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太子的胤礽为何被康熙废掉,只因他做错两件事,跟错一个人

发布时间:2023-09-04 11:13:54 发布人:hao168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康熙帝有子三十五人,长子承瑞早殇,未及序齿,故次子胤禔因是居长。但按照“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宗法原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康熙帝有子三十五人,长子承瑞早殇,未及序齿,故次子胤禔因是居长。但按照“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宗法原则,胤禔因非皇后所生,不得立。

一、胤礽与康熙的隐患

胤礽系康熙帝第二子,生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五月初三日,其母为孝诚仁皇后,姓赫舍里氏,辅政大臣索尼孙、领侍卫内大臣噶布喇女。赫舍里氏于康熙四年(1665年)七月被册封为皇后,生胤礽当日死,年22岁。胤礽以皇后所生,于康熙十四年(1676年)十二月十三日被立为皇太子,时年不足2岁。

胤礽于襁褓之中被立为皇太子,是遵循了传统的皇位继承的储君制度,因而在立太子的同时,便恢复了顺治时裁去的詹事府,为东宫僚属。康熙帝以太子为国之储君,关系重大,自幼亲自教以诗书,“告以祖宗典制,守成当若何,用兵当若何,又教之以经史。凡往古成败,人心向背,事事精详指示”。

同时命理学名臣张英、李光地等教之,命宿儒熊赐履教以理性诸书,并以老成翰林随从太子,朝夕教诲。二十五年(1686年),太子年甫12岁,康熙为其择辅导之臣,以江宁巡抚汤斌品学兼优,助资辅翼,“以风有位”,授礼部尚书兼管詹事府事。并于是年“始设太子讲官”,以汤斌与詹事尹泰、郭棻,少詹事舒淑等人充之。

康熙帝对太子的教育可谓用心良苦。在理学名臣和老成硕儒的教海下,允礽通达义理,知晓满汉文字,每随皇父巡幸,赓咏唱和,多称康熙帝之意,且又娴于骑射,因而颇受皇父眷爱,认为“其骑射语言文字,无不及人之处”。

康熙帝厚望胤礽日后成立,将来嗣大位克成祖业,为一代明君。然而,胤礽的所为却让康熙大失所望。据记载,胤礽稍长,即结交匪人,熏染恶习,且以皇太子身份肆恶虐众,暴戾淫乱,即使对皇父亦少礼敬,对诸兄弟更是绝少仁爱。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七月,康熙第一次亲征噶尔丹,至博洛河屯(今河北隆化)。噶尔丹驻军乌兰布通,大战迫在眉睫。康熙帝却因感染风寒高烧不退,他夜不成寐,心烦急躁,诸大臣恳请康熙帝回銮调摄,康熙帝命皇太子胤礽、皇三子胤祉前来迎接。

二十四日,太子胤礽驰驿前来,至行宫请安。康熙帝神情憔悴,然皇太子却毫无忧戚之色,言词之间亦无关心之意。康熙帝见其对自己十分冷漠,从心里感伤皇太子“绝无忠爱君父之意”,甚为不怪,命其立即回京。父子之间的隔阂也由此产生。

从后来发展的史实来看,胤礽时年已16岁,而长达15年的皇储地位已经培养起他对权力的强烈欲望。所以,康熙的病重、甚或病逝,对胤礽来说都是一个可以尽快满足其权力欲望的喜讯。

三十五年(1696年)二月,康熙帝第二次亲征噶尔丹,出师克鲁伦河。22岁的皇太子奉命留守,各部院章奏由皇太子听理,不必驰奏;若重大紧要事情,诸大臣会同定议,然后启奏皇太子,亦不必先行驰驿奏请,给予皇太子以总理全国政务的权力。

对于皇太子而言,这是一个极好展示自己才能、实习处理国家大政的机会。然胤礽居守期间,于听理政务时表现得才干平庸,事多壅积。六月,康熙帝凯旋,见各官“人署未久,即散归家偃息”,痛加指斥。而胤礽的懒散与康熙帝的勤政,说明父子二人在作风上相去甚远,这成为二人日后冲突的又一隐患。

翌年(三十六年,1697年)二月,康熙帝第三次亲征噶尔丹,进军宁夏,太子胤礽仍然奉命留守。是时,胤礽以皇太子自尊,已日益骄纵,行为举止无所顾忌。故“有为蜚语闻上(康熙帝)者,谓太子昵比匪人,素行遂变。”

