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的第二任皇后那拉氏,为何会遭到乾隆皇帝的厌恶?

发布时间:2023-08-30 12:18:37 发布人:hao168

1981年,考古学家对乾隆的妃园寝进行保护性发掘,在打开纯惠皇贵妃的陵墓时,众人都大吃一惊,在纯皇贵妃的棺椁边上竟然还有一个小棺椁。而小棺椁的主人,身份居然比纯皇贵妃还要尊贵!众所周知,乾隆是中国历史

1981年,考古学家对乾隆的妃园寝进行保护性发掘,在打开纯惠皇贵妃的陵墓时,众人都大吃一惊,在纯皇贵妃的棺椁边上竟然还有一个小棺椁。而小棺椁的主人,身份居然比纯皇贵妃还要尊贵!

众所周知,乾隆是中国历史上活得最长的皇帝,他的一生有众多的妃子,有位份的就有43个。其中有五个妃子与他合葬,分别是孝贤纯皇后富察氏,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慧贤皇贵妃高佳 氏、淑嘉皇贵妃金佳氏和哲悯皇贵妃富察氏。

已经合葬了五位,其他妃子肯定是没办法再合葬了。为了让其他妃子死后有个安身之所,乾隆十二年,乾隆就开始着手建妃园寝。

妃园寝位于乾隆裕陵的西部,因此又称为裕陵妃园寝,规模相当大,前后建了有十几年。

乾隆二十五年(1760),纯惠皇贵妃苏佳氏薨逝。乾隆便下令改建妃园寝,对她的墓葬进行了特别的修缮,修建了明楼竖碑,规模也远超皇贵妃的规格,可见乾隆对纯惠贵妃的重视。

1928年,孙殿英以军事演习掩人耳目,盗取了清东陵,慈禧的定东陵和乾隆的裕陵被洗劫一空,裕陵妃园寝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建国后,国家为了保护帝王陵,明令百年之内不主动发掘帝王陵,裕陵地宫也一直都是封存的状态。

1981年秋天,由于接连一个多月的暴雨,致使裕陵出现了封土塌陷,深埋于地下的地宫暴露了出来,国家文物局便决定对裕陵进行保护性发掘。

当考古人员在陵裕妃园寝对纯惠皇贵妃墓清理时,惊讶地发现,地宫里竟然摆放着一大一小两个棺椁。

大的那副显然是纯惠皇贵妃的,小的那副是谁的呢?难道是陪葬的侍女?先不说清朝自康熙朝就明令禁止殉葬,即使是殉葬,也不会另外准备棺椁。

考古学家经过对棺椁进行分析,又查阅了大量的史料,终于得知了这个小棺椁的主人。

只是令考古学家万万没想到的是,小棺椁的主人,身份竟然比纯惠皇贵妃还要尊贵,她就是乾隆的第二任皇后,继皇后乌拉那拉氏。

明明是个皇后,不仅没有和皇帝合葬,连自己的陵墓都没有,最后竟沦为一个皇贵妃的陪葬。

乾隆究竟是有多厌恶这个继皇后?既然厌恶,她又是怎么当上皇后的呢?

1、帝后矛盾爆发之前也曾恩爱万分?真实的历史并没有这么美好

继后那拉氏的出身并不显赫,他的父亲纳尔布在她出嫁前只是个佐领,而且当时已经赋闲在家。

甚至连她究竟是乌拉那拉氏还是辉发那拉氏,至今仍有争议,《延禧攻略》中她是辉发那拉氏.淑慎,《如懿传》中她是乌拉那拉氏.如懿。

虽然民国年间编纂的《清史稿.后妃列传》称其乌拉那拉氏,但按照清朝官方文献《八旗满洲氏族通谱》,那拉氏的父亲讷尔布是辉发国贝勒王机砮的后代,祖上归于清室之后编入镶蓝旗。

如果是乌拉那拉氏,那么应该属于正黄旗,而继皇后一族是在她当上皇后之后,全族才被抬为镶黄旗。因此,继皇后那拉氏的姓氏应该是辉发那拉氏比较准确。

虽然海西女真叶赫、乌拉、辉发和哈达四部都姓那拉氏,但只有叶赫和乌拉这两支是最“正统”的那拉氏,而辉发和哈达无论是实力上还是地位都要逊色于其他两部。

之所以在一些史料中继皇后自称乌拉那拉氏,有很大的攀附成份在。《清实录》则直接称为那拉氏,想来也是为了掩饰其身份的尴尬。

总而言之,继后那拉氏的出身并不算高贵,在八旗中算是中等偏下的出身。那么她是怎么嫁给乾隆的呢?

