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铁帽子王世袭罔替,但如果铁帽子王犯错了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3-08-11 07:19:25 发布人:hao168

铁帽子王,是清代的一类爵位,说来它的发展,也是一段改革史。清初,并没有铁帽子王这个称号,甚至连具体的王爵都没有细分。那个时候是如何区别高低贵贱的呢——以努尔哈赤嫡出血脉,为一旗的首领,这样皇太极、多尔

铁帽子王,是清代的一类爵位,说来它的发展,也是一段改革史。

清初,并没有铁帽子王这个称号,甚至连具体的王爵都没有细分。那个时候是如何区别高低贵贱的呢——以努尔哈赤嫡出血脉,为一旗的首领,这样皇太极、多尔衮、豪格都成了一旗之主,被称为

皇太极称帝,许多国家制度趋于完善,就是将昔日有功的兄弟子侄聚在一起,正八经的划分了王爵,在这次大封中,一共涉及了亲王加郡王7人,贝勒2人,包涵知名人物代善、多尔衮、多铎、豪格、阿济格。后世皆说,从这里开始就奠定了清朝铁帽子王的雏形,实际上,也只是雏形而已,全朝有所共识,还是从乾隆开始。

乾隆登基,他做了一件令人投以敬意的事:

一个朝代,能够在没有政变而是顺利继承的前提下,由后世子孙纠正先辈的错误,是清代大气的闪光点。

乾隆既然恢复了多尔衮的身份,索性就将开国以来的功绩梳理一帆,总结出9大铁帽子王,他们是:

铁帽子王为什么铁?因为它与普通王爵相比,有个最大的特权,即世袭罔替。

历史给人的教训是,若有一个皇室宗亲倚仗身份累世加恩,最终难免会养成撼动王朝的实力。清代发现了这个弊端,于是主动规定:但凡普通爵位,每传一代,便降一等,清朝共12等王爵,降低到某一特定级别(一般是辅国将军)便不再降。

而铁帽子王却不同,他们的王位祖上是什么等级,传给自己的后代就依然是什么等级。例如胤祥,因为在雍正登基过程中有过神助攻,而得铁帽子,但他的嫡长子,即便无功勋,依然能够继承

这个疑问,如果站在天子的角度同样成立,只是需要变个方式来问:

这样一来,就需要有个解决办法,它既可以延续恩赐,又能将终结恩赐的开关掌握在皇帝手中。

“如果某一个铁帽子王因为犯罪被夺爵,那么,用他旁支袭爵,当然,这个旁支后世也不乏被剥夺爵位的历史记载。”

这便是解决办法。

每个亲王,兄弟子侄众多,不愁没人来接盘。

因此,铁帽子王的帽子,一点都不结实。

在实践中,这个制度的利用率相当高,不信你看:代善的爵位,传了10代,却有12个人做过,因为有2人是中间被剥夺后转移他人的;多铎,传了9代,也有2人夺爵等等。反而是中间没有断过的是少数人,例如来自于胤祥的怡亲王。

值得一提,根据成因不同,铁帽子王的来历分成

乾隆死后,这个称号依然延续着,并且在总量为9的铁帽子王行列中,又增添3人,他们有的还在近代史中赫赫有名:

史学家在评价清代时,都说这个朝代没有权臣。所谓权臣,就是玩弄权术,威胁统治的臣子。归因,都认为是军机处的功劳,军机处将军政大权归到皇帝手中,大大减弱了臣子决策权。但事实上,也是多重因素的结果,例如即时取消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快速取缔辅政臣子权力、还有就是王位世袭的制度,每一代抵减的规律,就在清代中央集权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