康熙帝十分震怒,五月回京,即将胤礽左右亲近用事之人置之于法,而皇太子不仁不孝之议论遂不胫而走,并由此失宠于皇父。正如康熙帝自己所言:“自此朕心眷爱稍衰,置数人于法,因此,外人窃议皇太子不孝、所行不善,遂自此始。“

二、潜谋大事案

皇太子既失宠于皇父,遂引舅氏索额图为奥援,故而有索额图助皇太子“潜谋大事”案发生。

索额图是辅政大臣索尼第三子、太子胤礽生母孝诚仁皇后叔父。

索额图则利用其固有的权势,引阿米达、麻尔图、额库礼、温待、邵甘、佟宝等一些满族老臣为党羽。这些人多出身满族巨姓,其中不乏因获罪而心怀怨望者,如“温待、额库里,俱犯重罪流徙之人,因其年老,令回京师,伊等应安静以养余年,乃与索额图结党,妄论国事,妄自怨尤”。

他们以共同的利害网结于太子门下,而索额图由是张狂至极,对不附己者施威震众,居然宣称可以杀人。以致众皆低眉俯首,不仅满汉官僚趋从之,即内外大臣亦多惧其三分。其势力之大,就连被康熙称赞不已的河道总督张鹏翮也要竭尽巴结之能事,四十二年十一月,康熙责张鹏翮曰:“尔之所保举者十之七八皆徇情面,如索额图家人尔曾保举。”“张鹏翮不能对,惟垂涕而已。"

索额图心怀叵测,助太子为非,康熙帝早已留心,说“朕皆知之”,而事态的急剧发展迫使康熙帝不得不断然对索额图进行处置。

五月十九日,康熙命将索额图拘禁,以近御侍卫海青,乾清门侍卫武格、马武传谕索额图曰:

“尔家人告尔之事,留内三年,朕有宽尔之意,尔并无退悔之意。背后仍怨尤,议论国事,结党妄行,尔背后怨尤之言,不可宣说,尔心内甚明。”“去年皇太子在德州住时,尔乘马至皇太子中门方下,即此是尔应死处,尔自视为何等人?尔任大学士时,因贪恶革退,后朕复起用,尔并不思念朕恩。即如养犬,尚知主恩,若尔者,极力加恩亦属无益。朕差人搜与尔行走之江潢家,得书字甚多。朕亦欲差人到尔家搜看,但被尔牵连之人甚多,举国俱不得安,所以中止。朕若不先发,尔必发之,朕亦熟思之矣。朕将尔行事指出一端,就可在此正法。尚念尔原系大臣,朕心不忍,但著尔闲住,又恐结党生事,背后怨尤议论。著交宗人府与根度(宗室)一处拘禁,不可疏放。”

在将索额图监禁的同时,又命将其子并家中主要成员交与索额图弟心裕、发保加意拘禁候旨,倘若生事,“即将心裕、发保等族诛。”其同党额库礼、温待、麻尔图、邵甘等“俱著锁禁”

同祖子孙在部院任职者,“俱查明革退”。

随后再传旨,对与索额图关系密切的“门上大人”及众侍卫们予以严厉警告:“若在索额图处行走,必被索额图连累致死。”由于事关重大,举朝人心惶惶,二十一日,康熙再颁谕旨曰:

“索额图施威吓人,议论国事,伊之大党,尽已锁禁,江潢系应杀之人,亦拿付刑部。此事朕不追求,即能完结。”虽表示不再追究,但声称对索额图死党“翁俄里、佟宝断不可宽恕,伊等即如索额图之子也”。

这期间,康熙如临大敌。自五月十九日,索额图被逮后,旋由畅春园被解送宗人府,关押期间,康熙不时派人察看审讯,“官兵看守索额图甚严,不令任何闲人靠近”,也“不令索额图家人出门”,以防止为索额图传递消息。

但康熙仍恐不虞,于七月十五日,密旨令皇三子允祉、四子胤禛等夜间察视牢房。允祉胤禛遂于是夜三更时分率侍卫等“冲人索额图牢房,观之,索额图、根度同禁一房,索额图、根度脖手铁锁及脚绊,并皆一层。”“臣等观锁,封之,正合臣等之意。”随后皇三子允祉又两次奏报审讯索额图及其家人情形。

审问中,允祉说:“皇上以尔为能干之人,凡人无不谄媚于尔者,故执尔也。虽已羁押,人犹惧尔。”并说:“索额图尔有本领,时至今日,犹有人商议救尔出。”索额图则跪泣曰:“奴才无言以对,皇父即诛奴才,亦不卒塞己罪。但奴才现已老,倘蒙皇上矜悯,免奴才一死”等语。

