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过程中安徽发生了哪些战斗

发布时间:2023-08-23 10:14:51 发布人:hao168

安徽在辛亥革命中是活跃的省份之一。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前后,一批知识分子在安庆、芜湖等地进行革命宣传和组织工作。光绪三十三年徐锡麟领导的安庆起义和三十四年熊成基领导的安庆马炮营起义,在安徽揭开了

安徽在辛亥革命中是活跃的省份之一。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前后,一批知识分子在安庆、芜湖等地进行革命宣传和组织工作。光绪三十三年徐锡麟领导的安庆起义和三十四年熊成基领导的安庆马炮营起义,在安徽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武昌起义成功的消息传来,安徽人民迅速响应。在寿州崛起的淮上起义军,挥师两淮,转战千里,光复皖西、皖北许多府县,并在蚌埠阻击张勋,喋血南山。二次革命爆发,安徽人民率先举起讨袁义旗,组织讨袁军,进行讨袁战斗,虽遭失败,但对唤醒民众,加速革命进程,产生了积极作用。

一、起义战事

【大通自立军起义之战】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初,资产阶级维新派唐才常和林圭主持的自立会,以“讨贼勤王”为宗旨,运动长江沿岸会党和清朝防军,秘密组织了自立军前、后、中、左、右等5军,约期起义,反对慈禧统治。总机关设于武汉;前军,起义地点为安徽大通,统领秦力山、吴禄贞;后军,起义地点为安徽安庆,统领田邦;左军在湖南;右军、中军均在湖北。约定起义时间为七月十五日(8月9日)。但由于事机不密,起义消息为大通镇厘局知府许鼎霖侦知。十四日,许鼎霖密电安徽巡抚王之春“请速派队剿捕”。铜陵县令魏致如亦向皖抚报警,并请皖南道台吴登拨军至大通清剿。时,武汉总部的唐才常因康有为的起义经费未至已将起义日期推迟到七月二十七日,但秦力山不知。时届十五日,恰被捕的自立会人员招供泄密,秦力山即下令起事,并迅速赶印、张贴武汉总部发来的《中国自立会会长讨贼勤工告示》,文中指斥“权臣秉国,逆后当朝”,宣布“保全中国自立之权”,“请光绪帝复辟”。清军大通营参将张华照得警后,即派炮船4艘渡江防堵,所载士兵多是自立会众,船刚靠岸,兵士倒戈,且以炮击大通厘局。张华照投江自尽。大通水师全力秦力山掌握,旋即攻占盐、厘2局,击沉厘局差轮常平号,获厘局卡炮船8艘,得饷银1.5万余两及大批物资。十五日晚,起义军控制了全镇。沿江一带地区,亦为自立军会众所控制。安徽巡抚王之春得大通急电后,连续派兵前往镇压,与起义军在大通展开激战。一日之内,起义军击沉清军炮艇8艘,小火轮1艘,杀伤清兵众多。大通起义震惊了清政府,王之春除派李定铭、傅永贵率兵与李桂馨分3路围击起义军外,又派营官萧镇江、李维义等部,分赴青阳、南陵等地,截断退路。十七日,清两江总督刘坤一遣龙骧、虎威、策电3艘兵轮,又遣芜湖衡字军3营、长江水师3营至大通合剿,并遣江胜左营步队一营赴南陵会剿。清兵云集,起义军四面受敌,节节败退,最后全部退缩至大通盐局,凭险与清军激战。在外无援兵、起义军伤亡愈来愈重的情况下,秦力山临机决定毁船突围,率队向青阳、南陵方向退却。起义军在青阳洛家潭村汇集时,夜遭清军偷袭,后又在铜陵、青阳分界处之脚岭遭清军夹击,除少数人乘夜突围,余均战死,其中有40多名起义军战士跳崖身亡。十八日,秦力山率残部在南陵戴家汇村迎战清军李定铭部,与之恶战一日,至傍晚,终因弹尽力竭、寡不敌众而失利。义军阵亡120余人,被俘10余人,被清军押至大通腰斩示众。同日夜,在铜陵境内的义军朱炳荣部,与清军李桂馨部、铜陵县守城清军相战于丁家洲、横梗头等地,亦败。十九日,起义军余部在铜陵县的杨家山、笔架山一带,与清军连续战斗,首领向广源等10余人牺牲,首领朱则徐等10余人被俘遇害。二十、二十一日,退至南陵县境内的大通自立军余部,陷入清军包围之中,先后遭歼击,大多战死。秦力山化装走脱,潜至南京,辗转逃往国外,大通自立军起义遂告失败。

