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帝王之术到底有多牛?看他制衡索额图和纳兰明珠,堪称一绝

发布时间:2023-03-18 09:57:38 发布人:hao168

1703年,在康熙的御书房,传来了康熙大骂索额图的声音:“朕真是瞎了眼,就是养条狗,还知道亲顺主人呢,索额图,你是本朝的第一罪人呐!”,不过此时的索额图大概听不到康熙的怒骂声了,因为他已经被康熙关进了

1703年,在康熙的御书房,传来了康熙大骂索额图的声音:“朕真是瞎了眼,就是养条狗,还知道亲顺主人呢,索额图,你是本朝的第一罪人呐!”,不过此时的索额图大概听不到康熙的怒骂声了,因为他已经被康熙关进了宗人府。索额图到底做了什么事情,能让康熙如此大动肝火呢?其实,事情的起源要归结于索额图和纳兰明珠的党争。但是,令人不解的一点是,他们二人同是上书房大臣,妥妥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地位如此相似且都参与了党争,为何最后只有纳兰明珠得以善终呢?

▲党争局面形成——“太子党”vs“大阿哥党”

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同样地,有朝廷的地方就有党争。在《康熙王朝》里,也存在着党争。小说中,索额图的女儿赫舍里是康熙的皇后,他则是康熙的岳丈、太子的外公,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而纳兰明珠也不差,他是惠妃的哥哥、大阿哥的亲舅舅。所以,由于亲缘关系的存在,这二人就以他们各自所拥护的对象在朝廷之中拉帮结派,形成了“太子党”vs“大阿哥党”的党争局面。

▲索额图、明珠二人的不同下场

对于这些情况,我们的“制衡大师”康熙皇帝其实了然于胸,毕竟他曾经也在孝庄皇太后的指导下,用索尼的势力去制衡鳌拜。所以对于制衡大臣这一技能,他也算是掌握得炉火纯青。直到后来,眼看索额图和明珠的势力过于庞大,他提拔了李广地成为上书房大臣,以此来解决索额图和明珠的党争之局。在李广地的配合下,康熙很快就将纳兰明珠和索额图的势力连根拔尽了,但是这二人却有了不一样的下场:纳兰明珠于1688年被罢黜,1708年病故于北京;而索额图则于1703年直接被康熙幽禁宗人府,同年九月赐死。那么究竟是何原因导致了这二人有了不同的结局呢?

▲造成不同下场的原因

其实细细看完《康熙王朝》,就会发现索额图和纳兰明珠有一个最大的不同之处,也正是由于这个不同造成了二人后来结局的不同。

索额图和纳兰明珠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二人“本心”的不同。明珠虽然也参与党争,但是他只和索额图进行权力上的斗争,而不会去做损害国家利益的事情,更不会伤害康熙。而索额图除了参与党争之外,还屡次置国家利益于不顾,甚至后来还对康熙的人身安全造成了威胁。这些主要体现在剧中以下几个事件上:

▲台湾问题上的态度不同

一是在台湾问题上。面对葛尔丹对大清的不断骚扰,康熙终于决定剿灭葛尔丹,但是在剿灭葛尔丹之前,必须要解决台湾问题。因为闽、粤、江、浙四省,历来都是朝廷的粮仓、银库,但是台湾的郑氏经常骚扰东南沿海地区,使得那里海警四起,对大清的经济重镇造成了严重威胁。所以,欲平葛尔丹,则必先解决台湾。因此针对台湾是否应该收回的问题,康熙虽表面犹豫不决,但实则内心早已有了决断,但此时的他想听一听诸位大臣的意见,尤其是明珠和索额图的意见。

此时索额图就表现出了他的目光短浅以及置国家利益于不顾的心态,他认为台湾不过弹丸小岛,与大清的皇舆坤图相比,不值一提。所以应该抛却隐患,舍弃台湾,以此来腾出手解决葛尔丹的威胁。

明珠则不然,他虽然和索额图有党争,但是当国家面临困难时,他会毫不犹豫地维护国家利益,他认为台湾虽小,但自古以来就和大陆同属一脉,因此万不可弃。朝廷需派重臣招抚,化干戈为玉帛。

可见,在涉及国家重大利益时,尤其是有关领土和主权完整时,纳兰明珠对朝廷的忠心要远超索额图。

▲征战葛尔丹期间的做法不同

二是在对战葛尔丹期间,大阿哥为了在康熙面前表现自己,孤军追击葛尔丹大军,果不其然就中了葛尔丹的圈套,成为了葛尔丹的俘虏。不过好在自己的妹妹兰齐格格是葛尔丹的女人,她趁葛尔丹不注意,偷偷将大阿哥放了回来。

当明珠知道这个事情之后,立马就告诉大阿哥,在皇上面前不能承认自己是被葛尔丹所俘,只能说自己是因为迷了路。在我们一般人看来,明珠这样讲合情合理,因为他是大阿哥的亲舅舅,为了挽回大阿哥在康熙跟前的形象,就必须让大阿哥说自己是迷路了,只有这样,才不至于让康熙看不起大阿哥。但其实此举还有另一层深意。

细细深究,其实也能发现,这也是明珠对大清王朝颜面的维护,毕竟皇长子成为了敌军的俘虏,这不仅损失的是康熙的颜面,更是对大清朝廷的羞辱。所以,不管是私心也好,还是公心也罢,明珠教大阿哥的做法就是当时最正确的决定。

反观索额图,在第二次征讨葛尔丹时,他负责筹措三十万清军征战的粮草,这一任务十分艰巨,因为战争打的实则就是粮草,所以才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说法。可以说掌握了粮草就掌握了战争的胜败,可是当康熙的军队做好了迎战准备,打算大干一场的时候,坏消息传来了。

三十万清军粮草被人一把火烧了,听到这一消息,康熙一瞬间就料定朝廷之中必然出了内奸。因为粮草辎重是朝廷的最高机密,除了自己和几个上书房大臣之外,没人知道粮草的具体位置。而且此时的李光地和明珠都在自己的身边,只有一个索额图远在京城辅佐太子,再加之筹措粮草之事都是由索额图负责,并且粮草提调官葛礼也是索额图的门生,这一连串的信息都指向了索额图。更为重要的是,葛礼在粮草被烧后,不知所踪,而举荐他成为粮草提调官的人也正是索额图。这件事不但让康熙明白了朝廷之中有内奸,而且将第一个怀疑对象就锁定在了索额图身上。

在索额图知道康熙已经对自己起了疑心之后,他为了维护赫舍里家族最后的荣耀,打算奋力一搏,联合前明的朱三太子准备趁着清军班师,警惕松懈的时候,暗杀康熙。不过好在康熙在经过明珠的提醒后,早早做了准备,所以索额图的阴谋最终并未得逞。最后,67岁的他被康熙赐死于宗人府。

现在或许我们能够知道为什么索额图和纳兰明珠都参与了党争,但是最后只有明珠才得以善终了。主要就是因为明珠只党争,不篡权,并且在任何时候都坚定维护皇上颜面和国家利益。而索额图则是既党争,又篡权,为了推太子上位,也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不惜损害国家利益,甚至要暗杀康熙。从这一点看,他的死是罪有应得。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