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有多少个省?什么是民族认同?怎样加强民族认同?

发布时间:2023-08-23 13:32:20 发布人:hao168

清朝更广泛地实行省、府、县制,在全国设了18个行省,同时对边疆的管理也进一步成熟,在边疆地区设置了7个区,即盛京将军、吉林将军、伊犁将军、黑龙江将军、乌里雅苏台将军5个将军辖区以及西藏办事大臣、青海办

清朝更广泛地实行省、府、县制,在全国设了18个行省,同时对边疆的管理也进一步成熟,在边疆地区设置了7个区,即盛京将军、吉林将军、伊犁将军、黑龙江将军、乌里雅苏台将军5个将军辖区以及西藏办事大臣、青海办事大臣。综观清朝对边疆的管理,除了中央专门设立理藩院管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事务外,在地方行政上也更加完善。

如清朝将蒙古分八旗蒙古、内属蒙古、外藩蒙古。八旗蒙古臣属于清朝较早,为清朝建国和拓疆立有大功,地位仅次于满洲八旗。内属蒙古由清朝内务府管理,为清皇室的直属领地,为皇帝王公贵族放牧、服兵役。外藩蒙古包括大漠南北和青海、新疆等地的蒙古族,实行扎萨克制度,即蒙旗制度。

旗设旗长,为本民族首领,但须经清朝中央政府任命。盟设盟长,也由清朝中央政府任命。在新疆,则实行军府制度,总归伊犁将军管辖,下设各级大臣,行政上于乌鲁木齐和以东地区实行府州县制,新疆北部实行扎萨克制,天山南部维吾尔族聚居区则实行伯克制,但取消了伯克的世袭特权,并分割了他们的权力。

对西藏,则依其故俗,实行政教合一制度,利用达赖和班禅进行统治,同时,中央派驻藏大臣,制定一系列章程,通过西藏僧俗首领管理。对南方边疆地区,则加大改土归流的力度。凡此等等,在治边实践上大多贯彻了“修其教而不易其俗,齐其政而不易其宜”、“以其故俗而治”的基本思想,从而照顾到了边疆民族不同的特点和情况,加强了对边疆的管理,促进了中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民族认同:在民族关系问题上,中国历代王朝首先强调“夷夏一体”,并以此为前提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融合,从而为边疆的安全与稳定提供有力的保障。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的民族观,实质上是一套系统的民族融合理论。在这一理论体系中,由“诸夏’:和“四夷”构成的“天下”并不是对立的,而是本体中的矛盾,是一体的两个方面,不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而是皆有赤子之心。

同时,二者在政治秩序和伦理关系上,不过是“家”的关系的扩展。基于这种认识,汉文帝曾与匈奴“约为兄弟”,汉元帝时也曾与呼韩邪单于签订过“自今以来,汉与匈奴合为一家,世世勿得相诈相攻”的盟誓。所以,尽管“夷夏”分立的现实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但历代统治者仍然坚信“天下一家”的理念。

在实践层面,历代统治者也一直进行着消解“夷夏”对立的努力,不断将“夷狄进至于爵,天下小大远近若一”的理念付诸实施。这方面,汉武帝和唐太宗堪称代表。曾受汉武帝委派前往西南夷进行招抚的司马相如就说过,因为当时的西南夷属“夷狄殊俗之国,辽绝异党之域,舟车不通,人迹罕至,政教未加,流风犹微,内之则犯义侵礼于边境,外之则邪行横作,放杀其上,君臣易位,尊卑失序,父兄不辜,幼孤为奴虏,系颡内乡而怨”。

而汉武帝作为大有为的贤君,决不能容忍这种情况长期存在,于是采取种种措施,“创道德之涂,垂仁义之统,将博恩广施,远抚长驾,使疏逖不闭”。经过不断的努力,秦汉一统之前分为许多政治实体且各自为政的“天下”,以及在民族上也分为不同的种族、部落、部族的“四夷”,得以融合起来,实现了“遐迩一体,中外衤是福”。

唐太宗在民族认识上比汉代更为开明,他明确地提出了边疆的“夷狄”也是中国人的概念:“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在“夷狄亦人”思想指导下,唐太宗还提出了对各民族要一视同仁、不分贵贱、“爱之如一”的意见,他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再如,明太祖为了推翻蒙元统治,曾以民族矛盾相号召,提出过“驱逐鞑虏”的口号。但其北伐檄文中同时也宣告:“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仪,愿为臣民者,与中华之民抚养无异。”因为有了这些“华夷一家”的开明政策,元朝灭亡后,大量的蒙古、色目人居留于中原,他们与汉族共同生活,难分彼此。凡此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发展和充实了天下一体、中外一体的认识。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