【徐锡麟起义之战】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春未夏初,光复会员(简称会党)绍兴大学堂督办秋瑾秘密来安庆,与会党安徽巡警处会办兼巡警学堂监督徐锡麟制定皖、浙起义行动计划,规定五月二十六日金华首先起义,二十八日安庆起义。此后,徐锡麟依皖浙起义计划与会党陈伯平等商订安庆起义的实施办法,决定巡警学堂在五月十八日举行毕业典礼时,邀请巡抚和各司道参加,会上先枪杀巡抚,造成群龙无首,然后在城外发动新军起义,占领安庆。五月中旬,绍兴会党裘文高不待命令,突然合集台州义军,树起革命军旗帜,杀死清军数十名,打乱了起义计划。十四日,陈伯平、马宗汉先后自安庆抵沪,秋瑾自绍兴来会,告以浙江会党有败露迹象,再次约定于五月二十六日皖浙同时起义。五月二十一日,上海侦探捕获会党叶仰高,供出部分会党的别名或暗号。清两江总督端方将这一材料电告恩铭,恩铭转示徐锡麟,徐发现自己的别名赫然在内,顿感形势紧张。五月二十五日,陈伯平、马宗汉自沪返安庆,徐锡麟即与之密议,决定次日举行毕业典礼时起事,并部署行动事宜。当夜,陈伯平起草了《光复告示》,以“光复汉族,翦灭满夷”相号召,指斥清朝政府种种罪由,宣称欲“与我同胞共复旧业,誓扫妖氛,重新建国,图共和之幸福,报往日之深仇”。二十六日9时,巡警学堂毕业典礼开始,巡抚恩铭、藩司冯煦、臬司联裕等依次就坐。当学生行谒督礼时,徐锡麟急步上前行举手礼,呈学生名册于案上,大声道:“回大帅,今日有革命党起事!”恩铭正惊愕间,陈伯平即向恩铭投一炸弹,不料未炸。徐锡麟已从靴统内拔出手枪2支,向恩铭猛射。恩铭倒地,巡捕陆永颐,以身护恩铭,中5弹死。徐锡麟子弹射尽,入室装弹,恩铭被侍卫抢抬归署而死。冯煦即令速闭城门,又令城防营速捕徐锡麟。徐集合未散学生百余人,与陈伯平、马宗汉等人率领,赶往军械所取出枪炮,由于周家煜把弹药库钥匙带走,取不出子弹,枪炮多不能使用。遂即派人出城和新军联系,但城门已闭。中午,城防营、缉捕营、巡防营等清军将军械所包围,与徐锡麟等激战,并悬赏7千金捕拿徐锡瞬。战至16时,陈伯平中弹牺牲,徐锡麟、马宗汉和30多名学生被俘,当晚徐锡麟被杀。安庆起义失败后,秋瑾在浙江亦遭绍兴知府贵福逮捕杀害。

【马炮营起义之战】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安徽巡抚朱家宝因怀疑安庆新军炮营队官熊成基和辎重营范传甲等为革命党人,遂借故炮营和辎重营不参加太湖新军会操,致使熊成基等计划发动会操新军起义未能实现,会操起义的计划破灭后,熊成基遂决定以自己掌握的马炮营先在安庆起义,争取南京、寿州(今寿县)革命党响应,然后再驰往太湖,策动会操新军响应。十二月二十三日,范传甲闻光绪和慈禧先后死亡的消息,即与熊成基、张劲夫等密议,认为这是起义的极好时机,乃分头向各营联系,串连立即起义。二十六日,在杨氏试馆举行起义紧急会议,出席的有:熊成基、范传甲、张劲夫、薛哲、薛子祥、田激杨、廖盘贞、洪成点、程芸萱、李朝栋等10余人。会上,推岳工会主持人熊成基为安庆革命军总司令,决定当晚行动。熊成基当即发布作战密令13条,安排了起义步骤、方法。21时,以举火为号,住在东门城外的炮营在熊成基指挥下,全营开赴北门城外会师。途经步兵营时,士兵皆踊跃加入起义军。会师后,即往菱湖咀弹药库取得子弹,转而攻打北门,烧毁北门外测绘学堂的步兵营房,该部士兵也参加了起义行列。至此,起义军已发展到近2000人,城外已无敌军。起义军遂全力攻城。

