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香港是英国的王冠殖民地,是除印度之外最重要的殖民地。英国的既定方针是不把香港归还中国。为长期占领香港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香港是英国的王冠殖民地,是除印度之外最重要的殖民地。
英国的既定方针是不把香港归还中国。
为长期占领香港,九龙新界也不能交还中国。
早在1931年6月20日香港总督就建议说:
“不仅九龙城,而且整个新界,从经济上、战略上看对香港来说都是绝对需要的。所以不能交还中国。”
在由英国驻华公使蓝普森主持撰写的1931年英国关于废除不平等条约的草案中,又明确规定上海租界可以归还中国,而香港绝对不能归还。
克拉克于1942年10月20日重申这一方针。
他说:
“根据蓝普森爵士1931年6月20日的建议,我们不能把九龙还给中国。我们不必给予任何理由,只通知中国政府九龙问题以后再说。”
1、国民政府收回香港的努力
中国政府则坚决要求收回九龙。早在1942年7月15日,中国外交次长傅秉常约见英国驻华大使馆官员安德鲁斯,要求收回香港,但遭到英国政府的拒绝。英国宣布要通过谈判放弃在华的治外法权及有关特权后,又明确宣布香港不在谈判归还之列。
英国外交部政务次官理查德,劳于10月14日在下院回答是否把香港归还中国这个问题时说:“不还。我们提出的废约只是废除治外法权。”
英国在香港问题上的立场是十分顽固的。外交部远东司司长克拉克在一份绝密文件中指示:“如果美国支持中国收回香港,英国绝不能屈服于美国压力。”
10月24日英国提交了谈判草案,拒不归还九龙。
英国外交部政务次官劳10月14日的讲话传到中国后,舆论大哗。中国人民立即提出抗议,谴责英国的帝国主义行径。中国政府顺应民意,于1942年11月23日提出了要求归还九龙的谈判草案。
不过这个草案同时也反映了国民政府的软弱,草案只提要求归还九龙,不提香港。但是即使如此,英国也拒绝讨论。因为双方都十分清楚,九龙的得失实质上关系着香港的未来。
薛穆开始时希望英国政府不要与中国政府在香港问题上发生冲突。他建议把香港还给中国。但是薛穆受到外交部申斥,严令他在谈判中拒绝讨论九龙问题。
外交部内甚至有人说他像一个中国代理人而不像英国在华代表。
英国外交部于1942年12月5日发给薛穆一份机密电报,文中指示:
“不要在目前的条约谈判中考虑新界问题,这与废除治外法权无关。1898年条约已经说得十分明白,九龙新界是英国扩大的领土,这与租界是两回事。你应通知中国政府九龙新界不在讨论之列。”
电文还提到若谈判形成僵局时将如何处理的问题,指出届时薛穆应该按如下的内容告诉中国政府:
“在盟国胜利后,英国将寻求远东的重建。为了远东的持久和平与秩序,要求所有有关国家为了共同利益而合作,届时英国会与中国讨论在租借有效期内九龙新界的安排问题。”
从此薛穆奉命行事,不再提归还香港问题。
2、为什么英国如此坚决地拒绝讨论九龙问题呢?
在一份名为《目前中国形势与英美对华政策备忘录》的绝密文件中,英国外交部说了不归还九龙的理由。
这份文件说香港殖民地由三个地区组成,第一是香港岛,由1842年《南京条约》割让英国;第二是香港对面的九龙半岛的一部分,由1860年的《北京条约》割让给英国;第三是九龙新界,由1898年的《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给英国99年。
九龙新界包括大陆的一部分及邻近230多个小岛屿,总面积约405平方公里。
英国租借九龙新界的第一个原因是“防卫和保护香港殖民地”,第二个原因是九龙是香港供水的主要来源。
英国拒绝讨论九龙问题的做法遭到了中国人民的反对。
著名作家林语堂在美国著文对此加以批判。他说英国从殖民主义立场出发,拒绝谈判归还九龙,并采取了耍赖的办法。丘吉尔不仅拒绝归还九龙,声称“英国立国的唯一目标,就是要获得殖民地”,而且还公开要求美国不要插手香港问题。
真是狂妄之极。但是林语堂认为丘吉尔的阴谋不会得逞,他说蒋介石已经明白宣告中国不是侵占他国领土,而是要收回自己的领土。这是合理合法的。
林语堂警告英国:
