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咸丰帝的顾命八大臣斗不过一个26岁的女人慈禧?

发布时间:2023-09-02 15:53:28 发布人:hao168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明面上咸丰皇帝留下的是一个各方势力相互制约的局面,其实则不是,因为还有隐藏的第三方势力。咸丰皇帝是个苦命的皇帝,他身体不好,是个瘸子,当年和六弟恭亲王奕䜣争夺皇位时,完全处于下风。但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明面上咸丰皇帝留下的是一个各方势力相互制约的局面,其实则不是,因为还有隐藏的第三方势力。

咸丰皇帝是个苦命的皇帝,他身体不好,是个瘸子,当年和六弟恭亲王奕䜣争夺皇位时,完全处于下风。

但是道光帝还是传位给了他,毕竟道光帝就是一个固步自封的人,他还是遵循了立长不立幼的皇王传位定律,主要他觉得咸丰是个孝子,一般以孝治天下肯定是个明君。

咸丰皇帝继位后,也确实想要当一位好皇帝,可是现实比较残酷,继位没多久就发生了太平天国运动,清政府只能倾其国力全力围剿太平天国。

这样就给了西方的英法联军机会,蓄意发动再次的侵华战争,而咸丰皇帝在战与和之间摇摆不定,最后导致英法联军攻城掠地,直逼北京。

1860年九月,清军和英法联军在通州八里桥发生一次大的战斗,虽然清军士兵表现英勇,但终因战法、装备严重落后而惨败。

八里桥之战后,北京危险,咸丰皇帝听说后马上从圆明园逃往承德避暑山庄,留下恭亲王奕昕同英法联军谈判。

到了承德的咸丰皇帝同意了英法两国同清朝签订的条约,英法联军退兵后,咸丰皇帝一度有回京的打算,可是因为“亲递国书”一事没有达成共识,所以给耽搁了。

渐渐的咸丰皇帝喜欢上了承德的生活,这里没有过多的朝政烦心,每天还有戏曲表演,美女陪伴。而咸丰皇帝身边的大臣,像肃顺与咸丰帝的关系更为接近,随侍左右,天天纸醉金迷的生活让咸丰皇帝身体越来越差。

肃顺为了防止咸丰皇帝死后,朝政发生大的变动,一直赞成留在承德。恭亲王奕訢与文祥等人见咸丰帝迟迟不回北京,想去请安,但是肃顺怕自己失去权力,所以极力阻挠,于是恭亲王同肃顺的矛盾加深。

公元1861年8月20日(咸丰十一年七月十五日),咸丰皇帝在热河病重,马上就到了大限之日。十六日,咸丰帝在烟波致爽殿寝宫,召见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肃顺、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等。

咸丰帝下谕:“立皇长子载淳为皇太子。”又谕:“皇长子载淳现为皇太子,著派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尽心辅弼,赞襄一切政务。”

上面这八位大臣就是著名的“顾命八大臣”,咸丰皇帝的意思很明显,太子年幼,需要八大臣辅佐。八大臣让咸丰皇帝亲笔书写,以示郑重,但是咸丰皇帝病重不能握笔,只能让大臣书写,这也给了后来慈禧攻击他们的借口。

咸丰在病逝前,为了防止权臣作乱,所以他对八大臣也不放心,授予皇后钮祜禄氏“御赏”印章,授予皇子载淳“同道堂”印章(由懿贵妃掌管),八大臣提议的事情,需要两宫皇太后的印章,才能生效。

十七日,咸丰皇帝驾崩。

十八日,以载淳的名义封尊先帝皇后钮祜禄氏为母后皇太后,徽号慈安,尊自己的生母懿贵妃为圣母皇太后,徽号慈禧。

慈禧是个野心很强的人,她想要掌握朝廷大权,垂帘听政,但是八大臣以“本朝没有这样的先例”为理由拒绝了她。

但是慈禧依然不放弃,最后伙同慈安太后还有恭亲王奕昕,发动了“辛酉政变”,处斩了肃顺,赐死了载垣和端华,剩下的大臣流放的流放,革职的革职。

辛酉政变的大致过程

其实咸丰皇帝没死之前,肃顺就向咸丰帝进言,可以学习汉武帝处死钩代夫人的案例,先把慈禧处死,这样再立载淳为皇太子,将来就不会出现后宫干政的局面。

但是咸丰皇帝不是傻子,他知道这样容易出现霍光一样的权臣,所以他没有采纳这个建议,而是在任命顾命八大臣的同时,又给了两宫皇太后一定的权力,就是盖章的权力。

这样就是八大臣针对朝中大事,拟旨报两宫皇太后,需要两宫皇太后的加盖“御赏”和“同道堂”两枚印章,才能生效。这样让朝中大臣和皇太后共同把关,一起处理朝政,不会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