朱家宝本已前往太湖,因光绪与慈禧逝世,特驰回安庆,防范事变。当熊成基开始发动炮营起义时,该营左队队官徐召伯秘密入城报告朱家宝,各城门遂被严令紧闭,增调兵力加强防守。按紧急会议决定,在城外接应的步营队官薛哲,应及时率领驻百花亭的步兵去北门开诚迎接。但薛哲见敌人已有布置,踌躇不前,没有打开北门,致使起义军未能按计划进城,形势急转直下。在讲武堂内的张劲夫,听到城外枪声,准备率队接应,因无武器,又处于清军监视之下,未能冲出。驻关帝庙辎重营的范传甲,由于营房大门被营官锁闭,党人又多有枪无弹,无法冲出营房,屡次放火,均为反动队官扑灭。次日下午,范传甲因枪击清军统领余大鸿遭捕,殉难于抚署前。

城内各路应援均遭失败,熊成基率部虽勇猛攻城,但弹药不足,炮弹又无引火线(引火线藏城内督练公所),落地多不爆炸,屡次猛攻,均未得手。停泊江心的清军兵舰,先存观望,后见起义军攻城不下,朱家宝又许以重赏利诱,遂发炮向起义军轰击。从太湖调来增援的清军迫近城郊,起义军腹背受敌。二十七日22时,起义军决定分2路突围出走。一路由熊成基率领,从集贤关经桐城,准备夺取庐州(今合肥市),联络淮颍一带的革命党人,再图大举。由于沿途与清军姜桂题部发生遭遇战,到达庐州时,人数已不满百,且精神涣散,难以维持,只得自动解散。熊成基只身潜离庐州,经寿县往日本。宣统元年(1909年)十二月在哈尔滨被捕,就义于长春。另一路由程芸萱率领,从安庆直奔庐州,因与清军江防营发生混战,到达合肥东乡,只有40余人,几天后,也宣布解散。起义军失败后,张劲夫、田激扬、李朝栋、周正锋、胡文彬、张星五、刘志贤、易桂安、张志功等人亦先后被捕就义。朱家宝组织250人的清剿队,分5路在皖北各地扫荡,被株连遭害的革命党人、兵士、学生有300人之多。

【新军起义之战】

清宣统三年八月十八日(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的消息传来,安徽各地纷起响应。皖抚朱家宝为防止革命发生,除令巡防营统领刘利贞加强防备外,又急电两江总督张人骏派张勋江防营5营来皖,加强镇慑力量,并把倾向革命的新军各标营的枪械弹药一律收缴存库,令第六十二标第三营管带桂丹樨立率所部开赴英山,名为防御武汉革命军东下,实力分散新军力量。在安庆的革命党人吴春、管鹏、韩衍等于九月九日集会于萍萃楼旅馆,第六十一标、六十二标和马、炮、工各营,陆军小学,陆军测绘学堂均派有代表参加。会议决定当晚8时起事,先由第六十二标举火为号,第六十一标和马、炮、工各营继起。并推定讲武堂教官胡万泰为指挥,孙方瑜副之。晚,炮营陈安仁、吴士英将管带驱走,准备会同第六十一标起义。由于起义消息泄露,第六十二标统领顾筱轩先将发动起义的阚朝鼎、李乾玉扣留,孙方瑜时病危在床,胡万泰又临事畏葸,不知去向。而朱家宝所电调江防5营,已星夜驰至安庆,分驻东西城外,监视巡防营,第六十一标不见举火,未敢举动,致起义半途而废。十日下午。第六十二标队官史沛然驱走了统领顾筱轩,救出阚朝鼎、李乾玉,遂带领官兵向安庆进军,晚上,逼近北门,发出联络信号。第六十一标随即参加战斗。因安庆城被江防营严密控制,新军枪械也不及江防营和巡抚营优良,江面又有清军4艘兵舰巡弋,不得不放弃攻城,退往桐城。朱家宝即将留省城未走新军全部解散。起义失败。

