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在路边吃瓜,连连夸赞瓜甜,走出百米后突然下令:处死瓜农

发布时间:2023-09-01 12:11:42 发布人:hao168

乾隆一生写了5万多首诗,虽说文采一般,但是却有一大半都在歌颂百姓。但是乾隆真的就体谅老百姓了吗?在民间的传说中,一个“乾隆在路边吃瓜”的故事流传下来,让人们看到乾隆最真实的一面。乾隆在民间微服私访的时

乾隆一生写了5万多首诗,虽说文采一般,但是却有一大半都在歌颂百姓

但是乾隆真的就体谅老百姓了吗?

在民间的传说中,一个“乾隆在路边吃瓜”的故事流传下来,让人们看到乾隆最真实的一面。

乾隆在民间微服私访的时候,就在路边的瓜地里吃瓜,吃的时候还连连夸赞瓜甜,刚走出百米就要下令处死瓜农。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乾隆曾经六下江南,到每年的夏天,因为特别闷热,于是乾隆就会时常带着几个人去体察民情。

既然是“微服私访”,自然是没有很大的排场,只是带了几个贴身侍卫,连宫女都没带,所以在外人眼里看起来,他不过是个普通的有钱人家

这一天,乾隆走在一个乡间小路上,没有御驾的马车,更没有打伞的宫女,走了没一会就觉得口渴难耐。

这时候刚好是最炎热的酷暑时期,即使穿着单薄,也免不了让人汗流浃背,好在,他们走了没一会就看到前面有一片绿油油的瓜地。

乾隆一行人走到瓜地旁边,寻了一下四周就发现不远处有个瓜棚,他们走进一看,一个瓜农正在惬意的睡觉。

在侍卫的眼中,见到天子肯定是要行礼的,他们当即就想去把瓜农叫醒,不过随后乾隆就拦住了他们。

现在他是微服私访,不到万不得已不想暴露身份,乾隆寻了个阴凉地坐下,静静等待着瓜农醒来。

瓜农一阵熟睡后很快就伸了个懒腰清醒了,等他睁开眼睛一看,眼前一堆人顿时吓得他一激灵,随后便问这些人的来意。

乾隆虽然此刻已经大汗淋漓,但是还是保持着风度,他彬彬有礼地告诉瓜农自己从这里路过,想要讨个瓜解解渴。

瓜农见这些人虽然穿着华丽,看起来像是有钱人家,但是却还耐心等自己睡醒,这顿时让他心中有了很多好感。

想到这里,瓜农心中也有数了,他连连答应,随后就去瓜地里挑了一个大西瓜,拿来给这一行人切开。

乾隆一边吃,一边赞叹瓜甜,就在几人吃瓜的过程中,他借机与瓜农攀谈起来。

瓜农虽然看起来穿着简陋,饱经沧桑,应该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但是让乾隆意外的是,瓜农竟然能够侃侃而谈。

他从风俗民情聊到官场,对当前的局势还能分析地透彻,就连朝中的优点、陋习他都能说出一二。

这样独特的见地是很多科考中的学子都没有的,乾隆眼见瓜农满腹才学,顿时起了爱才之心,随后他便有意无意地问瓜农:“为何没想过入仕为官呢?”

问完以后,还列举了很多为官的好处,原本以为瓜农会动心,谁知瓜农的反应让他很意外。

如果这一趟微服私访能为朝堂寻得一位好官员,那么必定会在民间传为佳话。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当乾隆信心满满地等待瓜农的回应的时候,谁知道瓜农却坚定地拒绝了。

他表示,如今官场中尔虞我诈,虽然俸禄优厚,但是并不适合农民,末了他还说道,自己更想当一个自由的农民。

听到瓜农拒绝了,乾隆心中有些不快,但是却又无可奈何,只能继续吃瓜。

但是就在他专心吃瓜的时候,瓜农突然说道:“这个瓜可不是这样吃的。”

乾隆听到这话不明所以,示意瓜农继续说下去。

只见瓜农指着手上的瓜说道:“这瓜啊,中心才是最甜的,如果你从中间开始吃,吃到边缘就会越来越没味道。”

“你要从边缘慢慢向中心吃,这样吃起来就会越来越甜,这是先苦后甜,人生不也是这样的道理吗?”

