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工地上出土一块石碑,记载了火烧圆明园时发生的一件壮举

发布时间:2023-08-20 17:21:52 发布人:hao168

1983年,清华大学工地上发掘出来一块石碑,石碑上面记载,当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最后的抵抗者竟然是二十多个太监。1860年,也就是咸丰十年,英法联军对当时的清朝发动侵略,清军消极抵抗,很快就被攻占

1983年,清华大学工地上发掘出来一块石碑,石碑上面记载,当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最后的抵抗者竟然是二十多个太监。

1860年,也就是咸丰十年,英法联军对当时的清朝发动侵略,清军消极抵抗,很快就被攻占北京城,占领了圆明园。

清朝咸丰皇帝为了避难,已经领先英法联军一步,逃离了北京城,带着宠妃躲到了避暑山庄;其他的朝廷官员,为求活命,也已经逃走,就连京城的守军,知道英法联军要攻打北京城的消息后,也放弃岗位,早早逃命去了。

当时的京城里,圆明园是最气派和最高级的园林,英法联军也知道这个地方,而且圆明园还曾经关押过他们,因此,一攻占北京,联军就派了三千多名士兵前去圆明园抢掠。

此时的圆明园,已经没有了往日的宫女和仆人,只剩下二十几个并不受人待见的太监,这些太监又被称呼为“技勇太监”。

所谓技勇太监,就是有一定武术功底的太监,是专门负责保卫皇帝安全的护卫,只是后来咸丰帝派他们来圆明园当了保安。

在知道西方列强即将攻打北京市,以任亮为首的二十多个太监,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舍家弃岗,外出逃命,而是选择了留在圆明园,做好保卫的职责。

他们哪怕只是太监,也比那些高高在上的朝廷官员清楚,圆明园里有着无数的瑰宝,是凝结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化传承的结晶,圆明园不能丢。

他们作为清朝在北京城最后的力量,一定要守住圆明园,就算明知道联军强大,也要和他们拼个鱼死网破。

听说有联军往圆明园这边赶来了,任亮带着二十多个太监,抄起简陋的火器,以及冷兵器,埋伏到了圆明园的贤良门附近。

这些太监虽然有一定的武术功底,但毕竟没有过战斗经验,战斗力甚至不如当时清朝的普通士兵,更何况是强大的英法联军。

最先赶到的是法国军队,冲在最前面的士兵,被埋伏起来的太监一枪爆头。

法国人以为清朝还有骨气,在圆明园驻守了大量士兵,于是集结力量,准备一次性将清军歼灭,然而他们哪里知道,现在的圆明园里只剩下二十来个太监。

二十多人的太监哪里是几千个联军的对手,英法联军发起冲锋不久,就发现整个圆明园所有护卫只剩下这些太监,不仅放声大笑,嘲笑清军懦弱,随后,所有太监全部忠烈战死,以身殉国。

而圆明园也被抢夺了众多珍贵的艺术品,并且被可恶的英法联军放火烧毁,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耻辱,也是那时候王朝的耻辱。

这些太监,并没有在史书上留下记载,现在之所以知道这件事,是因为清华大学工地上发掘出来的一块石碑,上面模糊的记载了这场战斗,但是出了八品太监任亮外,其他所有太监都未曾被记载下姓名。

这些太监只是当时的小人物,但是小人物也有报国志,他们的胆量和行为,甚至超越了当时的皇帝。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小人物”的存在,中华文化才经久不衰,源远流长。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