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东北是苦寒之地,山东人为何自发去闯关东,而不南下江浙

发布时间:2023-08-20 17:21:37 发布人:hao168

晚清时期,以山东人、河北人为主体,持续和大规模向东北三省移民,在历史上被称作是“闯关东”。当时,东北地区是苦寒之地,山东人和河北人为什么自发去冒险闯关东,而不南下到富庶的江浙地区呢?这还要从清朝的历史

晚清时期,以山东人、河北人为主体,持续和大规模向东北三省移民,在历史上被称作是“闯关东”。当时,东北地区是苦寒之地,山东人和河北人为什么自发去冒险闯关东,而不南下到富庶的江浙地区呢?

这还要从清朝的历史说起,清朝是由满族人建立的政权,发源地是东北的满洲地区,清军入关推翻明朝统治,迁都北京,从此清朝取代明朝成为全国统治者,实行民族等级与隔离制度。

清朝颁布禁关令,严禁汉人进入满洲“龙兴之地”。顺治曾告诫满洲贵族末路就是退往关东。满族人倾族入关后,东北人口剧减,由于长期对东北实行封禁政策,满人的“龙兴之地” 地广人稀。

十九世纪,黄河下游连年遭灾,清朝政府却依旧禁关,破产农民为了生计不顾禁令,成千上万的冒着被惩罚危险,“闯”入东北。鸦片战争后,沙俄侵略东北地区,随后发生日俄战争,清政府禁关令这才放松。

1860年清政府正式开禁放垦,鼓励移民戍边,以振兴关外的经济。这时内地经过长期的人口增殖,人口达到了饱和,人多地少矛盾突出。于是山东、河北一带的农民大规模到东北去淘金、种地。但东北自古是苦寒之地,是发配犯人的地方,他们为何不南下求生存?

因为,江浙一带虽然是鱼米之乡,但相对人多地少,与东北的人少地多成明显反比。而山东人本身已很穷,没有做生意的资本,只能靠出卖劳动力为生,但江浙一带并不缺少劳动力,因此他们没市场。

同时,山东人和河北人,离东北较近,能够很快适应北方的严寒气候,相反对南方的湿热气候却不怎么适应,而且语言方面,他们与东北更相近,而与南方差异大。综合多种因素,他们选择到较近的东北,而不到江浙一带就很正常了。

据统计,从清初到民国年间,内地闯关东的人数达到了3000万人次,多数是因自然灾害和战乱而迫于生计的山东人、河北人。闯关东实质上是贫苦农民在死亡线上自发的、不可遏制的、悲壮的谋求生存运动,可以算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移动之一。闯关东,是悲壮的历史,也是一次移民壮举。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