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民国第一才女,却因绯闻出名

发布时间:2023-03-18 09:30:03 发布人:hao168

世间女子,纷丽多姿,唯独有她,哀艳如诗。她就是,民国第一才女:林徽因。初识林徽因,是在一部关于爱情的电视剧《人间四月天》,其中林徽因的扮演者是周迅。周迅剧照(林徽因)也许是因为电视题材的缘故,剧中林徽

世间女子,纷丽多姿,唯独有她,哀艳如诗。

她就是,民国第一才女:林徽因。

初识林徽因,是在一部关于爱情的电视剧《人间四月天》,其中林徽因的扮演者是周迅。

周迅剧照(林徽因)

也许是因为电视题材的缘故,剧中林徽因没有太多性格和成就上的展示。也因此多年以来,我对林徽因的印象并不好。

这也是世人对林徽因的印象。提起林徽因,世人更熟悉的是她的情感八卦,是她与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之间的情感纠葛。

可是却很少提起她的成就,林徽因除了是诗人,是作家之外,她还是中国第一代古建筑学家,是我国国徽的主设计师之一,她同时也是丈夫梁思成身后的顶梁柱。

梁思成与林徽因

1、妾的女儿

1940年6月10日,那天空气中飘散着栀子花的清香,在一座古朴的小院里,林徽因出生了。林徽因的出生,为沉寂许久的林家带来了希望和欢喜。

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祖父和父亲对林徽因甚是喜爱并且寄予厚望。5岁时林徽因由姑姑林泽民亲自启蒙,姑姑林泽民是典型的大家闺秀,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并且生的温文尔雅,知书达理。 林徽因也在姑姑的熏陶下,爱上了读书。

林徽因的出身高贵,本应该是天之骄女的她,其实并不快乐。因为她是妾的女儿。再加之父亲林长民对母亲并不喜爱,小小年纪的林徽因就学会了察言观色。

少女时代的林徽因

林徽因的母亲,何雪媛性格骄纵,再加上大字不识,因此特别不理解林家上下读书人的作为。何雪媛想要融入,却又力不从心。久而久之,就变得暴躁易怒。而林长民对着何雪媛也是冷漠待之。林徽因夹杂在父母之前,越发敏感忧郁。

她既要在祝父母和父亲面前扮演着聪明伶俐的“天才少女”,又要在母亲面前做个让她满意的“乖巧女儿”。

直到林徽因16岁时,父亲林长民发现了女儿眼底的忧郁,决意带着林徽因出国游学。

2、以建筑为事业

那是1920年4岁,此时的林徽因已经出落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父亲林长民出发去欧洲讲学的前夕,做出来要带着林徽因一起去欧洲的决定。

而这个时候的林家,祖父母已经去世。父亲常年奔波在外,林家也从氤氲的江南水乡搬到了北京。祖父母去世后,林家大大小小的事情,基本都由林徽因做决定。家中弟妹都还小,自己的母亲和二娘又都长年不管事,家中也无人可依。这个时候林徽因时常感到窒息。

当林徽因乘上远航的船,望着那烟波浩渺的大海,她感到了久违的快意。也正是这一次欧洲之旅,奠定了她一生所追求的事业。

布莱顿海滩柔软的黄色沙滩上,黛丝的一席话,使林徽因的对建筑萌生出了好感。黛丝是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好友柏列特医生的女儿。

《林徽因传》中:

林徽因问:“他们为什么叫你工程师?”

黛丝说:“我对建筑感兴趣,将来是要做工程师的。看到你身后那座王宫了吗?那是中国风格的建筑,明天我要去画素描,你可以和我一起去吗?顺便也给我讲讲中国的建筑。“

”建筑?你是说盖房子吗?”林徽因问。

“不,建筑和盖房子不完全是一回事。”黛丝说:“建筑是一门艺术,就像诗歌和绘画一样,它有自己独特的语言,这是大师们才能掌握的。”

黛丝的话,拨动了林徽因的心弦。至此,林徽因便把建筑当做自己的终身事业。她也确实做到了。

梁思成与林徽因古建筑考察

1939年,那时候的林徽因饱受肺病折磨,时常大口大口的咯血,大部分时间,她只能半躺在床上。可是即使是这样的情况下,林徽因依然为《中国建筑史》倾注了大量心血。

1944年,《中国建筑史》终于问世。他的问世,结束了中国中国人没有中国建筑史的缺憾。而著作的问世,离不开林徽因背后的付出。她收集资料,写作,校稿、亲自用钢板和蜡纸刻印,但是这本书她却不曾署名。

林徽因卧病在床

写在最后:对林徽因有偏见的人,会认为她的成就沾了丈夫的光。但是其实,建筑于她是倾心热爱的事业,一生不悔的追求,同时也是她与梁思成爱情的见证和根基。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