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普鲁士沦陷后,为何俄罗斯用50年,就同化了这块德国龙兴之地?

发布时间:2023-08-14 09:28:38 发布人:hao168

在加里宁格勒成为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州之前,这块屡次从战火中重生的土地曾经有一个更为耳熟能详的名字——东普鲁士。对德国人而言,这里永远是丢失的故土;而对俄罗斯人来说,这里则是保障国土安全的一道前哨岗。一

在加里宁格勒成为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州之前,这块屡次从战火中重生的土地曾经有一个更为耳熟能详的名字——东普鲁士。

对德国人而言,这里永远是丢失的故土;而对俄罗斯人来说,这里则是保障国土安全的一道前哨岗。

一、从东普鲁士到加里宁格勒

东普鲁士之于普鲁士王国,犹如东北之于满清,是整个民族国家发展和兴起的根基。

13世纪时,由德国贵族组成的条顿骑士团以此为立足点不断向外扩张,占领了整个普鲁士,建立起一个强大的独立王国。

发展到16世纪时,经过多次与波兰的战争后,普鲁士王国逐渐成为了德意志帝国最强大的君合国,最终一统德意志,建立起一个有着浓厚军国主义色彩的大帝国。

而今天的加里宁格勒州则是当年东普鲁士首府柯尼斯堡的所在地,称之为德国人的“民族故土”、“龙兴之地”毫不为过。

这里不仅见证着德意志民族国家从形成到辉煌的全过程,还代表着深刻影响着德国人的普鲁士军国主义精神。

二战期间,苏联在这里发起了世界著名的“东普鲁士攻势”,一举歼灭德军25个师,击溃了德军在此布下的坚固城防要塞,对二战的最终决胜起着举重若轻的作用。

战后,根据《波茨坦协定》和《雅尔塔协议》,东普鲁士被苏联和波兰瓜分的命运已成定数,前者占据东普鲁士北部,而后者接管东普鲁士的剩余地区。

就这样,有着传奇历史的东普鲁士最终从地图上彻底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领土更加广阔的波兰和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州。

苏联刚开始接管加里宁格勒时,这里的德国印记还随处可见。带有尖顶和拱门的楼房、古老的石板街道,无不展现着跟俄罗斯东正教文化截然不同的西欧基督教文化建筑面貌。

或许是为了消除军国主义精神的影响,苏联政府大量拆除了一些带有明显德国色彩的遗迹,取而代之的是清一色的“苏式标准”建筑。

唯一幸免的只有埋葬着康德的柯尼斯堡大教堂以及一些战火中剩下的断壁残垣。

同时,大量的德国人也被驱逐出境。因此,在冷战结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还有不少德国人“回乡寻根”,重回他们永远的柯尼斯堡排解乡愁。

随着冷战的不断升级,在苏联的安排下,大量的军人开始移居加里宁格勒,于是这片本该被彻底非军事化、大力发展经济的土地再次成为了国家的战略前哨、军事基地。

苏联解体后,加里宁格勒成为了一片远离俄罗斯本土的“飞地”。没有了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的支持,西方国家的包围也成了威胁这片地区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

为了在这样的困境中寻找突破口,1990年后俄罗斯主动向西方世界伸出橄榄枝,将这里设立为特别经济区以吸引外商投资。

二、为什么是加里宁格勒呢

加里宁格勒今天的繁荣常常会让人们忘了这是一片从废墟中重生的土地。

1944年,盟军的轰炸机近乎将这里夷为平地,大火连烧几天几夜让一切都化为灰烬。整座城市留存的居民人数加起来都不超过德军死伤人数,许多人早早地就向德国西部转移了。

可以说,当苏联执意在雅尔塔会议上提出要接管这里的时候,许多人是非常不理解的,因为这看起来似乎对苏联来说没有一点现实回报。

事实真当如此吗?其实不然,正如几个世纪前条顿骑士团选择在这里建国一样,苏联选择接管东普鲁士也不是没有原因的。这里有着不可比拟的经济价值和军事战略价值。

从地理位置来看,加里宁格勒西北部出波罗的海,东南部接苏联控制下的波兰和立陶宛,西临德国。

以这里为驻点,向西北可通往波罗的海进入大西洋、连接北欧各国,向西南可通往西欧各国;从这里到华沙只有400公里,到柏林等德国主要城市也都在600公里左右。

最重要的是,面对一个极具威胁性的德国,这里和波兰、立陶宛一起对苏联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和缓冲地带,使其本土免受德国的直接冲击,在地缘安全战略上有着极高的地位。

即使是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也没有放弃对这里的控制。冷战那无声的硝烟距今已经四十多年,冷战思维却早已根植到西方社会的深处,俄罗斯的地缘安全问题依旧显著。

