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1年,是个特殊的年份,在清朝,美国,俄国分别发生了改变其命运的大事。在清朝,咸丰帝驾崩,慈禧太后发动祺祥政变,进入了权力中枢,开启了其四十余年的执政生涯,同时也推动了洋务运动。在美国,发生了南北
1861年,是个特殊的年份,在清朝,美国,俄国分别发生了改变其命运的大事。在清朝,咸丰帝驾崩,慈禧太后发动祺祥政变,进入了权力中枢,开启了其四十余年的执政生涯,同时也推动了洋务运动。在美国,发生了南北战争。在俄国,则发生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运动。
接下来,我们就来谈谈这些大事对国家命运的影响。
祺祥政变
“祺祥政变”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清王朝内外各种矛盾的总爆发,是统治阶级内部争夺最高权力激烈斗争的集中反映。
正当清王朝与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进行大搏斗的时候,英法资本主义分别以“亚罗”号船事件和马神甫事件掀起了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攻陷广州,占领大洁炮台,直逼天津和北京。在风雨飘摇之际,咸丰帝于1860年9月(咸丰十年八月)仓惶逃亡热河(今承德市),并委派恭亲王奕沂留守京畿,处理与英法联军的议和事宜。这个紧要的时刻是清王朝生死存亡的关头。
咸丰帝
但是也恰恰是在这时,咸丰帝于1861年8月22日(咸丰十一年七月十七日)病死热河。遗诏以年方六岁的儿子载淳继位,同时任命亲信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户部尚书肃顺等八人为“赞襄政务王大臣”。其中咸丰帝的宠臣肃顺是八大臣中实权最大的人物。咸丰帝于8月22日病死,8月25日颁布了遗诏和“龙驭上宾”的消息。前者称为“喜诏”,后者称为“哀诏”。从此清王朝的最高统治权力落入了八大臣之手。作为皇帝生身母亲的慈禧太后和皇族最亲的奕䜣(道光第六子、咸丰皇帝之异母弟)却被排斥在最高权力之外。这样从外敌进逼的时局看和最高统治权力归谁所有的政局看,都不会稳定的。于是争权夺利的斗争和在民族矛盾下最高统治者的分化等等,诸多矛盾沓来纷至,直到“祺祥政变”的出现。
慈禧太后是一个有强烈权力欲的人物,早在咸丰帝活着的时候,她就“时时批阅各省章奏”,参与朝政。但“喜诏”的颁布却把她排斥在最高权力集团之外,这是她不能容忍的。因此,她拉拢奕䜣,培植势力,在热河行宫试图和平夺权。慈禧示意御史董元惇上奏,请皇太后“垂帘听政”,并“请命降谕旨,赞襄政务大王八人以外,请更派亲王一二人辅政。”世由于最高统治集团原来固有的矛盾,载垣、肃顺等没有答应慈禧的要求,批示“国朝圣圣相承,从无母后听政之例”,驳回了董元惇的上奏。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慈禧准备回京发动政变。于是奕䜣便成为慈禧发动政变活动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年轻时的慈禧太后
奕䜣外号“鬼子六”,作为外国侵略者的红人,而利欲熏心正在力谋夺取最高统治大权的慈禧,当然对奕䜣更为器重,并加紧了联系。特别是咸丰皇帝死后,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对外国侵略者的态度也更现实地摆在最高统治集团的面前。奕䜣不惜投靠西方侵略者,卖国求荣以保持自己的地位和进一步攫取更高的权力。而慈禧为达到“垂帘听政”的目的,也不遗余力拉拢和利用奕䜣,同病相怜,而又同谋相求的叔嫂二人逐步更加亲密地走到一起。他们通过太监安得海与侍卫荣禄奔走于北京、热河之间,互通情报,密谋策划。
奕䜣
咸丰死后,在慈禧的邀请下,奕䜣又冲破重重阻力以奔丧为名来到热河,晋见慈禧,二人密谈“一时许”。基于以往的经验,慈禧深刻了解在热河夺取最高权力是办不到的,而到北京宣布“垂帘听政”又恐怕受到西方列强的干预。因此当奕䜣向她汇报了北京的形势,并保证说:“外国无异议。如有难,惟奴才是问”的时候,慈禧真是惊喜若狂了。
11月1日,慈禧太后挟载淳返回京师,次日宣布“垂帘听政”,颁布上谕说:“虽我朝向无太后垂帘之仪,事贵从权,岂能拘守常例。”11月3日,授恭亲王奕䜣为议政王,大学士桂良、户部左侍郎文祥为军机大臣。11月8日,以“不能尽心和议”,“以致失信于各国”以及“载垣、端华、肃顺朋比为奸”,“以致圣体违和”运等为罪名,逮捕八大臣。载垣、端华“赐吊”自杀,肃顺砍头示众,景寿等五人分别革职或遣成。这便是著名的“祺祥政变”(祺祥为载淳的年号),又因咸丰十一年为辛酉年因此又称“辛酉政变”或“北京政变”。自此那拉氏和奕䜣掌握了清政府的最高领导权。
垂帘听政