“即使中国政府不打算与英国兵戎相见,但是中国人民为了收回香港是不惜与英国一战的。中国的五百万士兵在对日战争中流血牺牲,不是为了让英国重新占有香港这个英国从鸦片战争中掠夺来的战利品和号称英国王冠上第二颗最明亮的钻石的。”
英国拒绝讨论九龙问题的蛮横举措,也遭到了中国政府的反击。宋子文在谈判中寸步不让,坚决要求收回九龙。他在每次谈判中都重复这一立场,并以此作为签约的先决条件。吴国桢则具体地阐述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民族感情,并且从法律的角度力争收回九龙。
他说香港和九龙都是由不平等条约引起的问题,既然谈判废约,当然要涉及九龙。
不归还九龙,不平等条约的废除就不完全,中国政府亦无法向人民交待。双方各执己见,互不相让,使谈判几成僵局,条约迟迟不能签订。
3、英国人的欺骗手段
面对僵局,英国政府改用另一办法替代拒绝讨论九龙的立场。
英国外交部要中国在签订条约之后,向英国提出一个照会,内容是“虽然九龙不在目前废约谈判的讨论之中,但是中国保留战后再提出九龙问题的权利”。那时英国政府则回文表示“同情”中国的这要求, “愿在战后收到中方要求时加以考虑”。
由于这个办法并没有承诺战后一定会把九龙归还中国,因而再次遭到宋子文拒绝。于是英国转而采取软硬兼施的办法,决心迫使中国在条约谈判中放弃九龙问题,迫使中国不得不按英国的条件办事。
它一方面威胁说如果中国坚持要收回九龙,英国将放弃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打算,不再与中国签约;另一方面由薛穆出面,私下向顾维钩许诺,说英国政府战后一定会把香港归还中国。薛穆要顾去游说宋子文和蒋介石。
顾维钧当时任中国驻英大使,回国述职以备咨询。他与艾登及薛穆有长期的工作关系和交往,对英国人的诺言深信不疑。由于他是老资格外交家,所以他的话在中国外交事务上有一定分量,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次谈判的进程。他多次向宋子文谈了他本人对中英谈判的看法,主张按英国条件办事。
开始宋子文不接受顾维钧的意见。在12月14日谈判会上坚决表示如果不收回九龙就宁可不签条约,使这次谈判不欢而散。
吴国桢在请示蒋介石后,于12月21日召见英国驻华大使馆参赞台克曼,坚决要求收回九龙,希望英国再次考虑中国的这一立场,但仍被拒绝。
后来薛穆提出如果中国对租借条件不满意,可以讨论,但不可能讨论归还九龙问题。这种企图使中国为了租借条件而放弃收回九龙的建议被宋子文拒绝。
尽管如此,宋子文仍抱着侥幸心理,希望英国在最后时刻改变想法,归还九龙。
但是他不知道正是在12月21日英国战时内阁已正式授权薛穆在适当的时候可以宣布英国政府的正式立场:
“九龙不在当前条约谈判讨论的范围之内,但是英国准备在战后讨论这问题。”
在12月25日这次最为重要的谈判中,吴国桢据理力争,指出九龙问题属于不平等条约范围。宋子文立即插话希望薛穆能明白吴国桢所指的是什么。薛穆说他当然明白。于是薛穆最后摊牌。
他说:
“既然这样,中国政府应先发照会给英国,说明九龙虽然不在当前谈判的内容之中,但中国保留战后提出这个问题的权利。”
他说如果中国这样做了,英国政府会同意以后再考虑这个问题。
这样谈来谈去英国都是那句老话:战后再说。虽然宋子文口头上仍然坚持不解决九龙问题绝不签约的立场,但这时他的决心实际上已经动摇了。
会后他在外交次长王宠惠家里召集会议,商讨对策。顾维钧也出席了会议。会上顾维钧认为要在条约与九龙之间进行取舍。他提出了所谓又能体面退让又不放弃九龙的原则,那就是接受英国政府的立场,即中国同意九龙不在目前谈判的范围内,但中国保留战后提出讨论九龙问题的权利,而英国同意战后在收到中国要求讨论九龙问题的照会后加以考虑。
顾维钧还强调说:
“如果不签约,英国很可能发表一项声明,说他们原来的提议是废除治外法权及有关特权,而且已就此草拟了条约达成了协议。但中国提出并一再坚持归还九龙,并坚持以废除九龙租借权为签署条约的条件。”
顾维钧上述话,明显有不实之处,因为双方并没有草拟一致的条约,更没有达成协议。否则何必再谈判无法打破僵局呢?
