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8点见丨政府工作报告全方位解读来了

发布时间:2023-03-05 22:43:14 发布人:hao168

新闻8点见,多一点洞见。每天早晚8点与你准时相约,眺望更大的世界。今日上午9时,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来看新京报记者带来的现场报道。视频&

新闻8点见,多一点洞见。每天早晚8点与你准时相约,眺望更大的世界。

今日上午9时,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来看新京报记者带来的现场报道。视频>>>

政府工作报告有哪些具体内容?极简版来了。一图看懂>>>

更多阅读:

一图看懂丨2022年中国成绩单

一图看懂丨过去五年中国成绩单

一图看懂 | 2023年主要预期目标有哪些?

一图看懂丨你关心的这些事,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到了!

一图看懂 | @这9类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了你

报告首先回顾了过去一年的工作,这与以往任期结束时的政府工作报告略有不同。为什么报告这样写?过去一年为什么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报告中称,2022年“我国发展取得来之极为不易的新成就”,为何“来之极为不易”?这样的成就又是如何取得的?

在回顾过去时,李克强首先回顾了过去一年的工作。谈到去年,他说,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去年我国“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实现了经济平稳运行、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我国发展取得来之极为不易的新成就”。李克强在报告中提到,去年“我国经济发展遇到疫情等国内外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

参与报告起草的知情人士向新京报记者介绍,“超预期”可能是没想到,又或是情况要比想到的严重许多。其介绍,我国去年至少有三个方面“超预期”,首先是疫情影响超预期;其次,俄乌冲突对世界局势和国际政治的影响超预期;再来是国际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超预期,美联储的加息对人民币汇率、我国外贸的影响都非常大。

“报告提到的去年‘我国发展取得来之极为不易的新成就’,就是在应对这些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的情况下取得的。”该知情人士表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有关研究人员向新京报记者介绍,3%的GDP增长,与年初制定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的发展主要预期目标确有差距。“往年我们的GDP增长目标都是超额完成,这一次没有。”该研究人员说,“但是放在国际上看,与美国、日本、欧盟等主要经济体相比,是处于相对不低的发展水平。”

同时,这位研究人员表示,除了GDP增长的成绩外,我国稳住了城镇就业,控制了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和财政赤字率,并且实现了粮食丰收,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来之极为不易”的。阅读全文>>>

政府工作报告针对区域发展进行了强调,提出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是建设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必经阶段。经过几年的协同发展,初步形成了由“通勤圈”“功能圈”“产业圈”组成的现代化首都都市圈。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院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杨开忠认为,三地共同富裕在近年来取得了历史性进步。“从地区内部看,2020年,京津冀地区历史上首次消除了环京津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告别环京津绝对贫困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雄安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田金昌表示,2023年,雄安新区将推动已落地央企总部建设尽快展现标志性形象、首批疏解高校和医院加快开工,加强第二批疏解清单对接。全力保障疏解对象和市场主体来得了、留得住、发展好。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进入全面深化实施的新阶段,北京将着眼新征程新任务,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结出新的丰硕成果。阅读全文>>>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包括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报告指出,过去一年里,我国经济发展遇到疫情等国内外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年末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5%。新京报记者发现,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比2021年的1269万人有所下降,年末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比2021年的5.1%有所上升。

“总的来看,2022年我国就业保持总体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比上年有所上升,主要是受国内外多重超预期因素的影响。”今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就2022年全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答记者问时表示。

康义就2022年全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答记者问时表示,今年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超过1150多万人,就业总量压力仍然存在,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但是随着经济好转,就业需求扩大,岗位会相应增加,2023年我国就业形势有望总体改善。

针对在今年的形势下怎么激发就业市场活力的问题,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劳动与就业研究室主任曲玥在此前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最基本的是要让经济活起来,要让用人单位收到明确的积极信号,为其提供一个明朗、向好的政策环境,使其对未来发展有比较良好的预期,“信心比黄金重要”,这样他们才能释放比较充分的就业需求。

3月2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在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上表示:“我们有信心圆满完成全年就业目标任务,持续保持就业局势总体稳定。”阅读全文>>>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乙类乙管”阶段,要推进疫苗迭代升级和新药研制。

