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国无外交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回顾中国的近代史,会发现充满了屈辱与辛酸。自签订《南京条约》之后,中国开始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在这段时期,中国的外交史也并不是一味地屈服,有这样一个人,他没有
弱国无外交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回顾中国的近代史,会发现充满了屈辱与辛酸。自签订《南京条约》之后,中国开始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在这段时期,中国的外交史也并不是一味地屈服,有这样一个人,他没有听从政府的命令,第一个对西方列强说了“不”,他就是顾维钧。顾维钧是如何拒绝西方列强的?这件事对中国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点个关注,马上开讲!
1888年,顾维钧出生于上海,他从小天资聪颖,展现出了过人的才华。1904年,顾维钧远渡重洋,去往美国纽约学习英语,次年,他又去往哥伦比亚大学继续深造,也就是在这里,顾维钧遇到了自己坚守一生的事业。在哥伦比亚大学,顾维钧主修国际法与外交,并在十年内,获得了学士和硕士学位。1912年,顾维钧凭借《外人在华地位》一文,顺利通过了答辩,获得了博士学位。同年,他回到了祖国。
在美国期间,顾维钧凭借其出色的英文水平和领导能力,一直担任着中国留美学生会会长一职,而他的才华,也受到了中华民国国务总理唐绍仪的注意。因此,顾维钧回国后,唐绍仪便将他收入麾下,成为了自己的秘书兼内阁总理,不到两年的时间,顾维钧又升任了外交部参事一职,而这个时候,他只有26岁。
顾维钧上任后,就中国与其他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展开了深入研究,他将这些条约的详细内容带回国内,并搜集了大量有关国际法规法则的资料,在研究中,他对中国的外交有了自己的见解。1915年,日本提出了《二十一条》,这份条约中,日本妄图继承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并且加以扩大。
为了不遭到其他国家的干预,日本政府规定中国不能将这个条约透露出去,但顾维钧明白,想要抵御日本的侵略,中国必须借助其他国家的力量。于是,他悄悄将消息透露给了英美等国家,这些国家的制衡,加上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对日本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最终,他们的目标并未得以全部实现。这起事件,不仅让日本的在华地位没有得到实质性提高,反而还激起了全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也让人民对袁世凯的统治失望透顶。
1916年,顾维钧被派往墨西哥,担任公使,由于他曾有在美国留学的经历,加上在《二十一条》交涉中的杰出贡献,袁世凯将他派往美国,担任驻美公使。彼时,顾维钧年仅28岁,是当时中国驻外使节中最年轻的一位。
驻美期间,顾维钧看到了美国的实力,认为其有希望成为中国制衡日本的帮手,于是,在他的劝说下,北洋政府采取了“联美制日”策略,在一定时间内,让中国得到了喘息的空间。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协约国获得了最终胜利,这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战争的胜利,全国上下一片喜庆,政府则开始草拟方案,以谋求国家的利益,然而好景不长。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会召开,中国作为胜利国之一,派出了五位代表出席,包括陆征祥、魏宸组、施肇基、王正廷和顾维钧,顾维钧是团队中最年轻的一位,年仅31岁。
他总结了政府的要求,将准备向和会提出的要求整理成三条:
“第一,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包括放弃在中国划分的势力范围、取消领事裁判权、归还租界等;第二,取消袁世凯政府与日本签订的《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第三,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归还中国。”
1月27日,美国代表打来电话,称日本代表在十人会议上提出,日本将接手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而这个时候,中国代表们尚未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甚至开始互相推诿,面对这样的情况,顾维钧站了出来,他说:
“我们应该赴会表明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的立场,这是我们神圣不可放弃的权利,如果放弃这个权利,代表团还有何颜面回去见国人。”
