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皇帝治国的措施,不能说不好,只能说他是生不逢时

发布时间:2023-08-20 14:45:24 发布人:hao168

帝王档案姓名:爱新觉罗·旻宁年号:道光在位:1820~1850享年:69岁庙号:宣宗谥号: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检勤孝敏成皇帝陵寝:慕陵(清西陵)子女:9子,10女皇后:钮钴禄氏继位人:奕詝

帝王档案

姓名:爱新觉罗·旻宁

年号:道光

在位:1820~1850

享年:69岁

庙号:宣宗

谥号: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检勤孝敏成皇帝

陵寝:慕陵(清西陵)

子女:9子,10女

皇后:钮钴禄氏

继位人:奕詝(咸丰)

青史语录

“宣宗恭俭之德,宽仁之量,守成之令辟也。”

——《清史稿·宣宗本纪》

康熙皇帝即位之初把漕运、河务、三藩当作执政初期的三大目标,作为后代的道光皇帝即位后,面临的内忧外患更甚之:鸦片、漕运、盐矿,对内要镇压张格尔等起义军的挑战,对外要防范西方列强觊觎试探打开中国的大门,应该说道光皇帝的一系列措施还是有利于改善清朝腐败积弱的面貌,但是从全局看,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工业革命,综合国力直线上升,道光和他的大清朝已经开始落后于世界进步的脚步了。

重拳出击,半途而废

清中叶以后,社会经济积弊丛集,在整顿吏治的时候,也查出了地方政策的一些问题,其中尤以漕运和盐政最为严重。漕运为“天庚正供所关”,过去从两江(江西、江南两省。江南省包括现今江苏和安徽)、湖广等地征来的漕粮(田赋中运送京师、通州部分)都是从大运河运到目的地,漕运官员经常利用手中的职务之便中饱私囊。加上运河受水患破坏经常遭到组碍,运费又高。于是漕粮海运势在必行。

清代的首次漕粮海运始于道光六年,这一变革的出现,是由诸多因素促成的。直接的催化剂,则是因道光四年(1824)冬,江南高堰漫口,清江浦高家堰大堤溃决,江苏高邮、宝应至清江浦一段,运河水势微弱,清水宣泄过多,高宝至清江浦一带,河道节节浅阻,漕船搁浅,河运漕粮已不可能,京巖地区的粮食供应面临严重危机。无奈之下,道光帝发布上谕,令群臣讨论有关漕粮事宜。户部尚书英和建言海运便利。

海运曾行于元代至明代永乐间,清代嘉庆时也曾试行过,后来由于部分廷臣及主持漕运的胥吏以风涛、海贼等理由加以反对而一直不能实行。道光帝在廷臣“有谓可以试行者,亦有谓断不可行者,迄无定见”时,让地方官员自己讨论处理,“似海道尚非必。但是,这些官只不过图来相看运风险,均以为海运堂习难行,仍主要采用“读讲,盘识接运的办法。这种办法实行的结果,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请运问题,还重耗了大量资金。

道光五年六月,道光帝分别给阻挠海运、又拿不出漕运办法的大学土孙玉庭及江g有关地方官员以革职、降级、调用等处分,改派持善为两江总督,并任命男于改革、我嫌审著的安徽布政使陶湖为江苏巡抚,命他们切实筹描海运事宜。琦善、陶湖考察后,请求把苏州、镇江、太仓四府一州之粟全部海运。道光帝立即接受了他们的建议,由江苏布政使贺长龄赴海口同地方官一道雇商船,分两次运走。安徽、江西、湖广离海口段远,仍然河运。为杜绝经纪人的需索、无端阻留、刁难,道光帝还下令在上海设海运总局,在天津设立分局,由朝廷派遣官员验收。

道光六年二月初一日,第一批海运船只,装载漕米123.3万余石扬帆出海了。海船自吴口出海,东向大洋至余山,北向铁槎山,历成山,西转芝果岛,稍北抵天津,总计水程4000余里。道光帝派遣朝廷重臣赴津验米,米色滢洁,且时间缩短,运费低廉。此后,继续由海路运送漕粮。至六月初,江南漕米全部运完。这种运法坚持到光绪二十六年,由于各种保守势力的反对,他并没有能坚持实行下去。“二十七年以财用匮乏,谕自本年始直省河运,海运一律改征折色(所征田粮折价征银纱布帛)。”

纲盐改票盐

在改革漕运的同时,关系到国家财政税收的盐政也受到了道光的重视。清朝盐政向来采用明朝纲盐法,这种办法由固定的盐商凭“盐引”行销纲盐,而盐引完全为盐商垄斯。盐商垄断盐业,又须维持庞大的销盐机构,导致盐价提高,引起销售困难。不照章绑税的私盐泛滥,盐引滞销,盐税减少,盐商遭受打击,绑盐法难以存在下去。道光十年,两江总督陶尚以准盐疲蔽已极,屡陈积弊情形,并请删或浮费,停缓摊补。

