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康熙视为家人,备受呵护的曹雪芹家族,为什么会被雍正抄家?

发布时间:2023-08-09 11:19:08 发布人:hao168

前言在雍正年间,清朝内部进行了大规模的查办亏空和惩治贪腐的行动。在这次行动中,不少皇亲国戚和位高权重的大臣都受到了牵连,而其中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曹家,也就是《红楼梦》中曹家的原型。曹家在康熙年间备受康

前言

在雍正年间,清朝内部进行了大规模的查办亏空和惩治贪腐的行动。在这次行动中,不少皇亲国戚和位高权重的大臣都受到了牵连,而其中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曹家,也就是《红楼梦》中曹家的原型。

曹家在康熙年间备受康熙帝的呵护和信任。康熙帝将曹家视为心腹家族,赏识其智谋和才华。曹家的地位日益崇高,家族势力也随之膨胀,成为清朝官场中的一支重要势力。

那一直备受康熙帝呵护的曹家,为何在雍正五年被抄家最终导致家族落败的呢?

一、内廷包衣:曹家崛起之基

曹氏家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宁远大将军兼管内务府大臣多尔衮手下的一名包衣——曹玺。曹玺原是沈阳汉人尔玉,其父曹自初在沈阳开设店铺,以经商为生。曹玺从小便要帮父亲管理店铺。他聪慧好学,深得父亲器重。

然而好景不长,努尔哈赤攻占沈阳后,年仅十岁的曹玺随父母沦为清朝俘虏,他们一家被迫离开熟悉的故土,跟随八旗南下。

努尔哈赤将曹家分配给了多尔衮。多尔衮乃是努尔哈赤的心腹之臣,受封为宁远大将军兼管内务府大臣,掌握着军政大权。曹玺被多尔衮收为己用,成为其家中的包衣。起初,曹玺心中对新主人充满怨憎,时常想念沈阳故乡。

但多尔衮待他很好,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曹玺逐渐打开心结,尽心侍奉多尔衮。他聪明好学的天资也得到了多尔衮的赏识。

多尔衮去世后,曹玺成为皇帝专属内廷包衣。原本跟随多尔衮有出将入相的机会,转眼间又要沦为朝中无名小卒,曹玺心中不免怅惘。

但是他很快调整心态,决定扑下全力侍奉新主。凭借着谨小慎微的态度,曹玺得到了皇上宠信。顺治年间,曹玺因忠诚得宠,被封江宁织造,成为御用商人“皇商”。

角色的突变让曹玺有些措手不及。他原本只是一个内廷包衣,几乎没接触过生意事务,现在突然要管理如此重要的织造衙门。但曹玺没有气馁,而是孜孜以求,静下心来认真学习,很快便上道了。他重臣宁静,注重积累,并不强求一蹴而就。朝廷的布匹绸缎需求甚多,曹玺一点一滴地做起,渐渐打开局面,为国库创收颇丰。

多年来,曹玺一心侍奉皇上,处理织造衙门事务勤勤恳恳,深得皇帝信任。一天,皇上四皇子胤禩(后来的康熙帝)出生后,按惯例需要内廷包衣担任保姆。曹玺的妻子孙氏便有幸被选中,为了康熙的乳母。孙氏生性温柔,将小皇子视如己出,笃实地喂养他长大。

自此,曹家与皇室结下不解之缘。孙氏与康熙朝夕相处,见证皇子从婴儿长到童子。康熙聪明好动,性格开朗,和孙氏也建立起母子般的感情。

曹玺独子曹寅从小就和康熙玩在一起长大。两人一大,康熙封曹寅为近侍,更加亲密了。曹玺去世后,康熙亲自前往江宁衙门吊唁,对老臣遗孀表示哀悼,可见其对曹家的宠信。

曹寅继承父业,接手江宁织造事务。他深知皇上对自己家的恩惠,处处为皇上着想。曹寅上书皇上,要求参与当时风口铜铸买卖以创收,康熙二话不说从内库拨了十万两银子给他操作。后来形势变了,曹寅又请求退出此业,皇上也未加追问,全权处理。

二、皇商至极:曹家声势日隆

曹寅为人聪慧,深得皇上的信任,加上其出身内廷,曹家声势日隆,在江南可谓一家独大。当时有句话这样描述曹家的地位:“富,则京城数家其次;势,则近年仅见曹家一家而已。”

曹寅更加朝思暮想为皇上分忧。朝廷用度繁多,曹寅便想方设法创收贡献国库。他将苏州织造交由自己舅舅经营,两地联手为皇上赚钱。

曹寅是一个精明能干的商人,他洞察经济形势,扩大织造業务的規模,使其成为朝廷的财源宝库。舅舅李煦也是行事老练,帮助曹寅打理苏州织造。两地联手,举重若轻地完成皇上赋予他们的任务,获得了更高的信任。

