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1942年11月3日史迪威向蒋介石汇报了他同韦维尔会谈的结果。史迪威坦率地告诉蒋介石:分派给中国军队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1942年11月3日史迪威向蒋介石汇报了他同韦维尔会谈的结果。
史迪威坦率地告诉蒋介石:
分派给中国军队的胡康河谷地形非常复杂;韦维尔并不打算对仰光发动两栖进攻行动;大规模的空中和海上的支持也可能不会到来。
蒋介石坚持盟国的海空兵力必须控制孟加拉湾,并阻止日军从仰光增援。史迪威和蒋介石还就作战指挥问题交换了意见。双方达成的基本共识是,英国对缅甸战役的指挥是名义上的,中国驻印军将在史迪威统帅下进行缅甸作战。
1、究竟谁来主攻缅甸?
1943年1月14日,美、英军政首脑会聚卡萨布兰卡,商讨1943年的战略计划。其时正值苏联在斯大林格勒发动大反攻,英美盟军取得阿拉曼战役和北非登陆的胜利。苏德战场和北非地中海战场的形势缓解使美、英当局得以关注远东太平洋战场的对日作战问题,反攻缅甸计划遂成为一项重要议题,史迪威和韦维尔的意见分歧在美英联合参谋长会议上直接反映出来。
以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和海军作战部长金为代表的美国军方力主攻取缅甸。
其时美军正在瓜岛和新几内亚的丛林中与日军进行苦战,战事的旷日持久使马歇尔等军方高层认为,打败日军的唯一经济的办法就是动员中国巨大的人力来对付日军,但是要对庞大的中国军队进行装备和训练必须首先打通经过缅甸的陆上交通线。
因此他们希望在春季立即开始在缅北地区的军事行动,一旦1943年10月雨季过后即开始反攻行动。但英国军事首脑反对反攻缅甸计划,只对攻取目标有限的军事行动有兴趣。面对英国的反对,马歇尔和金据理力争。
如马歇尔一再强调从日军的侧翼实施打击和分散其力量的重要性,甚至威胁说,除非实施反攻缅甸的安纳吉姆计划,太平洋上的局势在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出现使美国不得不遗憾地从欧洲战场撤军的局面。
因此必须开展反攻缅甸行动以减少太平洋战场的压力和继续在欧洲反击德国的行动。
金指出:
“在欧洲战场,从地理位置和人力资源方面来看,俄国处于对付德国的最有利地位。在太平洋,中国对日本有类似的关系,我们的基本政策应是为俄国和中国的人力资源提供必要的装备,使他们能够作战”,而缅甸战役正是“朝着这个方向采取的一个步骤”。
由于美国参谋长们的据理力争,夺取缅甸的安纳吉姆计划终于在卡萨布兰卡会议上得到美英联合参谋长会议的赞同。
会议暂定于1943年11月15日发动夺取缅甸的战役,但是是否能够进行这场战役,要等到夏季再作最后决定,时间不晚于7月。
2、英美的矛盾
1943年5月12日至23日,罗斯福、丘吉尔及其参谋长们再度相聚华盛顿,讨论西西里登陆作战与反攻缅甸计划,是为三叉戟会议(Trident Conference)。史迪威、陈纳德同被邀请列席说明,宋子文也获得在会上代表中国出席陈词的机会,这是中国自抗日战争以来首次参与美英联合参谋长会议的战略讨论。
在这次会议上,英国军政领导人根本不愿意为中国和缅甸作战,他们坚持认为安纳吉姆计划不能在1943年和1944年之交的冬季进行。
