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钦差大臣权力有多大?总结为8个字,地方官员并不怕

发布时间:2023-08-23 15:13:52 发布人:hao168

1838年11月15日,湖广总督林则徐被道光皇帝任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查禁鸦片。道光皇帝之所以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而不是其他人,是因为林则徐有过禁烟的经历,有了经验,而且湖广地区离广州较近,便于尽

1838年11月15日,湖广总督林则徐被道光皇帝任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查禁鸦片。道光皇帝之所以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而不是其他人,是因为林则徐有过禁烟的经历,有了经验,而且湖广地区离广州较近,便于尽快上任。

林则徐不辱使命,半年时间不到,就收缴近2万箱约237万余斤鸦片,于1839年6月3日在虎门海滩上当众销毁。是为虎门销烟。

林则徐能够比较顺利地完成禁烟、销烟的历史使命,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他的钦差大臣身份——就算他被道光皇帝任命为两广总督,也未必能取得这样辉煌的成绩。

钦差大臣不是清朝的发明。早在北周时期,钦差大臣就作为一种派遣性职务出现了,只不过那时候叫“××使”。清朝入关之初,皇帝牢牢地将大权掌握在手里,虽然偶有派遣钦差大臣到地方查看和审理案件,但手里没有实权,遇到事情只能向朝廷汇报,由朝廷处理。

1735年,雍正皇帝发出了第一块钦差大臣关防,明确了钦差大臣的职权,钦差大臣由此获得了一定的实权。1746年,乾隆皇帝下令,由兵部制定钦差大臣巡视条例,钦差大臣手里的实权得到了法律条文的认定。

其实,钦差大臣是一种笼统的说法。阮葵生《茶余客话·钦差官使》记载:“三品以上用钦差大臣关防,四品以下用钦差官员关防。”这是说,只有三品以上的钦差才能叫钦差大臣。四品以下的钦差只能叫钦差官员。

从那以后,清朝频繁派出钦差大臣。到了清朝晚期,连地方上发生洪涝灾害,朝廷都会马不停蹄地派遣钦差大臣。

有的大臣,甚至会多次被任命为钦差大臣。

清朝乾隆、嘉庆、道光的三朝元老那彦成是乾隆期间名臣阿桂的孙子,曾经先后三次被派为钦差大臣。

第一次是在1799年8月,嘉庆皇帝任命那彦成为钦差大臣,前往湖北、陕西一带统领参赞大臣明亮的军队,平定白莲教起义。那彦成一到任,就奉命将成都将军庆成、陕西巡抚永撤掉职务。

第二次是在1813年,直隶总督温承惠由于平定天理教起义不力,被降职为参赞大臣。嘉庆皇帝改派陕甘总督那彦成为钦差大臣,节制直隶、山东、河南各路清军,平定天理教起义。

第三次是在1827年,清军平定了张格尔叛乱后,派遣那彦成为钦差大臣,前往办理善后事宜。

在许多影视作品里,钦差大臣手握尚方宝剑,拥有先斩后奏的权力。比如,在周星驰、吴孟达主演的喜剧电影《九品芝麻官之白面包青天》里,周星驰扮演的包龙星拿着一把祖传尚方宝剑将常威追得在法庭里团团转。其实,这是一种很大的误解。在清朝,钦差大臣的权力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大。

钦差大臣代表皇帝巡视,权力可以总结为8个字“大事奏裁,小事立断”。遇到了大事,钦差大臣没有权力自作主张进行决裁,必须奏报朝廷,听凭皇帝作出决定,再按照皇帝的决定进行处理。如果是小事情,钦差大臣自然可以随时解决。

这里举一个例子。

1860年,两江总督曾国藩授任,奉命以钦差大臣的身份督办江苏、安徽、浙江、江西4省军务,节制巡抚、提镇以下所有文武官员。就在这一年冬天,安徽团练首领苗沛霖反叛朝廷,攻打寿州,安徽巡抚翁同书逃出寿州,历经艰难险阻回到京城。此前,翁同书已有一次弃城逃跑的经历。曾国藩虽然是钦差大臣,又是两江总督,有权管辖翁同书,但他并不能直接处理翁同书,而是以奏报朝廷,弹劾翁同书的方式,请求朝廷来处理翁同书。

这说明,钦差大臣的权力并不大。

对于地方官员,尤其是总督、巡抚级别的封疆大吏而言,钦差大臣代表皇帝巡视,理应尊重,热情周到地进行招待,该送的礼物一样都不能少,但远远谈不上像老鼠见了猫那样瑟瑟发抖。毕竟,钦差大臣行使权力的唯一方式是以专折奏事的方式密奏皇帝,这个权力总督和巡抚一样拥有,甚至连盐政、学政、织造、船政等一类官员都有,算不上多大的事儿。

1869年,左宗棠奉命以钦差大臣的身份任职陕甘总督,在西北地区用兵。西北地区较为贫瘠,难以承担粮饷,只得由东南各省提供协饷。东南各省的总督和巡抚,并没有给左宗棠这位钦差大臣的面子,总是拖欠协饷,搞得左宗棠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向朝廷诉苦。

军机大臣宝鋆有心帮助左宗棠,称如果再遇到地方督抚不积极提供协饷,左宗棠有权点名参劾。左宗棠权衡再三,还是放弃了这个权力。他可不想为了这点事,把所有督抚得罪光了。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