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丨企业落户:借北交所“登高”,专精特新企业盼持续制度创新

发布时间:2023-09-06 09:54:43 发布人:hao168

“让更多的优质资本‘看到’我们”!“铛”,一声清脆的锣声,8月24日,隆瑞三优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隆瑞三优”)总经理辛涛代表北京“专精特新”专板首批50家企业,敲响迈向资本市场第一步的“开市

“让更多的优质资本‘看到’我们”!

“铛”,一声清脆的锣声,8月24日,隆瑞三优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隆瑞三优”)总经理辛涛代表北京“专精特新”专板首批50家企业,敲响迈向资本市场第一步的“开市之锣”。

除了对未来战略性资源股东加盟的期待外,辛涛告诉记者,隆瑞三优已经启动了上市计划,期待看到公司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羽化成蝶”。

图/新京报记者 许英剑 制图

截至9月5日收盘,北交所上市公司数量达到217家,总市值为2689.60亿元;217家上市公司中104家是专精特新企业,占比约为47.93%;而新三板的规模为6374家,其中创新层企业数量为1874家(其中488家为专精特新企业,占比约为20.04%)、基础层企业数量4499家(其中412家为专精特新企业,占比约为9.16%)(数据来源:北交所、Wind)。

随着北交所近期系列市场化改革创新机制的逐项出台,这家内地最年轻的证券交易所的发展进入新纪元。

借北交所平台壮大,董秘点赞北交所服务

“85后”的南舒宇是北京凯德石英股份有限公司(835179.BJ)(以下称“凯德石英”)的董秘,每天她会跟其他员工一样,穿着统一的灰色工作制服在公司办公区域穿梭、忙碌。

凯德石英是北京地区2022年首家登陆北交所的企业,也是南舒宇从券商转型之后服务的首家上市公司。2022年3月4日,她见证了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的敲钟“成人礼”。

南舒宇告诉记者,上市后,凯德石英正是借助北交所平台,通过对外投资和收购,不断提高公司实力。“公司收购了沈阳芯贝伊尔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70%股权;和通美晶体合作对外投资成立了凯美石英,主要生产石英材料;公司亦庄的新工厂年内要开始生产了,这就是北交所的募投项目;此外,公司上市后还进行了一次股份回购,后续将通过北交所平台积极推出股权激励方案,留住核心人员,引进高端技术人才,帮助公司实现战略目标。”

2023年对凯德石英来说至关重要,同样在这一年里,南舒宇跟北交所的沟通和联系也更加紧密。为加快建设服务型交易所,6月2日晚,北交所、全国股转公司制定了《北京证券交易所 全国股转公司提升服务能力综合行动方案》,首批共18条内容,故被称为“服务18条”。北交所希望能够更快捷、更便利、更包容、更高效地服务市场主体。

“服务18条”发布后,南舒宇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身为董秘群体一员,今年的北交所线下实地培训“加密”。其实不止董秘,北交所陆续组织了多项针对董监高等“关键少数”的培训,“这使上市公司整体合规意识进一步提升”。

南舒宇介绍:“北交所还持续开展定期报告披露服务月活动,及时高效解决了我们企业在定期报告披露期间的各项问题;此外,北交所还联合战略合作银行,通过市场培训、产品推介、个案对接等方式,为上市挂牌公司提供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专属信贷产品和综合金融服务。”对于最后一项,南舒宇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这些都在联系和进一步接洽中”。

“上半年的时候,北交所还邀请我们进行了座谈”。王思源同样是一位“85后”董秘,她所服务的上海华岭集成电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430139.BJ)(以下简称“华岭股份”)也是一家2022年正式登陆北交所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据王思源介绍,座谈会上北交所深入了解企业对市场改革和信息披露的建议,并十分重视与企业的联系与沟通。

自7月21日开始,北交所上市公司进入2023年半年报披露季,南舒宇和王思源也开始了自己的“忙碌季”。为保障上市公司顺利开展2023年半年报编制与披露工作,北交所服务前置。7月13日-14日北交所在武汉举办“北证讲堂——金牌董秘研修班”(第二期)暨2023年半年报培训。来自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的董秘等200余人参加相关活动。“北交所的服务还是一直非常好的,会主动关心我们的长远发展。”王思源希望,北交所未来多组织特定行业的沟通会,加强上下游联动的机会,为企业扩大经营实力提供可能性。

北交所数据显示,北交所上市公司2023年上半年整体经营稳健,九成实现盈利。6月6日,福建省政府债券(债券简称“23福建09”)在北交所成功发行,这是福建首单北交所政府债券。官网显示,截至9月5日,北交所的产品种类仍以股票、债券(分为国债、地方政府债券)、可转债(页面显示“暂无数据”)三类为主。关于北交所产品线的扩展,是业界的一大期待。

“创新型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市场各种产品、各种工具的需求是多元的”。因此,北京市人民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北京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李志起提出,希望北交所不断总结市场运行实践,持续深化改革,加大创新力度,完备市场功能,健全产品体系,探索发展与中小企业投融资需求相匹配的股票、债券、基金及衍生品市场,强化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特色和品牌。

“专精特新”期待北交所持续制度创新

进入2023年以来,北交所聚焦“改革、服务、生态”六个字,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进程。其中围绕制度创新,北交所已经连续落地了融资融券(下称“两融”)业务和做市交易业务等项改革创新。从企业角度感受看,这些制度创新的实际效果如何?

