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的盛世,从仁慈的君主到冷酷的帝王,乾隆说:我是被逼的

发布时间:2023-08-20 11:24:32 发布人:hao168

乾隆帝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之一,乾隆时代也是康乾盛世的巅峰,那么,这个盛世究竟是什么样子?乾隆帝本人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著名历史学家张宏杰先生《饥饿的盛世》一书,给出了精彩的描述和分析。继位之

乾隆帝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之一,乾隆时代也是康乾盛世的巅峰,那么,这个盛世究竟是什么样子?乾隆帝本人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著名历史学家张宏杰先生《饥饿的盛世》一书,给出了精彩的描述和分析。

继位之初,乾隆一心一意做一个中国人理想中的明君:开明,克己,仁慈,公正,爱民如子。事实上,他也做到了。

登基一个多月,乾隆就恢复了雍正时期宫斗失败的亲王们的待遇。登基三个月,就一次性免除了69名官员的欠款,从轻处理2100多人。

平时,他听到的也几乎都是感激歌颂之词,他一直以为自己很成功。没想到,一份突然出现的手稿给了他当头一棒。

1751年七月初二,云贵总督硕色送来一份手稿。乾隆看后立时大怒,他猛地一拍桌子,桌上的茶杯跳起来掉到地上摔得粉碎。

原来,手稿署名是当代名臣孙嘉淦,内容都是一些小道消息,抨击乾隆帝失德,犯有“五不解十大过”。语言粗俗,荒诞不经,一看就是伪托的。

冤枉,愤怒,委屈,不甘……一时间,乾隆心头一万匹草泥马奔过,他像疯了一样,立刻下旨:彻查元凶。

也难怪乾隆生气。这一年,是乾隆登基的第十六年。

十六年来,他减轻刑罚,减免税粮,平反冤狱,恩待群臣。他源源不断地释放自己的善意和关怀。结果却是这样,他实在无法接受。

但是,调查的结果更令他震惊。不仅是贵州一省,全国各地都发现了这份手稿。传抄过的人更是不计其数。

随后的相继两年,乾隆像疯了一样,度过了无数的不眠之夜,下了无数谕旨,命令各地官员穷追不舍,务必要查出真凶。

一时间全国各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最后只是牵涉的人越来越多,结果却依然是了无头绪。再查下去,也只能是传播更多的人而已。

无奈之下,乾隆只好匆匆结案,把两名传抄过这个稿子的低级武官定为主谋,杀掉了事。

在追查手稿案的过程中,有官员意外发现了有人在大别山聚众谋反,这就是马朝柱反清案。有个叫马朝柱的人,以烧炭为名,在深山中纠集众人,意图谋反。

当时,马朝柱已经在安徽河南四川等地发展了大批信徒,并设立四将军职位,分统各部,约期起义。官府入山搜捕时,查抄出军械三百多件,起义骨干人员200多人。

如果不是因为手稿案牵出这个反清大案,很可能一场规模巨大席卷数省的反清起义就要掀起。乾隆,不禁出了一身冷汗。

随后不久,江西又查获了何亚四谋反案。

客观地说,那几年正是大清帝国蒸蒸日上,处于盛世巅峰的时刻,基本上解决了老百姓的温饱问题。

可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接连爆发了手稿案和马朝柱何亚四谋反案。接连不断的刺激,乾隆以儒治国的理想破灭了,他的心态开始转变。

仁慈大度的乾隆消失了,冷酷无情的乾隆诞生了。最能代表这种转变的是字贯案。

1777年,江西新昌恶棍王泷南拿着一本书到官府举报。这本书叫《字贯》,是举人王锡侯编的一本字典,王泷南举报说是反动书籍。

县令早就知道王泷南是恶棍,知道他和王锡侯有仇。就问:“一本字典而已,哪里反动了?”

王泷南说:“您看书的介绍,说《康熙字典》排序不好,字与字之间没有联系,查找不方便。他的《字贯》解决了这个问题,把同义字放在一起,方便查找。”

县令觉得很正常:“这不挺好吗?”

王泷南急忙道:“敢指责圣祖御制的字典不如他的好,这不是反动是什么?”

自从手稿案以后,官员们都知道乾隆对文字问题非常重视。于是,县令也不敢对《字贯》案再说什么,而是上报了江西巡抚海成。

海成也觉得不算什么事,王锡侯顶多算狂妄,和反动沾不上边。所以,他建议把王锡侯的举人头衔革去,具体如何处置,请皇帝批示。

没想到,乾隆看了以后,勃然大怒,提笔批道:“大逆不法,罪不容诛!”

原来,在第十页上,王锡侯为了解释清楚什么是避讳,把康熙雍正乾隆的名字写了出来,提示读者,遇到这六个字一定不能写全,否则就犯了讳。

本来,这事应该很正常,如果不写出来,大家怎么知道是哪几个字呢?可是,在乾隆眼里,这就是是王锡侯自己犯了讳。

皇帝一生气,问题很严重。乾隆大骂海成,《字贯》的忤逆问题开篇就可以看到,你竟然没有发现。真是“有眼无珠”,“天良尽昧”。命令将逆犯王锡侯迅速押解进京,交刑部严审。

王锡侯已经65岁了。自38岁中举后,连续九次会试都落第了。为了维持生活,才写了这本《字贯》,希望可以卖几个钱。没想到,钱没赚到,却惹来了杀身大祸。

最终,王锡侯被判处凌迟处死,皇帝法外开恩,改为斩立决。他的子孙七人为斩监候,秋后处决。妻子媳妇以及年龄未到16岁的儿孙都赏给有功之臣为奴。

而查抄的全部家产,也不过是60多两银子。一个清贫的小知识分子家庭就这样被消灭了。

比王锡侯更冤枉的是江西巡抚海成。因为这次的有眼无珠,没有及时发现《字贯》的问题,最后被判为斩监候。甚至两江总督高晋也受到牵连,被降级留任。

这样明目张胆的大冤案立刻震动了全国,所有官员都感到了恐怖,开始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而在整个乾隆年间,类似《字贯》案这样的文字狱冤案可谓比比皆是。

乾隆时期是康乾盛世的巅峰,也是整个大清朝的巅峰。但是,就是在这样的巅峰盛世里,出现了字贯案这样荒唐的冤案。

当然,乾隆在位60年,训国三年,这一时期,全国人口几乎翻了一倍,达到了三亿人左右。而且征服西北,重新恢复了对新疆的统治。文治武功确实可圈可点。

但是,这个盛世仍然有非常大的问题值得思考。著名历史学家张宏杰先生《饥饿的盛世》一书,有着非常全面详尽地分析和阐述。

由于很多问题不适合在这里讨论,所以,本文只是摘取了其中的几个有代表性的小故事。

乾隆时期,西方发生了产业革命,是西方超越中国的开始。其中原因很多,或许,《饥饿的盛世》一书中可以寻找出答案。有兴趣的朋友建议看一看。

#头条创作挑战赛#

#张宏杰书写历史#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