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我是不得已而为之,奈何胤礽不争气,胤礽:我冤枉啊!

发布时间:2023-08-06 12:34:48 发布人:hao168

康熙皇帝一生最大的败笔,可能就是康熙后期的九子夺嫡。康熙在位六十一年,但是在康熙刚亲政没几年的时候因为平三蕃被迫立皇太子,康熙对于皇太子胤礽的立,并没有什么考究,立的时候没有太多的时间做考虑,只是为了

康熙皇帝一生最大的败笔,可能就是康熙后期的九子夺嫡。

康熙在位六十一年,但是在康熙刚亲政没几年的时候因为平三蕃被迫立皇太子,康熙对于皇太子胤礽的立,并没有什么考究,立的时候没有太多的时间做考虑,只是为了稳定政权。

康熙立太子之时,正是清朝入关没有多久的时候。此时的清朝,根基还不太稳,特别是康熙的根基还不太稳。康熙想要坐稳自己的皇位,必须要有大臣索尼家族的大力支持。而此时所面临的外患就是康熙平三蕃的时候,康熙的子嗣,只有大阿哥和二阿哥,而面对群臣的相逼,康熙只能从中选择一个,而选择胤礽则是顺理成章。

在当时的情况是平三蕃离不开索额图等大臣的大力支持,首辅大臣所代表的人几乎是整个朝廷。只要首辅大臣支持,那么平三番就多了一份助力。

都说康熙是千古一帝,但是千古一帝也要靠忠心的大臣来辅佐。没有了忠心的大臣的拥护,那这个皇帝就什么也不是。

康熙在立太子的时候,身边的大臣都有谁呢?有皇后赫舍里,有赫舍里的父亲索额图,也有明珠,也有他的大皇子。面对着艰难的选择,康熙到底要选择谁呢?

康熙最终的选择是索额图,因为他明白索额图的背后有什么?而明珠此时有什么?

满族进关之后虽然保留着八旗制度,但是多多少少也会受汉族文化思想的影响。汉族的文化制度中的嫡长子继承制在大臣中和皇帝心中,都已经埋下了种子。那么此时,康熙帝在面临这种情况的时候,是不得不立。

虽然说汉文化制度对此时的康熙影响不大,但是嫡长子继承制却有着他得天独厚的优势,奈何胤礽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

赫舍里是康熙的第一任皇后,面对一个和自己年岁相当的人,两人之间还是有很多说得来的话题,两人之间的感情还是很不错的。

在康熙的皇后赫舍里去世之后,康熙就再也没有立皇后就是一个很好的明证。

根据上面的不同的原因来说,康熙立胤礽为太子,也是无奈之举,要有多方面的考虑,而且是对自己有利的方面。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