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女记者病逝,为何将巨额遗产留给朱德,临终前提出一特殊要求

发布时间:2023-08-28 10:18:48 发布人:hao168

1951年5月6日,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在英国去世,临终前,史沫特莱将自己的创作遗产全部赠送给了朱总司令。史沫特莱曾公开表示过,自己最为敬佩的人就是朱德司令。虽然两个人在不同的国家,但是在中国的革命时

1951年5月6日,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在英国去世,临终前,史沫特莱将自己的创作遗产全部赠送给了朱总司令。

史沫特莱曾公开表示过,自己最为敬佩的人就是朱德司令。虽然两个人在不同的国家,但是在中国的革命时期,她来到过中国,见到过朱总司令,也对朱总司令的精神和性格大为倾佩。她平生最大的愿望,就是为朱总司令写一部传记。

史沫特莱

史沫特莱逝世后,为了表达中国同她的革命友谊,中央特别为她举行了一场葬礼,在葬礼上,朱总司令亲自到场,为其写下了碑文。

那么,这位女记者到底和我国的革命有着怎样的关系呢?为何会在临终前做出这样的决定,又为何希望朱总司令能为自己唱一首中国国歌呢?

史沫特莱第一次来到中国是在1929年,彼时国内时局动荡,各大军阀之间混战不断。

在此之前,史沫特莱已经从事记者行业许多年了。史沫特莱出生于1892年,她的家庭并不富裕,相反十分窘迫,为了帮助家人缓解生活的压力,稍微长大些,史沫特莱就开始四处打工赚钱。

正是这种独特的经历,让史沫特莱更为真切地体会到了资本的剥削性。虽然出身贫寒,但是史沫特莱相信,只要自己好好学习,就一定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于是,史沫特莱十分刻苦的读书,慢慢地,史沫特莱发现,自己在文字方面似乎有些天赋,于是便开始向着这方面发展。

史沫特莱

1918年,史沫特莱因为呼吁印度解放遭遇美国当局逮捕,美国政府判处史沫特莱有期徒刑六个月。监狱里的黑暗时光没有磨平史沫特莱的棱角,相反,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看法,她同情天底下所有正在受苦的人,她要为他们做一些什么。

出狱之后,因为种种原因,史沫特莱来到了中国。

无论怎么说,史沫特莱美国人的身份都为她在我国带来了不少的便利,当她刚到达中国的时候,国民党就十分热烈地欢迎了她。见到风度翩翩的蒋介石夫妇,史沫特莱十分乐意同他们交流,在交流中,史沫特莱得知,在中国还有着另外一只党派,那就是国民党口中“无恶不作的土匪”。

蒋介石的讲述让史沫特莱对我党来了兴趣,她开始有意无意地研究我党。随着西安事变的爆发,国内的局势再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张学良联合杨虎城“逼蒋抗日”,为中国争取来了统一的抗日民族战线。

这件事情发生后,史沫特莱便来到了延安。

来到延安后,史沫特莱发现,这里相比于国民党集团的统治区要贫苦的多,他们更像是一支民兵。虽然这里条件很差,但是史沫特莱发现,我党的许多人都对其表示出了热烈的欢迎。其中,最让她印象深刻的就是朱德司令。

这是她第一次亲眼见到朱德司令,以前史沫特莱也在蒋介石和其他国民党官员的口中听说过朱德司令,他们都将其形容为“土匪”,如今见到真人,史沫特莱之前的看法一下子就被完全推翻了。

朱德

眼前的朱德司令是一个十分友善的中年男人,看起来十分温和,也十分热情地欢迎了史沫特莱。更让人惊讶的是,朱德司令竟然说着一口流利的英语,而且还略懂法语和德语。

为了欢迎史沫特莱的到来,延安举办了特殊的欢迎仪式,和国民党为了欢迎史沫特莱所摆下的晚宴相比,我党的欢迎仪式确实有些寒酸,甚至饭桌上都没有多少肉菜。但是,在欢迎仪式上,每一个战士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让史沫特莱印象深刻。

史沫特莱了解到,我党正在进行着艰难的反帝反封斗争,这和她之前在国内所作的一切是恰恰相同的,正因如此,史沫特莱对我党的兴趣愈发浓厚。

史沫特莱经常和朱总司令聊天,在聊天的过程中,史沫特莱了解到,朱总司令虽然是旧军官出身,但是为了寻求救国的答案,游历了整个世界,树立了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而后的一生,都在为这个简单的理想而奋斗着。

史沫特莱越听越感动,在征得朱德司令的同意后,史沫特莱打算为朱老总写一本传记。之后,为了完成这本传记,史沫特莱经常跟着朱老总外出,以此来更为深刻地了解朱老总。

慢慢地,史沫特莱被我党独有的精神面貌和理想信仰所吸引,她决定加入我党。

史沫特莱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党中央认为当时的史沫特莱更适合留在党外工作,于是便拒绝了史沫特莱。当得知自己没有能够加入我党,史沫特莱十分难过,甚至哭了起来。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史沫特莱想要为我党做些什么,于是便主动提出作为随军记者跟随着部队去往前线。只有这样,才能更为真实地记录这场战争,让全世界的人都能看到我党军队英勇抵抗外来入侵的精神。

