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论鸦片战争中清军失败的原因时,有很多观点比如“英军对清军的胜利是近代军队对古代军队的碾压”、“清军被英军的刺刀打败”等等。 这些观点是否正确? 说英军是近代军队,清军是古代军队,倒也是事实,双方在
在谈论鸦片战争中清军失败的原因时,有很多观点比如“英军对清军的胜利是近代军队对古代军队的碾压”、“清军被英军的刺刀打败”等等。
这些观点是否正确?
说英军是近代军队,清军是古代军队,倒也是事实,双方在武器装备训练方法上确实不同。
但三次英阿战争,英军都是惨败,被山民阿富汗人打的好几次几乎全军覆没,那又怎么解释近代军队碾压古代军队呢?
1842年,英军16500人从阿富汗首都喀布尔撤退,史称喀布尔大撤退。在英军返回英属印度的途中,阿富汗游击队沿途不断骚扰袭击英军,英军死伤了一路,几乎全军覆没,仅数人返回印度。
1880,英军与阿富汗军队在迈万德大战,迈万德之战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著名的败仗之一。
2500名英军阵亡1700多人,损失7门大炮、1000支步枪、2400多只牲畜和200多匹战马,阿富汗人损失了数千人。
由此可见,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军并非不可战胜,不但可以战胜,而且可以大胜之。
所以说“近代军队对古代军队的碾压”是不成立的。
那为什么阿富汗军队可以战胜英军,而清军不能?
与清初的八旗兵相比,鸦片战争时期的八旗兵战斗力下降的太厉害了,靠着铁杆庄稼平日里养尊处优,锦衣玉食,遛鸟斗鸡,成了一群寄生虫。
先看看在鸦片战争之前一些八旗兵战斗力记载。
乾隆南巡,当时还是皇子的嘉庆帝陪同。在杭州检阅八旗兵的骑射,他亲眼见到“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坠地”。
1799年白莲教大起义时,清廷派京营八旗中最精锐的健锐营和火器营派往镇压。结果因军纪败坏,不听号令,根本无法作战,没有参加战斗就被迫撤军回京。
1815年嘉庆帝检阅北京八旗精锐前锋营,前锋士兵200人射靶,但竟无一人能5箭全部射中,嘉庆帝大怒。
咸丰元年(1871年),曾国藩曾说:“自嘉庆十七年至今,不举大阅者四十年矣。凡兵以劳而强,以逸而弱。承平日久,京营之兵既不经战阵之事,又不见搜狩之典,筋力日懈,势所必然。”
所以说,鸦片战争中清军的失败是军纪的败坏,是缺乏军事训练导致的,跟什么近代军事和古代军事没有必然联系。
任何时代的军队都会强调军纪,都会要求军队做到令行禁止,都会训练军队杀敌本领,并没有什么区别。
我们看看鸦片战争中清军战败的一些战例。
1840年7月6日,定海之战,英军攻入城后守城兵勇溃散。
1841年广州之战,5月22日英军2400人反攻,清军三路兵丁,一哄而散。
24日,英军在广州登陆,清军溃逃,
26日,广州知府余保纯向英军求和,而此时广州城中还有2万清兵。
数日战斗,英军只战死死9人,伤68人就取得了广州之战的胜利。
1842年6月初,英国军舰抵吴淞口外,清军守军约万人。英军炮轰吴淞炮台,两江总督牛鉴逃走,“所督诸军皆尾而溃走”,英军兵不血刃的占领炮台。
6月19日,英军水陆两路进攻上海,守城官兵弃城不战而逃,英军大掠4天后退走。
这些败战很多都是一战而溃甚至是不战而逃,这就不是战斗力的问题了,而是军纪已经完全败坏了,毫无斗志。
清初八旗兵战场纪律规定:战阵之际不遵号令者、归阵时回顾畏缩交头接额私语者、官兵杀良冒功者,以上所列当斩。
那么临阵脱逃或者不战而逃更是当斩。
真是有如此严苛的军纪,才保证了战争的胜利。
在鸦片战争中有处斩和惩罚作战不力将官的记载。
道光二十年(1840年)英军进犯金鸡山和招宝山,镇守招宝山的浙江提督余步云临阵溃逃。战后余步云被捕入狱,被处斩。
1842年,英军攻占吴淞口、宝山、上海,两江总督牛鉴逃走,被降为七品。
1842年,英军攻占慈溪、乍浦,清军战败,“扬威将军”奕经受到革职、斩监侯、锁拿解京监禁的惩处。
为首的武将都带头逃跑吗,他所带领的部队能奋勇作战吗?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八旗兵在清初有着极强的战斗力,与它严苛的军纪分不开的。一支军队没有军纪,不听指挥,一触即溃,就没有战斗力。这与什么近代军队、古代军队毫无关系。任何时代的军队都会讲军纪。
还有一种说法是,清军是被英军拼刺刀打败的。
这很有可能。