祺祥政变是和外国侵略势力影响、支持和幕后操纵分不开的。它开创了外国侵略势力干预中国宫廷政变的恶例。在这种情况下,慈禧、奕䜣等人的掌权,也就便清朝的最高统治集团日益成为“洋人的朝廷”。因此,祺祥政变及慈禧政权的确立是适合外国侵略势力需要的产物,也是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尖锐的情况下,摇摇欲坠的清王朝为维护自己的统治进行的垂死挣扎。
南北战争
南北战争,又称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伤亡人数最多的战争。
1860年马克思指出:“现在世界上所发生的最大事件,一方面是由于布朗的死而展开的美国的奴隶运动,另一方面是俄国的农奴运动”。
在经济、政治和思想领域的矛盾非常尖锐的情况下,美国的奴隶主和资产阶级,围绕着夺取国家政权展开了一场角逐和搏斗。双方以全力竞选十六届总统。共和党的候选人是林肯,民主党的候选人是斯蒂芬·道格拉斯,他们两人早在1858年就美国面临的奴隶制问题进行过七次大辩论。道格拉斯是种族主义者,一面支持堪萨斯——内布拉斯加法案,一方面又拥护司考特判决案,认为奴隶制应在新开发地区扩展,奴隶制是美国宪法应当保护的。
林肯
林肯批驳了他的错误立场,指出国内政治上的动荡是由奴隶制问题引起的,一个国家的政府“不能继续地、永久地保持半奴隶制的状态”,“我期望它停止分裂”,国家犹如“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不住脚的”。“同时国会和地方立法机关可以在联帮任何地区禁止奴隶制度,不能制止黑人作出对奴隶制和自由州或蓄奴州的决定”。显然林肯的观点是为广大入民群众所容易接受的,后来在竞选总统时,又明确提出了保护关税、保证人民实行宅地法、反对奴隶制扩展到新的领地去,还提出了土地自由、劳动自由、人身自由、言论自由等口号。
南北战争形势图
这一系列的主张既顺应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又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因此得到民众的拥护和赞赏。而民主党内由于意见不一,分裂成两派,南部民主党人另提雷肯里奇为候选人,主张在美国领地内扩展奴隶制,反对保护关税等等。1860年11月,共和党的林肯以压倒多数的选票当选为第十六届总统。
林肯当选为总统,使奴隶主丧失了五十年来的统治权,予示着奴隶制度的厄运。所以,奴隶主积极准备力量,并得到英法殖民主义的暗中支持,妄图一举消灭林肯政府,在全国推行奴隶制。1861年2月8日南卡罗来纳、路易斯安那等南部七个州宣布退出联邦,推举杰斐逊·戴维斯为总统,成立南部同盟。他们得到行将交权的布坎南总统军事上、物质上的援助,发动军事政变占领摩尔特瑞炮台。3月4日林肯宣誓就任总统,4月14日南部同盟以林肯上台为借口,夺取了萨姆特堡垒,南部不宣而战,林肯政府立即宣布镇压南部叛乱,南北战争从此就爆发了。
美国内战
由于南北战争埋葬了奴隶制,广大黑人奴隶获得了自由,维护了人 权,使美国的民主、法制进一步完善;奴隶制的废除,使美国获得 了空前统一,资产阶级统治得到了巩固。正是由于南北战争使美 国社会制度更加完善,维护了国家统一,才使美国抓住了第二次 科技革命的机遇,在电力方面领先一步,而且肯及时更新技术、设 备;同时一大批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如发明大王爱迪生、设计飞 机的莱特兄弟。由于这些原因,使美国在第二次科技革命后赶上 并超过了英、法,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工业强国,成为引领风骚、让 世人青睐的大国。这些骄人的成就都是与南北战争资产阶级的 胜利、奴隶制的废除、维护国家统一分不开的。如果没有南北战 争北方的胜利,奴隶制的存在就会成为美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的绊脚石,国家的分裂也不可避免,也就不会有以后独领风骚的美国。
废除农奴制改革
众所周知,1861年的“农民改革”(解放农奴)是俄国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成为由封建专制制度向资本主义过渡的转折点。然而,这次改革竟然是由俄国头号封建农奴主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1818—1881)签署农民改革法令,宣布废除农奴制的。当然,这也并不是什么解不开的“历史之谜”。倘若全面了解十九世纪中叶俄国社会历史状况,即可迎刃而解了。
亚历山大二世