丘吉尔认为罗斯福总统及其幕僚对中国战场的作用估计过高:
“以为给予中国足够的武器和装备,中国就能够充分发挥它们的军事力量”,而且对于中国崩溃的后果担心过度。尤其是他觉得丛林作战不可取,在他看来,“走进遍地是沼泽的丛林中打日本人就像走到水中去打鲨鱼一样,更好的办法是把他诱入圈套,用斧头把它劈死”。
英国参谋长们对缅甸反攻的价值也大加怀疑,还担心日本会将战火从缅甸烧到暹罗(泰国的旧称)和马来半岛。他们只主张在阿萨姆开展小规模的军事行动以牵制在缅日军和保护空运线路的安全。与卡萨布兰卡会议不同的是,这次是英国的观点明显占上风。
3、美国内部的矛盾
因为美国决策层内围绕史迪威的陆战计划和陈纳德的空战计划的争论公开化,罗斯福和空军参谋长阿诺德倾向于赞成空战计划,马歇尔、金和李海等赞成陆战计划,以致美方代表并未形成协调一致的立场,而总统对缅甸战役并没有太大热情。
因此尽管有宋子文台前幕后的活动,特别是5月17日的慷慨陈词,申述中国抗战的艰难困苦,并直言不讳,如果放弃收复缅甸,或只攻北缅,则中国人民将指责英、美背信弃义,没有使用武力迫使日本投降的决心,明确表示中国将有可能与日本媾和,但他不能扭转大局。
最后形成的决定或明确意向是:
一、调用一切可用资源优先用于阿萨姆——缅甸地区以加强“驼峰”空运,争取于秋初达到每月一万吨的运输量,同时改善阿萨姆地区的空中设施,以强化在缅甸的对日空战;加强在华空军特遣队的实力;保持对华空运量;
二、发动从阿萨姆到缅甸,经过利多和英帕尔的强大陆空行动,与中国人从云南发动的进攻相呼应,以便尽可能多地牵制日军,保护对华空运航线,并为下一步重开缅甸公路作准备;
三、通过两栖登陆行动夺取阿恰布和兰里岛;
四、阻断日军通向缅甸的海上通道。
尽管还有至关重要的第五点就是用一切手段夺取孟加拉湾的制海权,但会议实际上强调了优先增加“驼峰”空运,强化对日空战,进行占领缅甸北部、开辟利多公路的缅甸北部战役,缅甸反攻案被搁置。
4、开罗会议上中美英三方的矛盾
1943年11月的开罗会议是蒋介石参加的唯一一次大国首脑会议,也是中国军官第一次在美英联合参谋长会议上讨论战略问题。
中国方面高度重视并作了充分准备。11月23日,史迪威作为中国战区参谋长代表蒋介石向会议提交了一份题为《中国在打败日军中的作用的报告》。
这份体现蒋介石观点的报告探讨了当前的军事行动和未来的作战计划。当前的军事行动包括发动重开通往中国的陆上通道,改善中国国内交通,训练和武装中国军队。
长远计划包括出动远程轰炸机对日本实施密集轰炸(1944年年初),夺取广州和香港(1944年11月一1945年5月),取得台湾海峡和南中国海的制空权,发动针对台湾的两栖登陆行动(1944年10月)。
关于缅甸战役,中国打算按预订计划参加作战,并以驻印军由利多进击,云南远征军由保山出击,但需要孟加拉湾的海上作战与之配合,故在战役发动前,英国海军应如期集中,使中国有充分参战之准备。
英国参谋长对中国的计划不以为然。在他们看来,这样宏大的战略计划与中国在对日战争进程中的角色并不相称。然而马歇尔和金支持中方立场。
马歇尔对英国参谋长指出,这些计划很显然反映了蒋介石战略思想的一个重大变化。马歇尔说,迄今为止,蒋介石只关心大规模的美国空中行动计划和足够的运输机,但是现在他转而关心建立地面部队,并从发动进攻的角度来考虑使用这些部队,这是令人鼓舞的变化。
随后丘吉尔和蒙巴顿海军上将报告了英军在东南亚和印度洋的组织情况,并提出了1944年的行动计划。
