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一些社会地位较高的人死后会被赠予或褒或贬的文字评价,称为谥号。比如说清朝皇室有两位谥号为“忠”的亲王,一个是睿忠亲王多尔衮,另一个是恭忠亲王奕訢。清朝自雍正继位以来,在皇位传承方面,创立了秘密
古时候,一些社会地位较高的人死后会被赠予或褒或贬的文字评价,称为谥号。比如说清朝皇室有两位谥号为“忠”的亲王,一个是睿忠亲王多尔衮,另一个是恭忠亲王奕訢。
清朝自雍正继位以来,在皇位传承方面,创立了秘密立储制度,这一制度一直贯彻于道光朝,道光晚年,对于继位人的选择颇为犹豫,主要在皇四子奕詝与皇六子奕訢之间犹豫不定,最终,清朝第一次立储密旨上出现了两位皇子的名字:
“立皇四子奕詝为皇太子”、“封皇六子奕訢为亲王”。
这位皇六子究竟有何过人之处,竟让道光帝如此钟爱?
奕訢的母亲是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看到这个姓氏,有人可能认为孝静是蒙古旗盟出身,或是蒙古八旗出身,实际上,这位皇后是满洲八旗出身,家世还相当不错,祖先出自元昭宗,远祖是明朝的达延汗。
虽然孝静身后荣获皇后名分,但她生前并未做过一天的皇后,道光五年,孝静以13岁的幼龄被选入宫中,入宫即刻获宠,不久生下皇次子奕纲与皇三子奕继,使得一直独苗的道光帝在立储方面,有了可选择的空间。
不过,道光九年,孝静所生的这两位皇子都夭折了,随后,她再次发力,为道光帝生下寿恩固伦公主(六公主)与皇六子奕訢。
可以看到,奕訢的母亲孝静非常得宠,可以说是大清后宫仅次于孝全皇后的存在,无论是奕訢,还是六公主,都受到道光帝无以复加的疼爱。
此外,从天赋来看,奕訢也是众多皇子中最出色的一位,他年少聪颖,从小受到极为严格的封建教育,道光帝仿佛在这个儿子身上,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
对比一下皇四子奕詝。
奕詝的母亲孝全皇后,可以说是一个让道光帝又爱又恨的女人,一般这种女人,更容易让人刻骨铭心,虽然道光帝曾在孝全主持后宫后期,剥夺其后宫大权,两人关系一度僵化,以致于孝全撇下两个儿女撒手人寰,但她终究还是道光帝最爱的女人。
这就是孝全在道光帝心中的地位,似乎是无可替代,道光帝心中对她是有一丝愧疚的。
与皇六子奕訢相比,奕詝就要稍微逊色一些了,不过,这位皇子似乎非常懂得藏拙,或是拜他的老师杜受田传授,一直展示自己的仁孝之风,道光帝对这个儿子的才能虽然不能充分肯定,但却非常欣赏他的仁孝。
道光二十六年,犹豫了十多年的道光帝,最终下定决心,将皇四子奕詝立为皇储,皇六子奕訢封为亲王。
不过,此后的两件事,却仍然让大臣对储位人选捉摸不定。
首先是道光二十八年的指婚,道光帝将家世显赫的热河都统瓜尔佳桂良之女指给奕訢为嫡福晋,而将家世相对逊色的镶蓝旗太常寺少卿富泰之女指给了奕詝,殊不知,这只是道光帝给予儿子奕訢的一种补偿而已。
其次是道光二十九年,道光帝下旨为皇贵妃博尔济吉特氏(孝静成皇后)为妃园寝修建宝顶,这意味着什么?其实,这就相当于告诉世人,道光帝没有立奕訢为皇储,因为如果立奕訢为皇储,博尔济吉特氏是不可能被葬入妃园寝的。
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道光帝临终前,命人开启锦匣,答案最终揭晓,皇位花落皇四子奕詝之手,即咸丰皇帝。
