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丹麦全境被德国所占领和控制,同时也成为了向纳粹德国提供物资的“保护国”。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民经济与工业体系相较于邻国,丹麦在战争中遭受的破坏也相对较轻。尽管如此,战时的
引言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丹麦全境被德国所占领和控制,同时也成为了向纳粹德国提供物资的“保护国”。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民经济与工业体系
相较于邻国,丹麦在战争中遭受的破坏也相对较轻。尽管如此,战时的丹麦政府和商界组织几乎所有的行动都处于纳粹德国的严密管控之下。
在国内不仅出现了产业工人的工资水平下降、失业率上升等问题,同时还普遍面临物资短缺,迫使政府对市场采取定量供应的举措。
经济学家认为:虽然纳粹德国只持续占领丹麦近5年,但是它所导致的各种“后遗症”和整个社会的危机状态却延续了近30年之久。
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初的丹麦一度处于经济困难期。战争期间上涨的失业率并未得到有效缓解,它仍维持在8%-10%。直到来自美国的经济援助才使丹麦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邻国的经济状况出现了明显回升的迹象。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各国能够较长时间维持稳定的国家实力和相应的国际地位,同时它们的劳动生产率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
由于新科技成果的应用与生产方式的改变,从而推动了生产效率与工资水平的提升,而机动化程度的提升使原本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人口的职业发生了转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初,丹麦农业与工业所占的比值相较于战前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以1950年的统计数据为例,此时丹麦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人口仅占全国劳动力人口的25%,而到了1960年,这一数值剧降至18%,1970年又降至10%左右,同时它仍然处于稳步下降的趋势。
在20世纪末期,从事农业与相关产业的人口仅维持在全国劳动力人口总数的7%左右。”“1950年的农业劳动力人口约为12.2万,1975年急剧下降至仅剩1.2万。”
因此可以将20世纪50-70年代的20余年间定义为丹麦农业人口急剧下降期。在1960年前后丹麦的经济开始出现了一段繁荣时期,到了70年代前后则达到了顶峰。
其中以失业率的下降为例,1960年前后,全国的失业率降至10%以下(战后各国失业率的平均数值约为10%),而20世纪60年代后的劳动力人口又增加了12%。
从业人口比重的提升与工业化水平的提升密切相关,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由于受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丹麦从事工业生产的产业工人数量从战后略高于20万人增至70年代的31.5万人,而全国工业总产值约增加了3.5倍。
丹麦工业所具备的某些显著特征此时仍然清晰地体现:
第一,尽管丹麦的中小规模企业在工业中所占的比重仍然很大(直到20世纪70年代,仍有大约1/5的丹麦公司雇员不足10人),但是它们所从事的产业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
除了其中的一部分企业仍然依托于传统的农产品加工,还包括阀门生产(丹佛斯公司)、玩具生产(乐高公司)等多种产业。
第二,在丹麦工业中最主要的不稳定因素是自然资源的相对匮乏,此时它仍然是一个不具备发展重工业条件的国家,尤其是那些原材料需要依赖国外进口的工业。
由于物资基础存在着不稳定性,它们的实际生存空间就极易受到国际市场波动的威胁。
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于受到全球范围内经济衰退因素的影响,丹麦的经济也出现了停滞的迹象,其中最困扰各大城市的社会问题之一是失业率的再次上升。
20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对于首都和大省城的影响尤为严重,然而,一些中小规模城镇的状况却有所不同,部分地区的经济状况相较于前一阶段甚至出现了回升的迹象。托马斯·霍尔将这种经济形势好转的征兆归因如下:
“这些地区的居民相较于大城市中的市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比例更高,同时从事工业生产的人口比例就相对更低,对工业生产部门失业率上升的影响也更低。此外,这些地区的工业生产不仅规模更小,而且它们的分散性也更广。”
20世纪70年代后,受到全球经济萧条期的影响,丹麦和它的北欧邻国出现了相似的经济困境。
尽管经济繁荣期的优势曾经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但是面对经济萧条期的不景气现状,工业生产部门普遍缩减成本来降低风险,从而造成失业率的上升。
摆脱困境的出路在于工业生产方面技术水平和生产力的提升和全国就业体系的调整。从这一时期国家统计局所发布的数据显示:
在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的产业调整转型后,从事销售和管理岗位等职务的“白领”人数显著增加,20世纪90年代,相关产业的从业者达到并维持在全国从业人口的30%以上。
随着丹麦工业体系的转型和“第三产业”从业者比重的提升,最终不仅走出了经济萧条的困境,同时使它的经济再一次复苏。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丹麦工业生产开始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表现为“信息化”程度的广泛普及和“专业性”人员比例的增加。丹麦企业的专业技能有了进一步提升,部分工厂的规模和生产技能已经达到与西欧国家并驾齐驱的水平,其中不乏电子化工、制药以及传统的食品加工等优势产业。
丹麦的企业凭借欧盟市场的开放性特征,不仅获得了更广阔的海外市场,同时也促使它开始逐步转变原先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
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丹麦已经广泛地建立了较完善的工业体系。在丹麦的工业体系中,风力发电是一个实力最雄厚的领域,它在当时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自丹麦工业诞生之初食品加工业就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此时它仍然拥有明显的优势且位居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北欧国家前列,尤其是丹麦皇冠集团作为食品加工业的巨头,它在世界范围内拥有广泛的市场。
此外,自20世纪初期起由食品加工业衍生而来的医药产业也逐步发展兴盛,其中包括用于治疗艾滋病的特效药研制等工程。
结言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丹麦的工业水平整体上与西欧国家和北欧邻国基本持平并在某些领域中具有较强的优势。然而对于国家未来的前景,相较于20世纪60年代经济兴盛时期的乐观,此时经济学家则普遍持有更消极的态度。
同时,随着第三次信息革命所带来的工业生产部门的技术革新与机动化程度的提升,“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关联性以及它们之间未来的前景”也被提出了质疑。
小编为大家分享范特西篮球经理新手玩法技巧-范特西篮球经理新上手攻略相关内容,小编为您...
《以闪亮之名》羁绊卡是游戏中能够影响玩家数值的重要一环,玩家可以选择相应的羁绊卡来...
为你提供恶月十三的攻略信息,恶月十三游戏中如果对自己装备不满意,可以通过洗装备来进...
女朋友好瘦我的又很大怎么办,那就尽量温柔一些,只要互相感情比较深厚,什么事情互相沟...
小编为大家分享大侠立志传群芳馆四个谜题在哪 群芳馆四个谜题位置相关内容,大侠立志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