因为近战对人的体魄、胆量、斗志和格杀技能都有很高的要求,敢于近距离拼刺的人都是真正的勇士。
明将熊廷弼说:“奴贼战法,死兵在前,锐兵在后。死兵披重甲,骑双马冲前,前虽死而后乃复前,莫敢退,退则锐兵从后杀之,待其冲动我阵,而后锐兵始乘其胜。”
又有记载:“厮杀箭射,明军尽数倒毙。令六旗见明军来战,……犹如野兽捕食,疾驰而往,抵达即刻冲人,置明军所发枪炮而不顾,迎敌射杀,明军不敌而遁。”
此时的八旗兵都是悍不畏死的勇士,在战场上勇往直前,挡者披靡,所以才能夺取天下。
但在鸦片战争中,大部分清军都不是勇士,而是望风而逃的懦夫。
从乾隆后期,八旗的操练逐渐废弛。
八旗军规定每月固定日子八旗子弟都要去校场练习步射、骑射,每年集体出操的合操、考核,但都是敷衍了事,甚至有的八旗子弟花钱雇人代替自己去参加考核。
这样的军队上了战场肯定那是一触即溃,甚至是见到敌人就会望风而逃,更别说与敌人拼刺刀了。
据英国的记载,在战斗时八旗军们远远的用火绳枪与英军对射,但如果英军端着刺刀发起白刃冲锋,清军士兵们就纷纷转身而逃,一败涂地,毫无斗志。
不过在鸦片战争中依然有少数清兵训练有素斗志高昂,在与英军的白刃战中不落下风,甚至斩获颇多。
在鸦片战争之前1839年的官涌之战,清军曾多次在白刃战中打败英军。
英军偷袭官涌营盘守军,参将陈连升和游击伍通标率军出战,打伤英军士兵并缴获了枪械,英军逃跑。
英兵再次偷袭,把总刘明辉率军截击,击伤英军数十名,杀死数人,其余英军逃走。
鸦片战争中,也有许多清兵将士英勇奋战杀死侵略者。
道光二十年(1840年)七月,英军步兵攻打厦门沿海炮台,清军迎战。在肉搏战中,护参将陈胜元手持长矛刺死一名英军。
道光二十年十二月,英军突袭大角、沙角炮台,副将陈连升率领六百余人,与数倍于己的英军血战。当火药和弓箭用尽后,双方展开白刃战,陈连升英勇殉国。其子陈长鹏杀伤敌军数人,身负重伤,蹈海殉国。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在定海保卫战中,定海总兵葛云飞率200余人杀入英军阵地,与十余倍于己的敌人血战。葛云飞斩杀英军头目安突德,劈死英军数名,但由于寡不敌众,他身上连中四十发枪弹,终因伤势过重而战死。
“率亲兵二百,持刀步入敌中,转斗二里许,格杀无算。至竹山麓,头面右手被斫,犹血战,身受四十馀创,炮洞胸背,植立崖石而死。”
1842年7月21日,英军进攻镇江,遭守城的旗兵顽抗。英军炸开城门,闯入城中,城内八旗兵与英军展开激烈的巷战和肉搏战。最终城内500八旗兵全部阵亡,杀伤英军160人,这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军最严重的损失。
由此可见,在白刃战中如果清军都敢与英军进行白刃战,英军根本讨不到什么便宜。但少数清军的英勇奋战根本无法改变战争结果,因为大部分清军都不堪一战了。
鸦片战争中,清军战败,火器不如人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军纪涣散,兵无斗志,这次是最主要的。
试想如果是清初的八旗兵,军纪严明训练有素,尤其是擅长白刃战。让他们来打鸦片战争的话,英军胆敢拼刺刀,肯定会全军覆没。那么鸦片战争将是另一个结局了。
这里其实有一件非常奇怪的事,就是索伦兵。
八旗和绿营腐化堕落,不堪一战后,清廷所倚重的就是索伦兵,
索伦人常年生活在东北苦寒之地,艰苦的生存环境造使他们体格强壮、弓马娴熟,成为清廷倚重的精兵。清朝中后期征大小金川、征缅甸、征廓尔喀都有索伦兵的身影。
《啸亭杂录》记载:“国家挞伐四夷,开辟新疆二万余里,南驱缅夷,西剪金川,惟赖索伦轻健之师,风庵电击,耐苦习劳,难樱其锐。”
擅长白刃战的索伦兵并未出现在两次鸦片战争的战场,如果这些索伦兵来对阵英国人的刺刀,将会是怎样的战况?
你们日的时候会说什么话,相信大家很感兴趣,下面就来看看和男友日的时候说的话有哪些内...
流氓视频软件下载观看视频资源更快,影视作品你轻松的在这里获取,播放体验优秀,影视作品更...
大家好,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鬼泣巅峰之战2 0官网入口在哪 鬼泣巅峰之战2 0版本官网地址...
今天带来BOSS丑恶厚皮老手难度通关视频攻略。推荐使用工程师,打BOSS身上的铁皮,打爆后...
狗狗卡在我的那里怎么办?1、如果你被你的狗卡住了,你可以把它拉出来。2、如果是别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