疫苗迭代和新药研制的方向是什么?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告诉记者,其研究团队去年接国家疫苗专班任务,对我国16种新冠疫苗进行有效性、安全性评价,这些疫苗包括mRNA疫苗、多肽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与鼻喷疫苗等多种类型,有的即将上市,有的已经上市。

今后的新冠疫苗迭代方向,要以刺激细胞免疫为重点,因细胞免疫更加持久、长效;也要针对未来病毒变异具有通用性,并便于老年人等重点群体居家使用,如采用鼻喷等形式。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新冠治疗药物研发主要围绕阻断病毒进入细胞、抑制病毒复制、调节人体免疫系统3条技术路线开展,我国在这些技术路线上均有部署。

卢洪洲介绍,在小分子药物的研发上,目前进入到临床Ⅱ期、Ⅲ期试验的药物不少。今后的新药研发要以不加增强剂为主,增强剂会使得不同药物之间出现更多相互作用,而重症高危群体的老年人、肿瘤患者、基础病患者往往需要合并用药,避免增加剂的使用,会更适合这部分群体。此外,还要考虑新的药物靶点研发,作用于病毒活性酶不同位点的抑制剂药物合剂,增加药物针对变异株的通用性,这些都基于一系列基础研究。阅读全文>>>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计划,而作为工作报告里的“新名词”,粮食产能提升计划在此前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正式亮相。

3月5日,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小麦产业专家团团长、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刘录祥介绍,上一次的行动持续了12年,12年中,我国粮食产量从2008年的刚过1万亿斤,到2020年达到了1.34万亿斤,上了三个千亿斤的台阶,而新时代背景下的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在达成目标方面一样前景乐观,尤其是近年来保证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将为产能提升提供巨大的政策支持。

刘录祥介绍,从外部环境看,受全球气候变化、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等外部因素导致的国际粮价涨幅很高,涨价很快,全球粮食供给的不稳定性加强,我国是人口大国,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保障粮食安全尤其重要。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需要由粮食转化的肉蛋奶等消费大幅增长,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对粮食的需求仍会不断增长,有数据显示,到2030年,我国粮食消费需求还将增长15%-20%。

近期科学家田和农民田的产量差距备受关注,刘录祥表示,这需要不断地进行技术集成、推广和应用,以小麦为例,科学家的试验田亩产可以达到900公斤,而2022年全国小麦平均亩产只有390多公斤,这方面提升的空间还是非常大的,通过技术集成推广,如果平均单产提升100公斤,就会带来巨大的产量增加。此外,我国当前已经建立了覆盖各个农业领域的产业技术体系,这是一个全方位、全覆盖的技术支撑体系,和原有的农技推广、云科教培训等体系配合,在应对农业灾害、技术推广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如去年1.1亿亩冬小麦晚播,但我们仍然取得了丰收,当时数万名科技人员,数千名一流科学家长期深入农田,进行技术指导,帮助小麦促弱转壮,保障了夏粮丰收,未来这方面的力量,仍需要发挥更大的作用。阅读全文>>>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记者注意到,去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强调,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肖尤丹认为,这是突出了科技政策在宏观经济政策体系中的关键地位,强化科技政策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社会政策等协调配合、共同发力,进一步突出科技政策对稳定宏观经济政策环境、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同时也进一步强化当前科技工作的目标使命要求,明确将“自立自强”作为当前我国科技工作的目标使命,并重点突出政府和企业这两类关键主体在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完善国家创新体系中分工协同的关键作用。

“在政府侧,工作重点是强化事关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组织,抓系统布局、系统组织、跨界集成。在企业侧,工作重点是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提供更强的制度保障和更好的创新生态,通过市场需求引导创新资源更高效配置。”

肖尤丹表示,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本次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来看,可以预期今年的科技政策将重点在以下五个方面持续发力:加大科技和产业投资,超前开展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关键核心技术研发能力建设;加快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一体部署,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注重发挥科技领军企业“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作用,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加快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创新不问出身,英雄不论出处;继续从统一准入、简化审批、公平参与、产权保护、税收优惠等方面,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阅读全文>>>

