大骂的,可以请上来当他爷爷,当他祖宗都可以。如果对他不利,昨天,明明对他有大恩大德的人,他也可以把他踩在脚底下,甚至置于死地。这就是施琅的本来面目。

郑成功,如果说这个人政治手腕不够的话,不足的话,那就是他没有完全识破施琅,这条狼的本来面目。

如果换成伟大政治家领袖,施琅他根本就不会有翻身的地位,他也不会生一大堆儿子,也不会有后来的施公案和黄天霸,彻底的烟消云散了。

因为,伟大政治家领袖明白一个道理,得罪人就要得罪到底,曹操不是有这句话吗——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郑成功没有这个政治手腕和视角,这说明这个人还多少有点底线。这也是我们今天不光是怀念郑成功的功业,对于他的为人还是可圈可点的。可惜的是,一左一右,两个小人,一个施琅,一个黄梧(叛变后挖郑氏祖坟之人),郑成功心慈手软,令人叹息。

(那么,施琅投奔清朝,康熙皇帝就能信任他吗,请看下回分解。)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