虽然咸丰皇帝想的不错,但是这两股势力根本就不对付,肃顺和慈禧就是死对头,咸丰皇帝死后,两边人就开始矛盾不断。

慈禧先让人建议,因为皇帝年幼,无法处理朝政,所以要由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实际上是要掌握实权。

顾命八大臣不是好惹的,当然反对,理由也很简单,因为清朝早期没有这样的先例。其实八大臣说的也对,当年顺治皇帝年幼,是多尔衮辅政,现在同治皇帝年幼,理应是八大臣辅政。

慈禧一看硬来不行,因为这时候她势单力薄,完全不是八大臣的对手,当时在热河行宫的都是肃顺的人,慈禧当然不敢乱来。

慈禧先和慈安太后结成联盟,然后用苦肉计把心腹太监安德海打回北京,安德海向恭亲王奕昕报告了慈禧要联合他的请求。恭亲王奕昕多年被排除在权力之外,当然想借着这个机会,重新掌握大权。

于是恭亲王奕昕表示想要到承德去叩谒咸丰皇帝的梓宫,这次获得了肃顺等人的批准。恭亲王奕昕到达热河后,获得了与两宫皇太后见面的两小时,就是这两小时定下了计划,要在北京发动政变。

根据溥仪的《我的前半生》说明,恭亲王奕昕当时是化妆成萨满,在行宫见了两宫皇太后。随后恭亲王在热河逗留了六天,期间同肃顺等人和平相处,用来麻痹肃顺等人。

恭亲王奕昕回到北京就拉拢兵部侍郎胜保和僧格林沁,这些人都受过肃顺的排挤,所以表示愿意效力。当时大清主要的军事力量都去围剿太平天国了,所以北京附近掌握军队的就是胜保和僧格林沁。恭亲王拉拢了他们,就相当于成功了一半。

4日,两宫皇太后以端华兼职太多,让敦亲王奕嬛做了步军统领。

6日,御史董元醇上请太后权理朝政。

11日,两宫皇太后召见肃顺等人,两方势力对董元醇的奏折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后来八大臣“哓哓置辩,已无人臣礼”。当时争论的激烈程度吓得同治皇帝都尿裤子了,顾命大臣以撂挑子不干事情,直接逼迫慈禧对董元醇的奏折进行批驳。

十二日中午,二后“不得已”,同意公开批驳董元醇的奏折。这件事上肃顺等人取得了胜利,产生了骄傲的心理,从而轻视了慈禧和慈安。

18日,宣布咸丰皇帝灵柩于农历9月23起灵驾,29日到京。

23日,两宫皇太后和同治皇帝启程护送咸丰皇帝的梓宫,但是两宫皇太后和小皇帝只陪肃顺等人行进了一天,就以皇帝年龄小、两太后为年轻妇道人家为借口,从小道赶回北京。肃顺当然不会同意,双方谈判,决定由端华和载垣陪同两宫皇太后走小路。

由于当时天降大雨,道路泥泞,29日慈禧和同治到达北京,而肃顺等人四天后才到达北京。慈禧就是利用这个时间和空间进行谋划的,慈禧一到北京就召见恭亲王奕昕,然后就开始计划政变。

30日,慈禧就发动了政变,下令逮捕端华和载垣,由于慈禧等人有军队的支持,很简单就把端华和载垣拿下关进宗人府。然后宣布载垣等罪状:

第一条就是:“上年海疆不靖,京师戒严,总由在事之王大臣等筹划乖张所致。载垣等不能尽心和议,徒以诱惑英国使臣以塞己责,以致失信于各国,淀园被扰。我皇考巡幸热河,实圣心万不得已之苦衷也!”