更多阅读:

专题丨全方位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今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开启。5G发展、ChatGPT、科技创新、保护生物多样性……3位部长回应了这些热点问题。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提问:今年5G发展的目标和工作重点是什么?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解读,我们国家已经建成了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5G网络,已经建成了超过254万个5G基站,5G移动手机用户已经超过了5.75亿。

下一步的重点是要保持5G良好的发展势头,具体举措用三个字概括——建、用、研。

建,要多建基站。我们今年还要新建开通5G基站60万个。很多城市已经有了5G,农村地区已经实现了“县县通5G”,下一步还要继续延伸。

用,扩大5G的应用。“5G+工业互联网”对制造业的跨越式发展非常重要,我们计划在“十四五”期间要建1万个以上的5G工厂。

研,发挥好政府、企业、研究机构的作用。发挥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体系完备的优势,将产学研用集中发力,加强国际合作,加快6G的研发。

关于近期国内外关注的ChatGPT以及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未来前景,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表示,ChatGPT的技术是一个大模型,计算力强,计算方法好。同样一种原理,在于做得好不好。比如发动机,大家能做出发动机,质量是有不同的;踢足球都是盘带、射门,但是要做到像梅西那么好也不容易。

我国在人工智能方面已经进行了很好的部署,在这个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很多年,并且有一些成果。我国还提出了人工智能应用的若干场景,通过技术牵引和场景驱动,将促进人工智能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王志刚介绍,企业不仅是技术创新主体来解决一些技术问题,同时它也是科学研究的主体,新的方法、新的科研范式、新的领域的研究、新的现象的解释,以及这些怎么转化成技术,怎么转化成高科技的产业,发挥科技在整个人类进步中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国家安全起关键作用,都需要企业来做。不管是国有、民营、大中小微企业,只要从事科技创新活动,以科技来提升企业的发展质量、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科技部都会全力支持。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介绍,相关数据表明,高水平的生态环境保护,不仅不会阻碍经济的发展,而且会为经济的发展增添新的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

我们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高水平的生态环境保护,必须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去考量,统筹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既要支撑服务保障好经济的平稳运行和发展向好,又要守好生态环境的底线,以高水平的保护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阅读全文>>>

今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开启。全国人大代表接受媒体集中采访。代表们都说了什么?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国家女子足球队主教练水庆霞介绍,足球运动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着很大的影响力,之所以全国人民喜欢把中国女足称之为铿锵玫瑰,就是因为这种精神体现着团结协作、奋勇拼搏、永不言弃、永不放弃。

全国人大代表、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单增海介绍,工程机械是造福人类的产业,它的发展水平从某种程度上衡量了一个国家装备制造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其核心竞争力就是关键技术创新。科技创新就是要摒弃幻想,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大国重器就是要勇于担当,我们将持续为民族起重,为大国举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全国人大代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副主任侯蓉介绍说,她和同事们用近30年的时间,把成都熊猫基地大熊猫的数量,从1994年的18只繁育到如今的237只,增长了12倍。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多年来侯蓉领衔提交了31件建议和10件议案,其中80%的议案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发挥了积极作用。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云南大学教授张克勤介绍,线虫虽小,但对农作物损害很大,会导致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张克勤表示,充分利用云南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他的团队已建成防治线虫的微生物资源库。生物防治线虫的实践让张克勤深深感受到,要保障绿色安全的农产品供给,关键是科技。

全国人大代表,海军辽宁舰某中队少校政治教导员朱悦萌表示,这十年,辽宁舰从下水启航、战机上舰到编队一体、舰机融合,从近海训练到远海部署,正在绘就大国重器更加深远、更加壮阔的奔涌航迹。这一切成绩的取得来自一代代航母人的接续奋斗、弯道加速。我们把青春和梦想融入祖国的航母事业,千人同一舰,万里不迷航。欢迎更多的年轻朋友投身航母事业,和我一起驶向更远的海、更深的蓝,我们一起阔步星辰大海、逐梦万里海天。阅读全文>>>

编辑 贾聪聪 设计 师春雷 校对 吴兴发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