雍正十二年(1734年)的春季选秀中,17岁的那拉氏被指婚给当时还是宝亲王的弘历为侧福晋,虽然出身不高,但毕竟是来自女真四部,因而够格成为侧福晋。

早期的满洲人,实行的是“一夫多妻制”,和汉族的“一夫一妻多妾制”不同,只要是满洲贵族迎娶的女子,都被称为福晋,所以侧福晋也是妻子,都要由皇帝亲自指婚,并且要得到礼部正式登记和册封,属于明媒正娶的,和庶妃、格格这些侍妾们地位是完全不同的。

但是弘历并没有因为那拉氏是侧福晋对她宠爱有加,在她嫁入宝亲王府的第二年,弘历就迫不及待地向雍正请旨,将包衣出身的侍妾格格高佳氏(后来的慧贤皇贵妃)超拔为侧福晋。

弘历为何对这个身份并不高的侍妾如此抬爱?这是因为高佳氏比富察皇后还早侍奉弘历,算是弘历的初恋情人,而且与富察皇后情同姐妹。

试想一下,此时的弘历身边,既有他一生最爱的富察皇后,还有与富察皇后情同姐妹的初恋情人,那拉氏当时的处境有多尴尬。

历史的进程也证明了这一点。一年后,乾隆继位,嫡福晋富察被封为皇后,颇受恩宠的高佳氏一举被册封为贵妃,而比高佳氏早一年被指婚为侧福晋的那拉氏,只被封为娴妃。

一直到乾隆十年,高佳氏病逝,一些后来的嫔妃们也相继封妃封嫔,乾隆才将那拉氏抬为娴贵妃。

但是从雍正十二年侍奉乾隆一直到乾隆十六年的18年间,在最适合生育的年纪,其他嫔妃们相继诞下子嗣,只有那拉氏无所出,连怀孕都没有过。

从后来那拉氏诞下二子一女来看,并非那拉氏不孕不育,而是因为在那18年间,乾隆几乎都让她苦守空床。

2、难道那拉氏在宫中生活的几十年,都没有得到过一丝温暖吗?并非如此

乾隆十三年,紫禁城发生了一件大事,与乾隆相敬如宾恩爱非常的富察皇后死于东巡途中。乾隆悲痛万分,甚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沉浸在悲伤中不能自拔,并没有另立皇后的打算。

但是乾隆的母亲崇庆皇太后却对立后的事非常关心,她认为后宫不能为主,力荐那拉氏为后。

这也是那拉氏聪明的地方,她知道自己不得宠,入宫多年都没能生下一男半女,无法“母凭子贵”,所以她曲线救国,从太后身上入手,每天都去对太后嘘寒问暖,因而深得崇庆皇太后的喜爱。

崇庆皇太后以那拉氏“端庄贤惠,有母仪天下之风”,建议乾隆立那拉氏为后。

对于此事,乾隆内心是不情愿的,谁都知道他对富察皇后的感情有多深,怎么能在她尸骨未寒时就让别人取代了她的位置呢?

