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不论忠奸,只求维系统治,反正听话之臣,便是绝对的忠臣

发布时间:2023-09-06 09:51:47 发布人:hao168

"高宗运际郅隆,励精图治,开疆拓宇,四征不庭"。后世对于乾隆皇帝的评价,褒贬不一。的确,人无完人,更何况是位列九五之尊的皇帝。他自号"十全老人",喜欢游山玩水,吟诗作对。如果不是一个皇帝,定是一个极其

"高宗运际郅隆,励精图治,开疆拓宇,四征不庭"。后世对于乾隆皇帝的评价,褒贬不一。的确,人无完人,更何况是位列九五之尊的皇帝。他自号"十全老人",喜欢游山玩水,吟诗作对。

如果不是一个皇帝,定是一个极其可爱的老人。他频繁的出现在影视剧中,因为在位六十年,身上发生的轶事很多。

忠奸之争,本无必要

"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对错之分,只有输赢"。像《宰相刘罗锅》还有《铁齿铜牙纪晓岚》这类的电视剧,都反映了官场上的尔虞我诈。

而故事取材,大都来自于《官场斗》。书中的乾隆皇帝,对于忠奸之分很是明辨。但小说毕竟是小说,纪昀没有书中描写的那么好,也没有什么实力去跟和珅抗衡。

忠于皇帝之人便是忠臣,抛开《官场斗》这本书,乾隆朝的党争的确也很激烈。当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避免不了尔虞我诈。更何况,那些衣冠禽兽都是个顶个的人精。

其中朝堂上最激烈的党争便是以张廷玉和李卫为首的汉臣和以鄂尔泰为首的满臣,之间的争斗。张廷玉和鄂尔泰两人都是康熙年间的进士,可以算的是三朝元老,而且他们两个都是雍正留下的顾命大臣。

乾隆并没有用什么平衡之术,打一派,拉一派,而是时刻的鞭策两派人马,不让他们去做一些过分的事情。鄂尔泰在世时,督查三省,改土归流,加强了清廷对苗疆的控制。张廷玉则是完善了军机处制度,加强了皇权。

对于乾隆而言,此二人都是忠臣。尽管他们有些地方做的很过分,但只要忠于皇帝便是好的。他们之间都说对方是奸佞小人,可乾隆皇帝则认为他们都是忠臣。因为古代的家天下制度,天下都是皇帝的。

你只要忠于皇帝,那你就是忠于天下。如果公然违抗皇帝命令,一昧的为天下百姓着想,那便是不对的。

忠奸易辨,却都是无关紧要,浓墨宰相刘墉,一生都是清廉无比,他早年间看着乾隆皇帝专宠和珅,只能"委蛇其间,惟以滑稽悦容其间"。刘墉是忠臣,但不是直臣;和珅对于皇帝而言也是忠臣,更是媚臣。

刘墉知道和珅贪赃枉法,无恶不作,贪污受贿,可是他也不敢直面和人家相抗。

所以说,那些影视剧都是骗人的。就像修了《四库全书》的纪晓岚,一生只爱美女,根本无暇也不敢去和和珅作斗争。

刘墉的办事能力不错,但一直都保持着明哲保身的做官态度。对于乾隆皇帝而言,这就是无能之臣,那就是"奸臣"。因为皇帝不想看着一家独大,而又对刘墉给予厚望,不成想他不参与那些事情。

而且刘墉后来直接被吓怕了,连本职工作都不敢做好。每次都是有意无意间犯错,后来乾隆皇帝把他从礼部尚书兼直隶总督降级成了侍郎。所以,看待忠臣与奸臣,并不能过于片面。并不是说一心想着为老百姓做好事,那就是忠臣。

一心为了搜刮民脂民膏,那就是奸臣。因为他们并不是百姓们的臣子,而是皇帝的臣子。只要他们做的事情,对皇帝有益,那就是忠臣。

不论忠奸,帝王只求维系统治

君心深不可测,虽然乾隆皇帝有些好大喜功但绝对不是昏庸无能之辈。就像和珅,那可是富可敌国的主儿,天子脚下,弘历能对此全然不知?当然不是,他纵容和珅敛财,其实就是在为皇家积累财富。

因为那么多的钱,都可以算作当年的世界首富,和珅花不了。等时机成熟的时候,这些钱那都是国家的。还省的朝廷费心去向老百姓征收赋税,收不了多少不说,还得背上骂名。

识时务,不拘一格降人才,康雍乾盛世,康熙,雍正,乾隆这祖孙三代,没有一个不是人中龙凤。清军刚刚入关,民心不稳,而且还发生了很多的屠城事件。所以,玄烨广泛的招纳汉臣。

而雍正通过九龙夺嫡上位,那些前朝的大臣们他都不信任,所以也用了汉臣。传到乾隆这一辈,满臣就只剩下了鄂尔泰还能与之抗衡。因此,在张廷玉和鄂尔泰的党争中,表面上他是一碗水端平,但其实他还是倾向了鄂尔泰。

