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京城,放火烧了圆明园,为何没有烧紫禁城?

发布时间:2023-09-04 12:14:17 发布人:hao168

一说起我国近代史上的两次鸦片战争,无人不为之愤慨。当然,我们在强烈谴责西方侵略者穷凶极恶的同时,也在剧烈抨击清政府的腐朽无能。清王朝随着“康乾盛世”的远去,到19世纪三十四年代时,已经是吏治腐败,经济

一说起我国近代史上的两次鸦片战争,无人不为之愤慨。当然,我们在强烈谴责西方侵略者穷凶极恶的同时,也在剧烈抨击清政府的腐朽无能。

清王朝随着“康乾盛世”的远去,到19世纪三十四年代时,已经是吏治腐败,经济发展迟缓,社会矛盾严重激化,已无法挽回积弊已久的衰败之困境。

而在此时,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极为迅速,特别是在工业革命之后,西方与中国已经有了很大的差距。然而西方侵略者并不满足于现状,他们为开拓新的商品销售和原料供应市场,开始进行疯狂的殖民扩张。中国地大物博,自然会成为他们的目标之一。

1840年,英国侵略者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用坚船利炮强行逼迫清政府签署了《南京条约》。1860年,英法联军为了扩大在华特权和利益,毅然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侵入京城,将圆明园洗劫一空,并放火将其烧毁,致使我国很多的珍贵文物或流失海外,或葬身于火海。

当然了,这其中还有一个国家最为可恶,那就是沙俄,他们在战争中因出兵“调停”有功劳,胁迫清政府割让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成了真正的赢家。

不过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有一个很重要的疑问,那就是:“英法联军既然已经攻入北京,那为何只烧了圆明园,而没有烧紫禁城呢?要知道,相对于圆明园来说,紫禁城可是满清皇室的根基呀!”

关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有如下两个原因!

其一,英、法两国政府并不希望清政府垮台,我们在上文也说了,他们此举不过是想在华取得更大的特权和利益而已,所以英法联军才会尽量避免进攻紫禁城。

再者来说,如果英法联军真的火烧紫禁城,那么难免会将咸丰皇帝逼到无法投降的程度,这样一来,英法两国政府就无法和中国达到议和的可能,当然这也无法直接推翻清王朝。

当然了,火烧紫禁城,只会导致清政府和英法联军之间的战争扩大化,从而让太平军从中牟利,并不能达到英法两国政府的本来目的。

其二,英法联军在入城时与清政府有过约定,即——清军将安定门交给英法联军,并许诺“不得破坏城市”;此外,还规定了:“除了将要进驻城里的两国公使的护卫队,联军士兵不可大批入城”。

当时英法联军缺少补给,须在寒冬来临之际撤军,但由于上述各项约定,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京郊的圆明园作为洗劫的目标。

因此,正是基于上述两个原因,才使得英法联军没有对紫禁城进行直接的破坏。但我们千万不要以为,没有破坏,就没有过这种想法。实际上破坏紫禁城,仍在英法联军的预选计划之中。

举个例子,在1860年10月17日的时候,额尔金和葛罗都曾想告诫清政府:“假若到二十日的期限,他们还不接受我们的要求,联军将要把北京城内的皇宫,烧成平地”。当然,这个警告并没有发出!

10月18日,英军第二次火烧圆明园,这个清代大型的皇家园林、“三山五园”在这群野蛮、暴虐的侵略者的摧残下,变成了一片废墟。而倘若在火烧圆明园之后,清政府还是不肯接受和议条件的话,紫禁城很可能也会面临此等浩劫。

当然了,以上论述不过是笔者的一家之言,并不能代表全部,寥寥数笔,仅供参考!如果有不同意见或看法的读者,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中国近代史:危机与变革》、《中国近代史纲要》等;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