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剃发易服”有多丑?丑得不堪入目

发布时间:2023-09-04 14:16:26 发布人:hao168

前言1129年,金朝统治者命令女真族民众“削发不如式”,这一习俗沿续到努尔哈赤时期。1631年,皇太极进一步要求归降将士剃发。1645年,多尔衮两度颁布剃发易服令,引发汉族激烈反抗。前期满人留“金钱鼠

前言

1129年,金朝统治者命令女真族民众“削发不如式”,这一习俗沿续到努尔哈赤时期。1631年,皇太极进一步要求归降将士剃发。1645年,多尔衮两度颁布剃发易服令,引发汉族激烈反抗。前期满人留“金钱鼠尾”,中后期辫子逐渐变大为“阴阳头”。1911年辛亥革命后,剪辫成为新政府法令。剃发易服对清朝统治具重要作用,但也造成血案不断。它蕴含复杂的历史积淀,需要跳脱影视剧刻板印象,还原其沧桑历史。

正文

当我们提起“剃发易服”,脑海中第一个浮现的画面通常是身着长袍马褂、头戴乌纱帽与披肩的满族男子,再配上后脑勺一条粗长的辫子。这已成为我们认知中清朝时期的标准形象。然而,如果我们跳脱电视和电影所塑造的刻板印象,真正深入还原历史,你会发现这个习俗的由来和变迁远比想象复杂。

清朝自强盛到衰落的点点滴滴,见证了两个民族从对立到融合的历程,蕴含着对传统与信仰的执念,也反映了统治者巩固权力的需要。如今,“剃发易服”已从历史的铁蹄下走来,褪去政治属性,成为认知文化的一道风景线。

金朝开启女真发式的统一之路

公元1129年,金太宗向女真族发出命令:即日起,全体民众禁止梳汉人发型,必须削发照金朝规定式样,违者格杀勿论。

此举使女真族的发型与汉族及中原各族迥然不同,也代表着金朝统治者对女真族发型的第一步统一。

在金朝女真族为主体民族的政策下,女真族的传统发型与生活习惯得到继承和发扬。虽然汉族仍占主体地位,但汉族传统已不再是主流。

这一政策为女真族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也加速了女真文化的形成。在与汉族长期融合中,女真族渐渐形成自身独特的语言文字和生活方式。金朝就如催化剂,促成女真族由部落向民族的飞跃。

随后数百年间,女真族分为建州、海西与东海三部分,各自发展。建州女真的努尔哈赤崛起,向各部发出统一号召。为了凝聚民心,努尔哈赤将统一发型作为首要任务。

1631年,皇太极在战胜明朝后,命令归降将士剃去原有发型,以示变节和服从。这一举措,表面是检验他们的忠心,实则进一步推进女真部落的统一。剃发令如同易服令,预示着部落意识逐步转变为民族认同的序曲。

多尔衮强推剃发易服,汉人激烈反抗

1644年,李自成攻占北京,明朝宣告终结。明将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多尔衮坐镇京师。刚踏入中原的满族统治者意识到,要稳固权力,必须消除汉族传统对女真统治的影响。

于是,多尔衮连续两次颁布剃发令,要求汉人全部在十日内剃去发型,否则 “留发不留头”。同时,还颁布易服令,禁止汉服,规定穿满洲服饰。

这两道震惊华夏的榜样,立刻招致汉族士大夫的强烈反弹。在他们看来,头发是父母所生,不可轻易剃除;衣冠则代表着文化归属。这势必触动汉人的敏感神经。

然而,多尔衮不顾反对,执意推行。他明白,这关乎清朝治国的根基。换言之,剃发易服是消灭汉人文化认同的有力武器,对巩固满洲统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正如学者分析,这加快了满汉融合的进程,令两族壁垒分明的隔阂逐渐消弭。它也加强了满族自身文化的传播,使汉族渐渐接受满洲生活习惯。

尽管付出惨痛代价,多尔衮还是抵御住压力,用武力压制了反对声音。在他看来,这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任何反抗都将徒劳无益。 由此,剃发易服在清朝统治区内全面推行。它为日后清朝长期统治奠定了基础。

从“金钱鼠尾”到“阴阳头”,满人发式之变

剃发易服在清初确立后,满族人的发型也经历了巨大变化。

据文献记载,努尔哈赤时期,满族男子的发型为独特的“金钱鼠尾”。头发全剃,只在后脑勺留一小簇发辫,大小如同一枚铜钱。这与我们印象中的满洲长辫截然不同。

其实,这个发式源自满族传统信仰。他们视发为含有生命精气,必须小心保护,才能回归故土。死后祖先的发辫会装殓进龛,接受祭祀。所以即便战死沙场,也必须将发辫带回。这体现了满人对发型的文化认同。

随着时间推移,“金钱鼠尾”逐渐为人接受。到清朝中后期,满族发型出现大幅调整,形成了广为人知的“阴阳头”。头顶部分剃光,两鬓及后脑留有长发编辫。

学者分析认为,这主要受地域风俗影响。南方汉人长期保留原有发型,北方才严格遵循“金钱鼠尾”。随着清朝对南方管制放松,南方发式北渐,渗透变化了满洲发辫。统治者也逐渐重视实效,不再纠结发式细节。

可以说,这反映了清朝统治者态度的转变,由重视形式,转为注重实际效果。它也预示着,两族的文化隔阂正在悄然消弭。

辛亥革命后,剪辫成为历史记忆

1911年,辛亥革命如火如荼展开,清朝走到尽头。此后,剪除马尾辫成为排满和革新的标志。

新政府甚至颁布法令,规定所有人必须在10日内剪去满洲发型。一时间,断发式成了群众展示觉醒的方式。那些不肯剪发者,常成为被痛打的对象。

看似简单的剪发,却承载复杂的历史情感。它一方面代表着对专制统治的反抗,一方面也蕴含着对满族文化的偏见。

事实上,即便在辛亥革命前,清朝统治者已经开始剪去辫子,进而影响军队和臣民。表明,辫子不再是满洲权力的象征,而是传统的负担。

收起辫子,意味着告别封建,接受现代文明。新政府也从中看到树立新秩序,获取认同的机会。

可以说,发型的变迁往往伴随历史进程;文化符号则随着地位提升和下降而不断调整。

满族人的发式从强制推行到自愿放弃,见证了他们由强势到衰落的命运。而汉人的剪发,则宣告着他们意识形态的转变,走进以国家认同为核心的现代公民社会。

结语

剃发易服承载了两个民族交织复杂的历史记忆。

它是满洲文化自信的象征,也蕴含着对汉族身份认同的冲击。它既服务于统治集团的需要,又导致了血腥冲突。

今天,当我们审视这一历史现象时,需要跳脱事件本身,洞见其蕴含的深刻道理:文化的价值在于传承和包容;变革的意义在于进步和提升。

仅凭外在的符号变迁是不足的,必须打破隔阂,求同存异,方能实现和谐共生。这不仅是对历史的思考,也给当下提供了重要启示。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