不久,道光帝批准实施了革新盐政的措施,将两淮盐政裁撤,其盐务改归两江总督管理。道光十二年,票盐法首先在准北地区31个州县实行,这种制度,任何人只要纳税,都可以领界运维食盐,打破了食盐运销的垄断,降低盐价,促进了盐的销售,增加了盐税,别夺了官员利用盐政营私的途径。票盐游效果十分显著,不到4个月,清运30余万引(11为400斤)场盐运销一空。凡富有之民,带赞到准北分司领取益票,不论那个省的人,也不限数领多少,皆可以的引授盐,仍按习地行销。贩盐之商又有票版、岸贩之分。

票贩验资纳课,赴盐场领,行盐河数百里,至西坝而售给岸贩。岸贩买盐出湖,散售于淮北引地食盐之户,每年所售以36万引为额。一时间商博丽跃,西坝遂取代河下成为准北食盐的集散中心。于是结商岸贩纷纷投止于此,赁地租房,设场建站。清政府又在此设卡收税,驻扎缉私的官兵,有效地控制了盐税。从道光十三年到二十七年的15年间,西坝盐栈合计缴纳正税、“杂课”、“报效”、“经费”及代交淮南“悬课”银1350余万两。西坝因而“周阎相接,日以繁浩”,设置盐栈之处,每亩地价高达好几万钱。每栈都是栈门高阔,长垣缭绕,屋舍豪华。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被剥夺特权和暴利的河下纲盐商们却顿时陷入困境:盐商们的破产不是渐序的,而是瞬间的。当时各种书中都记载“群商大困”、“盐商顿变贫户”,盐商们交不起朝廷规定的重税,又没生意可做,于是家产被抄,屋舍园林一律充公。盐商家族子孙流离失所,甚至外出乞讨,好不凄惨。扬州这个温柔富贵之乡亦随之山河暗淡,市井萧条。票盐法受到和过去行盐之法利害相关的各种势力的反对,道光帝因推行票盐法阻力重重,也不得不使盐政的改革半途而废。

查禁烟毒,开放矿禁

清中叶以后,鸦片烟毒的泛滥已成为严重社会问题,吸食者遍布城乡各地,上自官府错绅,下至工商优隶,以及妇女、僧尼、道士,随在吸食。鸦片烟毒,危害生灵,“势将胥天下之编氓丁壮,尽为萎靡不振之徒”,野有游民,国无劲旅,这是多么令人怵目惊心的情景!鸦片之毒害国计民生,因此道光帝即位伊始,连连发布严禁鸦片的命令,查拿烟顺,禁民吸食,对地方官查拿鸦片不力者,订立议处失察条例,严伤地方官晓居民,不准私种罂粟,防止鸦片蔓延。

道光十一年,他又命两广总督李鸿宾等“确加查核,如何使烟土不能私人,洋面不能私售……务将来源杜绝,以尽根株,勿令流入内地,以除后患”。当时广东有瑶民之乱,两广总督李鸿宾领军出击,但清兵多吸食鸦片,体弱力薄,不堪一击,几乎全军覆没。十二年八月,道光谕令各省督抚提镇严禁陆路水师将弃兵丁吸食鸦片。但是,这些禁烟措施并未能遏止鸦片流毒的汹涌泛滥。

道光十八年,黄爵滋在鸿胪寺卿任上,针对当时烟毒泛滥的严重情况和两年前许乃济提出驰禁论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向道光皇帝上了《请严塞漏后以培国本疏》。在这个奏折里,他从国家财政收入支绌的严重困难出发,提出若要堵塞白银大量外流,“必先重治吸食”的主张。他列举近年来白银大量外流的数字,说:道光三年以前,每岁漏银数百万两,而自道光三年至十一年,每年漏银1800万两,自十一年至十四年,每年漏银竟达2000余万两,自十四年至今,又渐漏银至3000万两之多,此外福建、江苏、浙江、山东、天津各海口合之,也有数千万两。

因此,他不胜忧虑地说:“以中国有用之财,堵海外无穷之壑,易此害人之物,渐成病国之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臣不知伊于胡底。”他说“今天下皆知漏后在鸦片”,认为“夫耗银之多,由于贩烟之盛,由于食烟之众”,倘若“无吸食,自无兴贩,则外夷之烟,自不来矣”。因此,从根本上说,“今欲加重罪名,必先重治吸食”。他主张对吸食鸦片者,限期一年戒掉,否则即“置之重刑”。对吸食鸦片者以死罪论处,这还是发言盈庭的历年条奏中的第一次。道光帝得到这个事关重大的奏折,立即命令各省督抚各抒己见,妥议章程,迅速具奏。在一年时间内,各省督抚纷纷遵命发表意见,其中绝大多数对黄爵滋的主张持反对态度,支持黄爵滋的为数极少。