作为俄罗斯在波罗的海唯一的不冻港,这里不仅能够作为军备仓储和运输基地,还对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起着战略性的震慑作用,避免其直接向北约倒戈。

因此,俄罗斯国家杜马安全委员会主席伊柳辛曾经发表文章称,加里宁格勒始终是俄罗斯的一部分,如果德国争取东普鲁士的计划成功,那么俄罗斯将会陷入十分危险的境地。

也因此,俄罗斯在宣布将加里宁格勒设为特别经济区以后,依然加大了该地的军事建设投入。

实际上,俄罗斯从来没有松懈过对加里宁格勒的掌控。苏联解体初期,俄罗斯和欧洲还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处于“外交蜜月期”,有传言称叶利钦曾计划将加里宁格勒还给联邦德国。

但是,当时正为统一的准备忙得焦头烂额的联邦德国政府还是婉拒了这一提议。

而德国民间在争取东普鲁士回归这一事宜上却从未放弃过努力,当时大批的德国人会前往加里宁格勒凭吊怀古,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加里宁格勒旅游业的发展。

响应这种需求,当时加里宁格勒大街小巷的德国色彩又重新浓厚了起来,让民众心中对“德国化”的希望越来越大。

然而,随着西方重提北约东扩计划,俄欧关系再次遇冷,德国争取东普鲁士的梦想终究成为了幻影。

另一方面,加里宁格勒还有着丰富的物产资源。这里向来有“琥珀”之都的称号。作为俄罗斯最小的州,加里宁格勒却蕴藏着占全球90%的琥珀。

1994年,这里由琥珀交易带来的年利润就高达900亿卢布,工业总产值900亿卢布。

而2010年数据显示,这里一年开采琥珀原石的数量就高达341吨。尤其是在加里宁格勒的扬塔尔内小镇,每年大量的原石经过精加工后就从这里运往世界各地。

北临波罗的海的地理位置也给加里宁格勒海洋经济部门的建设带来了天然的优势。

除了发达的造船业,加里宁格勒的鱼类加工、木材纸浆加工、海洋运输设备行业同样不可小觑。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有着国际航空港、成熟的公路和铁路交通网络以及海港的加里宁格勒建设成了运输仓储一体化的经济特区。

三、加里宁格勒的现状及未来

目前,俄欧关系依然紧张,苏联解体后被迫成为“飞地”的加里宁格勒依然面临着被困的巨大威胁。

尽管俄罗斯早在90年代初将这里设为了特别经济区,并通过一系列文件给予了大力的关税和税收优惠。这里也具备比较完善的市场基础设施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在政治因素的影响下却始终未能成功腾飞起来。

2004年,毗邻加里宁格勒的波兰和立陶宛加入欧盟以来,加里宁格勒作为“飞地”的尴尬境地就愈发凸显出来:

加里宁格勒要想跟俄罗斯本土实现互通物资、人员往来,就必须从波兰和立陶宛过境。如果没有欧盟的“申根签证”,这一切都将化为泡影,加里宁格勒将会成为绝境般的围城。

受其影响,加里宁格勒的经济发展一落千丈,现在较之俄罗斯本土还有一段差距。

虽然就加里宁格勒的欧盟签证这一事项,普京曾跟欧盟方进行了多次的交涉,却始终未取得显著的进展。

经多年的努力,普京和欧盟最终于2004年达成了《布鲁塞尔协议》。该协议规定俄罗斯公民从波兰和立陶宛过境时以临时通行证作为通关凭证,不再需要正式签证。

从东普鲁士到加里宁格勒,这块土地见证着世界历史格局的变迁,反映着大国之间实力的制衡。

曾经,它被视为苏联对付德国的一个前哨岗;而在二战和冷战的有声或无声的硝烟都已远去的今天,俄欧关系的变化又成为了制约其发展的关键。

但从今天加里宁格勒依然浓重的军事化色彩来看,恐怕专注于经济建设一时还难以实现。

甚至在2014年北约在爱沙尼亚进行联合军演时,俄罗斯也以加里宁格勒军演作为回报,并发射了伊斯坎德尔导弹以表警示。

未来的加里宁格勒究竟又会如何变化,一切还是未知数。但无论如何,要想让加里宁格勒实现真正的发展,还需要俄罗斯和美欧各国放下冷战思维,加强伙伴关系和多边合作。

文/乡下尼特

参考资料:

1、《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特别经济区》,立木

2、《从"德国化"到"重新军事化"》,舒笙,加里宁格勒

3、《让俄德纠结的"飞地"》,耿锐斌,加里宁格勒

4、《加里宁格勒飞地问题及俄欧关系浅析》,周桂香

5、《从德意志骑士团到普鲁士公国》,王亚平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