按照英国的计划,英国军队将在中国军队从东(云南)西(阿萨姆)两面夹击、反攻北缅时进行策应,而孟加拉湾的两栖作战则尚待决定。
到1944年春天蒙巴顿将得到一支两栖登陆部队用于孟加拉湾尚待决定的两栖登陆行动。蒋介石说这当然很好,但是缅甸战役的成功不仅取决于在印度洋上强大海军力量的存在,更在于应在陆上行动开始的同时采取海上行动与之密切配合。
蒙巴顿的缅北反攻方案没有提及南缅水陆双栖夹攻,与中国的目标相距甚远。
蒋介石并在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亲自对罗斯福总统、丘吉尔首相和美、英参谋长们进行解释,再次强调在1943年雨季结束后反攻缅甸的必要性,以及陆海军配合的重要性。
丘吉尔予以反驳,他认为海上行动并不一定要来配合陆上的进攻行动,陆上进攻行动也不应以海上力量的同时集结为前提。英国的海上优势将用于保护其交通线的安全,敌军也未必会派任何海军力量到孟加拉湾。
总之,丘吉尔不肯承诺在缅北反攻的同时提供两栖行动。蒋介石和丘吉尔的分歧成为随后几次参谋会议讨论的焦点问题。
蒋介石于26日下午与罗斯福会谈,罗斯福不顾丘吉尔的反对,答应蒋介石“在以后一两个月内实行在孟加拉湾的两栖作战”。
罗斯福还答应在将来的某个时间装备90个中国师。蒋介石也作出妥协,表示有条件地接受英方方案,如果英海军在孟加拉湾有制海权,水陆两栖作战同时发动,即进行缅北反攻战。
但当日的美英联合参谋长会议实际上否决了蒋介石所提出的英军“进攻曼德勒”、发动“南缅水陆夹击”与不得挪用中印空运吨位等要求。
11月26日在蒋介石即将离开开罗的时候,美英联合参谋长会议委托蒙巴顿将美英联合参谋长会议的结果转告蒋介石:
他的缅北反攻计划被否决了,而蒙巴顿的方案得到了认可。美英联合参谋长会议关于两栖行动的讨论没有形成结论,以后再作研究,届时会有一支舰队在印度洋活动,但是没有承诺会开展特殊的策应行动。至于蒋介石所要求的1万吨“驼峰”空运,蒙巴顿通知说会尽力满足,但是在最近几个月不可能达到这一目标。
在接下来的德黑兰会议上,苏联承诺对德战争结束后参加对日战争。这一承诺意味着盟军可以从苏联获得更好的进攻日本的基地,而且能更快地投入使用。英方于是提出,既然俄国许诺要参加对日作战,也就没有必要付出巨大代价来支持中国,实施孟加拉湾登陆的计划得不偿失。
况且诺曼底登陆行动定于1944年5月付诸行动,届时还将在法国南部发动声援性的登陆行动,这一庞大的两栖登陆计划将与南缅两栖登陆行动发生资源和兵员的冲突。
5、中国方面的反应
当罗斯福等人重返开罗以后,是否仍然执行在缅甸南部登陆的“海盗”行动计划成了美、英双方激烈斗争的核心。英方强烈要求取消南缅两栖登陆行动,但罗斯福坚持他对蒋介石的承诺,说他对蒋介石承担了道义上的责任,不能背信弃义。
他也怀疑这种把所有的鸡蛋放到一个篮子的做法,担心一旦斯大林不兑现诺言,英、美将会面临同时也失去中国支持的被动局面。结果美英之间的这场激烈争吵持续了三天之久。最后为了保证英国在欧洲问题上的合作,罗斯福不得不作出了让步。
12月5日,罗斯福从开罗致电蒋介石。他坦率相告,由于与斯大林的会晤达成了在西欧登陆的决定,没有足够的登陆艇用于孟加拉湾的两栖登陆行动。
罗斯福让蒋介石自己作出选择,或者在没有两栖行动的情况下让他的云南部队参加缅甸战役,或者将整个战役推迟到1944年11月份大规模的登陆行动能够付诸实施的时候。
这一决定无疑给蒋介石兜头一盆冷水,让他从开罗会议的大国身份中清醒过来。“他立即以抬高要价的方式来对他遭到的耻辱进行报复。”
