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和二次世界大战都源自欧洲?欧洲会不会再带出个世界第三战?

发布时间:2023-08-22 11:18:42 发布人:hao168

萨拉热窝,巴尔干半岛上的明珠。6月28日是塞尔维亚被土耳其征服的纪念日,这一天也被称为塞尔维亚的“国耻日”。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的裴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阅兵结束后,被塞尔维亚青年枪杀。奥匈帝国

萨拉热窝,巴尔干半岛上的明珠。6月28日是塞尔维亚被土耳其征服的纪念日,这一天也被称为塞尔维亚的“国耻日”。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的裴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阅兵结束后,被塞尔维亚青年枪杀。奥匈帝国是欧洲传统的五大强国和当时世界的列强之一,其版图地跨东欧、中欧和南欧,国土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帝国,为欧洲第二大; 人口稍逊于俄罗斯和德意志帝国,位于欧洲第三。这样的一个强国,皇储被杀,肯定是列强挑起蓄谋已久的战争再好不过的理由了,于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看似是因为奥匈帝国的皇储——费迪南大公被激进的塞尔维亚青年刺杀,但这最多只能算是个导火索,其时欧洲各大国因为国力的消长以及势力范围的重新洗牌,开战已经是急不可耐的存在,斐迪南大公的死只不过是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给了战争一个最合适的理由。第一次世界大战,最根本的原因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强国对老牌资本主义强国的挑战,他们迫切地需要重新瓜分这个地球。

17世纪开始,文艺复兴运动遍及欧洲大陆以及英伦三岛,这一运动最大限度地解放了人性,对人力资源的发掘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随着人的解放,生产力获得了飞速发展,直接推动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爆发。随着工业革命的爆发,欧洲国家首先享受到了科技带来的巨大红利和好处。科技的大幅发展又直接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在欧洲大陆及英伦三岛上的集中爆发和进阶,促使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快速变化和进步。对生产资料、资本和原材料的需求随之水涨船高,促使也帮助着欧洲列强走上了对外扩张和侵略的道路。对外的侵略和扩张,同时又反哺这些国家,崔生了当时的全球性强国,比如曾经赫赫威名的日不落——英国、海上马车夫——荷兰、海盗的原产国——葡萄牙、以及后起之秀的法国和德国等。

尤其是德国,早期的欧洲列强中,德国的身形一直非常弱小,在对外的侵略和扩张中,它有点跟不上欧洲老牌资本主义强国的队伍。但毕竟是后起之秀,1806年,德国开始快速崛起,经历了多年战争之后,1871年,建立了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并很快对其他强国实现了弯道超车,后来居上,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主力军,甚至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起者。

19世纪中期的时候,各个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发展出现了极度的不平衡状态。部分国家继续昂扬向上、部分国家却已经开始了快速地走向没落。原本处于平衡状态的全球势力范围摇摇欲坠,失去了继续维持下去的可能性。后起之秀们急需打破老牌资本主义强国所塑造的世界格局、重新确立一个对自己有利的势力范围。矛盾已经不可调和,战争随时一触即发,正好,这个时候费迪南大公出现在了萨拉热窝。

彼时,在欧洲的五强之间有三大矛盾体,分别是英德矛盾、俄奥矛盾和法德矛盾。这兄弟五人,在全球的近现代史上可谓威名赫赫,即使到了今天,除了已经被阉割拆分的奥匈帝国之外,他们仍然谁也不服谁,仍然尝试用战争的拳头来解决面对着的、本来可大可小的问题,比如现在的俄乌军事冲突。资本主义革命以来的几百年的时间里,欧洲列强们已经熟谙了战争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优和最先的法门。

普法战争中,作为后起之秀普鲁士,也就是德国的前身,打败了凶悍的高卢雄鸡——法国,侵入了原属于法国的势力范围——西欧和中欧。普法战争后洛林东部和阿尔萨斯被迫割让给了德国。法、德矛盾因此快速尖锐化,法国人迫切地寻找着报仇雪恨,一雪此耻的机会;

俄、奥矛盾主要表现在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上,对,就是奥匈帝国皇储被枪杀的萨拉热窝所在的地区。扩张成性的沙俄,此一时期正积极向巴尔干半岛上的斯拉夫人聚集区进行渗透和扩张,这动了在这一地区有着巨大利益的奥匈帝国的奶酪,于是战争成为了必不可少的解决问题的手段;

相较而言,英国和德国的矛盾就简单多了。英国人不愿意看到后起的德国持续地变强变大,所以就不间断地给德意志联邦下绊子,找茬子,就如同今天的漂亮国对东方神秘大国的动作一模一样,毕竟日已落和漂亮国系出同源,基因里有着高度相似的密码。而作为后起之秀的德国,首先是为了确保经济发展的成果可以转化为与之匹配的国家的国家地位,其次,德意志民族也是看不惯英国佬的扭捏作态,给英国定义为早已过气了的欧洲“大佬”,所以开始积极地寻求取而代之,成为欧洲的领导者。