南舒宇告诉记者,两融和做市制度推出后,凯德石英是首批融资融券标的股票和首批加入做市的北交所企业。在她看来,这些制度有利于促成市场交易、提振市场活跃度和企业知名度。

她以做市交易为例,“做市商较其他投资者定价可能更为客观、理性,有助于促进上市公司合理定价,提升定价效率,抑制散户投资者跟风炒作,避免大幅波动,起到了一定的市场稳定器作用,使得投资者更加关注企业的经营状况及内在价值。”

但也有上市公司相关人员提出,由于目前市场整体流动性有限,两融业务中的融券效果不够明显,同时做市商参与家数较少,使两融与做市这两项改革落地效果受到一定影响。例如,一些在新三板长期做市的企业,新三板时期重仓的几家券商因暂无做市资格,因此在企业登陆北交所后目前没办法参与其做市业务。

针对中小市值企业流动性较弱的特点,北交所总经理隋强在今年5月的一次公开活动中曾提出,北交所正在积极推进交易机制创新,研究扩大混合做市、融资融券业务规模,充分发挥制度功能。

“一个证券交易所的建立非常不容易,我们需要更多的耐心,我们会努力办好企业,不断提升自身实力,与北交所一同成长。”提到对这家年轻证券交易所未来的期待,王思源向记者表示。

对此,安永北京主管合伙人杨淑娟指出,北交所开市不到两年,虽然仍处于起步阶段,但一年多来规模体量、市场功能、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两融和做市制度已正式发布,北证50指数也已启动。“接下来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完善并丰富北交所产品布局,研究契合创新型中小企业特点和需求的特色品种是北交所未来需要持续关注点。”

从北交所的立场来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投资系副主任刘津宇也认为,应当注重良好的机制设计,包括上市审核、监管、公司信息披露、退市等,以及市场规则、交易组织、适当性管理、市场监管和内部控制等方面的完善,以保证企业在推进创新和科研攻坚的过程中无后顾之忧;同时与其他板块之间应实现良好的联动,采取差异化竞争的策略。“与科创板、创业板相比,北交所更加应着眼于推动专精特新企业的成长。”

“小巨人”们关注优化发行制度

对于近期这股“专精特新”专板的热度,其运营机构——北京股权交易中心(简称“北股交”)的挂牌管理部副总监沈航感受颇深,他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自己此前也没有想到会这样“热”。“目前仍有不少企业在咨询进板事宜。他们对于专板与更高层次资本市场的联通机制等问题,比较关注。”

准确而言,北股交是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的全市唯一一家区域性股权市场的运营机构。就在北京“专精特新”专板开板20天前,区域性股权市场与全国性证券市场衔接机制首现新三板、北交所。

8月4日晚,全国股转公司发布《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股票公开转让并挂牌审核指引——区域性股权市场创新型企业申报与审核(试行)》标志着新三板和四板市场制度对接正式破题;其中,明确了四板企业申请新三板挂牌将开通并实施“绿色通道”与“公示审核”两种便利机制,为以专精特新为代表的创新型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提供更加丰富、便捷的路径。

特别是后者,“公示审核”推出即引起市场关注。据北交所、全国股转公司介绍,在此机制下,四板市场“专精特新”专板培育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等优质企业在新三板官网专区将进行20个自然日的公示;若公示期间未接到异议,即可挂牌新三板,无须发出审核问询。

某券商原新三板事业部执行董事在专板开板前直言,未来十年,二级市场“新军”,最看好的方向之一即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巨人”们。毫无疑问,挂牌专板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们有望喝到这碗“头啖汤”。

沈航告诉记者,北京“专精特新”专板目前已储备了100余家企业,根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匹配进入“孵化层”“规范层”或“培育层”储备。这些企业中,85%以上是专精特新企业,其余15%也均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或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企业质量相对较高。

跟辛涛一样,张磊也是北京“专精特新”专板首批50家上板企业代表。他所服务的北京华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华龛生物”)是一家由清华大学参股共建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也是一家北京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据张磊介绍,目前华龛生物的员工近170人,其中硕士以上的占50%以上,销售额同比2022年增长三倍以上。

但是目前华龛生物尚未明确上市计划。张磊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除政策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外,华龛生物未来在选择登陆全国性证券交易所时,更看重自身业务发展能够符合哪家的上市标准。

图/新京报记者 许英剑 制图

从北交所设立后提出的规则来看,如果一家创新型中小企业选择登陆北交所,它必须符合“市值不低于2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2500万元且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8%”等四套上市标准(选其一),同时亦要满足在新三板创新层挂牌满一年等基本要求。