另一方面,曹寅家境清富,康熙每每南巡必定驻跸于此。曹家老宅规模宏大,景致优美,让皇上在江南便有了一方净土。这里花木扶疏、湖石环布,布置考究内敛大方。最重要的是,这里已为皇上准备好了一应铺张及奢华美食佳肴。皇上南巡必定要在此居住数日。曹寅格外用心经营此处,他知道这关系到自己家族的荣辱存亡。

这对曹家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他们倾全家之力接待皇上,无论是吃住行或者接见臣僚,皆是最高规格。曹寅深知这是自己践行忠君之道的方式,所以从不吝啬银两。他派家丁将路面扫得干干净净,迎接皇上驾到。让亲戚们备好美酒佳肴,侍奉皇上用膳。为登基听政的龙椅添置软垫,避免疲倦。务求一丝不苟,全力以赴。

然而长此以往,曹家的衙门账目渐渐出现亏空。有心人向皇上告发曹寅衙门虚报军费。其实造成亏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曹家奢靡的接待费用。但曹寅深知皇上对自己家的恩惠,不愿让他为难,只是老老实实地想办法回笼资金,以便日后继续侍奉。

皇上对老臣深信不疑,只淡淡批了一句“朕知其中情由”,命曹寅设法弥补。曹寅自知难以马上填补亏空,只能尽力而为,朝夕担忧。终因操劳过度,染疾去世。

三、树倒猢狲散:曹家渐趋衰微

皇上得知曹寅染疾的消息,立刻遣使送去当时最先进的西药金鸡纳霜。他还亲笔写下了药方和嘱咐,生怕制药不当,影响疗效。可惜药到病终,曹寅还是未能挽回性命。皇上悲痛不已,立即传旨让曹寅长子曹颙接任衙门事务。

曹颙才年仅十五岁,父亲猝然离世对他打击极大。他本就文弱书生出身,对织造衙门的经营完全没有经验。现在一下子承担起这样沉重的责任,曹颙心力交瘁,身体每况愈下。为了报答皇上的知遇之恩,他勉强支撑着织造事务。可惜终究是竭蹶于此,于几年后也去世了。

皇上只得命曹寅侄子曹頫过继为嗣,继续打理织造事务。曹頫比曹颙长几岁,对衙门事务也稍微熟悉一些。他勉力支撑,勤勤恳恳地工作,不辜负皇上的嘱托。

然而鉴于曹寅积年的亏空已无法弥补,朝中也有声音要问罪曹家。为化解危机,曹頫只能采取截然不同的处世之道。他开始打点朝中要员,收买人心。一时间,曹家的处境才有所好转。

1723年,曹寅的妹夫李煦被革职抄家。1727年12月,曹頫被革职入狱,次月曹家就被抄家。从此之后,曾经的江南第一家族一蹶不振,再也不复曾经的辉煌。

此时,曹颙遗孀马氏腹中已经怀有曹颙的遗腹子。不久,曹雪芹就这样出生了。曹家给他取名“沾”,正是向皇上表达他们世代受恩的心意。曹雪芹这名称特殊的孩子,也成了曹家的希望所系。

四、红楼回忆:曹雪芹著书寄怀

北返后的曹家沦落为贫困旧贵族,曹雪芹目睹家道中落,不禁对往日荣光想念。他性格中看重情感,十分怀念小时候在南方的生活。那时的日子虽然要面对官场风雨,但是家族尚且富贵,他可以过着无忧无虑的童年

如今一切物是人非,他只能在脑海中反复回味那些点点滴滴。比如每年皇上南巡时,自己穿着崭新的衣裳去迎接,家里热闹非凡。仆从忙前忙后布置宴席,一派繁华景象。皇上驾到后,自己要跪拜着向他问好。皇上也会笑呵呵地摸摸自己的头,赏些吃食玩物给他。

长大后,曹雪芹以旧宅为蓝本,将自己的家世写进小说《红楼梦》,借“薛宝钗”“林黛玉”描绘自己和表妹的悲欢离合。他将那些生动的场景细致地描绘下来,以免溜之大吉。

通过《红楼梦》,曹雪芹抒发了自己对朝堂争斗的失望,对人世浮沉的感慨。他将青春逝去比喻为“那堪忍,曾不容有悲怆之容”,将官场明争暗斗隐喻为“那荣枯禄福不过一梦”,叹息宦海风波终会过去,人生如梦。

曹雪芹通过文本保存下了自己童年的记忆,让人对曹氏一族的故事历历在目。他们的经历预示了权倾朝野的巨族终究也难逃沧海桑田,但也留下千古绝唱,供人追忆。曹雪芹用他独特的文学手法,为这个跌宕起伏的家族写下了神来之笔的总结。

结语

曹家三代同享皇恩,一时间声势如日中天。但是朝堂变迁无常,他们最终还是没能逃过被历史淘汰的命运。其实不仅曹家如此,在中国历史上,无数个出身高贵的权倾一时的世家巨族,终究也难逃此劫。

曹雪芹以文学手段保存下这个家族的辉煌与衰败,留给后人宝贵的历史见证。每个朝代的传奇盛事,终将在历史长河中消逝。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