二、淮上军战事

【起义之战】

清宣统三年(1911年)九月上旬,武昌起义消息传至寿州(今寿县),张汇滔等召集邻近各县革命党人会议,分析当时形势,决定以民团为骨干力量,于九月十五日起义,武装夺取寿州。其部署为:王庆云、王体乾率领团防局武装和一部民军,分别攻打南门和东门;相如率领一部分民军攻打北门,枪支不足,辅之以刀斧;袁家声、郑善元率领民军300人,先期携武器进城,负责攻打总兵署;肖良璞、李家锐率民军300人,先期集中农会,负责攻打州官衙门;郭行健、孙舫轩率领预备队,先期进城,待各路民军临城时,开门接应;程华亭率领一部分人先期入城,监视清军炮兵和清官吏家属;张纶、李诱然出入官府,观察情况,相继劝降;密发“围城”二字口令,每人臂缠白布,以资识别;以上部署限九月十四日夜半以前完成。时至十四日,各路起义人员均按部署进入指定位置,不料,事为州官魏少英觉察,在州署公堂上,魏少英指责李诱然图谋造反,欲将扣留,李诱然见事泄,退让不得,顺手推翻公案,指斥州官,魏少英吓得转身溜出州署。是日21时,各路民军纷临城下,驻城清军慑于义军声势,未敢抵抗,文武官吏闻风而逃。预备队立即开城接应,起义队伍顺利占领总兵署和州署,廖梓英率队打开监狱,放出在监的同盟会员权道涵、段云等。十五日,宣告寿州光复。

【光复皖北各县之战】

清宣统三年(1911年)九月十五日寿州光复后,成立淮上军,以总司令王庆云坐镇寿州,除留吴吉安,李鼎华、孙息、杨冠英、张少华等分领4营担任寿州城警卫外,其余兵分3路,于十月十九日从寿州次第出发,向皖北各县推进。

第一路,由袁家声、杨穗九、岳相如率领,出征定远、凤阳、蚌埠、怀远等地。岳相如部首克凤台后,清怀远县知事宋南生即开城迎降。袁家声、杨穗九向凤阳进发时,凤阳的田仲杨、田淑阳兄弟在临淮发动了起义,为淮上军进取凤阳作内应。驻凤阳、蚌埠的清军统领杜清远见大势所趋,率部投诚,凤阳、蚌埠随即宣告光复。九月三十日后,分巡淮河下游,沿途安抚五河、泗县、灵璧、天长等县,和平光复定远。

第二路由权道涵、段云、洪振九率领,出征合肥、六安、霍邱。未至合肥,合肥已宣布独立。继而王占一率队追击皖垣江防溃兵,克无为;方纟孛言率队克庐江,李信存率队克舒城,张信斋率队克含山。六安、霍邱等地清军均闻风逃遁,顺利光复。

第三路由张汇滔、孙多荫率领,出征颍上、阜阳等地。先头部队百余人,在新河口东岸大王庙遭清巡防营攻击,寡不敌众,损失过半。后续部队赶到后,即分兵进攻颍上东、南2门,破城而入,直取县署,知县孙世楷、把总郑及贵等潜出西门逃走。江复颍上后,张汇滔等继续挥兵进军阜阳。阜阳程恩普组织安仁会(为程创立之同盟会外围组织),于九月二十七日举行起义,宣布颍州(即阜阳)独立,成立淮北国民军,公推程恩普为军统。颍州光复后,程恩普亲往颍上欢迎张汇滔西进。十月四日,淮上、淮北2支民军在颍州会师,共商北伐。张汇滔率淮上军留驻颍州。程恩普遣副军统宁隽元和参谋陈子贞进军太和,自率数百人取涡(阳)、亳(州,今亳县),涡阳士绅王继善率众出城欢迎,涡阳光复。十月二十一日,程思普移师亳州,原拟投降之驻亳巡防营统领李辅勋(钟明),在提督姜桂题密电唆令下,突然变卦,一面欢迎程部进驻亳县,约程恩普于亳南淄子集会晤,一面暗中调动兵力,计划对程部突然袭击,程如约而往,李伏兵突起,程恩普因寡不敌众而撤退,将残部安排于城南中流村,自赴南京请兵,以图再战。淮上军3路出师,一举光复皖北23州县。