但乾隆是个孝子,不愿意违背崇庆皇太后的意思。就以先皇后尚在丧期内,先晋封那拉氏为皇贵妃,摄六宫事。

为此,乾隆还写下了“六宫从此添新庆,翻惹无端意惘然”的诗句。

乾隆十五年七月初十,乾隆又在皇太后的敦促下册封那拉氏为皇后。乾隆不愿意违抗母命,只得照办,但接连下令取消了之后在冬至大典接受百宫朝贺的礼仪,以及元旦庆典时皇后的贺礼。

因为此事,乾隆对富察氏的愧疚颇深,更加有意地疏远了那拉氏。

一直到乾隆十六年(1751)富察皇后的周年忌日上,乾隆好像突然良心发现一样,对这个自己冷落了十几年的少年妻子有了些许歉意,写下了“岂必新琴终不及,究输旧剑久相投,圣湖桃柳方明媚,怪底今朝只益愁。”

这首诗将那拉氏比喻成“新琴”,将富察皇后比喻成“旧剑”,写出为自己为什么不喜欢那拉氏的原因,意思是说难道新皇后真的处处不如旧皇后吗?也并不是,主要是因为我和你恩情年深日久,其他人实在是无法代替。

可见《如懿传》中演绎的乾隆与那拉氏的感觉多么深厚,和历史是不相符的。

但终究乾隆是有意识到这样对那拉氏是不公平的,一时之间便心生怜悯,决定多少弥补一下。之后,他便开始频繁地出入坤宁宫。

乾隆十七年,35岁高龄的那拉氏产下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皇十二子永琪;乾隆十八年,那拉氏诞下了皇五女(幼殇);乾隆二十年,那拉氏诞下皇十三子永璟(早夭)。

可以说,这段日子是那拉氏在紫禁城里过得最惬意的日子,然而这样的日子也不过持续了五六年。

随着那拉氏年色衰,令妃娘娘的盛宠也开始如日中天,后宫中也添了更加年轻貌美的妃子,容妃和卓氏(《还珠格格》中的香妃的原型)、颖贵妃巴林氏等,那拉氏再次受到了冷落。

3、断发明志成为皇家丑闻,乾隆讳莫如深

人最怕的不是从来没有拥有过,而是曾经拥有过却又失去了。当你尝过灯火酒绿,又怎会甘心扬汤止沸?

有这种经历的人,心态最容易崩塌,他就一定会想方设计再重新拥有。

在乾隆众多的妃子中,多的是长年坐冷板凳的,但他们都能安安稳稳地熬到乾隆驾崩。可那拉氏不同,她毕竟曾经得到过温存。

在她看来,自己之所以会再次“失宠”,是因为丈夫身边出现了太多的莺莺燕燕,自己作为后宫之主,本就有责任对皇帝进行劝诫。

总之,不管是出于私心,还是出于对一国之君的身体着想,那拉氏成天对乾隆苦口婆心,让他要节制宠幸嫔妃,让他不要太过奢侈挥霍。

别说乾隆是个皇帝了,就是个普通男人,谁能听得进去女人以“为你好”的名义来管着自己啊,乾隆就开始对那拉氏越来越反感,也越来越疏远。

乾隆三十年(1765)正月,乾隆皇帝的第四次南巡,继皇后那拉氏和一众妃子都在随行之列。南巡之初,一切正常,在途中,乾隆还提前为那拉氏庆祝了她的48岁生日。

闰二月十八日,南巡队伍来到了杭州。这天早上,乾隆还很正常地和那拉氏一起在美丽的蕉石鸣琴处吃早餐。可到了晚膳的时候,人们却发现和乾隆一起用餐的嫔妃之中,却独独不见继皇后那拉氏的踪影。

此后,大家就再也没有见过继皇后那拉氏。

后来,人们才知道,就在那天吃完早膳后不久,乾隆就命人悄悄地将继皇后那拉氏从水路送回紫禁城了。

虽然此次南巡并没有因为这件事情中断,但也没有持续很久,乾隆就提早返回京师了。

回宫后,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收回继皇后那拉氏被封为娴妃、娴贵妃、皇贵妃、皇后的四份册宝,虽然没有下旨废后,但收回宝册等同不废而废。

之后,乾隆又将那拉氏宫里的佣人裁减至2人,还不如一位答应的配置。

帝后之间从此视如仇人,乾隆也再不上坤宁宫来,那拉氏形同被打入冷宫。

对于后宫如此大的人事变动,乾隆没有给出任何正式的说明,只说:

前近,朕恭侍皇太后驾临杭州,正欲返回,于启程前之日,皇后忽然想要出家,肆行翦发。身为皇后,所行如此,着实不像话。

人们才知道,那拉氏是因为断发惹怒了乾隆,在清朝,只有丈夫或长辈死的时候才可以断发,那拉氏此举就是在诅咒皇帝和皇太后。

4、究竟此次南巡发生了什么,会让那拉氏做出如此“疯狂之举”?

