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代人普遍对大明的好感高于清朝?

发布时间:2023-03-05 19:10:31 发布人:hao168

为什么现代人普遍对大明的好感高于清朝?——那是因为大明王朝的刚烈明朝皇帝最令人称道的地方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明初,成祖亲征大漠归来,意气风发地说:“我朝国势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西番、南

为什么现代人普遍对大明的好感高于清朝?

——那是因为大明王朝的刚烈

明朝皇帝最令人称道的地方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明初,成祖亲征大漠归来,意气风发地说:“我朝国势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西番、南岛、西洋诸夷,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薄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

这句话的大意是:我大明王朝就是厉害啊,嗨害嗨

之前所有的王朝都比不上我们,我们真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无论是北边的鞑子,还是西边的番国;无论是南方的小岛,还是西方的夷地,都被老子(指的是当时的明成祖朱棣)收拾得服服帖帖的。

我们不用像汉朝那样和亲,太憋屈;也不用像唐朝那样结盟,太麻烦;更不用像宋朝那样上贡岁币(宋崇每年都要向金朝等北方国家上贡钱财,来换取一时的和平)。

这一切都是我的功劳啊,嗨害嗨

这句话可能也是说得有点自大,但这却是对大明最真实的写照

这是大明初期最强盛的年代,也是大明王朝最风光的时刻

成祖将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目的就是让大明天子亲自在第一线守国门。

这是明成祖的大气,也是明成祖对后代最严厉的教导

他不仅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大明王朝的骨气,对于他的后代,他也同样严苛

万幸的是,无论经历多少风雨,历经多少磨难,哪怕到了王朝的最后一刻,他的子孙没有辜负他的愿望。

大明王朝历经276年的风风雨雨,自始至终没有向任何势力屈服过,哪怕是暂时的屈服。

这句话说的毫不夸张,虽然大明确实发生过皇帝被俘虏的丑事(明英宗朱祁镇在太监王振的怂恿下,御驾亲征,不顾自身实力不堪,不切实际,最终被俘虏),确实也发生过皇帝昏庸无能的丑闻(明神宗万历皇帝沉迷长生,只知道炼丹,二十多年不上朝),但是他们仍然是站着的

纵然出现过皇帝被俘的大事,大明王朝仍然坚持组训:不赔款,不纳贡,不用女人换取和平,更不肯割让一寸土地。

这才是当时一个王朝的骨气,虽然我们不可否认明朝后期确实发生过奸臣窃命,权贵专权的悲剧,也不可否认明朝后期皇帝的昏庸。

我们甚至可以否认这个王朝的一切,但唯独我们不能否认这个王朝的骨气

即使后金皇太极已经剽掠到家门口,也没放弃过“全辽可复”的愿望

当袁崇焕说出“五年复辽”的时候,我相信崇祯皇帝的内心绝对是欣喜的

虽然他对袁崇焕是不信任的,袁崇焕最终因为皇太极的反间计,而被崇祯皇帝逮捕入狱,最后赐死。

崇祯皇帝可能确实多疑,他也可能昏庸,甚至可能糊涂,但他确实没有违背祖训

即使是李自成重兵摧压京师,也不肯妥协,宁死不迁都。

直到最后,这位皇帝仍是保持了自身的尊严: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

大意是:我确实是没干好这份差事,使得上天怪罪我,但是其中也有朝中大臣误我的成分(你们不能把我一棒子打死)。

我也知道我死了也无颜再去面见列祖列宗,那我就不穿皇帝的这身衣服了,用我的头发覆盖我的脸。

你们这群可恶的贼人,你们可以杀死我,也可以侮辱我的身体,但你们夺不去的,是我折不屈的意志,嗨害嗨

唯一的请求就是:你们不要伤害城里的百姓,错的都是我,他们是无辜的

最后,这位被后人深深诟病的崇祯帝,用五尺白绫来诠释“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10个字

崇祯帝之后,还有弘光、隆武、绍武、永历四帝。

可能这四位皇帝是不被正史所承认的,也可能他们确实也没有什么才能,没有办法抵御外辱,更没有办法守卫国门,但是有一点也是唯一的一点我们是不能质疑他们的,那就是:

这四位皇帝在对待死亡上,都表现出视死如归的气概。

无奈,可悲,痛苦,怀着五味杂陈的心情,小编写下了此文,唯愿诸位华夏英雄们能在另一个世界里过的安息,希望那里没有战争,也没有痛苦。

今天的内容介绍到这里就要结束了,关注我,了解更多资讯

欢迎大家在屏幕下方留下宝贵的意见

废青工作室与您下期不见不散

部分图片自网络搜集 侵删

文:小昭

审核:梦愚编辑

文献参考:《清史》《民史》《走向共和》《晚明》等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