但是,随军记者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更何况史沫特莱之前是没有这样的经历的,上了战场子弹可不长眼睛,不会因为你是随军记者就不打你。得知了史沫特莱的这个要求,朱老总还是十分担心的,但是史沫特莱的态度很坚决,无奈之下,朱老总只得同意,但是为了史沫特莱的安全着想,朱老总为其专门配备了几名警卫员。

似乎是怕什么来什么,史沫特莱刚跟着部队出发不久,就因为从马背上摔下来而受伤了,而且伤势不轻,随军的战士们赶紧将其送往了医院进行修养。得知史沫特莱受伤,朱老总赶紧前往医院去看望,在查看了史沫特莱的伤势之后,朱老总要求史沫特莱等伤好了再去前线,史沫特莱只得同意。

史沫特莱

由于医生的精心照顾,史沫特莱痊愈的很快。痊愈之后,史沫特莱便想着赶紧奔赴前线,史沫特莱如此的精神让我党同志十分感动,于是党中央便派人将其护送到了前线。

彼时的抗日战场十分激烈,虽然统一战线已经形成,但是蒋介石的军阀作风还是极大的影响着战局的情况。而日本军队也极为强悍,他们配备着强大的军事武器,战斗力十分强悍。日本军队所到之处,尽干些丧尽天良的事情,他们烧杀抢夺,杀害了无数的中国人。而南京大屠杀更称得上是人类史上对文明的最大亵渎!

史沫特莱下定决心一定要让全世界的人都看到日本军队的丑恶嘴脸,但是前线的战场情况十分糟糕,战士们一个个地倒下,史沫特莱的安全无法获得保障。于是,朱老总为了史沫特莱的安全考虑,还是将史沫特莱接回了后方。

虽然不能前往前线,但是史沫特莱从始至终都在为我国的抗战事业所努力。得知我党经济落后,物资匮乏,史沫特莱便积极地联系自己国内的好友,希望他们能够为我党的革命事业贡献一份力量。不得不说,在史沫特莱的号召下,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来到了中国,为中国的革命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1940年9月,因为长期高强度的工作,史沫特莱的身体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于是,史沫特莱前往香港就医,但是,彼时我国的医疗水平十分落后,哪怕是香港这样相对发达的地方,也无法治好史沫特莱的胃病,不得已,史沫特莱只好离开自己待了十几年的中国,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美国。

史沫特莱

虽然离开了中国,但是史沫特莱从来没有忘记仍在中国土地上为理想而奋斗的中国人民,她经常从报纸上了解我国的情况。在医院治疗的时候,史沫特莱一直在筹备一件事情,那就是为朱德司令写一本自传。

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美国政府对于共产主义的封锁是极为严重的,史沫特莱这样的创作会引起美国政府的注意。尽管史沫特莱的创作已经十分小心了,但还是经常受到美国政府的骚扰,这让史沫特莱十分烦躁。

二战结束后,美国掀起了“麦卡锡主义”,逼不得已,史沫特莱只好去往了英国,继续着自己的创作。

但是,二战结束后,美国的国力大增,就连曾经不可一世的英国,都得乖乖的听美国的话,在美国政府的授意下,英国政府对史沫特莱的骚扰也仍在继续。即便如此,史沫特莱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创作,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史沫特莱都会想到自己在延安时期与朱总司令的谈话,她会想起那些坚强的红军战士们,天大的困难都未曾让这些红军战士们屈服过,那么这些困难算什么呢!

但是,即便史沫特莱一直在坚持,但终究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随着史沫特莱病情的恶化,当初的胃病已经发展成为了胃癌。

放在今天,胃癌仍然是医学家无法攻克的难题之一,更别提当初那样的医疗系统了。为了延续自己的生命,史沫特莱同意了医生提出的切除病变组织的建议,当然这个手术的危险性也是很高的,但是为了完成自己的创作,史沫特莱还是接受了。

或许是察觉到了自己时日无多,在手术之前,史沫特莱十分镇定地写下了自己的遗言“由我的著作而获得的全部收入,不论来自何处,全归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将军所有,由他按照他的愿望处理。”“如果中国大使馆来到了,我希望我的骨灰能和死去的中国革命者同在,如果能为我的遗体只唱一首歌,中国的国歌,我将不胜感激!”

史沫特莱的手术最终还是失败了,她病逝英国,享年五十八岁。

史沫特莱逝世的消息很快就传了出去,英国政府也在第一时间将这则消息告知了我国。得知史沫特莱病逝的消息之后,朱老总悲痛不已,在朱老总的印象中,史沫特莱是一个乐观坚强的女人,和所有的红军战士一样,史沫特莱从来不服输,她总是笑着面对一切。

1951年5月6日,为了纪念曾为我党革命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史沫特莱,党中央为其举办了一场特殊的葬礼和追悼会。在葬礼上,包括朱老总在内的许多我党高级领导人都出现在了现场,而史沫特莱的骨灰更是被安葬在了八宝山,由此可见我党对其的尊重。

在史沫特莱的墓碑上,刻着由朱老总亲自攥写的碑文,在葬礼上,中国国歌响彻在史沫特莱的墓碑前,这是她生前最后的愿望了,国歌激昂的旋律映画着史沫特莱的一生,她是一位伟大的革命作家。

朱德和史沫特莱

除了史沫特莱,在我党的革命时期,还有许多外国友人对我们进行了帮助,如埃德加斯诺,白求恩等人,他们来到这里,也被这里感染,最终为这里做出了自己的奉献。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