乾隆听着瓜农的话顿时恍然大悟,连连称赞“妙哉”,他按照瓜农的说法从边缘开始吃,果然是越吃越甜。

吃到高兴之时,乾隆再次邀请瓜农再次入朝为官,瓜农再次拒绝了,最终乾隆无奈,吃完了瓜就带着侍卫走了。

但是乾隆在路上却越想越觉得不对劲。

乾隆登基的时候,是接手康熙与雍正两代帝王运营后的王朝,此时的清朝的确百姓安居乐业,但是这并不是乾隆的功劳。

乾隆为人喜爱奢华,除了吃穿住行,平常还喜欢四处去游玩,名义上叫“微服私访、体察民情”,实际上却是为了吃喝玩乐。

瓜农说的话在他耳边久久回荡,他就越想越觉得瓜农话中有话,这岂不是在教育自己不明白先苦后甜的道理吗?

这个人胆敢冒犯,坚决不能留!

想到这里,乾隆立即吩咐侍卫去把瓜农给杀掉。

乾隆原本以为瓜农没有防备,况且自己也没走出多远,侍卫肯定能完成任务的,但是谁知,当侍卫跑回去的时候,却发现瓜地里早已没了瓜农的身影。

侍卫无奈只能回来如实跟乾隆回禀,乾隆懊恼自己没有早些下令,也只能离开了。

这是一个民间传说的故事,并没有出现在正史中,当时的瓜农为什么能那么快就消失了,最大的一个可能性就是瓜农已经察觉了他们的身份。

在他们走后回味过来发现自己锋芒毕露,还说了不该说的话,如果对方是帝王,一定会返回头来杀死自己。

况且世人都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不管他是不是帝王,恐怕自己都有生命危险了,明白了这一点,这才赶紧离去。

乾隆在位时期创造了一个盛世,平常他还是个勤政爱民,厉行节俭的皇帝,但是事实真的是表面上看到的这样吗?瓜农究竟说得对不对呢?

“吃瓜”的故事只是民间传出来的其中一个,如果是他想要杀死瓜农是出于帝王的敏锐,但是乾隆南巡的路程中,更是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是否真的“厉行节俭、勤政爱民”。

在人们的印象中,乾隆下江南是为了巡视河工、了解地方的吏治民情。

但是事实上,乾隆六次南巡,其中四次都带了皇后跟众多妃嫔,并且每次下江南,他都兴师动众,光是随行的侍卫官员都有2500多人。

除此之外,还有船队一千多艘,首尾相连,除了这些人员安排之外,在他出巡之前,都会有专人去沿途勘察,修桥铺路,准备好各地方的接待。

只要是乾隆所过之处,地方的大大小小官员都要穿好官服去迎驾,所有的一切接待用品都是顶级奢侈物,铺张浪费程度可见一斑。

往返的路途长达6千里,在路上光是使用的马匹都要超过5千。

这5千的马匹还只是拉人,皇帝妃子要使用的物品众多,更何况还有数千跟随者的行李物品,所以除了马匹,还有几百辆骡车、几百匹骆驼

但是这还不算完,沿途还要不断地征用河兵修筑工事,以保证皇帝的顺利出行,而这具体的人数已经无法计算了。

根据粗略估算,除开衣食住行,乾隆南巡所花费的费用算下来要超过2千多万两银子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清朝时期的一两银子能换800文铜钱,而一斤猪肉就要40文铜钱了,很多百姓一年到头都买不了一斤猪肉吃,一些穷苦人家一两银子已经是全家一年的花销。

在康乾盛世时期,已经是安居乐业,人口大力增长,但是这时候一年的财政收入也才不过3千万两。

去掉一年大约一千万多两的花销,实际上国库一年的进账也才一千多万两!

乾隆的南巡真的是在兴修河道,造福百姓吗?其实真的不见得。

乾隆晚年时期曾经说过这么一番话:

大意是说,乾隆在位期间认为自己没做过失德的事,只有下江南的时候劳民伤财,要是下一任皇帝南巡,你们一定要阻止。

乾隆晚年时期能意识到这个问题,说明也不是无可救药。

乾隆在后世之中的风评普遍偏差,但是客观来说,他也不是个昏君,他在位时期的确喜爱奢侈,但是同时在他继位初期,也确实实行了一些积极的举措

比如减轻百姓负担,宽仁治理,维护朝堂的稳定发展,促进了整个康乾盛世。

其实乾隆应该是历史上最顺风顺水的帝王之一了,纵观历朝历代,哪个皇帝多多少少没经历过叛乱、夺嫡之类的事情发生。

但是乾隆作为康熙指定的继位人选,他比雍正幸福太多,没有体会过皇权被威胁的滋味,就连外戚专权的事都没遇上。

但是尽管这样,整个清朝还是在他的带领下开始走起了下坡路。

乾隆毫无疑问是个好大喜功的人,但是同时又不能说他是个昏君,关于乾隆的功过至今都褒贬不一,那么你觉得,乾隆是个怎样的皇帝呢?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