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搭个棚子就住山上的人,终为清朝带来一场巨大的环境灾难

发布时间:2023-09-05 09:47:44 发布人:hao168

自明代嘉靖以来,中国自然灾害日益频繁,与水灾相比,旱灾更具破坏性,持续时间也更长,严重的旱灾甚至造成多年颗粒无收,逃难的农民不得不长期逃离家园,在别处定居。明代后期,流民聚集为庞大的群体,成为明末农民

自明代嘉靖以来,中国自然灾害日益频繁,与水灾相比,旱灾更具破坏性,持续时间也更长,严重的旱灾甚至造成多年颗粒无收,逃难的农民不得不长期逃离家园,在别处定居。

明代后期,流民聚集为庞大的群体,成为明末农民起义的主力。

战乱造成了大量人口消灭和土地荒芜,由于以往经济发达、土地肥沃、交通便利的地区往往成为争夺的焦点,破坏极为严重,人们的生命安全都成为了问题,而原本人口稀少、条件恶劣的偏远山区反而对逃难农民有了很大吸引力。

清初朝廷急于恢复生产力、开展垦荒,大力提倡鼓励人民群众到田野乡间、到深山老林、到西部去搞大开发。

于是在我国南方出现了一些特殊的移民群体,这些背井离乡的贫苦农民迁入后,只能在山区搭棚居住,利用当地的土地、矿产等从事农业、手工业,以维持生计。

这就是“棚民”。

《清史稿·食货志》记载:“棚民之称,起于江西、浙江、福建三省。各山县内,向有民人搭棚居住,艺麻种著,开炉煽铁,造纸制菇为业。而广东穷民入山搭寮,取香木春粉、析薪烧炭为业者,谓之寮民。”

当时的棚民大多住在几省交界的山区,如湘赣、赣鄂皖、闽浙赣、闽粤赣、川鄂陕等省交界。

清兵南下时,棚民往往响应反清活动,在三藩叛乱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引起了清政府注意。鉴于“甘心附逆”,“动辄滋事”,“土客冲突”等原因,地方官吏并不喜欢流民,一旦滋事就“喻之使解散”,强行遣散回籍。

所以,清政府也是厉害,他们一手拿着鞭子、把人往山里面赶,另一手又拿着蛋糕,鼓励人民开荒种地:乾隆七年(1742年)正式谕令“山头地角止宜种树者听垦,免其升科”(《清高宗实录》),即所谓“弛禁”,鼓励向山区开垦,永远免税,同时规定包括科举考试名额在内的种种优惠条件,以妥善安置富余人口。

两当县,至今仍保留了部分棚民文化

所以你说膈应不膈应?鼓励人民搞大生产,又觉得难于管理,来回驱赶。

棚民,实在是太难了。

被撵到山上搭了棚子的棚民们,而山区土地瘠薄、物产贫乏,于是只能进行效率很低的破坏性开发。

怎么开发?到山上砍树开荒吧!

严如煌在《三省边防备览》中记载:

“山中开垦之法,大树巅缚长缉下缝巨石就根斧锯并施。树既放倒,木干听其霉坏,砍旁干作薪,叶枝晒干后,纵火焚之成灰。故其地肥美,不须加粪,往往种一收百。间有就树干中挖一大孔,置火其中,树油内注,火然不息。久之,烟出树顶而大树成炭矣”,“先斩其卑植者,然后用高岗所伐之木击之使下,其不能下者则用雄氏火化之法,沃之使肥而己。”

同时,为了准备生产、开拓小工业,就得“开炉煽铁”需要大量的薪柴,要在山区砍伐很多树木,棚民没有组织,不可能像江南、湖广经济发达地区那样有计划的补种木材林、薪炭林,只能是在山区“剃光头”式的滥伐。

在“向来皆是老林,树木杂丛,人迹罕到”的秦巴山区,“川楚间有歉收处所客民就食前来,旋即栖谷依岩,开垦度日。而河南、江西、安徽等处贫民亦多携家室来此认地开荒,络绎不绝。是以近年户口骤增至数十万”,“迩年楚蜀陇豫无籍穷黎,扶老携幼前来开垦者甚众”,嘉庆《续兴安府志》称此时的山区已是“深山遂谷,到处有人,寸地皆耕”,“广黔楚川陕之无业者侨寓其中,以数百万计”。

毁林种田,最终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为清朝带来了一场巨大的环境灾难,有些大坑,至今还没填上。

据同治《武宁县志(今江西省武宁县)》记载“棚民垦山,深者五六尺,土疏而种植十倍。然大雨时行,溪流湮淤。十余年后,沃土无存,地力亦竭”,最终引起水患,惊动了湖广总督林则徐“襄河河底从前深皆数丈,自陕省南山一带及楚北之郧阳上游深山老林尽行开垦,栽种苞谷,山土日松,遇有发水,沙泥随下,以至节年淤垫,自汉阳至襄阳,愈上而河水愈浅……是以道光元年1821年至今,襄河竟无一年不报漫溃。”

山区的土层薄,肥分少,一旦开垦,土壤将完全被雨水冲去,很容易造成“石骨嶙峋”的景象,用不了两三年,新开垦的薄田就再不能耕种,农人不得不迁徙他处另辟新田。在土层薄、坡度大的山坡耕种,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破坏了自然环境,甚至威胁到了山区周围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当时的学者梅伯言一经过调查研究,在《书棚民事》中提到:

棚民能攻苦茄淡于崇山峻岭,人迹不可通之地,开种早谷,以佐稻粱人无闲民,地无遗利,于策至便,不可禁止,以肇事端余览其说而是之。

……未开之山,土坚石固,草树茂密,腐叶积数年,可二三寸,每天雨从树至叶,从叶至土石,历石够,滴沥成泉其下水也缓,又水下而土不随其下,水缓,故低田受之不为灾。而半月不雨,高田犹受其浸溉。今以斧斤童其山,而以锄犁疏其土,一雨未毕,而砂石随下,奔流注壑,涧中皆镇行不可贮水,毕至洼田中乃止及洼田竭,而山田之水无继者是为开不毛之土,而病有谷之田,利无税之佣,而疥有税之户也。余亦闻其说而是之。

我们在感叹巴西、印尼等地破坏雨林的农业生产方式之时,不曾想到:

仅仅几百年前,中国土地上,也曾经对自然环境留下过如此巨大的伤害。

图片均来自网络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