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忘却的历史:梁思成弟子张克群揭秘“火烧圆明园”背后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3-09-07 10:57:50 发布人:hao168

圆明园本是“万园之园”,面积有6000个足球场那么大,聚集了无数珍宝,而英法联军的一把大火,让圆明园成为废墟。圆明园从建成到被烧毁,背后有很多秘密的故事化作历史的烟尘,且听建筑专家张克群一一打捞还原。

圆明园本是“万园之园”,面积有6000个足球场那么大,聚集了无数珍宝,而英法联军的一把大火,让圆明园成为废墟。圆明园从建成到被烧毁,背后有很多秘密的故事化作历史的烟尘,且听建筑专家张克群一一打捞还原。

图片©摄图网

01 雍正的私家花园

圆明园在西郊颐和园之东,原来规模不大,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709 年),康熙皇帝曾把这里赐给雍亲王做了私家花园。

雍正即位后,于雍正三年(公元1725 年)大加扩建,增加了仿江南名胜的圆明园四十景,东面新修了长春园,南面合并若干王公私园,建成绮春园(后改称万春园)。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三个园子合称"圆明三园"。

自雍正以后,这里实际上成了清朝的统治中心。自雍正以后的皇帝们一年三季都住在这里,在这里上朝、处理国事、接见外宾。

02 圆明三园代表了清代建筑的最高水平

圆明三园里绝大部分都是中式建筑,它们的设计师是清代御用建筑师雷家,人称"样式雷"的就是他们家。但构思的则是皇帝本人,尤其雍正皇帝在这里倾注了大量心血。

其总体构思是要以园喻国。因此,按照中国的版图西面堆山,东面凿水。

皇帝酷爱江南又没工夫去,于是就把江南水景几乎全搬到这里来了。只有"西洋楼"和"水法"是意大利传教士朗世宁仿法国洛可可式构图设计的。当初他要用女人的裸体雕像做喷水池边的装饰,雍正一看吓一大跳:女人不穿衣服!这还了得啦!给我换成动物!这才有了用十二生肖的铜像做的喷泉。

圆明三园前后历经一个世纪的修建,共有千余景点、上万座大小宫殿。它的面积足有6000 个足球场那么大!这样的规模无论在中国还是世界上都是空前的,在当时即已闻名中外,曾被誉为"园中之王"。三园景物各有特色。圆明园前半部为外朝,后半部是建在岛上的寝宫"九洲清宴"。长春园较开阔,以园中岛上的淳化轩为主。绮春园因袭若干旧园,景物较曲折自然,建筑也小巧玲珑。

圆明三园是清帝不遗余力,穷极匠心,倾全国人力、物力、财力所建,反映了清代建筑、装修、造园的最高水平,且大量财宝聚集于此。

03 必须留下点什么,以便证明我们的胜利。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期,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动用了200 艘战舰、两万名官兵,在一个叫额尔金的"英国特命全权大使"和另一个叫格兰特的法国军官带领下打入中国,先从广州登陆,8 月打天津,10 月打北京。清军虽做了殊死抵抗,却因大刀无法与火枪火炮对打而屡战屡败。9 月21 日通州以西八里桥一战,清军以5 万名士兵对英法联军1 万多名士兵。结果千余名中国兵阵亡,八里桥下血流成河!

英法联军打下通州后,本打算直接打北京城,

这时出了个汉奸,名叫龚橙,他是大文学家龚自珍的亲儿子。这个败家子那时当着英国领事馆的"纪室",不管是不是心甘情愿,反正是他告诉洋鬼子什么地方有宝物,还服务到家地带着洋鬼子到了圆明园。

图片©摄图网

1860 年10 月6 日傍晚7 点,洋鬼子来到海淀的圆明园。当他们要进入圆明园时,总管内务府大臣文丰亲自出面,拒绝了联军的无理要求。他回过身来在园子里找了半天,没见守园军队,大概是觉得保不住园子皇上要怪罪,于是投福海自尽了。户部主事秦焕在大敌将至之际,机智地将户部全部档案扔在地上,再把门窗隔墙院内土石等捣毁覆盖其上,使这一部分档案躲过了大火之灾,得以保存下来。2 小时以后,联军再次强行进入,在门内又与技勇八品首领任亮和20 多名太监遭遇。任亮等寡不敌众,以身殉国。

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后,距此10 里地的谢庄19 岁的姑娘冯婉贞挑头拉起了农民敌后武工队,屡挫来犯之敌。可惜这些星星点点的抵抗太过微弱,无济于事。6 号当天,圆明三园被占领。从8 号到10 号,英法联军的士兵进行了3 天的大抢掠,凡能拿走的都揣在怀里、装在口袋里拿走了,拿不走的则打得粉碎!临走时,那个罪该万死的法国军官格兰特竟然得意洋洋地说:必须留下点什么,以便证明我们的胜利。"这个"证明"就是放火!

图片©摄图网

惨哪!冲天的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灰尘则在空中飘荡了一星期。

当时在园中尚有300 多名无家可归的太监宫女,见大火燃起,无奈之下跑到了他们认为最神圣的皇家祖庙里去。他们天真地以为这里悬挂着8 个皇帝的画像,外国人可能不敢烧吧。可他们不知道,那不是外宾,那是强盗啊!强盗还管你的什么祖不祖庙的,

300 多人竟活活地被烧死在了屋里!

烧完圆明园,他们又跑到西山,把香山等几处园子也都放火烧了,连距离圆明园不远的清华园也未能幸免于难。

1900年,这帮强盗的儿子孙子们连同其他六国的强盗又来了,他们贪婪地在已成废墟的圆明园里又扒拉出不少宝贝来。再以后的几十年里,废墟里可用的东西不断被一些达官贵人们"挪用",至今已是惨不忍睹。仅大水法、西洋楼,因是用巨大的石头造的,才留下了一些坏、搬不动的石头柱子。

1960 年,我在北京101 中学上高中。当时我们学校曾举行了为期一周的"纪念火烧圆明园一百周年"活动。我们踏遍了圆明园废墟的山坡和湖泊(许多已成稻田和养鸭场),并走访了园内居民。我曾在一家农民的院子里看见雕刻精美的汉白玉的猪食槽子。想必那不是他花钱请人打造的。

由于太多东西找不回来,或者说明知在哪里却买不回来,圆明园至今无法恢复原貌,现被辟为遗址公园。

-

END

文/张克群

配图/《北京古建筑物语》插图

推 荐 阅 读

《北京古建筑物语》(套装三册)

世家出身的张克群眼中的老北京是怎样的?140处北京古建筑为什么如此与众不同?千年古建筑背后有哪些人?那些事?且听建筑大家梁思成先生亲传弟子张克群为您解说。

了解更多,点击阅读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