意思很简单,就是把北京失陷,圆明园被烧,皇帝出逃,京师百姓和官员被掠夺的责任都归结到八大臣身上。从而取得京城皇室宗亲和官员百姓的支持,在人心上获得同情。

而实际上北京失陷,圆明园被烧,这些都不能完全怪八大臣,只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第二条,以擅改谕旨、力阻垂帘罪,解载垣、端华、肃顺、景寿任,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退出军机。这条就是说肃顺等人改了咸丰皇帝的旨意,阻止太后垂帘听政。

这条也是强加的罪名,因为清朝本来就没有太后垂帘听政的先例,并且咸丰皇帝临死前也没让后宫主政。

不管怎么样,反正慈禧获得了胜利,等肃顺还没到京城,就被敦亲王奕嬛在行管逮捕,肃顺被抓时咆哮不服,但是依然关进了宗人府。到了宗人府肃顺看到端华和载垣已经在那里了,气的肃顺说:“若早从吾言,何至有今日?”

通过这里,就说明肃顺之前早就想除掉慈禧,只是端华和载垣不同意罢了。

公元1861年农历10月1日,命恭亲王奕䜣为议政王、军机大臣。随之,军机大臣文祥奏请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

并且之前怡亲王载垣拟定新皇帝的年号为‘祺祥’,也被慈禧给改了,改为“同治”,意思很明显两宫皇太后共同治理朝政。

6日,诏赐载垣、端华在宗人府空室自尽,肃顺处斩,其他人革职的革职,流放的流放。据说肃顺被斩时大骂慈禧,还不肯跪下,刽子手用铁棒敲断肃顺的膝盖,才跪下,然后被砍头。

史书记载:将行刑,肃顺肆口大骂,其悖逆之声,皆为人臣子所不忍闻。又不肯跪,刽子手以大铁柄敲之,乃跪下,盖两胫已折矣。遂斩之。

肃顺被杀的消息传出,曾国藩表示:“此冤狱也,自坏长城矣!”

为什么曾国藩会支持肃顺,原来肃顺这个人一直觉得太平天国时期,满人无能,八旗军更是不行,所以他一直支持重用汉人,所以曾国藩和李鸿章等人都是肃顺提拔的。

肃顺被杀,曾国藩害怕京城再也没有识大体的人,如果这样太平天国难以平定,自己也会有生命之忧。而事实上慈禧还是有点眼光的,继续重用曾国藩等人,终于平定了太平天国。

为什么咸丰皇帝的顾命八大臣干不过26岁的慈禧?

其实这里面的原因很简单,咸丰皇帝觉得自己的安排很合理,他认为顾命八大臣虽然有拟旨的权力,但是皇太后有最后的盖章权力,这样就不会出现霍光类的权臣。

皇太后由于没有参与朝政的权力,并且顾命大臣也可以制约皇太后,这样也不会出现外戚专权的局面。

看似咸丰皇帝的这个安排没有问题,而实际上问题很大,首先咸丰皇帝忽略了一个势力,那就是皇室的近亲宗室,比如恭亲王奕昕或者敦亲王奕嬛等人,他们身为皇帝的兄弟,自然也是一股势力。

还有就是皇太后集团,也就是帝后势力,咸丰皇帝对她们的势力估计不够,明面上是孤儿寡母。

可是由于慈禧太后的权力欲望太大,她首先和慈安太后结成联盟,又拉恭亲王奕昕等人加盟。这样就相当于帝后势力和皇室宗亲联合起来打压顾命八大臣,这样八大臣根本就没有胜算。

总结一下,肃顺等人斗不过慈禧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慈禧首先获得人心

咸丰皇帝在位的时候,重用了肃顺,肃顺本人的观点就是满人不行,要想挽救清朝,必须重用汉人,发展汉人武装,所以他提拔了曾国藩、左宗棠等人。

但是肃顺的做法也的罪了满人,尤其是满清贵族,像咸丰皇帝的兄弟们都得不到重用,这样就导致近亲皇室宗亲都反对肃顺。所以清朝当时的近亲皇室宗亲,在辛酉政变中都支持两宫皇太后。

另外,肃顺本人脾气暴躁,没少的罪人,像辛酉政变中支持慈禧的胜保,还有僧格林沁,都是被肃顺排挤的人。他们都在政变中支持两宫皇太后。

同时,慈禧还会利用舆论的压力,把北京失陷,圆明园被烧,皇帝外逃的责任,都归结到肃顺等人身上。英法联军对北京进行了疯狂的掠夺,所以北京的官民都对肃顺恨之入骨,慈禧获得了最重要的“人和”,当然慈禧的“人和”是歪曲事实获得的。

