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晚清四大名臣张之洞,写家书勉励子女,不料两个儿子却成汉奸

发布时间:2023-08-24 14:51:18 发布人:hao168

张之洞,晚清四大名臣之一,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主张经世致用,大力推动教育制度的改革,为晚清乃至新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早年的张之洞才华横溢、勤奋好学,从小接受正统的儒家思想教育,为日后的学术造

张之洞,晚清四大名臣之一,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主张经世致用,大力推动教育制度的改革,为晚清乃至新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早年的张之洞才华横溢、勤奋好学,从小接受正统的儒家思想教育,为日后的学术造诣奠定基础。在他为官从政的历程中,主张教育乃是兴国之本。通过创办新式学堂,引进留学生,壮大教师队伍的同时保障教师质量,一步步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虽然洋务运动最终宣告失败,但是他以己之力投身建设一个自立自强的国家,依旧对当时闭塞保守的中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和开化作用。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全心全意为民族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功臣,一世英名却被两个儿子玷污。

张之洞育有十三个儿子,长子比最小的儿子整整大了38岁。其中,第十一子张仁乐和第十三子张仁蠡,分别在他61岁和63岁时生下,因为老来得子,所以张之洞对他们溺爱有加。

十一子张仁乐带着父亲对西方先进思想的渴望,千里迢迢赴日学习军事,然而在留学期间却贪图享乐,花钱大手大脚。甚至受到来自日本极端派系的蛊惑,被军国主义思想逐渐侵蚀。归国后在警察局任职,却利用官职之便与日本人私下来往密切,为日后叛变埋下祸根。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三省全面沦陷,张仁乐为求功名利禄立刻倒戈日本,当上吉林省实业厅厅长,不顾时局把手伸向百姓,成为日本人名副其实的日伪。

而十三子张仁蠡还未满10岁时,张之洞就离开人世,其后便以兄长为父。早年间,张仁蠡就读于北京大学,学业优渥,只可惜缺乏约束,染上诸多恶习。毕业后历经华北事变,在动荡的年代不以保家卫国为己任,而是在哥哥张仁乐的“照顾”下,走上了死心塌地为日本人卖命的道路。在日伪政权的庇护下,出任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民政厅厅长的张仁蠡,生活更加荒淫无度,整日沉迷醉生梦死。

“知稼穑之艰难,尽其求学之本分。”

张之洞在世时,就对儿子们反复训导:花钱要节俭,学习要刻苦,要有所得。一封封写给儿子的家书,字里行间充满了对他们的期许。然而世事总是令人唏嘘,张仁乐兄弟二人最终不仅无所成就,还将为自己犯下的所有罪行付出应得的代价。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张仁乐被抓,其妻子托关系花了大价钱将他从牢里救出,从此逃往日本不再回来,于1971年去世;张仁蠡在监狱关押6年,新中国成立后被处以死刑,于1951年去世。

张之洞拥有晚年得子的幸福,却也让他失去了管教两个孩子的机会。临终前“谦逊廉洁、不可骄纵纨绔”的嘱托,阻挡不了他们对锦衣玉食生活的向往。清正廉洁的家风,也早已被儿子们遗忘得一干二净。他的一生为国为民,然而教育的思想却没能成为两个孩子指路的明灯,以至于他们臭名昭著,为后世所唾弃,实在令人唏嘘。

马克思说过“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好的教育不是以认知或知识的简单堆叠可以获得的,而是真正能够使受教育者在过程里迸发出知识的火花,塑造出人格的真善美。要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以史为鉴,以正向的眼光看待世界,才能输出强大的力量去推动世界发展,才能从城市、人文、法制、经济等各个方面领先世界,推动我们的国家朝着新的未来迈进。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