会议召开在即,陆征祥却称病不肯去,施肇基则借口对山东问题不熟,也不愿参会,最终,由王正廷和年纪最轻的顾维钧挑起了大梁。会议开始后,日本代表牧野伸显率先发言,他称德国早已将山东租界交给了日本,而《二十一条》中也明确规定了,日本在山东确实享有权益,因此,这个结果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了。面对日本咄咄逼人的说辞,顾维钧表示会给出答复,但需要时间准备,就这样,这场会议暂停。
次日,在会议正式开始前,顾维钧对着十人代表发表了一篇演讲,他没有拿演讲稿,因为想说的话早已记在了脑子里。在演讲中,有这么一段最精彩的部分:
“山东是中国文化的摇篮,中国的圣人孔子和孟子就诞生在这片土地上。孔子犹如西方的耶稣,山东犹如西方的耶路撒冷,中国不能失去山东犹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顾维钧一番话说得慷慨激昂,话音未落,全场掌声雷动。这场演讲成为了外交史上的传奇,这段话也被众多报纸加以引用。牧野伸显见状,指责中国是“未出一兵一卒的战胜国”,而对此,顾维钧早有准备,他拿出了在法国战场上的,华人工人的墓地照片,像这样的墓地,在法国和欧洲还有至少几十处。顾维钧指着照片,慷慨激昂地说:
“中国派到欧洲的14万劳工,绝大多数都是山东人,他们历尽艰辛,远渡重洋到达欧洲,在享受不到战士待遇的情况下,仍然无怨无悔、奋不顾身地在对的战场周围抬担架、救死扶伤,这都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随后,顾维钧再次强调:
“基于和会接受的‘民主自决与领土完整’原则,中国就有权利要求归还这些领土。”
顾维钧的这番话,不仅充分展现出了他不卑不亢的人格魅力,更是体现出了他深厚的国籍法则功底,法国总理对此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认为,顾维钧之于日本,就像是猫之于老鼠。然而,再精彩的演讲,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也还是犹如以卵击石。
1919年1月29日,顾维钧31岁生日当天,全世界的报纸都争相报道了他在巴黎和会上的演讲,他也因此一战成名,成为了著名的外交家,但“弱国无外交”的道理,并不会因为他的一次演讲就有所改变。对于在山东的权益,日本依旧死死咬住不愿松口,而英国、法国等国家早已倒戈,暗中与日本签订了密约,并在谈判中给予了一定支持。中方只能将希望寄托在美国身上,但美国也只是表面上同情中国,实际上也和列强国家站到了一边。最终,巴黎和会变成了列强国家对同为战胜国的中国领地的分赃会议。
面对西方列强的压力,北京政府作出了让步,他们发出通知:
“对于此项草约,大体应行签字,惟山东问题应声明另行保留,以为挽救地步。”
然而,列强国家并没有给中国保留签字的权利,无奈之下,北京政府再次发出电报:
“如保留实难办到,只能签字。”
4月30日,林长民在《晨报》上发表了《外交警报敬告国人》一文,揭露了政府准备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交给日本一事。文章一出,立即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应,由北京大学开始,全国近20多个省200多个城市的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开始实行罢课罢工,五四运动应运而生。
国内群情激奋,国外的华人也没闲着,他们包围了大使馆,给巴黎代表团的成员们造成了极大的压力。6月28日,《对德和约》签字仪式上,顾维钧并未按照政府的要求签字,甚至没有出席。拒签《对德和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对西方列强说“不”,正如顾维钧所说:
“无论从国内还是国际观点来看,它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顾维钧敢于对强权说“不”,他改变了“弱国无外交”这一无情的法则,第一次帮中国赢回了尊严。同时,这也让五四运动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精神大放异彩。在顾维钧之前,中国的外交模式是李鸿章式的,丢卒保车的封建思想,但一味地退让只能让西方列强变本加厉,而一味坚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原则,又很容易让弱小的国家遭到覆灭。顾维钧的外交策略是有张有弛的,他说过:
“每一个中国知识分子都记得一句古话,‘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但这项箴言不适用于外交,因为国家是永存的,不能玉碎,一个外交家不能因为必须坚持原则,而眼看着他的国家趋于毁灭不顾。”
每月零钱不够花 淘宝教你怎么省钱绝招。每逢节假日,各大网购平台就会有各种优惠促销,...
为你提供关于王者荣耀的信息,在王者里面一个优秀的队伍肯定要有足够的金钱能力来支撑懂...
在霍格沃茨之遗植物这款游戏里有不少的植物种子,有一些成就也需要玩家收集这些种子,下...
《师父》中,玩家可以不停的进行战斗,每一次战斗死亡之后,年龄总会大上不少,所以经常...
什么是男人无力的行为?男人无力的行为可能指的是一些缺乏自信、决定力和行动力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