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玉被康熙连贬三级,回家却笑着对儿子说8个字,后来字字应验

发布时间:2023-08-28 11:53:05 发布人:hao168

前言大清盛世,朝堂之上,汉臣与满臣明争暗斗,跌宕起伏,让人叹息不已。张廷玉就是在这复杂环境中求生存、谋发展的一位汉族官员。他三朝元老,官至一品,却也经历多次失势,其历练与抉择,令人共鸣与反思。新生代的

前言

大清盛世,朝堂之上,汉臣与满臣明争暗斗,跌宕起伏,让人叹息不已。张廷玉就是在这复杂环境中求生存、谋发展的一位汉族官员。他三朝元老,官至一品,却也经历多次失势,其历练与抉择,令人共鸣与反思。

新生代的辉煌——张廷玉的出生与求学

1677年,一个注定要在大清帝国政坛上闪耀的光芒诞生了。朔月初三,刑部尚书张英的次子张廷玉出生在北京的一个书香门第。父亲张英是当朝望族,母亲也来自名门,张廷玉自幼便接受良好教育。

相貌聪颖的张廷玉深得父母喜爱,5岁能诵《千字文》,10岁便读完了四书五经,展示出惊人的记忆力。“这个孩子将来必成大器。”张英如此期许自己的儿子。

张廷玉从小勤奋好学,过目成诵,深得家庭教师称赞。张英见儿子如此用功,更是喜形于色,经常与儿子讨论文章,或者手把手教他习字识文。

“儿啊,要以学习为乐事,日后做官才能光大我们张家门楣。”张英温声教导道。

“孩子一定当学有所成,不负父亲期待。”张廷玉恭敬回答。

张廷玉不仅勤于读书,还勤于思考国家大事。“父亲,孩子看了史书,觉得古人 ‘因禁止而滋’,朝廷不该过分禁锢民众。”有一次,张廷玉诚恳地向父亲提出自己的见解。

“好孩子,你说的不无道理。”张英抚摸儿子的头,“为政不易,朝廷自有其考量,我们要谦虚谨慎才是。”

张廷玉聪明伶俐,讨厌刻板死记,更喜欢融会贯通,总能从古训中悟出当世之道。张英见儿子思考睿智,常与他讨论朝政得失,也从中汲取许多精华。

1694年,18岁的张廷玉应试进士,首次跻身科举殿试,却因父亲是主考官而不得不回避。三年后,张廷玉终于如愿通过殿试,被授翰林院庶吉士,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

意外的召见与岳父的忠告

1704年秋,正值壮年的张廷玉受康熙帝召见。“朕听说你诗文造诣高深,今日与尔论诗可好?”康熙帝平和地看着张廷玉。

张廷玉毕恭毕敬地立于殿下,背诵了两首自创七言律诗。诗意高远,字字珠玑。

“好,好!”康熙帝连声称赞,“今后多与朕议政,尔必可成大器。”

殿外,张廷玉的岳父李国器正焦虑地等待。“皇上竟亲召尔入殿,然后如何?”李国器揽过激动难掩的女婿。

“皇上赏识孤才,要我多献计策。”张廷玉略带紧张地说。

李国器沉吟片刻,缓缓说道:“我儿,君主志意难测,朝堂险恶。做事要谨慎,言语要谦逊,切忌狂妄。”

岳父的谆谆教导,张廷玉谨记在心。他想到自己两位兄长当年进言刚烈,招致皇帝不悦,被贬为边疆小官,不禁切齿叹息。

“父亲教诲英明,孩子一定留心自己的言行,努力辅佐圣上。”张廷玉恭敬回应。

“今日皇上召见,预示着你我张家再次兴旺。只要你能轻声细语,扶持必可再创家业。” 李国器欣慰地握着张廷玉的手。

张廷玉深受激励,内心涌起一股努力报效天家的壮志。他沉吟许久,暗自发誓要敬畏君主,谨慎处事,以臣子之性,辅佐驾驭。

逐步受重用的张廷玉

自此,张廷玉成为康熙的贴身侍从。他沉稳务实,深得皇帝倚重。

十几年间,张廷玉顺利晋升为刑部右侍郎,受封一等轻车都尉。朝野上下,无不称颂这个汉人小臣。

“张大人真是深得圣恩。”曾与张廷玉一同进士的老友李端愉然说,“子建前途无量啊。”

“咱村里终于出人头地了!”村民李大娘笑着说,“张大人勤勉用心,比那些满洲起家的强太多了。”

张廷玉不敢有丝毫骄傲之心,只谦虚地回应道:“朝中事务繁冗,微臣尽力而为,也多亏圣上明鉴。”

张廷玉年轻时便立志报效国家,入选后更是日夜勤奋,将自己视为皇上的器物。他善于观察康熙的喜好,凡大事必先献计,言语恭敬,不越分毫。

康熙也十分欣赏这个汉臣的勤劳与谨慎。有一次,康熙召张廷玉观湖心岛新成的昆明池。“尔以为如何?”康熙征求张廷玉的意见。

“陛下英明神武,此池景色宜人,实为人间仙境。”张廷玉毕恭毕敬地说。

“好,好!”康熙帝连声称许,决定多召张廷玉陪驾游玩。

张廷玉暗自欣喜,看来自己的谨言慎行得到了回报。他再次在心中告诫自己,要时刻谨记君臣大义,言行举止更加小心。

谁知好景不长,就在众人议论张廷玉必将进一步高升之时,一道震惊朝野的圣旨落下了。

三降三升,张廷玉的坎坷命运

1722年冬,京城飘落瑟瑟寒雪。而张廷玉的仕途生涯也迎来了冬天。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康熙突然传出退位诏书,四子胤禩登基,是为雍正帝。随后,雍正帝连下诏书,将张廷玉等多名大臣降职三级。

“怎会这样!张大人岂有过失?”李端不解地问。

“这是圣上的深意。”张廷玉沉静地回答,然而他自己也百思不得其解。

回到家中,张廷玉对儿子笑言:“为父须待新君赐恩。”他想通了,这必是老君主的用心良苦,为新的驾驭者预留人才。

果然,次年雍正帝即召张廷玉复职,担任四朝国史总裁。张廷玉终于体会到康熙的深意,原来三降三升,全是皇帝的安排,目的是笼络人心,巩固新君的地位。

在雍正朝,张廷玉更进一步,官至内阁首辅。1735年,雍正临终前敕谕张廷玉辅政,并允他死后可配享太庙,是为无上的荣耀。

乾隆登基后,起初也楚楚可怜地倚重张廷玉这个“奶奶”。然而好景不长,乾隆渐渐意识到,以张廷玉为代表的汉臣势力过于强大,开始逐步削夺其权力,张廷玉再无实权。

1741年,经历风风雨雨的张廷玉在家中去世,终年65岁。虽遭贬斥,但乾隆还是允准他进入太庙陪葬,作为对这位忠心臣子的哀荣。

朝生暮死,兴衰离合,张廷玉的一生是典型的大清官场缩影。他谨记君臣大义,才德兼备,最终得以三朝元老,在历史上留名。后人规劝在官场奋斗的士人,当记取张廷玉之成功与失败,始终怀抱谦逊之心,方得安稳立身。

结语

张廷玉的一生,是大清帝国鼎盛时期朝堂生态的真实写照。我们不该只记他的功名和礼遇,而要看到他处变不惊的背后,是何等的小心翼翼和隐忍谨慎。朝中多艰,张廷玉以柔韧生存,实为后人学习之处。当以谦逊之心看待成功,学其处变和非凡韧性,方能适应世道沉浮,谋求事业长青。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