虽然奕詝与奕訢两位皇子是皇位的直接竞争者,但这兄弟二人的感情还是很不错的,奕詝母亲孝全死得早,他从小就被送到皇贵妃处抚养,与奕訢一起读书学习生活,当然,在道光帝生命末期或奕詝继位称帝后,兄弟渐生嫌隙已成不可避免之事。
咸丰帝继位后,奕訢从咸丰三年开始领班军机,一直到咸丰五年,开创了皇子干预政务的先河。可是不要忘了,这完全是在其母亲孝静在世的前提下,所得到的庇护。
咸丰五年七月初九,刚刚被封为康慈皇太后的博尔济吉特氏崩逝于寿康宫,随即咸丰帝便以奕訢办理皇太后葬礼礼仪疏忽为由,罢免了他的所有职务。试想,亲生儿子在给自己办理丧礼时,怎么可能会礼仪疏忽,这完全就是咸丰帝的托词。
从此,奕訢就被咸丰帝排斥于权力中枢系统之外,不得不说,咸丰帝对这个颇有才干的弟弟,还是非常忌惮的。雍正能够对怡亲王胤祥,毫不避讳地重用,一方面是信得过这位兄弟,感情在,另一方面,雍正也能够压得住胤祥。
当咸丰帝觉得压不住弟弟恭亲王奕訢时,他还会信得过这个弟弟吗?当然不会,咸丰帝会视奕訢为对自己皇位最大的威胁者。
从咸丰八年开始,恭亲王奕訢逐渐开始回到政治舞台,他被皇兄任命为议和大臣,与英法代表谈判,而咸丰帝本人则带着大阿哥载淳、后妃等等逃到了热河。
咸丰十一年七月,年仅31岁的咸丰帝病逝于热河行宫,临终前命将皇位传于大阿哥载淳,授命载垣、端华、肃顺等八位大臣辅政,将弟弟奕訢排斥在托孤大臣之外,再次体现出对这个弟弟的不信任。
然而,一向我命由天不由我的奕訢,竟然联合两宫皇太后发动祺祥政变,一举将赞襄政务八大臣铲除,随后确立两宫垂帘,亲王辅政的新体制。
奕訢再次走上大清政治舞台的中央,从同治元年开始,一直到光绪十年甲申易枢,他领班军机长达二十多年,同治中兴局面的出现,很大程度得益于这位恭亲王的力挽狂澜。
然而,自从甲申易枢开始,奕訢再次在政坛上遭受重创,再加上年龄的长大,岁月磨平了他的棱角,蹉跎了岁月。
甲午战败后,虽然奕訢第三次登上政治舞台,但已经是暮气沉沉,难有作为了。光绪二十四年,即反对变法的诉求声中,奕訢离开了人世,享年67岁,谥号为“忠”,称恭忠亲王。
结语:
在笔者看来,奕訢无疑是晚清皇室成员中的佼佼者,在首次无缘皇位后,其实他还有逆天改命的机会,但束缚于纲常伦理之中的他早已习惯了逆来顺受。或许,奕訢真的把自己当成了晚清政坛上的多尔衮,他只想做一个护君者,而不想做一个弑君者。
正如奕訢“忠”的谥号,他真正做到了护君,但他真的是在护君吗?殊不知掌控君道的是另外一个女人?算了,一切自有公论,至少在名节方面,奕訢算是至真至善了。
茄子视频无限破解版享受你不会错过的视频软件,这里的视频质量非常不错,随时都能找到观看...
猫咪社区免费资源在线观看什么好,让小化妆朋友如此着迷,今天小化妆为你揭开面纱,打开...
玫瑰花茶的功效与作用,网友:有个特殊禁忌。说到玫瑰花茶其实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的女性朋...
手机QQ邮箱怎么开通?现在许多人都会使用QQ邮箱发消息,但许多朋友表示没有注册过QQ邮箱...
泰拉瑞亚姜饼人很多玩家都想了解,泰拉瑞亚中有形形色色的武器装备,还有各种人物机制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