小南山之战

清宣统三年(1911年)十月中旬,当淮上军向皖北各县胜利进军时,驻南京清江南提督张勋所部,正与攻城的革命军相持不下,忽闻凤阳已为淮上军占领,张勋恐后路被断,仓皇弃宁北撤。淮上军获悉后,即派廖海粟率第十二、十三营及一个炮兵连和寿县公学学生军共500余人,直趋蚌埠,在小南山分兵布阵,置炮于小南山东侧,阻击张勋北逃。张勋部车抵临淮关后,企图血洗凤阳,进取定远、寿县。杨穗九等率淮上军500人在凤阳东北阻击,凤阳学生自卫团约百余人,也英勇参战。双方激战3昼夜,淮上军死伤约百余人。张勋恐蚌埠后路被淮上军切断,慌忙率部继续北逃。十月十二日,张勋部车抵蚌埠以东之曹山时,即派兵2营向车站搜索前进,淮上军随即开炮截击。张勋部全部下车,兵分南北2路,北路以火车开路,虚张声势,佯夺铁桥,以吸引淮上军火力;南路绕过雪华山,秘密抵进小南山。扼守小南山的淮上军袁家声部,未能识破敌人的诡计,只顾炮击列车和阻击从北面进攻的敌人,对南路清军的偷袭毫无准备,致使南路清军顺利进入小南山。淮上军第十二营营长廖扑纯身先士卒,率兵迎战,冲入敌阵,全营士兵个个奋勇挤杀,冲向敌群。激战一夜,淮上军始终保持了小南山阵地。正在紧要关头,淮河北岸吴小街青年农民吴有泰,率领农民百余人,一面用树木、乱石阻塞淮河铁桥北段,一面以旧式火枪向南岸清军射击,策应淮上军战斗。张勋部因伤亡严重,不敢恋战,急令所部夺回铁桥,乘隙北逃。此役,淮上军牺牲160余人,而清军张勋部却损失更重,逃至徐州时仅剩数百人。

【阜阳之战】

清宣统三年(1911年)十月四日,淮上军张汇滔部光复阜阳后,部队扩充到3000余人,正拟西征豫东时,袁世凯急遣第三镇2000余人赶到河南永济县,以阻淮上军北进;又遣河南布政使兼武卫军左翼长倪嗣冲出兵,袭击淮上军。倪嗣冲即分兵2路,沿颍水南、北岸猛扑太和。驻大和的淮上军宁治元部,闻清兵数倍于己,遂于十月二十日半夜撤离。倪嗣冲占太和后,接清内阁电,以南北议和令其停战,但倪嗣冲秘而不宣,率部急行南下,围困阜阳。阜阳大地主周家恺率地方武装一部与倪嗣冲相配合,向城内的淮上军发起进攻。张汇滔一面指挥淮上军及民众顽强防守,一面派人赶往亳县向程恩普告急。倪嗣冲部进攻2日,遭沉重还击,未能得逞。不久,倪嗣冲的援军——清募兵总办倪毓英所领之地主武装2万人,开抵阜阳城外加入战斗。淮上军夜以继日冒雨苦战,再次击败清军进攻。倪嗣冲见正面进攻不能奏效,乃变更计划:一面派人潜入城内,刺探军情,策动原投降淮上军之巡防营管带朱兆勋、团防练勇管带徐金城(徐振清)在城内接应;一面制作大量云梯,作强攻之用。淮上军在内外夹击下,仍英勇战斗,使攻城清军死伤枕藉,清军突入城后,张汇滔仍率众巷战,顽强抵抗。十月二十五日19时,清军从四门大批涌入后,淮上军终因伤亡严重而不支,左右拥护张汇滔突围退至颍上,阜阳失陷。

