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刚刚打下南京,为什么急着去北伐?

发布时间:2023-08-20 15:49:12 发布人:hao168

1853年5月13日,太平军即开始了北伐。此时,距离太平军进入南京,不过才过去了1个多月。在南方,太平军仅仅控制了天京、镇江、扬州三城,而且,即便在天京周边,江南、江北大营尚有35000清军精锐尚在虎

1853年5月13日,太平军即开始了北伐。

此时,距离太平军进入南京,不过才过去了1个多月。

在南方,太平军仅仅控制了天京、镇江、扬州三城,而且,即便在天京周边,江南、江北大营尚有35000清军精锐尚在虎视眈眈。

如此局势下,太平军为何要急不可耐地北伐呢?

形势

1853年3月29日,洪秀全、杨秀清等人进入金陵,改金陵为天京,以之为都。

关于定都天京的决策,历来争议很多,不过,那毕竟是另外一个问题了,咱今天就不聊了。

既然已经决议定都天京,以后的决策自然要在这个前提下展开讨论了。

既然已经定都天京,自然就要保卫住天京。

很快,清军在天京周边建立了江南、江北大营,并攻占了天京周边的一些关键地区。

对于城外这些清军的战斗力,洪秀全、杨秀清是很清楚的。

尤其是江南大营的清军,他们是太平军一路从广西打过来的。

在与这些清军的作战中,双方都曾试图歼灭对方,一言不合就对峙数月,但谁也吃不掉谁。

此时,太平军虽有50多万人,但大多是家属,能战之士大约为10余万。

城外的清军为3.5万,兵力约只有太平军中1/3,但他们都是绿营中最精锐的部队,擅长防守,且已经控制了孝陵卫等险要地区。

因此,在进入天京后一个月的时间内,太平军在与城外清军的交战中,不但无法吃掉对手,甚至还吃了一些亏。

显然,太平军至少在短时间内是吃不掉城外对手的。

更为严重的是,仅仅只占有三城的太平军,后援不足,而大清在全国有90万大军。

这90万大军,虽然因承平日久而战斗力下降,但作为预备兵源还是可以的,而且···规模摆在那里!

显然,如果太平军与清军一直在城下耗下去,是拱手让出主动权,困守孤城,自杀而已!等大清的兵源源源不断抵达,太平天国就完了。

既不能吃掉城外的敌人,也不能一直耗下去,这该怎么办呢?

洪秀全、杨秀清的对策是:外线战略。

外线战略

当时在天京的法国传教士所做的记载基本再现了洪秀全、杨秀清的思路。

曾有太平军将领找洪秀全,要求尽快进攻城外的清军。洪秀全去祷告后,“转达”了天父的意见:让那么满清军队在这里沉湎,消耗自己的身体吧!我们的精兵在北方!等妖气吹遍整个北方,我们再包围他们!

显然,洪秀全借天父之口,清楚地阐述了思路:执行外线战略!