但康熙并未答应免其死罪,未几,索额图即被处死于幽所。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上谕曰:“从前索额图助伊(皇太子)潜谋大事,朕悉知其情,将索额图处死。"索额图助太子潜谋大事,只有以储君之名,才敢口称杀人,施威吓众,众人亦不无畏惧。这足以证明,索额图犯的是谋逆大罪。而康熙帝的又一上谕亦可佐证此说之不误。

康熙曰:“举国俱系受朕深恩之人,若受恩者半,不受恩者半,即俱从尔(索额图)矣。”若非利用储君名分,索额图绝对无可令举朝之人俱从之。康熙帝又说:“索额图怀私倡议,凡太子御用诸物俱用黄色,所定一切仪注,几与朕相似,骄纵之渐,实由于此,”索额图倡议太子日用起居仪注一切比拟皇帝,是其助太子“潜谋大事”、策动谋逆的又一明证。

以故,康熙帝警告众人要与索额图绝交,举发其所行。而康熙帝所以一再声称“不可宣说”,是由于事关皇太子,宫廷内幕,讳莫如深。至于索额图被关押后,“犹有人商议救尔(索额图)出”,也隐然说明,试图营救并能救索额图者非太子莫属。

所以,如果将上述有关史料勾稽排比,似乎有根据认为,在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五月,“潜谋大事”的宫廷斗争有如黑云压顶,笼罩着紫禁城。而从“被尔牵连之人甚多,举国俱不得安”一语中,更可以看出,当时从者甚众,形势十分危急。故康熙帝先发其奸,断然采取措施,将索额图及其同党中的主犯予以严惩,从而稳定了政局。

三、为何废胤礽?

索额图虽死,然其助皇太子“潜谋大事案”并未了结,且愈演愈烈。

自“潜谋大事”失败,康熙帝将索额图等人处死,却并未触及皇太子。时康熙“尚冀其悔悟自新,屡次南巡江浙、西巡秦晋,皆命允初随行。”然处死索额图,在某种程度上实为皇太子而发,父子间嫌隙已深。胤礽行事更加乖张,扈从期间,“强勒督抚大吏,及所在官司,索取财贿。所用宵小匪类尤恣意诛求,肆行攘夺”。在宫中,他常“令外间妇人出人”,淫乱无度,令人赧于启齿。更甚者,“鸠聚党羽,窥伺朕躬,起居动作,无不探听”。

致使康熙帝疑虑重重,认为或将不利于己。而且,胤礽暴戾也更甚于前,对诸王、贝勒任意捶挞,平郡王纳尔素、贝勒海善、公普奇俱被殴打。大臣官员兵丁言语间涉及其行事者,无不横加鞭笞,对父皇也敢公然顶撞。可以认为,允初的情绪紊乱,或者说他的乖张异常,在很大程度上是他的权力欲所导致,进而成为他与康熙帝冲突的原因所在。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八月,康熙帝行猎于围场,允礽与诸皇子扈从,适皇十八子允祄抱病,留永安昂邦调理。允祄病情骤然恶化,康熙帝回銮探视,十分忧戚,诸大臣多方劝慰,恳请康熙宽心。

但胤礽对其弟之将死却无动于衷,绝无兄弟情谊。康熙帝不悦,加以责让,“伊反忿然发怒”,毫不掩饰欲与父皇相对抗,且情绪激动,竟至挞辱随行大臣和侍卫以泄愤。更可怪异者,胤礽每夜逼近皇父所居之幔城,“裂缝向内窥伺,中怀叵测之状”,使康熙帝惊惧不安,曰:“令朕未卜今日被鸠,明日遇害,昼夜戒慎不宁。"康熙帝日夜提心吊胆,父子之间已视若寇仇。对于胤礽的所为,康熙帝认为:从前索额图助伊“潜谋大事”,“置索额图于死,而胤礽时蓄愤于心”。“今胤礽欲为索额图报仇,结成党羽”。胤礽乃不孝不仁之人,如其嗣位,必致败坏国家,戕贼万民,决定将其废黜。

通过康熙断断续续的谕旨,可以看出其废太子的理由有五:一是太子窥伺父皇,心怀叵测;二是专擅威权,干预政事;三是肆恶虐众、戮辱大臣;四是私用内外库帑,为数甚多;五是暴戾淫乱,穷奢极欲。此外,在宣布废太子之时,复又宣称太子“忽为鬼魅所凭”,身染狂疾,成为废弃太子的又一理由。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