19世纪末期的时候,随着欧洲列强矛盾的日益加剧,逐渐形成了以奥匈帝国、德国和意大利为主的三国同盟和以沙俄、英国及法国为成员的三国协约的两大军事集团。他们激励斗争,互不相让,又互相看不上。由于历史和种族的原因,素有“欧洲的火药桶”之称的巴尔干地区首先成为了这两大军事集团的竞技场。

1914年6月28号,奥匈帝国的斐迪南大公跑到边境去视察军事演习,结果遭到了塞尔维亚青年的刺杀。选在塞尔维亚的“国耻日”开展军事演习,又以王储的身份跑到两国的边界上去视察军事演习,这本身就具有极大的挑衅意味,是可忍孰不可忍,动了底线就真会跟你玩命,可惜傲慢的西方人对此很不懂又很懵懂。

王储被刺杀后,奥匈帝国给塞尔维亚下了极其严苛的通牒,例如:要求托管塞尔维亚部分国土、要求驻军塞尔维亚、取缔塞尔维亚内部反对奥匈帝国的宣传和报纸等等。对巴尔干地区早就垂涎不已,枕戈待旦多年的沙俄,瞅准机会积极介入,开始大力地支持困境中的塞尔维亚。奥匈帝国因塞方未接受其提出的极具侵略性的条款,于1914年7月28日向塞尔维亚宣战。随后欧洲两大军事集团中的各国都先后卷入这一战争,协约国和同盟国全面开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爆发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核心原因只有一条:因各列强的国力发展的不协调,势必需要对世界利益和势力范围进行重新的瓜分。

经过4年的混战及生灵涂炭,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俄、英、法为成员的协约国取得了胜利。当然,这里面有个小插曲,1917年,由于沙俄内部发生了革命,所以实际上他们中途退出,只有英法这两个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坚持到了最后的胜利。

作为战败国的奥匈和德国,在一战后被给予了非常严厉的惩罚。作为始作俑者的奥匈帝国被拆分得七零八碎,包括奥地利、匈牙利,以及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等;另有部分领土被波兰和罗马尼亚瓜分,从此世界上再也没有奥匈帝国的身影,曾经的欧洲五强,终归于历史的飘零,雄霸欧洲的梦想再也没有出现过。

另外一个战败国——德国,作为更大、更有潜力的失败者,它所遭受到的制裁那更是不要、不要的。德国不光要归战争中掠夺到的领土,还顺带着承认了波兰的真正独立,原属于东西普鲁士的领土也被划归新生的波兰所拥有。因此,德国丧失了15%左右的国家领土。第二,德国人的武装力量受到的限制更甚。陆军被限制在10万以内,且不得拥有坦克或重型进攻性武器;海军只能拥有6艘非无畏级战列舰,6艘轻巡洋舰、12艘驱逐舰和12艘鱼雷艇;不得装备潜艇、不能拥有空军等。经济上更是遭到了毁灭性的制裁和打压。德国需战争赔款共2260亿马克(约合113亿英镑);不得进出口武器,出口商品额外征收26%等。

从领土到资源、再到经济、军事和贸易,作为后起之秀,潜力无限的德国施加了360度无死角的打压和制裁,目的很明显,就是不希望这个优等生有一天有再次站起来的机会。如果严格按照当时的制裁方案,德国别说再次崛起了,甚至连正常的生活都无法保证。这类似灭绝师太送给小昭的灭绝掌,本来是想一招要了德国的命,但实际上却激起了整个德意志民族的斗志。

一战以后的德国确实比较悲惨,一面要进行战后重建、另外一面还要付出大量的战争赔款。当时德国的通货膨胀率高达400%以上、失业率更是居高不下。就在这样的悲惨中,德国人苦苦支撑了十年,转瞬便到了1929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空前的经济大萧条,导致无数工人失业、无数银行倒闭、无数资本家一夜之间就血本无归。

同样遭受到了经济寒冬,无数人失业和无数企业倒闭的德国抓住了这个机会,积极地不履行战争赔款,就一个字:拖。精细的德意志人积极地开展外交,对拖着战争赔款的这一战略目标,他们积极作为。派了代表团到法国,跟战胜国的法国说实在没钱了,能不能取消战争赔款,你看我太难了。心慈手软的凡尔赛委员会答应说可以延后,但是不能不赔。于是,德国人设定的“拖”的第一阶段的目标就这么轻易地实现了。

1933年,一个影响了世界上千千万命运走势的人——阿道夫 希特勒走马上任,成为了德意志民族的实际领导人,从此,世界开始了大不同。作为狠人和强人的希特勒上台以后立即宣布废除凡尔赛合约、突破军事限制,重新武装德国。

