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刚去世,雍正就下令杀死父亲60年的心腹,他到底知道了什么?

发布时间:2023-08-19 15:47:24 发布人:hao168

文丨六六编辑丨果汁儿康熙刚刚咽气,其贴身太监就被处死,太监犯了什么罪?康熙在位的第六十一年,染上风寒的他突然病情急转直下,转眼之间依然来到了生命的最后一程。宣布完皇位的继承人不久,康熙便驾鹤西去了,刚

文丨六六

编辑丨果汁儿

康熙刚刚咽气,其贴身太监就被处死,太监犯了什么罪?

康熙在位的第六十一年,染上风寒的他突然病情急转直下,转眼之间依然来到了生命的最后一程。

宣布完皇位的继承人不久,康熙便驾鹤西去了,刚即位的雍正却在这时做出了所有人都没想到的事情。

他抓来了从小就陪伴在康熙身边的太监总管赵昌,连夜处死了他。

雍正为什么匆忙地诛杀一个前朝臣子,小小的风寒感冒为什么能要了康熙的命,赵昌知道了什么才招致了杀身之祸?

大帝驾崩

1722年的一个晚上,畅春园清溪书屋灯火通明,所有大臣全部在门外等候,在京城的皇子们都在屋内。

屋内人影绰绰,御医和宫女太监不停跑进跑出,能让整个皇宫的人如此大动干戈的,也只有当时的皇帝康熙帝了。

这是康熙即位的第六十一年,当年的八岁小皇帝,此时已是将近七十岁的高龄了,在我国古代的条件下已经是高龄老人了。

开创了康乾盛世局面的这位千古一帝,此时已经来到了弥留之际,人间再富贵的皇帝,终究也抵不过时间的冲刷。

已是深更半夜,康熙帝强撑着最后一口气交代完自己的后事,缓缓地闭上了眼睛。

确认消息后,皇子、大臣等人纷纷痛哭不已,是的,这样一位明君的离世,对他们是一种打击,对整个国家来说也是一种损失。

康熙立四皇子胤禛为皇帝,为“九子夺嫡”的混乱场面画上了句号。

当众皇子围在刚刚驾崩的父亲身边悲伤时,刚刚即位的胤禛已经构思如何布局今后自己的天下了。

国不可一日无君,皇帝驾崩,大臣们当务之急是立新帝主持大局,根据康熙遗诏,胤禛为新帝,号雍正。

雍正帝顾不上处理父亲的后事,也顾不上接手朝中繁忙的事务,他连夜派人抓来了和父亲相伴六十年的太监总管赵昌。

形影不离的心腹

康熙不满十岁时,赵昌就被派来陪伴康熙,彼时二人都是年龄相仿的小孩子,形影不离地一起长大,感情极深。

和这位皇帝一起长大,赵昌对康熙的各种习惯都已经烂熟于心,也十分懂得康熙的心思。

从小就面对皇族内部的明枪暗箭,面对随时随地想要取代自己,刀剑相向的兄弟姐妹,见识过腥风血雨的康熙对于这样一个可以信任的贴身太监,十分珍惜。

后来,康熙将赵昌升为太监总管,全权负责康熙的生活,太监总管之后,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整个皇宫内他都说得上话,出身贫寒的赵昌十分感激康熙的提拔,更加尽心尽力地服侍康熙。

作为太监总管,整个皇宫内部的事务赵昌一把抓,除此之外,他还肩负着传递圣旨的使命,整个皇家的事情基本都在赵昌的眼皮底下,很少有他不知道的。

“天下第一闲人”

四皇子胤禛入宫时,二哥胤礽如日中天,被封为太子不说,父亲还让他享受着“副皇帝”的待遇,经济上父亲和其他人都省吃俭用,唯独吩咐要尽可能满足二哥的需求。

这也导致二哥胤礽的开销一度顶的上父亲的十倍,所有人都知道,康熙将自己的父爱毫无保留地倾注给了二皇子胤礽。

万众瞩目的二哥不免让遭遇冷落的胤禛心里产生了自卑的情绪,这也和他日后的行事缜密不无关系。

康熙虽然溺爱二皇子,但也并不是对其他皇子放任不管,至少在教育上,康熙对众皇子都很上心,找来多位朝中大学士来教育皇子们。

在这样的环境下,四皇子胤禛一边看着二皇子万众瞩目,一边沉浸在学习当中。四皇子对儒家学说颇感兴趣,一有空闲时间就拿出四书五经来看。

随着时间流逝,胤禛学到的东西越来越多,思想也逐渐成熟起来,作为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就可以和朝中许多大臣自如地交流,大家说起胤禛都赞不绝口。

精通儒学的胤禛不但和大臣们关系很好,和自己的兄弟们也很合得来,在兄弟们都明争暗斗夺取皇权时,胤禛却并没有表现出来对皇权的兴趣。

康熙也注意到这个品学兼优的四皇子,只是二皇子胤礽光环太盛,完全盖住了胤禛。

但二皇子在父亲的溺爱中昏了头,行事愈发过分,前有康熙在征战途中生病二皇子不以为意,后有巡反途中二皇子偷偷窥探康熙的帐篷有刺杀的嫌疑。

康熙对于这个倾注了几乎全部父爱的儿子十分失望,宣布废除二皇子,这让觊觎储君之位的皇子们掀起了争权的狂潮。

康熙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立马出来稳定局面,次年,二皇子胤礽再度被立为储君。

在溺爱中长大的二皇子胤礽,平日自带一身傲气,地位的一落千丈,对他造成了巨大的打击。

再加上朝中大臣,族中皇子都被他得罪了一个遍,胤礽再次当上储君时,精神状态极差,几近疯疯癫癫。

而胤礽的党羽并不在意胤礽的状况,将他当作一枚棋子,再次图谋篡位。

忍无可忍的康熙在三年后又将胤礽废除,蠢蠢欲动的皇子们又一次掀起了争权的狂潮,而且规模比上一次更大。

年逾花甲的康熙没有等来自己年轻时希望的父慈子孝,而是家中不断的内战,还有皇子们对皇位的觊觎。

康熙顿时感到一阵力不从心,这时,四皇子胤禛的表现让他感到一阵欣慰。

胤禛从小就很孝顺,几十年来如一日地给康熙请安,康熙生病时,胤禛的表现从来都最为积极。

更加分的是,在皇子们两度为皇位明争暗斗时,胤禛却如同局外人一样,对皇权没有表现出多大兴趣,自称“天下第一闲人”