12月9日蒋介石在回复中对罗斯福说到,《开罗宣言》解除了人们对美、英想让中国人孤军作战的疑虑,在开罗制订的军事计划让他的官兵热情高涨。如果总统提议的战略改变公之于众的话,将会对中国抗战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以致中国将不能再坚持更长的时间。
作为接受总统不能如约开展两栖行动的代价,蒋介石要求美国10亿美元贷款,美国在华空军人数翻番,运输吨位增加到每月2万吨。蒋介石说他将与史迪威协商后在罗斯福总统提供的两种可能性之间作出选择。
6、罗斯福五次催兵
虽然盟国围绕缅甸反攻问题的磋商迁延时日,几经反复,迟迟不能定案,但是缅北反攻战实际已于1943年10月下旬开始展开。
在印度经过训练、装备精良的中国驻印军新二十二师、新三十师、新三十八师在战场上初战告捷,于12月18日攻下敌军重要据点于邦。但是驻印军毕竟兵力有限,日军的抵抗又极顽强。如果没有中国军队从云南出兵,对日军实行东西夹攻,要取得缅北反攻战的胜利是没有指望的。19日史迪威致函马歇尔,要求罗斯福敦促蒋介石出兵。
12月21日,罗斯福致电蒋介石,要求蒋介石下令其云南部队随时准备人缅参战,并表明财政部正在考虑对华贷款、增加空运问题,有100架大型运输机正在来华途中或准备调往中国战区,加上这些飞机,每月运量可达12000吨,试图以允诺租借援助敦促蒋介石出兵。
罗斯福这份电报没有完全同意蒋介石提出的要求,蒋介石在23日明确予以回绝。他说:
“盟军战略置中国战区于不顾,已引起各方严重之误会。”
他毫不客气地拒绝再派兵入缅,说他能用于缅甸战役的部队都已经交给史迪威了,并重申他在开罗提出的警告:反攻缅甸如局限于北缅,而“无大军于南缅登陆协助,以侧击敌军,乃为自觅其败亡”。
12月29日,罗斯福又要求蒋介石的云南部队出兵,并以停止提供训练装备的暗示为要挟,但蒋介石仍然按兵不动。
1944年1月14日,罗斯福第三次催蒋出兵。
这一次罗斯福用明显威胁的语气说:
“除非云南军队出兵,否则我们现在要撤销通过有限的路线向他们提供的应急物资的输送,削减继续在印度修建仓库。”
蒋介石在拖了半个月之后才于2月2日作出答复,他一方面将此事与中、美双方就机场补偿费用的交涉挂钩,一方面仍然坚称只要有大规模的两栖登陆作战,他就派驻滇部队入缅作战,并称这是照罗斯福1943年12月5日的电报行事的。
3月中旬日军对英帕尔发起反扑,当时迂回到日军侧翼的温盖特突击队有可能切断日军的运输线,将日军分成几股,有利于盟国各个击破。
3月17日,罗斯福再次致电蒋介石催其出兵。
罗斯福总统解释说,根据史迪威估计,如果盟军的几支地面部队能够协同作战,不仅可以切断几支日军之间的联络,而且可以夺取新的地面目标。“如果你的云南军队可以进入腾冲并向龙陵推进的话”,罗斯福总统告诉蒋介石,“那将是史迪威率领的中国驻印军攻占密支那的大好机会”。
这一次蒋介石没有无动于衷。在3月29日的回复中,他义愤填膺地表达了他对盟国的不满,说中国军民对联合国家是否会信守承诺和宣言表示怀疑。
同时表明,中国军民全力以赴投身抗战,在多条战线牵制日军的进攻,并做好准备配合盟国陆空部队在中国登陆,利用中国的基地向日本发动进攻的那一天。
蒋介石说,这些是中国的重要使命,是中国向盟国的承诺,而要求中国现在向缅甸出兵肯定会招致灾难:
日本将会乘机进占云南和四川,共产党将会借机发难,整个中国将会失去。