三、国民军统一安徽战事

清宣统三年(1911年)十月二日,黎宗岳率浔军沿长江东进,进占大通,成立大通军政分府。时省会安庆,遭黄焕章污军抢劫藩库、商店,驱逐官吏、蹂躏人民之害,一度陷入混乱。十月二十二日,皖省维持统一机关处召集临时参议会,全场一致票选孙毓筠为都督,上海同盟会本部亦同意孙任皖省都督。黎宗岳依仗优势的装备和兵力,猛击由芜湖担负护送孙毓筠赴任的淮上军东征先遣队王占一部。王占一率部边战边退,至铜陵稍作休整后,全部退返芜湖。十一月二日,孙豌窍就任安徽都督后,着手裁撤各地的军政分府,下令统一全省军政、财政、民政、司法等工作,黎宗岳拒不接受,依然自称皖省都督。民国元年(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命令陆军第一军军长柏文蔚,统水陆各军,武力解决黎宗岳浔军,维护安徽的统一。柏文蔚令驻芜湖的刘醒吾旅傅家珍团西进铜陵,占领大通沿江东岸,亲率兵舰数艘,开赴大通江面。在完成对大通、和悦洲的包围之后,以“南京留守部次长”之位为条件,力劝黎宗岳取消大通军政府,接受改编,维护大局。黎宗岳不听劝告,执意不从。柏文蔚本不愿动武,迫不得已,以黎宗岳重要部将胡聘臣为内应,向浔军发起进攻。柏文蔚亲率主力登和悦洲。浔军一股携械渡江逃入山区,沦为土匪,其余浔军在胡聘臣指挥下,集体向柏文蔚投降。黎宗岳原也不愿兵戎相加,又见大势已去,带领少数亲信,化装登舟逃往武汉,投奔黎元洪,安徽遂统一。

四、讨袁抗倪战事

【阜阳城东之战】

民国元年(1912年)1月中旬,在国民军北伐战争中,安徽革命党人愤于倪嗣冲在阜阳违约动兵及屠杀淮上军民的暴行,在省会安庆组织北伐军,以段志超为司令,管鹏(字昆南)为参谋长,率步、骑7营前往阜阳讨倪。途经合肥时,合肥军政分府又派刘文明率步兵一团会同前往。至正阳关,与淮上军张汇滔及宁军卢慈甫部会师,攻克颍上后,28日与清倪嗣冲武卫右军激战于阜阳城东十八里铺,武卫右军大败,退至七里铺。29日晨,北伐联军向七里铺进攻,武卫右军不支,纷纷败退,自相践踏而死者不胜计。倪嗣冲败回阜阳城内后,即电禀清廷告急,发出“外援缓不济急,万难坐以待毙”的哀鸣。30日,倪嗣冲重赏部下,开城分路与北伐联军决死战。北伐联军奋勇迎击,与倪部清军大战三湾一带,武卫右军管带马联甲受伤,兵士死伤甚众。至13时许,武卫右军士气不振,即向城内且战且退,北伐联军乘胜追击,直至城下。当北伐联军正拟分兵围攻之际,倪嗣冲三弟、募兵总办倪毓得知阜阳危急,率万人由樱桃咀偷渡颍河,从北伐联军背后突然发起攻击。倪嗣冲见援军赶到,复从城内杀出。北伐联军腹背受敌,节节败退。及再集合兵力,继续进攻时,南北议和告成,北伐联军停止作战。

【讨袁之役】

民国2年(1913年)5月问,袁世凯窃国后,秘密召开军事会议,部署北洋各军分兵4路,进攻南京等地,其中以武卫右军倪嗣冲所部进取安徽省垣安庆。7月17日,安庆树起讨袁旗帜,公推宪兵司令祁耿寰护理都督,积极组织讨袁军。此时,早被袁世凯收买的第一师师长胡万泰

使部下柴宝山团兵变,围困都督府、祁耿寰冒险逃出,仅以身免。胡万泰举刘国栋为都督。未几,芜湖国民军龚振鹏、管鹏等部与胡万泰部战于大通,胡万泰败,与刘国栋离开安庆。

7月中旬,柏文蔚任安徽讨袁军总司令,由南京返安徽,集合皖军,向颍州方向举行讨袁,以第一师顾琢塘旅驻安庆;龚振鹏旅驻芜湖,以原淮上军余部屯垦团为基础,组成安徽讨袁军第一支队,张汇滔为淮上讨袁军前敌司令兼第一支队长,驻寿县;袁家声为淮上讨袁军前敌指挥兼第二支队长,驻正阳;以水上警察厅长岳相如指挥水上部队,驻正阳;并从龚振鹏旅调一个团进驻正阳,由陈雷率领,归第一支队指挥;从顾琢塘旅调一个炮兵营(营长杨子默)进驻寿县,归第二支队指挥。卢慈甫(即卢镜寰)旅驻正阳淮河北岸颍上县以南,加强沿淮力量。另有江苏第一师师长洪承典率全师驻守蚌埠。柏文蔚驻临淮督师。