希特勒的第一招就直接骗过了英伦三岛的日不落以及它的近亲——漂亮国。其时,美国和英国都正处在经济大萧条中不能自拔,国家陷入巨大的危机之中。产能过剩,生产的东西卖不掉,工厂倒闭、工人失业、银行关门。希特勒对此的骚操作是用德国的国家信用在华尔街进行大量的贷款活动。为了不引起美国对此的警觉,他就用这些钱来购买了美国的军工产品,花着美国钱的德国人却又诡异地成了美国的最大客户,帮助美国找到了过剩产能的出路。

随后,西特勒照葫芦画瓢地欺骗英国人跟他做生意。于是乎杜邦、美孚、摩根、福特等财团和公司都跟德国签订了巨额订单。德国人堂而皇之地拿着从英美贷来的款去买英美的武器,运回德国后,用来提升自己国家的军事实力,悄无声息地就突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战胜国施加给德国的禁忌。当然,当时的美英也不是就真的这么纯和蠢,看不出这个漏洞百出的游戏,之所以对此听之任之,因为要对付另外一个挑战者——已经“变质”了的、正在快速地冉冉升起的苏联,借助德国急于崛起的诉求,实践自己的祸水东引战略。

做足了安外的策略后,希特勒开始攘内,他利用了多数德国人当时复仇心理和民族情绪,点燃了德国人雄起的决心和意志。希特勒频繁地诉说着日耳曼民族的优越和不同,刺激着整个德国民众的神经,既然有雄起的决心和毅力,那么受点委屈、受点压迫、甚至在经济上、生活上苦一点也是可以理解的了。德国人开启了“996”甚至是“12127”的大生产工作模式。

当时德国实行的是:“要大炮不要黄油”的战略。一切的一切都被用来为战争服务、为准备战争而服务了。有美英的帮助、有德国自己的崛起的诉求,也有掠夺来的大量犹太人的资产。

钱、技术、人力、外加上巨大的民族情绪,德国再次进入了迅速崛起、迅速强大的宽阔的跑道。

上台的第5年,1938年,恢复了部分元气的德国在希特勒的带领下,再又一次地开始了对外的侵略和扩张,先是吞并了奥地利、然后又直接吃下了捷克。

对此,好了伤疤忘了疼的英国和法国采用绥靖政策,对德国人的行为采取了放纵和放任的态度,他们一厢情愿且坚定无比的认为德国人会这么一直地向东进取、最终的目标会是攻打另外一个后起之秀,正在冉冉升起的国家——苏联。坐山观虎斗,找代理人打仗,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制敌于死地,这是央格鲁撒克逊民族的恶行传统,直到今天依然在被他们积极地使用,比如怂恿乌克兰跟鹅毛死磕,怂恿三哥怼东方大国,怂恿湾湾嫌弃自己的家等等。

1939年9月1日,西特勒领导下的德军向波兰发动进攻,突然发现德国并没继续向东部的苏联攻击前进,且还和苏联一起瓜分了波兰的英法两国匆忙间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德国人在瓜分波兰以后,直接开启了对法国本土的之战,然后又跨过英吉利海峡对日头已经开始下落的英伦三岛用兵,此后德国人就再也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了。一直到1945年5月柏林被攻克为止,德国人在二战中几乎横扫了整个欧洲。

第一次世界大战,因为欧洲列强迫切的重新瓜分世界的需求而被引发。而仅仅二十多年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二战后期的战局,更是因为各巨头们对势力范围的重新定义而波诡云谲。德国人不甘心被压制,积极追求民族的再次崛起、日本人为了摆脱狭小国土的限制,获取廉价的发展所需的资源,而新兴的美俄以及老牌的英法等国都有着自己的扩展拓展或不甘被超越的诉求,其本质就是列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有再一次的瓜分世界需求。

2022年2月爆发至今,俄乌军事冲突已经持续了一百多天仍未分胜负,君犁大概对了一战前、二战前以及当今世界的情势,必须得说何其相似:列强争地盘,如浓度的(hei)社会般,打打杀杀,那有什么正义或者说对错而言。

2022年2月27日,俄卫星社:美国总统拜登称,如果不在乌克兰问题上对俄采取大规模制裁,替代选项就是(开启)“第三次世界大战”。

2022年6月25号,俄罗斯联邦国家杜马国防委员会议员安德烈·古鲁廖夫公开表态说: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伦敦将是俄罗斯导弹袭击的首个北约战略目标。

2022年6月11号,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一次采访中说:当前的世界格局纷繁复杂,极有可能走向失控,并演变成有一次的世界大战。

这些都是危言耸听还是盛世危言?君犁作为平民百姓无从判断,但快速衰落的美国面对着越来越不听话的各“弟”国以及极速跃升的某东方大国,会不会把国内解决不了的矛盾输出到全球的各个角落?值得各国的大佬们好好思索。

多有疏漏,感谢君的阅读

我是君犁,感谢君的关注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