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连续10年最害怕的一个成语,只有4个字,却是康熙的心病

发布时间:2023-08-11 22:44:53 发布人:hao168

康熙大帝可以说是清朝历史上功绩最为卓著的皇帝了,在他的任内不仅平定了平定三藩,还收复了台湾,并将沙俄侵略者驱逐出了中国领土,奠定了大清的基调。因此放眼整个清朝,仅有康熙皇帝被称为“大帝”,这一点可不仅

康熙大帝可以说是清朝历史上功绩最为卓著的皇帝了,在他的任内不仅平定了平定三藩,还收复了台湾,并将沙俄侵略者驱逐出了中国领土,奠定了大清的基调。

因此放眼整个清朝,仅有康熙皇帝被称为“大帝”,这一点可不仅仅是因为他执政长达六十年,也是因为他实实在在干出了大事。

但是在康熙驾崩之后,清朝皇室却发生了九子夺嫡的丑闻,这样的场景相信是康熙生前不愿意看到的,而在康熙生命的最后十年中,一个成语甚至成为了他的心魔。

胤礽的改变

说到康熙晚年的梦魇,首先要说的就是他的儿子胤礽,很多人会奇怪,胤礽为何是清朝唯一一个公开册立的皇太子呢?这都要从胤礽的母后说起。

中国古代皇室讲究一个“母凭子贵”,也就是说,妃子只要能为皇上生下一个儿子,母亲的地位就会大大提升,但是这个词放到胤礽身上却不奏效了,因为他是“子凭母贵”。

胤礽的母亲孝诚仁皇后是康熙皇帝的第一任皇后,她在十一岁的年纪就嫁给了康熙,当时的康熙刚刚登基,朝廷内外鳌拜是心腹大患,但是孝诚仁皇后以贤良淑德闻名,在她的鼓励和支持下,康熙度过了人生中的至暗时刻。

所以康熙和皇后之间的感情甚笃,但是孝诚仁皇后在生产胤礽的时候却出现了意外,最后因为大出血而亡,康熙闻之掩面哭泣,因此把对皇后的爱全都放在了胤礽的身上。

次年,康熙就将胤礽册立为了太子,这样的嘉奖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康熙十七年的时候,胤礽感染了天花,康熙更是不顾被传染的风险时刻陪伴在胤礽的床前,直接在胤礽旁边批阅奏章。

就算是一般的普通人家,似乎也很难有几个父亲对自己的儿子能做到这个地步,因此说康熙是非常宠爱胤礽的。

年少时的胤礽也没有辜负康熙的期望,他从小就十分聪明伶俐,且擅长骑射,在康熙看来,胤礽完全具备一个君王的所有特质。

但是随着胤礽慢慢长大,他却渐渐变了,在奉命监国之后的第二年,胤礽奉命跟随康熙巡视塞外,在巡视的途中,其他兄弟们就向康熙告状,痛斥胤礽利用监国之权放纵手下行凶,还克扣了蒙古给大清的贡品。

这些举报让康熙对胤礽有了一点偏见,但是康熙毕竟是皇帝,不能只听信其他人的一面之词,他便开始细心观察胤礽的所作所为。

就在这个当口,胤礽浑然不知,依然我行我素,当时十八皇子因为年幼在途中感染了风寒,作为太子的胤礽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悲喜,这让康熙大失所望,他认为胤礽不关爱弟弟,不是一个好大哥的作为。

还有一件事就是在康熙御驾亲征准噶尔的时候,康熙因为肺炎只能在军帐中静养,胤礽在汇报军务的时候竟然没有对父亲有所问候,脸上毫无表情,这让康熙彻底寒了心。

正是因为这件事,成为了胤礽第一次被废的导火索,回宫之后,康熙就召集了王公大臣,将胤礽废掉了。

废太子后遗症

可能就连康熙也没有想到,废掉太子这么简单的一件事会引起如此复杂的连锁反应。

历史上废太子的下场大都不好,但是胤礽被废掉的原因却最为复杂,康熙本来不想将其废掉,但是因为胤礽实在是太让他失望了。

其他的皇太子们见太子被废了,于是所有人都盯着太子之位,东宫在一夜之间成为了皇族们趋之若鹜的地方。

以大阿哥和八阿哥为首的小团体在朝中打得你来我往,好不热闹,看着自己的儿子们互相使诈,相互算计,康熙的心都要碎了。

此时的康熙才明白过来,胤礽被废,自己无论再立哪一位阿哥为太子都会将这个人摆在风口浪尖,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恢复胤礽的太子身份,这样的话,所有人都没有意见。

因此,康熙四十八年,胤礽再次被册立为太子,同时康熙也将其他阿哥们官升一级,比如胤祹和胤禵加封为贝子,四阿哥胤禛封为亲王等等,康熙认为这样的办法可以促进孩子们的和谐。

可是正如李商隐诗云: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对于这些已经见到过太子之位的阿哥们来说,什么亲王贝子,都不如皇帝的位置来的刺激,康熙不知不觉为自己埋下了一个大雷。

束甲相攻

在康熙的晚年,他一边将朝中事务分给亲王贝勒们管理,一边开始了自己修身养性的生活。

有一天,康熙在读历史书的时候看到了一个故事,顿时手一抖将书掉在了地上,之后便失魂落魄地坐下,缓了好久才缓过来,康熙的动作将一旁的太监吓了个半死,连忙将康熙扶到卧榻之上,随后看见了书上写着四个字:束甲相攻。

太监便悄悄地将这件事告诉了前来面见康熙的李光地,李光地一听是这个成语,立马明白了康熙在忧虑什么。

束甲相攻的原句是:

停尸不顾,束甲相攻。

这个成语出自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放着尸体不管,反而穿好甲胄打了起来。

这形容的就是齐桓公的五个儿子的所作所为,齐国作为春秋战国七雄之首,自然也不是吃素的,在周朝摇摇欲坠的时候,齐桓公出兵帮忙。

但是在行军途中,齐桓公却身患重病,最后不治而亡。

而令人唏嘘的是,齐桓公的五个儿子见父亲死了,想的并不是立马将父亲安葬,而是争夺起了王位。

有的儿子不愿意和兄弟们自相残杀,就披麻戴孝跪在齐桓公的身边,其他兄弟见了,反而用箭将这些兄弟射死,顿时齐国王宫大乱。

就这样,齐桓公的尸体被放在他的寝宫之中,等到大公子无亏夺得王位之后,齐桓公已经死去了将近七十天,无亏回到王宫中,才发现自己的父亲已经腐烂了,蛆虫爬满了整个房间,

康熙看到束甲相攻这个典故之后反应如此巨大,应该是想到了自己的儿子们,他的儿子一个个都能独当一面,要是争夺起皇位来,比起齐桓公的儿子怕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他才如此忧虑啊。

不过幸运的是,虽然康熙死后发生了九子夺嫡事件,但是他的继承人雍正足够智慧,才避免了一场皇室灾难。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