第二,肃顺等人麻痹大意

肃顺等八大臣的优势就是有咸丰皇帝的托孤旨意,并且在热河行宫也有自己的势力,基本上到热河的人都是肃顺的心腹。

所以在热河行宫,肃顺就可以说了算,而慈禧虽然怂恿御史提出“垂帘听政”,但是肃顺一反对,最后慈禧妥协了,就是因为在热河慈禧怕把肃顺逼急了,自己有生命危险。

但是到了北京,肯定就不行了,北京基本上没有肃顺的人,这也是为什么恭亲王和慈禧商议时,说必须回京才可以政变。

其实在驳斥御史提出的“垂帘听政”奏折时,八大臣用词比较尖锐,气的敦亲王奕嬛都说露嘴了,他当时说:“俟(等待的意思)进城说话!”

接跟着有人就喝止了他,这时候敦亲王奕嬛差点就说露嘴了,说明在北京早就谋划好了。不过肃顺等人没有注意,他们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觉得慈禧和慈安已经对自己妥协了,并且手握咸丰皇帝遗诏,一点问题没有。

而实际上,根本不是这样,遗诏不是咸丰皇帝亲笔写的,可以说是伪造的。关键是八大臣没有武装力量做支撑,因为肃顺的支持者都在江南平定太平天国。所以肃顺对慈禧等人能力估计不足,他没想到慈禧和恭亲王勾结,麻痹大意使他们吃了亏。

当然,肃顺被抓关到宗人府时,对端华说了句:“若早从吾言,何至有今日?”

可能肃顺没有麻痹大意,他想除掉慈禧,或者有别的计谋,可是其他顾命大臣不同意,导致八大臣的失败,这也有可能,但是不管怎么说都是肃顺等人轻敌了。

轻敌的思想导致八大臣连兵权都抓不住了,以至于慈禧提议让敦亲王奕嬛担任步兵统领(九门提督)时,竟然同意了,这不是放手兵权,任人宰割吗?

在回京的路上,慈禧和慈安提出,要和小皇帝走小路,这个肃顺竟然也同意了,派了两个没能力的端华和载垣监视慈禧,最后这两个家伙一点用都没有,到了北京连给肃顺报信的机会都没有,就被抓起来了。

以上都是八大臣轻敌的表现!

第三,本身帝后势力就大于八大臣

虽然明面上看上去帝后势力不大,但是她们有最后的决定权,其实权力还是挺大的。

咸丰皇帝遗诏规定八大臣有拟旨的权力,可是慈禧可以让别的大臣拟旨,自己盖章,一样可以生效啊!并且帝后势力本身就有先天的优势,她虽然是孤儿寡母,但要知道孤儿是皇帝,即使皇帝再小,都是九五之尊。

寡母是太后,大臣在太后身边怎么说都是臣,所以慈禧和慈安只要取得北京近亲皇室和官员的支持,肃顺等人注定是失败。

这都是咸丰皇帝留下的问题,他也低估了慈禧的能力和野心,同时也没有想到慈禧会和同样失意的恭亲王联系起来。咸丰皇帝活着的时候,都害怕恭亲王的能力,不让他参与政治,咸丰皇帝一死,谁还能压制住恭亲王呢?肃顺等人完全不是对手。

第四,两宫皇太后和恭亲王的完美密谋

因为早在咸丰皇帝活着的时候,肃顺就建议皇帝杀了慈禧,学习汉武帝处死钩代夫人,防止外戚专权。

这件事据说被慈禧知道,所以咸丰皇帝一死,慈禧就必须要掌权,因为不掌权就有生命危险。在这样形式下,慈禧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破釜沉舟同恭亲王联系,最后结成联盟。

反观肃顺等人,只有肃顺比较有能力,其他的人只会麻痹大意,竟然让恭亲王从容的见到慈禧,这就是致命的失误。慈禧属于破釜沉舟,以命相博,最后取得了胜利,这些都取决于慈禧的决心,如果只有慈安,估计很难成事。

小结:辛酉政变对中国的历史影响很大,从此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后来又罢免了合作伙伴恭亲王奕昕,慈安太后病逝后,慈禧大权独揽,统治了中国将近几十年。

虽然慈禧掌权期间,镇压了太平天国,开创了“同治新政”,兴办洋务运动,使中国的国力有一定提升。但是后来慈禧大兴奢靡之风,浪费人力物力追求奢侈的生活,顽固守旧,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慈禧的篡政和统治,使近代中国蒙受了无穷无尽的屈辱。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