所以蒋介石认为中国的主要使命是守住本土:
“只要我们的防线还不够巩固,就不可能从云南抽调主力去缅甸作战”。
不过,尽管蒋介石此时不同意出动云南部队,但还是决定给罗斯福一个面子,答应向中国驻印军增派援兵,尽管他同时指出这并不是他分内的事情。
4月间,中国第十四、五十师空运到缅北战场,编入驻印军序列。
4月初英帕尔的局面发生逆转。
3月份温盖特可能切断日军后路的机会稍纵即逝。日军的推进非常迅速,缅北战场形势严峻,到英国阿萨姆基地的铁路线和通往中国的运输线都面临危险,日军还从怒江(云南)一线调兵增援,留下不到一个师的兵力对付中国十个师的兵力。
罗斯福于是又在4月3日急电蒋介石,指出如果日军攻取英帕尔,他们接下来就会摧毁中国驻印军,会攻打蒋介石的云南部队。
罗斯福对蒋介石的云南部队不出兵应敌极为不满:
“令我不解的是,由美国装备武装起来的你的Y部队面对实力空虚的五十六师竞不敢进军”,“在过去一年中我们装备训练了你的Y部队,如果他们不能用于我们共同的事业,那么我们空运装备、提供教练人员的努力仍未被证明没有白费”。
这是罗斯福催促蒋介石派兵的第五封电报。对于这封总统的紧急求援电,蒋介石没有作答。
至于个中原因,猜测颇多。有可能是在交宋美龄转交时受到耽搁。
罗斯福接到国务院关于此事的报告后立即发布命令,以后凡是给蒋介石的信必须由美国驻重庆的高级官员亲自转交,并附上中文译本。
7、蒋介石的妥协
蒋介石的拒不合作令美方无比恼怒。4月10日,马歇尔指示史迪威,除非中国军队入缅参战,对它的租借援助暂予停止。史迪威命其副手贺恩立即执行。贺恩随即向陆军部建议,把云南部队应该获得的734吨租借物资转拨第十四航空队,他还打算采取诸如取消中国航空公司运送租借物资到中国的合同等一系列强硬措施。
军政部长何应钦等获悉此事,请求贺恩暂缓两天采取行动,并答应派远征军入缅作战,中美之间又一次危机总算过去了。
美国这种与蒋介石讨价还价、有予有取的策略是史迪威、马歇尔一直建议采取的,罗斯福对此曾经明白表示拒绝。但在军情紧急的情况下,罗斯福实际上使用了马歇尔、史迪威的策略。
在盟国为缅北反攻问题争执不休,并最终以牺牲中国的要求落下帷幕的时候,史迪威对中国军队进行大规模军事训练计划也基本告一段落。
只不过出于政治的考虑,陆军部担心如果中国得知美国政府对提高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已不再重视后可能产生一些政治后果,因此从未正式宣布终止史迪威装备、训练中国军队以提高其战斗力这一基本使命,但是通过给史迪威加派一些额外的使命,陆军部事实上改变了史迪威赴华旨在提高中国军队战斗力的这一基本使命。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梦幻西游》2 7灯谜答案攻略2023分享《梦幻西游》是一款多人角色扮演游戏,元宵节猜灯...
微信分身怎么弄?很多用户会有多个微信号,主要用来区分工作和生活,但是手机上一般都只...
小编为大家分享保卫萝卜4周赛3 11怎么过 保卫萝卜4周赛3 11攻略相关内容,保卫萝卜4周...
原神神樱大祓任务三个位置在哪?神樱大祓任务需要触发开启任务才能完成任务,这个任务又...
为你提供江南百景图的攻略信息,在江南百景图中,玩家通过自己建造还有升级,创造出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