否则,张廷玉晚年不会如此凄凉。他知道张廷玉是忠臣,但他不能让汉人长久的占据如此高的地位。所以,他为了抚慰张廷玉,还是让张廷玉进了太庙。反观鄂尔泰,在官场上的起伏就没有那么大。

但只有鄂尔泰这一个满臣撑起一片天,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他不断的破格提拔和珅。和珅最早的时候,不过是一个侍卫,谁也没有想到他能够成为权倾朝野的人物。

一方面是因为乾隆需要满人来维护自己的统治,毕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另一方面,和珅确实能够讨得乾隆皇帝的欢心。就像影视剧中所呈现的那样,乾隆是把和珅当作自己朋友来看待的。所以,才对他一再的包庇。

而且,和珅做事从来不拘泥于条条框框。就像他赈灾的时候,把粮食换成了麸糠。如此,的确是不把灾民当成人看。可是,麸糠不如粮食值钱,如此一来就能救更多人的命。

而且和珅深谙官场之道,他知道发下去的赈济粮每层必须抽水。既然无法彻底根除,那就把底层的官员们喂饱了,他们才会尽心竭力的去赈灾。如此之人,当说他是忠臣还是奸臣呢?

拉拢嫡系,巩固皇权统治,清朝军机处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架空了内阁。而且,清朝的皇帝大都喜欢和信赖的臣子"交朋友"。当然,大臣们都知道"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不会当真把帝王当成朋友看待。

但是他们可以想方设法的讨这个"朋友"欢心。而和珅就是这种人,所以他这样的人在乾隆年间是很有市场的。"小时候想当一个纪晓岚那样的人;长大了才发现和珅的好;到最后觉得自己甚至连刘全都当不了"。

这是网络上很流行的一句话,非常现实,也一语中的的道出了人生坎坷。像刘墉那在百姓眼里是大忠臣,可是在皇帝眼中他一文不名。因为这个人有些胆小懦弱,顶不起一片天,而且他也不和乾隆做朋友。

相反倒是和珅,他很明白皇帝心里想的是什么。"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这就是和珅的成功之道。因为和珅好玩,而且乾隆也好玩。不像刘墉那样,满嘴的仁义道德,之乎者也。

这是皇帝,很不喜欢的。当然,朝堂上也不可能全都是和珅那样的人,还是需要刘墉这种的。

听话之臣,便是绝对的忠臣

事君如事父,大臣须得把皇帝当成自己的父亲来对待。多年父子成兄弟,那你还得把"这尊父亲"当成朋友来看待。就是时刻要保持着敬畏之心,而且要时时刻刻的想方设法的讨他欢心。

为什么和珅能在尔虞我诈的朝堂上混的如鱼得水,就是因为他掌握并熟练运用了这个道理。

清流与奸臣,区别不大,明朝的嘉靖皇帝,二十多年不上朝,他控制朝政的方法就是通过严嵩等人。即使等他出山了,严嵩和严世蕃还是大行其道。对于朝堂上的那些清流而言,这些人就是奸佞之臣。

可对于嘉靖皇帝来说,他们就是忠臣。因为很多事情,嘉靖不方便出面,所以他们就当了这个坏人。那就像张居正这些人自诩清流,但是他们私底下也并没有做到真正的清正廉洁。

不论是忠臣还是奸臣,都只不过是皇帝手中的一枚棋子罢了。对于乾隆皇帝而言,和珅是他的知己,也是最大的忠臣。皇帝最害怕什么?害怕大权旁落,大臣们结党营私。

可是这些事情,和珅想都没想。他只是贪财而已,况且,贪的那些财最后还是都会流落到皇家。皇帝也想敛财,但又不能光明正大的去弄。所以,和珅的兴起,是那个朝代的必然现象。每个朝代,也都有和珅。

做好工具人即可,乾隆皇帝的控制欲很强,而且他也非常反感动不动拿什么忠臣和名臣说事。就像明朝的海瑞,他是直臣,但对于嘉靖而言,他就不是忠臣。古往今来,在皇帝的眼中,你即使做到了位极人臣的地步,也不能太拿自己当回事。

"忠言逆耳利于行",可又有谁喜欢大臣们动不动拿出一副死谏的姿态来威胁皇帝。如果这样做了,那你把皇帝当成了什么?自然是当成了昏庸无能之辈。所以,忠臣和奸臣对于手握权力的乾隆而言根本就不重要。

只要你不威胁到自己的统治,只要在需要你的时候能够挺身而出,那就是忠臣。

所谓忠臣和奸臣的判断,都是对皇帝而言的。因为臣子并不是天下的臣子,他们只是皇帝的臣子。只要皇帝觉得你是忠臣,那你就是,即使你十恶不赦。如果,你说话做事让皇帝很不舒服,那你就是奸臣,不是也是。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