顾维钧为了劝说宋子文等人还说:
“英国还会解释说它并非不愿讨论这个问题,但目前九龙不在英国手中,因此建议战后胜利再行讨论。英国发表了这样一个声明,就可凭世界舆论来评价是非了。”
顾维钧担心如果这样英、美就会不废除不平等条约了,因为“英美舆论认为中国收回九龙是为在敌人占领下的领土问题进行争吵”。
顾维钧说九龙是香港问题的一部分。“而后者是事关原则的领土调整问题,英国认为这类领土应在战后根据情况,通过与其他盟国协商来解决。如果现在提出这个问题,盟国之间就会产生意见分歧,从而损害盟国之间的团结。再者所谈的领土仍在敌人手中,因此这种争论只是空谈。”
显然顾维钧上述对英国政策的估计是错误的。英国的真实态度是谈判中拒绝讨论九龙问题,战后也不会把香港、九龙归还中国。
4、国民政府最后的努力
宋子文等人正一筹莫展,不得已同意放弃收回九龙的要求。当晚由吴国桢草拟了一个备忘录交蒋介石审批。
在见蒋前,顾还建议用以下两点去说服蒋介石:
第一,谈判破裂将意味着盟国团结的破裂;第二,在中国对苏关系中需要英国。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终于接受了顾维钧的意见。但他亲笔批示:“英国要宣布归还九龙租借地。”
不过宋子文还是为收回九龙作了最后的努力。他于12月28日召见薛穆和台克曼。宋说他无法说服同事和中国政府接受英国关于战后再讨论九龙的主张。
由于中国人民决心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希望在当前谈判中一刀切,因此除非英国政府答应或表示战后愿意归还九龙,否则中国政府不能签约。薛穆对此表示遗憾并将上述观点报告了英国政府。
到此时为止,薛穆仍然不相信国民政府会最后同意签约。
他忧心忡忡地汇报说:
“如果我国政府不做某种表示愿意终止九龙租借权,中国政府是否会签约仍然令人怀疑。”
然而老谋深算的英国政府并不对这个问题进行回答。
宋子文则以为英国早已多次答应在签约后的换文中给予归还九龙的保证,所以没有想到英国政府没有正式回答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而且他在12月28日对薛穆和台克曼的讲话一方面是做给蒋介石看的,另一方面是最后碰一次运气而已。因为条约的签订势在必行,宋子文被迫结束了在九龙问题上与英国的争论。
谈判中双方还就其他问题进行了斗争。
有的达成了协议,取得了谅解。有的迫于形势,英国放弃了在华特权。
例如英国要求保留单方面的“最惠国待遇”,中国则坚决要求取消。宋子又说由于中国经济落后,不能丢掉保护自己的贸易和工业发展的政策,中国必须对贸易进行控制和垄断。由于中、美正在进行的谈判中取消了这一条,英国无能为力单独保留这一条款。
英国政府明白无法使美国把这一条款写进中美新约,因此英国才被迫取消了这一要求。有的则留待战后谈判解决。例如英国要求保留“通商”这一条款。中国则表示由于《南京条约》上“通商”一款象征着不平等,所以必须废除。至于通商的具体问题,留待战后签订《中英商约》来解决。由于中国强调战时中、英之间实际无商可通,贸易停顿,所以英国也只好同意战后再说。
双方还在沿海贸易和内陆航行权等问题上进行了斗争。中国坚决反对外国船只在中国内陆航行,英国政府则提出如果这样中国船只也不能在缅甸内河航行,因为缅甸是英国殖民地。最后双方妥协,各自保留对对方船只关闭任何港口的权利。
1943年1月11日中英正式在重庆签约。蒋介石对条约的签订并不高兴,因为中国并没有收回九龙。在出席签字的庆祝会上,英国驻华大使薛穆注意到蒋介石脸色阴沉,心情非常不好。在条约签订后,中国仍然要求收回九龙。
签约当天,宋子文就向英国政府提交了照会,要求保留战后收回九龙的权利。但是薛穆回答说该照会已转交英国政府,其余无可奉告,结果是英国连回文也没有给。
签约后的换文中更无英国答应战后讨论九龙问题的字样。这再次表现了英国政府的狡猾,为日后赖账埋下了伏笔。
尽管如此,宋子文、顾维钧等人还是抱着幻想,希望战后英国能归还九龙。
然而事情的发展证明谈判中英国答应战后讨论九龙问题只是一种欺骗。英国根本不准备讨论九龙问题,更不会归还香港。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原神须弥苍漠囿土净光翎收集位置在哪些敌方?原神是一款高自由探索度动作角色扮演类开放...
一个人在线观看www高清被质疑虚假宣传,官方:爱看不看!!小编分享的一个人在线观看www...
《符文工房5》是一款角色扮演游戏,在游戏中玩家会进行种地、钓鱼,还有进行战斗和探索。...
做梦梦到牙齿掉了是什么意思,做梦梦到牙齿掉了很多网友都对此表示疑问不知道这是什么意...
今天是几九了啦!大家应该都想知道,今天编就为大家收集了一些关于今天是几九了啦几九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