当前北交所的四套上市标准,对应“双创板”具有优势,但是记者在采访中也注意到,“挂牌满一年”的要求,被专板“小巨人”们和专业人士所关注。例如,8月24日在记者对杨淑娟的采访中,她提出,是否可以考虑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及诉求,对新三板挂牌满12个月才能北交所上市的规定进行有针对性调整。

“比如,针对红筹架构公司、上市公司子公司、之前已上市或已挂牌的企业,可以考虑缩短其挂牌时间,进一步加强有意登陆北交所的企业,最终留在北交所的确定性。”她举例说明道。杨淑娟认为,发行承销以及企业上市机制的进一步改革创新,有助于北交所吸引更多科技成色足、创新能力强、成长潜力大、具有品牌效应的优质企业到北交所上市。

“门槛”下调应随市场发展健全逐步落实

“我们一直以来就注重原创技术的开发,成立五年来累计投入研发超亿元”,张磊坦言华龛生物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投入,目前市场拓展及技术研发最大的挑战正是来自资金。

在开板仪式现场与一些“小巨人”们聊天时,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发现,谈及北交所当前合格投资者50万元的“门槛”话题时,他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能直接下调吗?”事实上,不独专板“小巨人”们,一些已登陆北交所“小巨人”的高管也对修改调整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提出自己的看法。“比如我们这个行业就属于相对比较专业的行业,选择我们这个行业的一些投资者,有一些是比较固定的、且具有一定相关的从业经验。是否可以考虑降低他们的‘投资门槛’?我们认为这样有利于吸引长期有效资金。”某位来自于专业“赛道”的北交所上市公司管理层对记者直言道。

Wind显示,截至8月18日,北交所成交额为10.13亿元,换手率(算数平均)为1.6092%;但是另一个关于研发占总营收比例的数据也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一季报),北交所为4.2903%,这一数据与创业板基本相当,仅低了约0.6个百分点。

这两组数据为何会呈现这样一种区别?杨淑娟认为,原因之一就在于北交所当前50万元的“投资门槛”。

“北交所投资股票有一定‘门槛’,投资北交所的股票,需要有两年(即24个月)以上的股票投资经验,并且账户中的资金(证券资产)需达到50万元以上。”据杨淑娟介绍,目前我国股票市场的投资者散户仍占据重要比例,“50万元市值的‘门槛’挡住了不少散户投资者,对北交所市场成交量造成一定影响。”

截至8月28日,北交所与科创板合格投资者“门槛”均为50万元水平,而创业板为10万元。

刘津宇也认同,当前调降北交所合格投资者“门槛”对于激发市场活力而言是一个好事。但同时她特别指出,“门槛”的下调也不能操之过急,而要随着投资者的成熟、市场的发展健全、定价功能的完善,而逐步落实。

据刘津宇介绍,学术界的一些研究甚至发现,市场较高的流动性反而容易加剧股票崩盘风险,加深企业的尾部风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真正推动企业长期发展和估值上升、提振北交所市场的方式,还是有赖于良好的交易机制和监管机制创新,为成长阶段的企业打造一个最便利、最高效的成长路径。

此外,在刘津宇看来,北交所的流动性、市场深度不足,除了合格投资者的“门槛”之外,也是源于与创业板市场中企业基本面的差异性。

“简单对比一下两市场中的企业特征,我们可以看到,北交所平均单个企业的资产规模是创业板的1/4左右,负债率相对较低,企业的年龄、成熟度相较创业板而言更加‘青涩’”。

在她看来,市场秩序和市场深度是逐步培育的。“未来随着北交所的逐步成熟,市场资金的分流效应出现,沪深京三足鼎立的局面将会更加牢固,北交所市场流动性将得到提升。”

制度改革:“北交所深改19条”回应企业关切

9月1日,《中国证监会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即“北交所深改19条”)正式发布,对上述企业关切的问题给与回应。随后,“北交所深改19条”中包括扩大做市商队伍、优化做市交易制度安排、融资融券标的股票扩大至全市场、优化“连续挂牌满12个月”的执行标准以及完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等八方面在内的改革举措,北交所首批推出。北交所向长期以来关注它的各市场参与者,释放了一组诚意满满的重磅利好。

有些举措在推出后即得到市场积极反馈。以与50万元投资“门槛”密切相关的完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为例,按照新规,明确已开通科创板交易权限投资者申请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时,各证券公司不再核验投资者证券资产和交易年限,不再进行知识测评,投资者签订风险揭示书后即可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

据北交所介绍,9月4日全天新增开户接近6.7万户。本次投资者适当性调整是实实在在的降“门槛”;并将进一步便利潜在投资者参与市场,扩大北交所投资者队伍,增强市场买方力量,改善市场流动性。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黄鑫宇

编辑 曲筱艺 李铮

校对 贾宁

封图 IC photo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