7月底,倪嗣冲集中20营北洋军约1万余人,分2路南下。东路由涡、蒙进攻凤台,进至凤台西北的顾桥时,受到淮上军毕少山团第三营阻击,激战一夜,第三营损失惨重,退回凤台。驻凤台的廖海粟部配合毕少山团,继续迎击北洋军,仍不利。8月2日凤台为北洋军所陷。廖海粟、毕少山部退向寿县八公山一带。西路自阜阳沿大沙河水陆并进,击败卢慈甫部,占领颍上、霍邱等地,旋进至沫河口一带,与岳相如水上警察部队激战。北洋军初战受挫,与讨袁军隔江相持。倪嗣冲急调马联甲、高士读、李传之、李福迁等大队增援,并组织敢死队数百人,强渡淮河。讨袁军前仆后继,虽屡挫倪军,终因众寡悬殊,在正阳南五里囤,遭到巨大损失,遂分2路突围。一路由岳德礼(岳相如弟)率领退向六安、金桥一带;一路由岳相如亲率,向舒城一带退却,途中被胡万泰部包围,部队溃散,大部被缴械,岳相如带领余部辗转到芜湖,与龚振鹏旅会合。

倪嗣冲的北洋军强渡淮河后,直扑寿县。在八公山和寿县城外与讨袁军展开激战,2军相持10余日。时北洋政府江苏都督冯国璋部沿津浦路南下,占领临淮关、滁州、赣、宁相继失守,安庆宣布取消独立,加之,倪嗣冲调集所有东进部队,集中兵力向淮上讨袁军进攻,而讨袁军武器较差,粮弹不足,张汇滔、袁家声不得不放弃淮河防线,南撤合肥。军至合肥附近,又闻庐州讨袁军营长夏永伦受倪嗣冲收买叛变,为保存力量,遂决定倾军中所有,分发给士兵,全数遣散。团营以上人员,均设法去上海避难,听候安排。

倪嗣冲占领寿县后,长驱直入,其右路统领马联甲于8月25日占领安庆,次日攻占荻港。其左路统领王治国占领东西梁山,龚振鹏、祁耿寰部退往宁国。8月30日,芜湖失陷,龚振鹏、岳相如等去上海。张子纲部退往青阳途中,在湾

被王治国部击败溃散。安徽宪兵司令祁耿寰被胡万泰杀害。至此,倪嗣冲武力统一安徽全境,讨袁之役,即告失败

五、白朗起义军入皖战事

民国元年(1912年),河南宝丰白朗率众起义,“打富济贫”,反对压迫,起义军很快发展到几万人。民国2年,孙中山发动讨袁二次革命时,自朗被孙中山任命为湘鄂豫三省联军先锋司令。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集中大批兵力,“围剿”起义军,白朗率部转进安徽。1月18日,白朗起义军由河南商城经皂靴河、狗迹岭进入皖西九房店一带(今金寨县黄龙乡)。19日攻克金家寨,20日占领流波,在北唐家集歼灭倪嗣冲部六安巡防营。倪嗣冲军晁笃齐部2000余人据麻埠负险顽抗。起义军取道诸佛庵进军霍山县城。22日清晨,由西门攻入,直抵赤栏桥,知县王育衡率民团逃往南岳山。起义军未遇抵抗,顺利地占领县署,控制全城。随即分兵四出打富济贫,枪决罪大恶极的豪绅、地主及其亲随40余人,并打开监狱,放出“囚犯”数十人,焚毁牢房、天主教堂及豪绅地主房屋30余处,将没收官府、豪绅、地主、奸商的资财,除留部分充作军需外,大部分给贫苦农民。24日,起义军在“内线”配合下,攻入六安城,与官兵巷战达2小时之久。官兵死伤甚众,王传禄警队大多战死,骑兵一营覆没,团长路靖坤毙命。起义军攻占六安后,枪决了法国传教士溪鸣凤,并遣队分赴各乡,镇压土豪劣绅,为民除害。2月6日,起义军回师霍山,8日晨返师河南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