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利安与晚期罗马帝国》:哲人王是否注定悲剧性结局?

发布时间:2023-08-22 13:50:00 发布人:hao168

《尤利安与晚期罗马帝国》:马 勇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2022-9文丨云海在罗马帝国的历史上,有一位皇帝,他的统治时间不足2年,短暂到今天很多人都对他感到陌生。论征战功绩,他虽然在远征波斯的战争中

《尤利安与晚期罗马帝国》:马 勇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2022-9

文丨云海

在罗马帝国的历史上,有一位皇帝,他的统治时间不足2年,短暂到今天很多人都对他感到陌生。论征战功绩,他虽然在远征波斯的战争中势如破竹,但也远远比不上凯撒、屋大维、君士坦丁等伟大的君主。论哲学功绩,他热衷于新柏拉图主义,拥有哲人和皇帝的双重身份,以及崇高的道德品质,被世人称为“哲人王”。

而他发起的文明-宗教复兴运动,让他在世界历史上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这就是君士坦丁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尤利安(331-363)。

马勇博士在《尤利安与晚期罗马帝国》一书中指出,尤利安皇帝之所以拥有如此的魅力,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在他的统治时期,罗马帝国面临着政体和文明的双重危机。

直到狄奥多西皇帝为止,罗马帝国的君主制始终存在危机,集中体现在皇帝的继承人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具体体现为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皇帝的频繁更换和内战频仍。这种政体危机实质上是文明危机在政制上的反映。随着君士坦丁大帝312年开启的基督教化进程,古典希腊罗马文明很快迎来了与基督教文明的决战。尤利安一上台,就发动了支持宗教自由的“文明内战”,古典希腊罗马文明做出了最后一次复兴的努力,这一战也决定了古希腊罗马文明的生死存亡。

君士坦丁大帝

悲剧的是,随着尤利安在此后远征波斯的战争中意外阵亡,这一文明-宗教复兴运动很快就功亏一篑。从此基督教在一千年里的欧洲再无敌手,而尤利安也被基督徒塑造成了“背教者”的历史形象。

在《尤利安与晚期罗马帝国》中,作者将尤利安置于晚期罗马帝国的历史视野中,讲述了尤利安短暂的一生,并基于尤利安留下的丰富文献记载,讨论了尤利安应对帝国危机的所思和所为,对他背后的行为动机和思想渊源也进行了一番梳理和描述。

生于帝王家的尤利安,从小就经历了无情的阴谋与杀戮。君士坦丁大帝337年去世后,将帝国分给了三个儿子,由此引发了残酷的内战,最终尤利安的堂兄君士坦提乌斯二世胜出,于351年重新统一帝国。在此期间,为了根除家族内部对帝位的觊觎,尤利安家族的成年男性被谋杀殆尽,尤利安则是在软禁和流放中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期。

尤利安

但生活的痛苦并没有让尤利安的灵魂扭曲。他阅读了大量的哲学著作,凭借着哲学的慰藉,尤利安得以用超然的眼光看待个人和家庭的不幸。在20岁那一年,尤利安获准外出求学,于是,他前往雅典投入帝国最著名的哲学代表——新柏拉图主义门下,平静地研究哲学。

几年之后,命运将尤利安带回了权力的角力场。355年,尤利安被任命为副帝“凯撒”(正帝是“奥古斯都”),作为皇室成员,前往帝国的西部镇守高卢,清剿日耳曼蛮族。初到高卢的尤利安,不仅毫无政治和军事斗争经验,而且只是光杆司令,他的任务“是披着皇帝紫袍在高卢境内游行,以展示皇家之权威”,真正的军政大权牢牢掌握在君士坦提乌斯二世心腹的手中。

然而,尤利安很快就展示出了他优秀的政治和军事才能。一到高卢,尤利安就着手组建自己的权力核心,并凭着勇敢、无止境的精力和旺盛的战斗欲,尤利安威望日盛,逐步掌握了高卢的军政大权,最终出人意料地征服了高卢的蛮族,恢复了高卢境内的秩序,成为了高卢人民和各军团的救星和偶像。

尤利安

此后,尤利安更是被部下黄袍加身,与正忙于东方战事的堂兄君士坦提乌斯二世公开决裂,于361年7月起兵东进,意图进行一场胜算不大的军事冒险。就在新内战一触即发的紧要关头,没有子嗣的君士坦提乌斯二世突然染病驾崩,临终前被迫承认尤利安继位为罗马帝国皇帝。

361年12月,率军进入君士坦丁堡的新皇尤利安,为了快速稳住帝国东部的军队和官员,在对待有些杀父之仇的堂兄时,他先是亲自筹划将君士坦提乌斯二世安葬在君士坦丁大帝旁边,接着又承认君士坦提乌斯二世已经为神,以此来展示他的宽宏大量,从而赢得东部军队和官员的效忠。

第二年,尤利安就立即发动了复兴古典希腊罗马传统的文明—宗教运动。2月,发布旨在引发基督教内讧的宗教宽容敕令;6月,发布著名的教育法令,将基督徒逐出教育领域;同时,积极复兴罗马帝国自身的古代传统,阻止帝国变成一个基督教帝国。与此同时,363年尤利安还开始远征波斯,意图效仿偶像亚历山大大帝,彻底解决东部萨珊波斯帝国的威胁。

对于尤利安统治期间的所作所为,作者从新柏拉图主义的理想君王观念加以解释。按照尤利安的阐述,他完全符合理想君王的要求:勤加践行美德,培育远见卓识、熟悉战争与和平的所有事务;节制欲望、做到虔诚仁孝;严守正义,讲诚信。

由于深受新柏拉图主义的影响,我们就可以理解尤利安的一系列行为,比如一心向往2世纪的共和式君主制(第二代智术师的传统)、由信仰基督教转而反对基督教(因为基督教阻碍对智慧的追求)、妻子去世后坚决不再婚(禁欲),等等。

尤利安雕塑

在《尤利安与晚期罗马帝国》一书中,借助作者阐述的尤利安的生平经历及所思所为,我们得以了解晚期罗马帝国的政制困境和权力纷争,以及哲学家统治下恢复自身文明传统的努力。

尽管尤利安的骤然离世直接导致了这种文明复兴的努力失败,但即使尤利安的统治能够持续下去,这种努力能否成功也是一个极大的未知数。基督教之所以能够在欧洲盛行千年,正是在于其凝聚人心的强大内在力量,而到了罗马帝国晚期,基督教气候已成,以政治权力强行逆转甚至扑灭,非付出几代人的努力极难达成。问题是,像尤利安这种践行理想的哲人王,现实世界中能有几个呢?

#头条创作挑战赛#

#秋日生活打卡记#

#好书分享#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