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要打进北京,崇祯帝为何没逃掉,而清末慈禧却顺利逃脱?

发布时间:2023-03-17 14:53:33 发布人:hao168

大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带领的农民军还没到大明首都北京,当时的崇祯皇帝还有机会逃跑,为什么他不走?而在后来的1900年,八国联军同样是进攻北京,慈禧跟光绪顺利逃脱。为什么崇祯皇帝没有顺利

大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带领的农民军还没到大明首都北京,当时的崇祯皇帝还有机会逃跑,为什么他不走?而在后来的1900年,八国联军同样是进攻北京,慈禧跟光绪顺利逃脱。为什么崇祯皇帝没有顺利脱身呢?

在大明史上,北京有三次被北方蒙古军队围困的危机。不过幸运的是,都化险为夷。所以大明君臣抱有侥幸的思维习惯,前三次危机都过去了,这一次应该应付过去。

但是这一次的情况真的不同。根据世界各国天文史的纪录,从公元1600年开始,太阳黑子数目减少,小冰河期情况加重,引发了全球灾难。

从1638年到1644年,全球性的灾难频发。太平洋地区总共发生了12场大型火山运动,是有纪录以来的极值。日本遭遇全国性的特大暴雨,暴雨使稻谷绝收,日本陷入全国内乱。在欧洲,水灾频繁,绝大部分粮食欠收,饿殍千里,死人无数。

中国北方地区遭遇了500年不遇的干旱,北方陷入了大饥荒,而南方各类灾祸不断,洪灾、瘟疫、蝗灾接踵而至。南方作为赋税主产区,也面临崩盘的危险。

各地饥民暴走,流民暴动,国内起义此起彼伏。

在这样危急的情况下,眼看李自成要打到北京了。大明朝廷实在是很难支撑下去,群臣中有三类不同声音。

第一类,建议彻底放弃北方,让山海关总兵吴三桂集中北方所有兵力驻守北京周围。代表人物是吏科给事中吴麟徵。

这个建议听起来很好,但问题就在于,此前一个月,大同、宣府、昌平三大军政官兵举城投降。多地官兵军心不稳,这个节骨眼上人心不测,加上吴山桂的舅舅祖大寿,已经投靠了满清,谁能保证吴三桂不会反水呢?

第二类,建议崇祯帝南迁,代表人物就是左中允李明睿。李明睿认为北方已经控制不住了,皇帝不如逃到南京,把整个北方交给李自成,让李自成去应付关外的满洲人。二虎相争,必有一伤,大明坐山观虎斗。听起来很好,这条建议为何没被采纳呢?

首先当时全国都很乱,皇帝本来就控制不了地方,在各地都很混乱的情况下,皇帝能否安全抵达南京未可知。就算崇祯帝顺利到了南京,他把首都都丢了,能否镇住地方官员,当时“程朱理学”将封建礼教发展到顶峰,文官集团最看重气节。而且崇祯生性刚愎自用,非常自负,爱面子,自然不好主动逃跑。而且文官集团特别看重名节,开口劝皇帝逃跑,生怕遗臭万年,所以大部分官员都不敢发声支持皇帝出逃。

第三类,建议皇帝留守北京,让太子到南京监国,代表人物是李邦华。这个建议其实是最佳选择,但是被崇祯否决了。因为李自成打入北京是迟早的事,一旦太子到了南京,南方群臣自然会以太子为核心,谋划全局,南京朝廷势必会集中所有资源自保南方半壁江山,而置北京不顾。况且大明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变”犹在耳畔,英宗朱祁镇直接被群臣奉为太上皇,而立朱祁钰为新皇帝。本来全国就北京一个中心,各地勤王之师还会来救驾,撑一撑,说不定还能度过危机,如果再出来一个中心南京,那北京肯定是玩完了。

同时,崇祯帝本就生性多疑,做事犹豫不决,始终拿不定主意,加上他也抹不开面子逃跑。

时间太过紧迫,没过多久,李自成的农民军就打进了北京城,切断了所有的逃跑路线。到这个时候,崇祯帝想逃都没有机会了。

作为对比,在后来的1900年,面对八国联军打进来,慈禧和光绪为就可以轻易地逃脱?

第一,1900年满清财政收入很高,国家能维持基本地运转,国内没有出现大的灾难,慈禧携带众人逃跑,起码人身安全是没问题的。而且沿途都有地方官接应,吃饭住宿是有保障的。

第二,满清建国之初,统治者就想到自己总有一天会被汉人打跑,所以,早就预备了逃跑路线。所以满清皇帝要逃跑,说走就走。

第三,八国联军打进来并不是要夺满清的统治权,他们要的是钱,只要清廷答应赔款,一切都好谈。北京丢了没事,肯定能要回来的。

那既然如此,满清皇帝临时出去一下有什么所谓呢?权当出去旅游散心了。

第四,八国联军只是从天津一个方向进攻,并没有切断慈禧和光绪所有的逃跑路线,这条很重要。假如当年的李自成能够给崇祯帝留下一个口子,说不定崇祯帝也逃出生天了。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