或许是乾隆觉得这是一桩皇家的丑闻,见不得人,对此事讳莫如深,正史上并没有什么明确的记载,真正的原因只有乾隆一个人知道了。

但是民间野史关于那拉氏断发的猜测却从不间断。

有说是当时乾隆宠幸令妃娘娘,一意孤行要册封她为皇贵妃,那拉氏见劝不动,就断发明志。因为册封皇贵妃就表示是下一任皇后的继承人,那拉氏担心自己的位置被令妃取代。

还有一个说法是乾隆下江南时,每天都深夜换上便服去青楼,那拉氏见到就前去规劝,夫妻俩因此吵架,那拉氏一时激动,就割了头发。

对此,我比较认同第二个说法,因为通常来讲,除非皇后有犯什么大错,才有可能被废,否则不用担心自己的位置被取代。

而从此前那拉氏的一贯做法,和女人的正常反应来讲,第二种的可能性最大。

就像普通夫妻一样,丈夫身边有很多女人时,作为妻子苦口婆心一直相劝,但丈夫不仅没有收敛,反而每天都出入灯红酒绿的场所,作为妻子自然是要发作的,性格刚硬的人,很容易在情急之下做出不理智的事情。

只是可怜的那拉氏,被打入冷宫后的第二年,就抑郁而终了。

当时乾隆正带着一众妃子们在承德避暑山庄避暑,在听说那拉氏死后,他没有任何悲伤的表情,只是下了一道谕旨:所有丧仪,只可照皇贵妃例行。

但实际上,那拉氏的丧礼规制连一个答应的规格都不如。

按照清朝的礼制,作为皇后,死后是应该要和皇帝合葬的;作为有位份的妃子,无论地位有多低,都是各自为券,有自己的一处墓地。

而继皇后那拉氏不仅没有附葬裕陵,连自己的墓地都没有,被塞进了纯惠皇贵妃地宫的一侧。。根据大清会典,皇贵妃的棺木应该用梓木,漆饰35道,而那拉氏的棺木却是用杉木制的一个小棺椁。

考古专家正是根据清朝内务府记载的这些记载,才确认了纯惠皇贵妃地宫里那个小棺椁的身份。

这场丧事总共仅花了207两7钱9分7厘,都还不够内务府给一个最低品级官员的丧事份例。

总而言之,乾隆皇帝对那拉氏的厌恶并非因为某一件事,其实是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

根据《清史稿.列妃后传》记载,乾隆二十五年后,乾隆的心思都扑在和卓氏(香妃)身上,无论是外出巡幸,还是木兰秋围,或者去盛京祭祖,和卓氏都随行左右。

乾隆二十七年,乾隆去带着一众嫔妃去避暑山庄避暑,和舒妃、颖妃、豫嫔、慎嫔、容嫔一起用晚膳,继皇后那拉氏却独自用餐。

乾隆二十八年,乾隆驾行热河,继皇后那拉氏也没有随驾。而至于乾隆三十年的南巡,那拉氏之所以能够随行,乾隆还帮她庆祝生日,很有可能是因为那一次皇太后也一并跟着过去。

所以,帝后早就离心了,南巡途中发生的事只是导火索。

本身乾隆本身就没有那么爱那拉氏,让她坐了18年的冷板凳,因为同情和怜悯给了她5年惬意生活,然而这一切却如昙花一样短暂。

或许继皇后那拉氏是一个好皇后,她恪守皇后的职责,对皇帝的行为进行适时的劝诫以免皇帝犯错。

但对于乾隆来讲,那拉氏并不是一个理想的妻子,她性格太过刚毅,不如富察氏温柔体贴。

要处理好夫妻关系,也是需要大智慧的,一味地说教或劝诫很容易起来反效果。

中国历史上,在这方面做得最好的应该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孙皇后了。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