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7天造出大炮,康熙不杀此人,清朝也许不是这个下场

发布时间:2023-08-09 09:21:50 发布人:hao168

引导语:在许多人的印象里,古时候的武器和装备都是十分落后的,这些英勇无畏的将士们总是穿着一身厚厚的铁甲,不仅妨碍打仗也并没有很大的保护作用。与此同时,将领们再风光无限,他们的手里也只是拿着一些铁质的武

引导语:在许多人的印象里,古时候的武器和装备都是十分落后的,这些英勇无畏的将士们总是穿着一身厚厚的铁甲,不仅妨碍打仗也并没有很大的保护作用。与此同时,将领们再风光无限,他们的手里也只是拿着一些铁质的武器,非常原始落后。

其实事实并非如此,相反地,中国古代的人类是很智慧的,他们也曾经发明过现在类似机关枪这种的发射类武器。清朝的时候,有这么一位天才,他发明的火铳可以连续发射28枚炮弹,这在当时是人们无法想象的一件事,由此可见其天赋。可就是这样一位“神人”,他最终却死得十分凄惨,这是何缘故呢?

一、发明“28连发”火铳

我们在前面提到的这个武器天才就是戴梓,他的人生可以说是一直和武器“彼此陪伴”。他的父亲就是做武器方面的工作的,久而久之,戴梓也开始对武器制造有了很大的兴趣。当时,年轻的小戴梓整日都在想如何可以让这些武器变得更加轻便有力,于是从十岁就开始尝试自己制造武器。

刚开始还只是制作一些“迷你版”的冷兵器,随后他便开始投身进入了对火铳的研究。在那个时候,清朝时没有这种投放炮弹类武器的,所以戴梓也就抱着自己能够成为第一人的态度一直研究尝试。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多次失败之后,他终于发明了可以连续发射28枚炮弹的火铳。而这个威力巨大的火铳,更是直接帮助康熙平反了吴三桂的叛军。

军队里的将领们得知此事后,也纷纷要求戴梓制造出更多的火铳,以防叛乱。康熙也赞成他们的想法,立刻给戴梓升了职。一般的人知道自己从普通人直接去京城里做官,都会感到十分得意,不过戴梓却没有感到高兴,因为他知道,“一入朝廷深似海”,自己恐怕再也无法只专注于研究武器了。

二、被污蔑惨死

刚开始到朝廷当官时,戴梓的仕途还算顺利。因为武器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就好比人的心脏一般重要,所以康熙皇帝也不敢马虎。他在看到戴梓的发明以后,立刻决定重用这个有才华的年轻人。戴梓一路高升,成为了康熙身边十分得力的助手。

后来,康熙皇帝召见了一个外国使臣,他来这里也是有意想要炫耀一番当时外国发明的一种小型火枪,还给它取了一个十分奇怪的名字。康熙为了不让人看扁,也立马回应到清朝也已经有了这种武器只是正在组装,需要三天时间才可以看见。

在外人面前夸下海口,康熙也立刻找到了戴梓,让他赶快发明出比“洋人”使用的那种火铳还要高级的火铳。而戴梓在这种强压之下,也没用因此放弃自己,反而在三天内就制作出了更为精妙的火枪。这个外国使臣看到此物以后,也是对清朝武器大加赞赏,这也让康熙龙颜大悦。

没过多久,清朝又来了一些比利时人。其中有一个名为南怀仁,他知道清朝当时还没有发明出大炮,所以就经常到康熙面前夸赞他们国家大炮的威力,希望康熙能花重金和他做交易,让他狠狠赚上一笔。

康熙刚准备答应此事,戴梓却让他稍等几日,看看自己是否能制造出相似的大炮为国库减轻负担。果然,一个星期之后,戴梓就发明了与比利时所用一模一样的大炮。康熙很是欣喜,立马就回绝了南怀仁的请求,开始大规模地使用戴梓发明的大炮。

南怀仁知道戴梓坏了他的好事之后,也一直怀恨在心,想要找到机会把此人“处置”了。在找人暗中观察戴梓之后,他发现戴梓为人十分倔强直爽,一心只顾着研究自己的武器,就连皇上的话也经常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于是南怀仁就收买了朝廷上的一些小人,让他们经常在康熙耳边说戴梓的坏话。康熙本身就是一个疑心病重的人,再加上戴梓也只专心于研究武器,没发觉朝廷上的变化,因此,康熙就对他愈发不满,最终把他贬为庶人并发配宁古塔。而最终戴梓也忍受不了如此侮辱,含恨自尽了。

总结:武器天才戴梓本可以为大清国制造更多先进的武器,但却由于受奸人所迫最终惨死于宁古塔。其实,如戴梓这样的科学家他们并不适合到朝中做官经历钩心斗角之事,让他们在家乡好好研究武器也许才是正确之举。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