两江总督陶澍是支持者之一,他认为“黄爵滋所陈重治吸食罪以死论之奏,实出于万不得已之苦心,而为救时之急务也”。湖广总督林则徐早就力主严禁鸦片,而且已在湖南、湖北厉行禁烟。他在道光十八年九月的《钱票无甚关碍宜重禁吃烟以杜弊源片》奏折中,林则徐指出重治吸食的必要,痛陈严禁鸦片的迫切性。他说:“当鸦片未盛行之时,吸食者不过害及其身,故杖徒已足蔽辜。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林则徐在奏折的后面,还附有详尽的戒烟药方,以说明在限期内戒绝烟瘾是可能的。

道光帝在黄爵滋提出重治吸食主张以后,虽然没有立即加以支持,但黄爵滋、林则徐等人有说服力的严禁主张,无疑给予他很大震动。他在读到“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时,挥毫“朱圈赞赏”。兵痛银竭的危险,终于使他下决心禁烟。此后,他采取了一系列行动,明显地加快了走向全面严禁鸦片的步伐。道光帝采纳严禁主张之后所采取的最具决定性的步骤,是于十二月三十一日,颁给林则徐钦差大臣关防,令他“驰赴粤省,查办海口事件,所有该省水师兼归节制”。他申明派遣林则徐驰赴广东的目的,是为了“积习永除,根株断绝……为中国祛此一大患”。道光十九年二月初四日(1839年3月10日)林则徐经过两个月的旅程到达广州,成千上万的人挤满了珠江两岸,人人争睹钦差的风采。

整个广州都在等待和倾听钦差大臣的声音,林则徐的回答是第二天在辕门外贴出的两张告示,《收呈示稿》宣明钦差大臣到广州的目的是查办海口事件;另一个《关防示稿》无异于钦差大臣此行的第一个宣言,是采取禁烟行动的先声。这个告示是林则徐作为软差大臣向广州官员、百姓和外国人的首次公开亮相,它再次以清康告白天下,并着手准备驾取极其复杂的局面。林则徐的目记记载,他当天住在越华书院。广州处在暴风雨的前夕,不管是欢欣还是惧怕,期待还是仇恨,它总归要伴着雷鸣闪电,铺天盖地地来了.………。

为了实现“积习永除,根株断绝……为中国祛此一大患”这一目标,道光十九年三月至六月禁烟期间林则徐的一切措施,都得到道光帝的首肯和支持。他对于林则徐向外商宜示的“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的决心尤为赞赏,称誉林则徐“忠君爱国,皎然于城中化外矣”。道光帝屡次指示林则徐,应于各国船只出入经由要道的广东海口水陆严查,“务使外海夷船,不得驶进口门,妄生觊觎,内地匪船,不敢潜赴外洋,私行勾结……要期除恶净尽”。林则徐不负道光重托,采取有力措施,终于迫使外国鸦片烟商缴出鸦片200多万斤。

缴烟获得了完全的胜利,但如此巨量的鸦片如何处置,外国人推测中国可能对鸦片实行专卖,从而使鸦片买卖合法化,但他们想错了。林则徐报告道光皇帝,要求验明实物数量,然后焚毁。道光对林则徐表示了很大的信任,令林则徐等“毋庸解送来京……即于收缴完竣后,即在该处督率文武员升,公同查核,目击销毁。俾沿海居民及在粤夷人,共见共闻,咸知震慑”。六月三日,历时23天的虎门硝烟,在林则徐的指挥下,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决不屈服于侵略的决心。

道光帝接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奏报,揽奏兴奋之极,提笔批曰:“大快人心一事!”这样,从道光十八年年末开始,在皇帝的敦促下,一场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在全国展开。在沿海各省,鸦片走私船被缉获,走私烟贩被缉拿;在内地各省,罂粟的种植被严令禁止,鸦片烟、烟枪、烟具被收缴、销毁,各种戒烟药丸被分发,吸食者被处以刑法。诚然,在全国各地,禁烟措施在贯彻的程度上有很大差异、有的省份因弛禁派迁延观望、敷衍塞责而不能有效地执行禁烟措施。但道光帝是决心在全国切实实行禁烟的,其效果也是显著的,于国于民都有利。

【作者简介】

惜何昔,90后自由撰稿人,偏爱历史,希望可以在历史的往事中汲取精神食粮,借古鉴今交到更多知音朋友。历史告诉我们无论有多困难,都要坚强地抬头挺胸,告诉所有人,你并非他们想象的那样不堪一击!

【往期精彩】

点击蓝字即可跳转

→“狠”皇帝雍正——铲除兄弟 加强皇权

→ 盛世修书,比肩《永乐大典》——乾隆编纂《四库全书》

→两次遇刺,事变频生——嘉庆朝的社会动荡

→ 针对乾隆的偏见:年轻时的乾隆皇帝还是很有作为的

→雄才大略的“千古一帝”——清圣祖康熙皇帝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