但胤禛真的对皇位没有想法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多年的韬光养晦只为了最后的出击。

多年的学习和历练,胤禛已经足够的沉稳,成熟,果断,朝中诸多重臣都很认可这位四皇子。

再加上胤禛的手下,隆科多和年羹尧一个在宫内手握禁军,一个在边疆带领重兵,胤禛有足够的把握战胜任何一个皇子。

过河拆桥

胤禛即位的当晚,赵昌怎么也没有想到获得自己支持的胤禛会对自己痛下杀手,赵昌和康熙大帝从小形影不离,但二人都没想到他们甚至会在同一天离开世界。

古人讲究做事名正言顺,即使是皇帝,杀人也要有理由。

雍正贴出了三个理由:涉嫌谋反,监视皇子,贪污受贿。

对于涉嫌谋反,雍正解释说,赵昌曾经给过被废的二皇子胤礽的儿子一个火镰。

所谓火镰,不过是一根铁棍,送给小孩子玩,尽管逻辑上很奇怪,但是最终解释权毕竟在雍正,所以这件事作为了谋反的证据。

说到监视皇子,其实也解释的通,赵昌作为康熙形影不离的心腹,康熙不可能有那么多时间来关注皇子们的动向,派赵昌去监视皇子,合情合理。

最后一条最能有说服力,贪污受贿,确有其事。

康熙晚年沉浸在自己开创的太平盛世中,铁腕的手段也在安逸的环境中渐渐被腐蚀。

晚年的康熙十分随和,对于众臣的管理日益放松,产生了许多乱象。

朝堂之上贪污腐败盛行,在民间花费巨量白银购买官位之事数不胜数,但康熙选择视而不见。

除此之外,大臣们来借国库的银子时,康熙很大方的有求必应。

在当时胤禛废了不少功夫去讨债,但是胤禛很快发现,无论自己追回多少银两,国库还是空虚。

最后发现,是大臣们偷盗国库银两,尤其是赵昌,他不仅接受下属的贿赂,还贪婪地将手伸向了国库。

但问题又来了,偷盗国库银两不止赵昌一个人,许多太监都干过,康熙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且他们都是有一定底线地偷盗,无论怎么讲,赵昌罪不致死。

但是雍正为什么这么着急处理掉他呢?

众说纷纭的内幕

从古至今,皇帝处死大臣,无一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自己的统治。

当大臣对皇帝的位置产生巨大威胁时,皇帝才最有可能匆匆忙忙地处死大臣。

从这个角度看待这件事,不禁让人怀疑,赵昌也许对雍正的皇位产生了巨大威胁,才招致杀身之祸。

但是赵昌明明已经加入雍正的阵营了,为什么还会有威胁呢?

古人云: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也许赵昌没有对雍正不利的想法,但赵昌绝对有让雍正下台的能力。

赵昌不是手握禁军的隆科多,也不是边陲大将年羹尧,作为一个太监他几乎没有任何武力,那只能是因为赵昌知道了什么事情。

关于这件事,民间众说纷纭,各种猜测都有。

一个靠谱的说法认为,赵昌在九子夺嫡时期,被康熙派遣去监视众皇子,而众皇子在争位期间,曾经使用过许多上不得台面的手段。

赵昌将这一切尽收眼底,皇子的黑料他都知道,但康熙在世时,没有人能扳倒赵昌,但是康熙去世后,不管哪个皇子上位,赵昌都会率先被处理掉。

但是清代的一些记载,不禁令人怀疑胤禛到底使用了多少手段。

对于康熙去世的事情,清代官方记载,当月七日,康熙得了风寒,在畅春园静养身体已经在逐渐好转,但是在十三日病情突然恶化,随即去世。

当康熙静养期间,大臣,皇子都不曾去畅春园打扰康熙,唯一在畅春园地区的高官只有胤禛的亲信隆科多,当皇宫众人知道康熙病重时,康熙已经接近弥留之际了。

结合康熙晚年对十四皇子的提拔和培养,表现出明显的偏爱,让人不禁怀疑康熙最初选择的接班人到底是谁。

虽然最后康熙病重时曾有过短暂的清醒,向众皇子表明传位四皇子。

但是在众多事实的指向下,许多人不免怀疑,胤禛指示隆科多在康熙静养期间在康熙食物中下毒,导致康熙的突然驾崩,在康熙传达圣旨时其实早已神志不清,传位给了四皇子。

而赵昌知道这些内幕,所以率先被灭口,隆科多有禁军在手,暂时免于杀身之祸。

更加有说服力的是,雍正即位短短三年后,隆科多也遭到了清算,并于雍正四年死在禁闭所内。

真实的情况,已经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永远不会被人们所知,恐怕只有雍正本人知道了。

为了争夺皇位,历代皇帝们使用过许多上不得台面的手段,弑父虽然恶劣,但并不独他一份。

毕竟在皇权这样巨大的利益面前,有几个人能控制的住自己呢?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归根结底,历史到底还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