城内的太平军为10余万,虽然吃不掉城外的敌军,但仅仅用于自保就浪费了。

短时间内,天京城内的太平军是“战则不足,守则有余”。

可是,如果一直耗下去,等清军兵力源源不断来增援,那就连守都不足了。

相比之下,清军则是“战则有余,守则不足”。

大清全国有90余万大军,如果仅仅只是以天京为打击目标,不断抽调兵马前来,是十分强大的。

可是,这90余万人分布在全国各地,如果拥有防守运动中的太平军,就处处都兵力不足了。

所以,抽调部分精锐,攻入敌占区,打乱敌人的部署,才是化解困境的唯一办法。

因此,洪秀全、杨秀清,选择了北伐、西征,执行外线战略。

相比之下,北伐,是最能打乱敌人部署,争取主动的。

一方面,大清的统治中心在北方,主要兵源也在北方。

另一方面,大清在北方的防御力量十分分散。像开封、宿州这样的重镇,都只有数千人,且训练不足,很难抵挡快速推进的太平军。

所以,太平军一旦北伐,清军势必到处调兵遣将,堵截太平军逼近其统治中心,部署将被完全打乱。

因此,在与城外清军进行了1个多月的交战后,太平军做了立刻抽调精锐北伐的决策。

确实为全局赢得了主动

太平军北伐开始后,确实打乱了大清的部署。

此后,大清不但没有再调兵增援江南、江北大营,还从两大营抽调兵马回援。

不仅如此,当太平军再实施西征时,原本兵力仍很雄厚的大清,仍然没有抽调太多兵力前往作战,如果不是湘军的异军突起,太平军几乎可以在不遭遇太大阻力的情况下西征成功。

可以说,出发时只有2、3万人的北伐军,确实达到了打乱敌人部署,为太平天国赢得全局主动作出了巨大贡献。

杨秀清给北伐军的要求是:师行间道,疾趋燕都。

也就是说:实施无后方作战,长驱直入!

后后方作战,千里大突进,历来是要冒巨大的风险,付出巨大代价的。

然而,全军覆灭,有去无回,这样的代价就太大了。

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太平军的计划也被“意外”打破了。

未能实现的设想

太平军一直把林凤祥、李开芳,称为北伐军的先锋。

也就是说,洪秀全、杨秀清,原本是留有后手的,是准备投入主力的。

太平天国在首义五王之外,又封胡以晃为豫王,秦日纲为燕王。

豫、燕,从字面上认识,就清楚地表明:太平军是要以“王”级别的人物负责河南、河北战场,率领主力北伐。

那么,为何最后只有曾立昌率部分援军“救火”,始终没有什么“主力”北上呢?

因为···遇到了意外。

1854年时,太平军的西征军再下武昌,又攻入了湖南。

杨秀清去天京前,刚刚路过湖南,当时,湖南境内的清军野战精锐,如今都在江南大营待着,湖南境内原本没有什么能抵挡太平军的力量。

一旦攻占湖南,广西等地更是太平军的老家,南方基本没有什么太大麻烦。

因此,依常理,1854年左右,即可组织真正的大规模北伐,与林凤祥、李开芳等先锋呼应了。

然而,意外的是:在湖南,他们遇到了突然崛起的湘军。

湘军不但将太平军赶出了湖南,还攻取武昌,再入安徽、江西,成为太平军真正的心腹大患。

因此,太平军也就再无法大举北伐了,林凤祥这个先锋,也就成了北伐军的全部。

如此,北伐偏师,孤立无援,有去无回。

太平军之所以作出以2、3万人偏师北伐这个看起来荒唐的决策,并非洪秀全、杨秀清脑子昏了,只是其计划没有打出来而已。

不必苛责

提到北伐,许多朋友喜欢拿朱元璋北伐与太平军北伐相比。

这种看法认为:朱元璋在先攻灭陈友谅、张士诚,基本平定南方后,才开始集中主力,大举北伐。而洪秀全在仅有三城,后方不稳的情况下,就仅仅以2、3万人北伐,是愚蠢的。

不否认,朱元璋集团与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确实有高下之分。然而,这样的类比并不恰当。

朱元璋时期,北方的元廷已经陷入分裂、混乱,北方军阀的混战一点不比南方群雄混战冷清,元廷基本上没有办法组织南下。陈友谅、张士诚,则更是独立的军阀。

因此,朱元璋当然可以根据各派势力的特点,“先陈后张”,步步为营了。

洪秀全面临的局面则完全不同。

大清虽已不复全盛之势,但统治集团仍然基本保持着对全国的控制。八旗、绿营,虽已不堪用,但在数量上仍保持绝对优势,并仍听朝廷统一调遣,湘军及各地团练虽“兵为将有”,但仍忠于清帝。

这种情况下,洪秀全当然不可能照搬朱元璋的经验!

洪秀全、杨秀清作出了迅速北伐的部署,北伐达到了打乱敌人部署,为全局赢得主动的效果,这是事实;北伐最终全军覆灭,这也是事实,都毋需讳言。

然而,洪秀全、杨秀清虽有许多问题、失误,但绝不愚蠢。

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一样,太平天国北伐失败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然而,一味只是以“昏了头”来看待洪秀全、杨秀清作出的北伐决策,既不客观,也无意义。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