第一,由于俄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十八世纪后半期到十九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仅在城市,而且在农村已迅速发展起来了,并显示出它促进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优越性,暴露了封建生产关系的落后性。可以说,废除农奴制在俄国已经汇成一股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第二,由于封建农奴制的严重危机和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又导致俄国社会阶级矛盾的尖锐化,以农民为主体的反对农奴制的斗争日益高涨。据统计,1826—1854年俄国各地爆发的农民起义达700多次,平均每年达24次以上。“在五十年代末,农民骚动席卷了25省,占当时俄国所有省份的半数”。此外,还有各地工人、少数民族、军队的反抗斗争。当时全俄警察局长在给沙皇的报告惊呼:“农奴制度是国家脚下的火药库,尤其是因为军队也是由农民编成的·便更加危险了”。这表明俄国农奴主贵族无法按旧的方式来维持其反动统治了。
农奴亲吻地主
第三,受到西欧、北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特别是受十九世纪四十至五十年代欧洲革命风暴的冲击,俄国国内要求废除农奴制的呼声与日俱增。一些思想先进的学者纷纷著书立说,多方论证农奴劳动阻碍生产的发展,劳役制无利可图,应当解放农奴。俄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伊·谢·屠格涅夫于1847—1852年发表的《猎人笔记》中就尖锐地批判了农奴制度。值得一提的是,早在1825年的十二月党人起义时,他们就第一次在俄国历史上提出了反对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尽管这次起义失败了,但是他们对废除农奴制所起的宣传鼓动作用不可低估。这就使沙皇政府继续依赖的封建农奴制成为众矢之的。
第四,俄国封建农奴主贵族即统治阶级内部,亦有人意识到不进行变革的严重危害性。比如,原沙皇政府财政大臣康克林看到农奴制阻碍俄国工业的发展时说过,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工业,“就如同处于某种野蛮状态”。如果同高度文明的民族发生冲突,就会成为大的“祸害”。克里木战争失败后,康斯坦丁·尼古拉耶维奇大公直截了当地声称:“我们不能再欺骗自己了……我们比一等强国虚弱和贫穷,另外,我们不但在物质方面,而且在智力资源方面(尤其管理方面)比它们贫乏”。
第五,1853--1856年俄国与英国、法国、土耳其等国在争夺黑海和巴尔干控制权的克里木战争中遭到惨败,俄军死亡达52万人,黑海舰队被全歼,丧失了塞瓦斯托波尔要塞,严重动摇了它在欧洲的翁权地位,充分暴露了沙皇政府统治的腐败。“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给俄国丢了丑,同时也在俄国面前给自己丢了丑。前所未有过的觉醒时期开始了”。战后国内形势十分严峻,1858年农民暴动达86次,1859年为90次,1860年为108次。当时沙皇俄国有不少地方政权陷于瘫痪,许多封建农奴主逃往城市。
俄国农奴
综上所述,诚如列宁指出的:“什么力量迫使他们改革呢?这就是把俄国拖上资本主义道路的经济发展的力量。地主农奴主不能阻挠俄国同欧洲商品交易的增长,不能保持住旧的崩溃中的经济形态。克里木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解放以前,农‘民的‘叛乱’每十年都要高涨一次,这使头号大地主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承认,从上面解放比等待从下面推翻要好些”。
列宁
改革加速了国家现代化进程。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使俄国农民走上普鲁士式的资本主义农业发展道路,解放农民改变了国家的道德环境,社会思潮和民主文化得到了发展。
另一方面,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有它的局限性和不彻底性。改革保护了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农民得不到足够的耕地,他们所拥有的耕地都是分散的,造成经营困难。最主要的是,在改革之后土地缺乏现象加剧,使农民的耕地减少,而这恰恰成为20世纪初农业经济危机的原因之一。
天下第一社区视频www日本最新版!今日为大家带来的天下第一社区视频www日本最新版可以在...
大香煮伊在2020一二三久无限制版!今日为大家带来的大香煮伊在2020一二三久无限制版是让...
长安幻想2023兑换码大全 长安幻想永久有效兑换码大全长安幻想2023兑换码大全,长安幻想...
今天启启小编告诉大家一款第九区在线观看免费版中文版内置着非常清爽整洁的界面设计,并...
大家好,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英雄联盟手游沙漠死神怎么出装 英雄联盟手游沙漠死神出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